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本文用随机振动分析法和计算机仿真技术研究了剪力墙结构的抗震可靠度,提出了弯曲型结构的刚度计算公式,推导了计算弯曲型结构抗震可靠度的计算公式,初步实现了用计算机仿真分析结构可靠度代替结构试验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灰缝抗震抗剪强度是石结构抗震性能评估最重要的参数。为研究石墙的通缝抗剪强度及计算方法,进行了25片粗料石干砌甩浆石墙试件的通缝双剪试验,研究参数包括砂浆强度和压应力。在试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干砌甩浆石砌体通缝抗剪强度的计算公式,并对该计算公式进行可靠度分析,给出满足规范要求的石砌体通缝抗剪承载能力设计公式。研究成果可供石结构抗震性能评估参考。  相似文献   

3.
基于概率密度演化理论,结合等价极值事件的基本思想,对随机巨子型有控结构体系MSCSS(Mega-Sub Controlled Structural System)进行了随机地震激励下的可靠度分析,求得MSCSS在复杂失效准则下的可靠度,并与巨型框架结构的可靠度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利用等价极值事件所求得的复杂失效准则下的两种结构的抗震可靠度均低于结构某一层失效的可靠度,与结构的最弱链可靠度并不相同;在随机罕遇地震作用下,MSCSS的抗震可靠度明显高于巨型框架结构,相比之下,MSCSS更为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4.
基于两参数损伤模型下剪切型结构抗震可靠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两参数损伤模型研究了结构抗震可靠性,通过统计地震损伤模型中反应量得到地震烈度概率分布、结构最大延性系数μm及极限延性系数μu的概率分布,建立结构抗震可靠性概率公式,在结构可靠度计算中用Monte-Carlo方法模拟计算指定损伤范围内结构可靠度,并给出了实例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5.
在以往70个钢筋混凝土短柱的试验基础上,对比了钢筋混凝土柱剪切破坏与弯曲破坏滞回曲线特点,建立了反映剪切破坏特点的考虑刚度退化的三线型恢复力特性模型,并给出了加荷及卸荷各阶段的刚度计算公式,计算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为分析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性能和动力反应分析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SRC框架结构基于变形能力的抗震可靠度,分别阐述了多遇地震作用下结构弹性层间位移限值和罕遇地震作用下结构弹塑性层间位移限值的计算方法,基于M ATLAB编程得出结构弹性层间位移、结构弹性层间位移限值、结构弹塑性层间位移和结构弹塑性层间位移限值的概率分布类型及统计特性。结合实例,讨论了SRC框架结构变形能力抗震可靠度指标与结构强度设计和结构延性设计的关系。另外,推导了SRC框架柱截面抗剪刚度和截面抗弯刚度的计算公式,采用刚度折减系数简便地实现了弹塑性层间剪切刚度的计算。最后,指出“强剪强弯”的概念设计对提高SRC框架柱极限变形能力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7.
用可靠度理论的验算点法和弹粘塑性结构面的块体理论推导了被结构面和临空面贯穿切割的岩石块体结构的可靠度计算公式,并编制了相应的计算程序。计算工作量较随机有限元法大为减小,精度可满足设计要求。可用以分析岩坡、岩石坝基、地下洞室等三维块体结构的可靠度。  相似文献   

8.
基于均匀设计响应面法的钢框架结构抗震可靠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地震作用及结构性能的随机性,通过分析抗震可靠度研究结构的抗震性能,将均匀设计与响应面法相结合,提出了结构可靠度的数值模拟新方法,包括基于均匀设计的响应面法、均匀设计响应面与蒙特卡罗抽样相结合的混合模拟法.结合钢框架结构的抗震可靠度问题,基于ANSYS实现了上述新方法,并与经典的可靠度数值模拟方法进行对比分析.分析结...  相似文献   

9.
基于双重破坏准则的抗震结构可靠指标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结构抗震分析的时程分析方法以及结构可靠度分析的J·C方法为基础,给出了多层剪切型结构基于双参数(变形与耗能)破坏准则的抗震可靠指标的计算方法。本方法可考虑结构参数随机性对结构抗震可靠度的影响,且可对结构进行地震全过程可靠度分析。  相似文献   

10.
姚宏  刘小文 《南昌水专学报》2007,26(6):22-25,40
针对结构抗震可靠度分析中存在影响因素复杂、统计资料缺乏、概率模型合理选取困难、计算繁杂等问题,利用遗传算法的全局空间寻优功能和BP网络映射能力强的优点,提出了预测结构抗震可靠度的进化神经网络模型,并利用BP网络进行对比研究.实例分析表明,利用进化神经网络预测结构抗震可靠度,可克服BP网络输入层节点数、隐含层数和隐含层节点数确定的盲目性,适应性更强,精度更高.  相似文献   

