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在分析3Cr13与1Cr18Ni9Ti各自焊接性的基础上,根据异种钢接头焊缝金属成分与组织,选择不同焊接材料进行工艺试验,依据试验结果选定A307焊条成功地焊接了异种钢接头。 相似文献
2.
本文针对N4/1Cr18Ni9Ti与N4/0Cr25Ni20复合板的特殊焊接要求,根据NB/T47014—2011《承压设备焊接工艺评定》的要求,制备2块N4/1Cr18Ni9Ti试板,2块N4I/0Cr25Ni20试板,尺寸均为500mmX150mmX(4+14)mm。不锈钢基层采用GTAW打底,焊丝选用HOCr21Ni10,SMAW填充与盖面,焊条选用A302与A402。镍复层的焊接采用手工钨极氩弧焊,焊丝选用含Ti、AI等脱氧元素的ERNi-1焊丝,保护气体选择98%Ar+2%H2。试板焊接完成,外观检验合格后进行100%RT,检测结果符合JB厂r4730,2—2005I级合格,镍复层进行100%PT,检测结果符合JB/T4730.5—2005I级。两种焊接试板分别取样并做拉伸、弯曲力学性能分析,镍复层焊缝做化学成分分析。通过两块焊接试板试验对比,不锈钢基层焊接材料选择HOCr21Ni10焊丝与A302焊条。镍复层焊接采用ERNi-1焊丝,焊接保护气体为98%Ar+2%H2。通过焊接工艺评定试验研究,解决了N4/1Cr18Ni9Ti与N4I/0Cr25Ni20复合板焊接问题,提高了用户坩埚的返修质量与再次使用寿命,为使用单位节约了成本。 相似文献
3.
《模具制造》2021,21(2):86-89
采用OM、SEM、硬度测试分析方法,研究了不同固溶温度、冷却方式和不同时效温度对Cr4Ni3Mn Cu Al钢组织和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固溶温度的升高,固溶硬度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固溶油冷硬度高于固溶空冷硬度约1.1HRC。固溶冷却后的组织以板条马氏体为主,880℃为最佳的固溶温度。在200℃~610℃范围内时效4h,时效硬度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时效4 h可为钢材提供约6.2HRC的硬度增量。520℃时效后得到的组织为板条马氏体+少量粒状贝氏体+少量残余奥氏体。从组织和硬度方面综合评价,880℃固溶油冷+520℃时效为Cr4Ni3MnCuAl钢的最佳热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4.
1Cr17Ni4不锈钢金属和陶瓷等离子体喷涂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Cr17Ni4马氏体型不锈钢用作传动轴时耐磨损性能有待改善.采用等离子体喷涂方法在1Cr17Ni4马氏体型不锈钢表面制备Al2O3-TiO2 、Cr2O3陶瓷涂层和NiCrAlY金属涂层及NiCrAlY/ Al2O3-TiO2、NiCrAlY/ Cr2O3复合涂层,研究了它们的组织结构和磨损特性,讨论了喷涂工艺与耐磨损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 Cr2O3涂层组织致密度高,与基体结合强度高,其耐磨性能好.提高喷涂功率时,Al2O3-TiO2、Cr2O3涂层致密度及与基体结合强度提高,其耐磨性能提高.合金涂层NiCrAlY的熔化状况和平化效果较陶瓷涂层优良,陶瓷涂层只有在较高喷涂功率时才有较好熔化和平化效果,而合金涂层在较低喷涂功率时,就可以得到较好的熔化和平化效果.陶瓷涂层Al2O3-TiO2、Cr2O3在磨损过程中的去除机制为断裂机制,金属涂层NiCrAlY在磨损过程中的去除机制为塑性变形机制. 相似文献
5.
6.
热处理对1Cr16Ni4Nb板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不同温度淬火和回火对一种新型的含铌马氏体耐热不锈钢1Cr16Ni4Nb板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变化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1Cr16Ni4Nb钢在1000~1040℃淬火较合理,在1030℃淬火、300~350℃回火时,组织为均匀细小的回火马氏体,其具有较高的强度和一定的韧性;在1030℃淬火、600~650℃回火时,1Cr16Ni4Nb钢的组织为回火索氏体,其具有较高的综合力学性能.在这两种回火状态下,1Cr16Ni4Nb钢均可以满足不同结构件预期的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7.
用600℃时效微观组织变化和冲击韧性的变化评价了1Cr21Ni5Ti双相不锈钢的稳定性。结果表明:1Cr21Ni5Ti双相不锈钢稳定性对Ti/C极为敏感,低Ti/C(Ti/C=4.08)钢600℃时效快速析出富Cr的M23C6碳化物,降低奥氏体内的Cr和C含量致使时效后冷却过程中奥氏体转变为马氏体,并伴随着冲击韧性的严重恶化;而Ti/C适度的钢明显抑制了M23C6碳化物的析出和随后奥氏体向马氏体转变,长时间时效后冲击韧性高出低Ti/C钢近一倍。 相似文献
8.
9.
