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环氧树脂体系固化反应动力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非等温差式扫描量热方法(DSC)对双酚A型环氧树脂(E-51)与日本TAF环氧沥青(J-2)固化剂的固化反应动力学特征进行了研究.根据不同升温速率下环氧树脂体系固化反应的DSC曲线特征,通过n级自催化反应模型,求解出固化反应动力学参数,进而得到其固化反应动力学方程,探讨其固化反应机理.试验结果表明,通过固化反应动力学模型所得到的曲线与试验得到的DSC曲线吻合较好,所确立的模型在5~25 K/min的升温速率下能较好地描述环氧树脂体系固化反应过程,为研究环氧沥青固化机理提供理论基础,有利于制定和完善环氧沥青合理的固化工艺.  相似文献   

2.
采用非等温DSC法研究了固化剂用量对环氧树脂固化反应的影响。同时利用不同升温速率下测得的DSC曲线研究了环氧树脂-双氰胺体系的固化反应动力学,并由DSC及IR分析技术确定了该体系的最佳反应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固化剂双氰胺最佳用量为5.6%,最佳固化温度为403K,固化时间为70min,该体系的反应活化能为96.82kJ/mol,反应级数为0.93。  相似文献   

3.
利用动态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研究了氧化锌/环氧树脂(ZnO/EP)体系的固化过程,考察了ZnO纳米颗粒对环氧树脂固化反应动力学的影响。采用Kissinger法、Flynn-Wall-Ozawa法和Crane公式计算了体系的反应活化能、频率因子及反应级数等固化反应参数。结果表明:ZnO纳米颗粒的加入使环氧树脂的理论凝胶温度降低而理论固化温度升高;同时,降低了固化反应活化能,降低程度随固化反应过程的深入逐渐减小;另外,固化反应的反应级数基本不变。这说明纳米ZnO的加入对固化反应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不改变环氧树脂固化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4.
制备了以环氧树脂为基体,甲基六氢苯酐为固化剂,咪唑为促进剂的环氧树脂体系。采用非等温差示扫描法(DSC)研究了环氧树脂/甲基六氢苯酐体系的固化过程,得出了升温速率对固化体系DSC曲线的影响。引用Kissinger理论,确定了固化反应的动力学参数以及固化反应动力学模型。  相似文献   

5.
为了提高环氧树脂的力学性能和耐热性能,制备了环氧端基酚酞聚芳醚酮,并研究其固化反应.由酚酞和4,4,-二氟二苯酮经芳香亲核缩聚反应,制得了含酚氧钾端基的聚芳醚酮低聚物.将其与环氧氯丙烷反应得到环氧值为0.13、数均分子量为1 540的含环氧端基聚芳醚酮.利用差示扫描量热法研究了以4,4'-二氨基二苯醚为固化剂制备的环氧封端酚酞聚芳醚酮的固化反应和反应动力学特征.结果表明,固化反应为复杂反应,反应过程中体系放热,反应放热峰的起始温度和峰顶温度随着升温速率的增加而升高;该环氧体系的最低固化反应温度和固化反应峰顶温度为120.6℃和146.8℃,固化反应表观活化能和固化反应级数分别为68.21 kJ/mol和0.91.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金属铝粉末对酚醛环氧树脂体系固化过程的影响,采用非等温DSC法分别对纯树脂、0.5份Al、1份Al体系进行了不同升温速率条件下(3℃/min、5℃/min、10℃/min、15℃/min)的固化动态行为分析.确定了体系为中低温固化体系,反应温度低于65℃,金属铝粉的加入使体系的表观活化能从2 020.64 J/mol降至1 702.99 J/mol,反应级数下降为0.54,特征固化温度提高了近5℃,同温度下的固化度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7.
以端羟基聚丙二醇为基础合成了端羧基和端环氧基聚丙二醇,对不同端基聚丙二醇改性环氧树脂体系进行了DSC、DMA、冲击性能和冲断面SEM研究。随聚丙二醇端活性基与环氧树脂反应性的增强,固化体系更倾向于形成均相结构,环氧树脂固化物玻璃化温度降低更多。端羟基和端环氧聚丙二醇都能明显提高环氧树脂的冲击强度。综合分析测试结果表明聚丙二醇是通过增塑方式对环氧树脂进行增韧,而端环氧基聚丙二醇是通过提高交联网络柔性的方式对环氧树脂进行增韧。  相似文献   

8.
光固化快速成型中光敏树脂合成及其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环氧树脂和丙烯酸为基本原料,设计并合成了紫外光固化用环氧丙烯酸齐聚物.考察了反应温度对酯化反应程度的影响,确立了温度-时间控制函数,利用SEM和IR光谱仪对光固化行为进行了结构和红外性能表征.并测定了光引发剂含量不同的树脂体系的线收缩率.结果表明:环氧丙烯酸酯化反应的适宜温度为(90~110)℃,UV固化后树脂体系的线收缩率约为2.4%,且固化程度好,交联度高.  相似文献   