11.
隔震结构基于动力可靠性约束的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系统研究多自由度基础隔震结构基于动力可靠性约束的优化设计方法.用复模态法获得了结构基于Kanai-Tajimi谱随机地震响应的解析解;以基础隔震结构和基础固定结构的上部结构一阶模态位移标准差之比作为优化目标,以隔震装置位移响应不超过其容许设计限值的动力可靠性为约束条件,运用罚函数法获得隔震装置的优化设计参数,并给出算例,从而建立了基础隔震结构基于动力可靠性约束的优化设计的一整套方法.  相似文献   

12.
提出了分析含相关非正态变量高维小失效概率可靠度问题的子集模拟方法,采用Nataf变换方法成功地解决了输入变量相关时子集模拟方法样本点的模拟问题.编写了基于MATLAB语言的计算程序SUBSETREL,并以岩质边坡稳定可靠度问题为例证明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该子集模拟方法能够有效地分析含相关非正态变量高维小失效概率的边坡可靠度问题.子集模拟方法的计算精度和蒙特卡洛模拟方法相当,计算效率远远高于传统的蒙特卡洛模拟方法.此外,该方法在分析含有复杂的隐式及非线性功能函数的边坡可靠度问题方面体现出明显的优越性.研究成果极大地拓展了子集模拟方法在边坡可靠度分析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系统可靠性最优化部件的可靠度和冗余数确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部件可靠度和冗余数的最优化在组合导航系统可靠性中的应用。采用模式搜索法与启发式算法相结合的方法,提出了确定多个约束条件下组合导航系统最优化中的部件可靠度和冗余数的最优化方法。经计算机模拟表明,用该方法求解结果是最优的。  相似文献   

14.
因子定理在网络可靠性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计算机网络设计中 ,系统可靠性是一个重要的参数。网络设计者注重的问题是如何构造网络使得网络的系统可靠性最大。因此 ,在网络设计中 ,系统可靠性的计算就显得十分重要。关于系统可靠性计算问题 ,利用不交和 (SDP)已给出了多种算法。而且不交和算法对于研究系统可靠性是非常有效的。针对网络设计问题提出了一个简单、易于表达的系统可靠性计算公式。这个公式主要依赖于可靠性因子定理。首先将一个网络分解为几个基础网络 ,然后利用基础网络的可靠性表达式给出系统的可靠性计算公式。利用这个公式 ,研究了网络G(n ,n +3)的一致最优可靠性计算问题  相似文献   

15.
基于极限分析上限法和随机场理论,采用蒙特卡洛模拟针对不排水条件下开挖边坡的稳定性开展可靠度分析。黏土不排水抗剪强度被模拟为非平稳随机场,并在参数敏感性分析中重点研究了非平稳程度和变异系数对边坡可靠度指标的影响。其中,将随机场中边坡的失效模式分为三类,研究了不同随机参数输入组合下每种失效模式的发生概率。结果表明边坡的可靠度指标随着非平稳程度的增加而增加,随着变异系数的增大而减小。结果显示,土体的空间变异性对边坡的失效模式影响显著。在考虑的随机参数组合下,失效模式以深部破坏模式为主,并且随着非平稳程度和变异系数的增加,深部破坏模式的发生概率逐渐降低,但坡趾破坏和深部坡趾破坏模式的发生概率增加。  相似文献   

16.
北京亚运会排球馆采用了由中央索拱体系和两片索网组合而成的新型的屋盖结构体系.这种柔性屋盖结构在未来地震荷载作用下的反应如何,是为人们所不知但却非常关心的问题.作者根据所推导的节点位移及单元内力反应标准差的公式,编制了相应的分析计算程序,对此结构在水平和竖向平稳随机地面运动作用下的位移和内力反应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7.
本文用计算机模拟地震动,按地面运动加速度对钢筋混凝土框架进行弹塑性分析,采用变形破坏准则,根据可信度和误差的要求确定模拟次数,计算出结构在随机地震作用下达到破坏状态的寿命。  相似文献   

18.
在保证提高网络系统可靠度的基础上,降低网络链路成本是计算机网络可靠度优化计算中的重要目标之一.为此,在计算机网络可靠度优化计算时,考虑了计算机网络链路介质成本、网络可靠度数学模型以及模型求解的算法等因素.阐述了遗传算法及其执行过程,并将遗传算法应用于降低网络链路总成本,提高网络可靠度的优化计算之中.仿真结果表明,遗传算法解决了以往传统算法难以解决的网络可靠度优化计算问题,不但加快了计算速度,而且更有效地提高了优化计算效果,具有较好的操作性.  相似文献   

19.
本文用计算机模拟的方法,对电力系统调度运行中的可靠性进行估计,通过对五节点系统的计算,说明本文所确定的可靠性指标和模拟模型是可行的。这一可靠性预测方法不仅为系统调度编制运行方式提供可靠性依据,而且也为电网结构进行可靠性分析提供有效的分析手段。本文说明,电力系统短期可靠性预测对电力系统安全运行是十分必要的,预测也是可能的,而模拟法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