采用Gleeble-3500热模拟试验机,研究了耐热钢2Cr12Ni4Mo3VNbN在变形温度为900~1200℃、应变速率为0.01~1 s-1、变形量为0.5条件下的热压缩变形行为和微观组织演化规律。基于真应力-真应变曲线分析不同变形温度和应变速率对试验钢热变形行为的影响,采用Arrhenius双曲正弦方程构建耐热钢2Cr12Ni4Mo3VNbN的流变应力本构模型,并结合动态材料模型(DMM)绘制了热加工图。结果表明,流变峰值应力随变形温度升高或应变速率下降而降低,在应变速率为0.1 s-1时,变形温度达到1000℃后开始出现再结晶,且随变形温度升高再结晶晶粒越大;在不同温度下组织中均发现有δ铁素体,其含量随温度升高而增加。结合热加工图和微观组织分析,确定了耐热钢2Cr12Ni4Mo3VNbN的最佳热加工区域为1068~1172℃, 0.08~0.12 s-1。 相似文献
10.
选用ENiCrFe-3型焊条,采用合理的焊接工艺,进行了奥氏体不锈钢和珠光体钢的现场焊接. 相似文献
11.
12.
13.
硬度表征着材料抵抗外界变形的能力,是生产中检验材料性能的重要参数之一。采用不同热处理工艺对Ф60mm 0Cr16Ni6不锈钢棒料进行工艺试验,分析0Cr16Ni6钢的显微组织,研究不同热处理工艺对0Cr16Ni6钢硬度的影响规律,最终使0Cr16Ni6不锈钢硬度值达到了41~43HRC,满足了生产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4.
针对铸态组织粗大的特点,采用Gleeble1500热模拟实验机研究了30Cr2Ni4MoV钢在不同条件下热变形时的动态再结晶行为以及晶粒尺寸的变化规律,分析了变形工艺参数对再结晶行为、晶粒尺寸及混晶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变形温度相同时,随变形量的增加,动态再结晶的比例随之增大;变形量相同时,再结晶的临界变形量随变形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变形量在部分再结晶区域时,随变形量的增加,混晶及其占有面积都随之增大。当变形量大于完全再结晶所需临界变形量时,随变形量的增加,混晶及其占有面积都随之减小。 相似文献
15.
18Cr2Ni4WA渗碳钢的热处理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18Cr2Ni4WA钢渗碳时的碳势控制、渗碳后的高温回火和淬火工艺。该钢渗碳后于670℃回火两次是消除渗碳层中残余奥氏体的最有效方法。渗碳采用不同温度淬火可满足18Cr2Ni4WA钢零件不同的心部硬度要求。 相似文献
16.
1Cr17Ni2钢在生产应用过程中其杂质含量、裂纹缺陷及热处理工艺影响着材料的综合性能。通过对该材料进行电渣重熔,改善热成型工艺,优化热处理制度,可得到优良的综合性能。研究表明,不同回火温度下该材料的碳化铬析出相的数量存在差异,从而导致冲击韧度的起伏。 相似文献
17.
采用直流电沉积法制备纳米晶镍膜,研究了添加剂C12H2NaSO4,TJ,GL-100对镀层微观表面形貌、硬度、晶粒尺寸及织构的影响,同时探讨了电流密度对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无添加剂和仅加入C12H25NaSO4时,改变了镀层晶面的生长速率和晶粒快速的生长方向,使(200)晶面发生织构;TJ的添加显著细化晶粒;TJ和GL-100复合添加使镀层晶粒在(111)晶面择优取向生长。3种添加剂的复合作用,使镀层表面形貌及硬度达到最佳状态。在电镀条件相同时,镀层的硬度随电流密度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18.
热处理工艺对14Cr1MoR钢的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热处理工艺对 14Cr1MoR钢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该钢在 90 0℃~ 930℃淬火后 ,在较宽的回火参数范围内 (P =19.74~ 2 0 4 6 ) ,可以获得良好的强韧化效果和较高的抗回火脆化能力。在此基础上确定了适用于该钢板的热处理工艺规范 ,实践证明此工艺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19.
20.
本文研究了渗碳后热处理工艺对18Cr2Ni4WA渗碳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渗碳后油冷并于Ac_1~Ac_3之间淬火,试件心部得到细小的针状F+M复合组织;渗碳后炉冷并于Ac_1~Ac_3之间淬火,心部得到细小的颗粒状F+M复合组织。当淬火温度高于Ac_3时,渗碳后油冷或炉冷试件心部和表层均为粗大的M+A_R。渗碳后油冷再淬火的整体冲击韧性高于渗碳后炉冷再淬火者,特别是在接近Ac_1再淬火时差别更大。随淬火温度降低,炉冷者的整体冲击韧性随之下降;而油冷者变化不明显,并且比渗碳后二次淬火者稍高。试件渗碳后无论经油冷还是炉冷,心部硬度均随淬火温度的降低而下降,而表层硬度先增后降。建议此钢的渗碳热处理工艺采用渗碳后快冷+较低温度下的加热淬火,这样可在保证表层具有高硬度的前提下心部具有较高的韧性,以满足零件服役条件对性能的要求。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