9.
聚醚胺/环氧树脂固化体系的动力学研究及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聚醚胺类化合物作为环氧树脂的固化剂,得到的固化体系相对脂肪胺及简单二胺为固化剂的固化体系具有良好的弯曲强度和抗冲击性能。并采用DSC测试方法研究了环氧树脂与聚醚胺的固化进程动力学参数,由Kissinger方程得出固化反应的活化能E为51.91kJ/mol,频率因子A为3.214×106 s-1,由Crane方程得出固化反应级数n=0.887 9,并得到固化反应的动力学方程,-dα/dt=k(1-α)0.887 9,其中k=3.214×106exp(-6 243.7/T)。  相似文献   

10.
采用二苯基硅二醇与邻甲酚醛环氧树脂在SnCl2 催化作用下合成了含硅环氧树脂(CNE - Si),并用FT - IR、1 H - NMR对产物进行了结构表征,采用 TGA分析了含硅环氧树脂的热稳定性。结果表明,- Si -基团的引入大大提高了环氧树脂的热稳定性。采用非等温 DSC方法探讨了含硅环氧树脂的固化反应过程,用T -矱外推法确定了含硅环氧树脂在线性酚醛树脂固化剂作用下的固化工艺参数,即:起始固化温度为 110℃,最快的固化反应温度为125℃,后固化温度在170℃附近。用Kissinger和Ozawa法进行了动力学研究,得到了其固化反应活化能、反应级数等动力学参数,为含硅环氧树脂的应用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1.
丙烯酸酯改性己二胺固化剂对环氧树脂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丙烯酸酯类对己二胺进行改性,作为环氧树脂的室温固化剂。利用红外光谱分析了固化剂的氨解变化,讨论了改性固化剂对环氧树脂固化反应产物的拉伸、弯曲、冲击等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丙烯酸酯改性的己二胺固化剂可以在室温下固化环氧树脂,所得的环氧树脂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2.
The curing process of epoxy asphalt was analyzed by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FT-IR) spectroscopy. Effect of curing temperature on viscosity of epoxy asphalt, and changes of mechanical properties with curing time were investigated. The evolution of concentration of epoxy band was followed as a function of the applied curing process.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curing reaction rate of epoxy asphalt is invariable before 70 min at 120 °C, and it decreases when curing time exceeds 70 min. The viscosity of epoxy asphalt increases slowly with curing time at initial curing stage. But it increases quickly after initial curing stage and the initial curing time decreases as the curing temperature increases. The tensile strength increases slowly at incipient curing stage and increases rapidly when curing time is form 20 min to 70 min. The elongation at break shows a decrease with curing time, but it exceeds 200% after cured.  相似文献   

13.
间甲苯胺改性双氰胺固化环氧树脂的DSC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化学改性合成的间甲苯胺改性双氰胺衍生物作为环氧树脂潜伏性固化剂,通过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研究了间甲苯胺改性双氰胺/环氧树脂E-44体系的固化反应。结果表明,间甲苯胺改性双氰胺与双氰胺相比,具有较高的固化反应活性,显著降低了固化反应的温度,而且间甲苯胺改性双氰胺/环氧树脂E-44体系也具有较好的贮存稳定性。同时间甲苯胺改性双氰胺/E-44环氧树脂体系的动力学研究也表明该固化体系的活化能明显降低,固化反应活性与未改性前相比,有很大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采用差式扫描量热法(DSC)在等温条件下对E-51/(9,9-双(4-氨基苯基)芴(BPF)环氧树脂体系的固化反应动力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树脂体系的固化反应动力学符合自催化反应动力学模型,应用自催化方程对实验结果进行处理,采用多元非线性最小二乘法进行拟合,得到自催化方程中的所有动力学参数,且活化能为63.75 k...  相似文献   

15.
硼胺络合物/环氧树脂体系的固化反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DSC和IR分析技术,研究了含有恶硼杂环的硼胺络合物与环氧树脂体系的固化反应机理和固化反应动力学。结果表明,固化反应主要是硼胺络合物与体系中羟基化合物形成含氢质子的配位络合物,然后由此引发体系的环氧基进行的阳离子开环聚醚反应,整个固化反应过程遵循一级动力学方程。  相似文献   

16.
电工环氧树脂的固化剂选用甲基六氢苯酐(MHHPA)酸酐体系,并对固化浇注工艺及填料改性处理固化体系进行研究.固化剂、填料等改性剂的用量,固化体系的配方配比、工艺特性等方面对固化产物电学性能、机械性能都产生一定的影响.固化体系采用环氧树脂100份,甲基六氢苯酐86份,咪唑0.8份,二氧化钛3份,偶联剂KH5501份时,固化产物抗拉强度61.972 MPa,冲击强度6.172 kJ/m^2,介电常数2.268,介电损耗角正切0.001 9,体积电阻率3.076×1015.此种环氧树脂材料可适用于高压大电流开关、高压变压器绝缘子及高压组合电器等高科技领域,满足其在电工工业领域的应用要求.  相似文献   

17.
间甲苯胺改性双氰胺衍生物的合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合成了一种新型的潜伏性环氧树脂固化剂——间甲苯胺改性的双氰胺衍生物,讨论了反应条件对合成的影响,并通过熔点测定、红外光谱法对其进行了表征。初步的固化实验和力学性能实验结果表明,这种固化剂具有较好的固化性能,复配制成的单组分固化体系具有较长的贮存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