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珍珠镀镍的最佳工艺条件,制备出了效果优良的珍珠镍镀层,提高了镀层的珠光外观和耐腐蚀性.通过金相显微镜照片和电化学技术表征(交流阻抗技术和Tafel曲线测试)对单层珍珠镀镍、单层光亮镀镍和双层珍珠镀镍(光亮镍上施镀珍珠镍)的性能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双层珍珠镀镍更加均匀致密;单层珍珠镍的耐腐蚀性优于双层珍珠镀镍;双层珍珠镀镍的耐腐蚀性优于单层光亮镀镍.  相似文献   

2.
合成了二硫化钼/磺化聚苯胺复合材料(SAT-MoS_2)并通过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镜(SEM)、电化学测试进行了表征。一方面,SAT具有良好的导电性且可以增大MoS_2的分散性和溶解性;另一方面,MoS_2自身具有比表面积大、活性位点多的优点,从而使制备出的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电化学性能。在最优的实验条件下,通过差分脉冲伏安法(DPV)可以实现对硝基苯酚的灵敏性检测。检测范围0.1~50μmol·L~(-1)检测限低至1.6×10~(-8) mol·L~(-1),并且该复合材料修饰电极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钛基二氧化铅电极 (Ti/PbO2 )具有较好的耐腐蚀性和导电性 ,析氧过电位高且硬度大 ,是一种理想的不溶性阳极材料。该电极由半导体中间层和电沉积的二氧化铅组成 ,经过实验获得了最佳的电极制备参数。中间层Sb2 O3 的质量分数为 15 %~ 2 5 % ,电沉积液中的添加剂NaF可使PbO2 镀层致密 ,浓度为 0 .4mg/L ,pH值为 1~2 ,电流密度为 5 0mA/cm2 。将该钛基二氧化铅电极应用到电解氧化 4-甲基吡啶合成 4-吡啶甲酸的实验中 ,以反应的转化率、电流效率和电极的腐蚀速度为依据 ,考察了电极的活性、镀层的质量和电极寿命 ,并通过极化曲线评价了电极的导电性及X -衍射光谱表征了二氧化铅的晶型为 β-PbO2  相似文献   

4.
以β-环糊精(β-CD)为手性选择剂、多壁碳纳米管(MWCNTs)为导电吸附剂、铂纳米粒子(PtNPs)为电子转移导体,制备了电化学传感器β-CD-PtNPs-RCNTs,并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循环伏安法(CV)和交流阻抗对其进行了表征。由于β-环糊精特有的空间结构和多壁碳纳米管的优良导电性,手性传感平台在循环伏安法(CV)实验中对2-氨基-1-(4-硝基苯基)-1,3-丙二醇对映体表现出良好的识别效果。同时,该传感装置通过电化学测试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和重复性。本研究为构建基于吸附原理的手性传感平台提供了另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5.
以乙烯一醋酸乙烯共聚物(EVA)为树脂基体、特导电炭黑(CB)为导电填料,采用机械共混法制备EVA/CB复合电极板,研究该电极板的导电性以及在钒电池电解液中的电化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该电极板可作为钒电池的集流体来使用,并且导电性及耐腐蚀性较好.  相似文献   

6.
碘化钾对铝合金表面化学镀镍耐蚀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考察了碘化钾(KI)对2024铝合金表面化学镀Ni-P层表面形貌的影响,采用 浸泡法和动电位极化以及交流阻抗等电化学方法,研究了KI对Ni-P镀层在质量分数为3.5%的NaCl溶液中腐蚀 行为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KI减少了Ni-P镀层中表面缺陷的数量,细化了晶粒,镀层更加平整致密,表面质量得 到改善。同时,KI也增加了镀层中磷的质量分数。这两个原因使Ni-P镀层的耐蚀性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7.
为探究机械镀锌工艺中锆铝复合珠作为新型冲击介质对工件表面镀锌层成型质量的影响,制备了相关的试件镀锌层,采用扫描电镜、划格法、显微镜、维氏硬度仪和电化学分析仪对镀层进行相关的测试与分析.结果表明:与玻璃珠为冲击介质相比,锆铝复合珠作为新型冲击介质制备的镀层表面缺陷减少且光滑平整,表面致密区增大,平均硬度值提高了13.2 HV;划线交叉点处未出现镀层脱落,镀层结合强度提升了1个等级,腐蚀电流密度降低了1个数量级,耐腐蚀性提升.  相似文献   

8.
钛基二氧化铅电极(Ti/PbO2)具有较好的耐腐蚀性和导电性,析氧过电位高且硬度大,是一种理想的不溶性阳极材料,该电极由半导体中间层和电沉积的二氧化铅组成,经过实验获得了最佳的电极制备参数,中间层Sb2O3的质量分数为15%-25%,电沉积液中的添加剂NaF可使PbO2镀层致密,浓度为0.4mg/L,pH值为1-2,电流密度为50mA/cm^2,将该钛基二氧化铅电极应用到电解氧化4-甲基吡啶合成4-吡啶甲酸的实验中,以反应的转化率,电流效率和电极的腐蚀速度为依据,考察了电极的活性,镀层的质量和电极寿命,并通过极化曲线评价了电极的导电性及X-衍射光谱表征了二氧化铅的晶型为β-PbO2。  相似文献   

9.
为了改善20R钢在氢氟酸介质中的耐蚀性,采用化学镀技术在该材料表面制备了Ni—Cu—P三元合金镀层。通过金相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观察和分析了镀层的表面形貌和组成,通过浸泡法、电化学系统测试了20R钢和镀层在氢氟酸溶液中的腐蚀性能。结果表明:Ni—Cu—P镀层能顺利地在20R钢表面发生沉积,镀层光滑、致密、无裂纹,阻隔了氢氟酸与20R钢的直接接触。镀层在氢氟酸溶液中更容易发生钝化,具有一定的耐蚀性能。  相似文献   

10.
《焦作工学院学报》2019,(6):146-150
为提高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Ni_(0.8)Co_(0.2)O_2的综合电化学性能,采用高温固相法对其表面进行ZrO_2包覆。以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电化学阻抗和电化学充放电等方法对材料进行表征。结果显示,ZrO_2可均匀分布在LiNi_(0.8)Co_(0.2)O_2表面而不影响其晶体结构,但对电化学性能影响明显,即首次放电容量略有降低,由168.25 mAh/g降到157.43 mAh/g;1C、2C倍率性能有较大改善,循环性能的提高尤其突出,在100周循环内,LiNi_(0.8)Co_(0.2)O_2的容量保持率从90.68%提高到97.70%。其原因是:(1)包覆层有效避免了电解液与正极材料直接接触、抑制副反应的发生;(2)包覆过程中生成的Li_2ZrO_3提高了材料的离子导电性。该研究结果为改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综合电化学性能提供了简便、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硫脲对Ni-P镀层腐蚀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镀液中添加硫脲,分析了硫脲对Ni-P镀层沉积速度、表面形貌、孔隙率等的影响,并通过极化曲线和交流阻抗测试了硫脲对Ni-P镀层腐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镀液中添加1 mg/L硫脲时,镀层的沉积速率加快,腐蚀速率增大。这主要是因为镀液添加硫脲后,镀层的孔隙率加大,促进了腐蚀介质渗入到基体表面,增加了腐蚀微电池的数量,形成了大阴极(镀层)-小阳极(基体)腐蚀微电池,使自腐蚀电流密度增大,电荷转移电阻减小。当镀液中添加硫脲质量浓度大于3 mg/L时,镀液被毒化,无法施镀。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铝及铝合金表面化学镀Ni-P合金的预处理、镀液配方及镀后热处理。经除油、酸洗两道工序处理后,在铝及铝合金表面上直接进行酸性化学镀Ni-P合金,镀速最快可达到32.5μm/h,镀层光亮美观。经技术保护后,在空气电阻炉中进行热处理,硬度达HV1100~1200。  相似文献   

13.
通过实验,分析讨论了在同一脉冲平均电流密度下,脉冲导通时间ton和关断时间toff对非晶态镍磷合金镀层镀速、结合力、磷含量、硬度及耐蚀性的影响。并与直流镀层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脉冲镀层优于直流镀层。  相似文献   

14.
金刚石表面化学镀Ni-P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金刚石表面化学镀Ni-P工艺进行了研究,用X射线衍射仪进行了物相鉴定,结果表明:高P化学Ni-P镀层为非晶态,热处理后镀层转变为Ni3P晶态结构.同时证明:Ni-P镀层与金刚石没有发生界面反应.扫描电镜分析表明:Ni-P镀层与金刚石之间的结合状态良好;研究对镀液成分控制和施镀工艺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Electroless Ni-P deposition on magnesium alloy from a sulfate bath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 technology for electroless Ni-P deposition on AZ91D from a low cost plating bath containing sulfate nickel was proposed. The seal pretreatment was employed before the electroless Ni-P deposition for the sake of occluding the micro holes of the cast magnesium alloy and interdicting the bubble formation in the Ni-P coating during plating process. And pickling pretreatment can provide a better adhesion between the Ni-P deposition and AZ91D substrate. The deposition speed of the Ni-P coating is 29 μm/h. The technology is employed to AZ91D magnesium alloy automobile parts and can provide high hardness and high wear-resistant. The weight losses of Ni-P plated and heat-treated Ni-P plated magnesium alloy specimen are only about 1/6 and 1/10 that of bare magnesium alloy specimen after 10 min abrasion wear, respectively. The hardness of the electroless Ni-P plated brake pedal support brackets is 674.1 VHN and 935.7 VHN after 2 hours heat treatments at 180 C. The adhesion of Ni-P coatings on magnesium alloy substrates meets the demands of ISO Standards 2819. The technology is environment friendly and cannot cause hazard to environment because of absence of chromate in the whole process.  相似文献   

16.
为改善Ni-P化学镀层的性能,采用化学复合镀的方法在镀层中添加了爆轰合成超微金刚石(Ul-trafine Diamond,UFD).研究了复合镀层的形成机理及镀液中UFD含量对复合镀层显微硬度及耐磨性的影响规律.实验用UFD众数粒径为114.6 nm.镀层显微硬度采用国产71型显微硬度仪进行检测,耐磨性采用国产MM200型磨损试验机进行检测.结果表明:随着镀液中UFD的加入,Ni-P合金粒子会以UFD颗粒为核心形成硬度较高的"包覆球"."包覆球"沉积到镀件表面形成复合镀层.复合镀层的显微硬度及耐磨性均随镀液中UFD含量的不同呈规律性变化.与Ni-P化学镀层相比,当镀液中UFD含量为0.8 g/L时,复合镀层显微硬度可提高0.6倍;当镀液中UFD含量为1.0 g/L时,复合镀层耐磨性可提高4.8倍.  相似文献   

17.
对电刷镀Ni - P合金镀层的高温摩擦磨损性能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20CrMo钢基体上,电刷镀Ni - P合金镀层能有效降低试样在高温(450 ℃)下的摩擦因数,减小高温磨损量.其中,12 min电刷镀试样在高温摩擦测试前80 min内,摩擦因数基本维持在平均值约0.30,仅为20CrMo钢基体(0.60)的50%;80~120 min因镀层局部被磨损穿透,其摩擦因数缓慢增长;120 min后,基本维持在平均值约0.50,测试完成后质量磨损量为同等测试条件下20CrMo钢基体的19.99%;24 min电刷镀试样在450℃下摩擦测试180 min的整个过程中,摩擦因数均较稳定,平均值为0.30,高温摩擦磨损测试后的质量磨损量仅为20CrMo钢基体的6.36%.  相似文献   

18.
稀土元素在化学镀Ni—P中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在确定化学镀Ni-P溶液配方的基础上,添加单一轻稀土离子La^3 ,Ce^3 及二元混合轻稀土,并测量了钢铁试样在化学镀Ni-P合金的基础镀液、添加稀土的化学镀Ni-P合金镀液中的极化曲线,根据极化曲线分析了以上两种镀液中,稀土元素对腐蚀电流、反应沉积速度及表面状态的影响,研究结果稀土元素能够降低化学镀Ni-P中腐蚀速率、加快反应沉积速度、提高化学镀Ni-P镀层的耐蚀性。  相似文献   

19.
仿蝉翼结构镍磷复合材料减反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帝王蝉蝉翼为基底,通过化学镀镍磷的方法,合成了具有纳米点阵结构的镍磷/蝉翼复合材料,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X 射线光电子能谱仪以及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等对样品的微观形貌、成分和光学性能进行了测试。在实验基础上,结合三维有限时域差分方法计算了制备样品的反射谱,研究了蝉翼有序纳米点阵结构对镍磷镀层减反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亚波长的有序纳米点阵结构与入射光相互作用,能使镍磷/蝉翼复合材料的反射率比在无蝉翼纳米点阵结构基体上化学镀镍磷材料的反射率降低70%以上,这一研究结果可为制备镍磷减反结构界面提供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