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桩基静载荷试验是研究桩基承载力性能和工艺参数最为可靠的试验方法。基于4根直径1.2m桩端桩侧联合后注浆嵌岩钻孔灌注桩单桩静载荷试验,得到了试验桩的荷载位移曲线、桩身轴力分布特性、桩侧摩阻力分布特性和桩身承载力特性。试验表明:该4根试桩极限承载力均不小于50 000 kN,桩顶位移变形量均小于45 mm,位移控制能力表现较好;通过桩身轴力和桩身断面位移变形参数分析可知,桩顶位移变形主要来于非嵌岩段的桩身压缩变形,占总变形量的88%~92%;桩身轴力及侧摩阻力曲线表明嵌岩段的侧阻力并未充分发挥,端阻力占总承载力的比例相对较小,为6%~7%左右;桩基承载力主要由侧摩阻力承担,表现为摩擦桩。  相似文献   

2.
屈希峰  陈海桦 《四川建筑》2008,28(1):162-163
结合郑西客运专线试桩的测试,采用静载试验和钢筋计测试联合确定桩基承载力,对十余根超长灌注桩进行了测试.试验要求提供桩基的极限承载力及桩侧摩阻力分布.灌桩前,在钢筋笼的主筋上预装钢筋计,静载实验测试中得到钢筋计的读数变化并推求整个桩身侧摩阻力,通过桩身侧摩阻力计算桩的承载力,并与静载试验得到的结果进行比较,为桩基验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一、立项背景水泥土桩桩身强度及压缩模量较低,桩身材料强度决定了单桩极限承载力,桩土阻力得不到充分发挥;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桩土阻力决定了单桩极限承载力,桩身材料强度得不到充分发挥。为了充分发挥水泥土桩桩土阻力和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桩身强度,有必要将两种桩型科学地复合,形成一种新的水泥土桩中插芯的组合型基桩技术。项目编号: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0年科学技术项目计划,  相似文献   

4.
砂土地基大直径混凝土灌注长桩受力性状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砂土地基中灌注桩竖向静载试验资料分析,确定了单桩承载力、研究了持力层为卵石层的长桩轴力的传递规律、沉降量与桩身压缩量的关系及桩侧阻力发挥机理。  相似文献   

5.
饶斌 《福建建材》2023,(11):36-38
岩溶地区某工程静载试桩项目,主要目的是确定单桩极限承载力和进行桩身内力测试。通过灌注桩桩身不同位置预埋的振弦式钢筋计和桩端土压力盒,结合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对3根灌注桩试桩进行了桩身内力测试,计算出了桩侧土的分层侧阻力和桩端阻力,对勘察报告提供的各土(岩)层地基与基础设计参数建议值进行了对比分析,为项目工程桩桩基设计提供参考和优化依据。  相似文献   

6.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竖向承载力由土对桩的支撑阻力和桩身受压承载力确定.桩身的受压承载力是制约单桩竖向承载力设计取值的重要指标.目前国内相关技术标准与规程中有关预应力管桩桩身受压承载力设计值的计算公式较多,没有形成统一的计算公式,有的计算结果并不能真实反应管桩的实际承载能力.本文通过桩身混凝土芯样强度试验数据的分析,考虑了...  相似文献   

7.
现场载荷试验是确定单桩竖向承载力常用方法之一,基于现场试桩静载试验和桩身轴力测试试验,分析了后注浆超长灌注桩的竖向极限承载力性状、桩身轴力传递特性及桩侧阻力,桩端阻力发挥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在竖向荷载作用下,桩身轴力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量减小,且随荷载的增加而逐渐增大;超长灌注桩表现出摩擦桩特性,荷载-沉降曲线没有明显破坏点,其竖向荷载主要靠侧摩阻力进行传递;桩侧阻力和桩端阻力非同步发挥并且相互影响。根据实测数据对计算单桩承载力的侧摩阻力和桩端阻力的系数进行修正,修正后为类似桩基础工程设计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8.
胡柳柳  王祥 《山西建筑》2007,33(23):94-95
详细分析了人工挖孔桩的荷载传递规律及承载机理,讨论了单桩承载力与桩周土侧阻力和桩身混凝土强度的关系,给出了提高单桩承载力的几种措施,并论述了施工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对人工挖孔桩的设计及工程应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孟续峰 《山西建筑》2009,35(36):121-122
根据静载荷试验原理,通过在桩身中埋置测量元器件来测定应力应变值,经过计算确定桩侧极限摩阻力qsik,并结合工程实例,对照工勘报告中提供的qsik,qpk,分析了两者之间存在差异的原因,进而提出静载荷试验测定桩侧摩阻力及端阻力在实际工作应用中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0.
以青岛市某大型工程为依托,对在泥质粉砂岩地基中的5根人工挖孔嵌岩灌注桩分别进行竖向静载荷试验与桩身内力测试。根据大直径嵌岩桩实测数据探讨大直径人工挖孔嵌岩灌注桩的荷载传递机理与竖向承载特性。试验结果表明:试桩荷载沉降(Q-s)曲线为缓变形,桩顶沉降量均小于11mm,卸载回弹率大,幅度为51%~75%,承载力较高,5根试桩均满足设计要求;在最大荷载下,5根嵌岩桩桩端阻力所占桩顶荷载比值均在10%~20%之间,随桩长、嵌岩深度(中风化)增大而减小,表现出端承摩擦桩的特性;桩身荷载自上而下逐步发挥,上覆土层先达到侧摩阻力极限值,在嵌岩段中部侧摩阻力达到峰值;桩入岩越深,安全储备量越大,在泥质粉砂岩中风化段,实测侧摩阻力约为规范推荐值的2.5倍,说明5根桩有较大的承载潜力;随着荷载的增大,嵌岩段分担的总阻力由39%上升至45%,嵌岩段侧摩阻力占主要比重,但桩端阻力分担荷载的比例上升速率较快;根据行业标准与静载试验数据,重新认识该地层人工挖孔嵌岩灌注桩的竖向承载特性,充分发挥其承载潜力,对工程桩桩身尺寸进行优化,达到节约材料和提高施工功效的目的,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工程中常采用填芯,掺加钢纤维以及配置非预应力筋等方式来增强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抗弯承载力,但是这些改进后的管桩在地震荷载作用下的受力性能还不明确。通过三组试件的低周往复加载试验,分别从滞回耗能延性和承载力等几个方面研究预应力混凝土管桩(PHC管桩)、预应力钢纤维高强混凝土管桩(SFPHC管桩)、添加普通钢筋的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PRC管桩)的抗震性能以及填芯对管桩抗震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添加普通钢筋能够很好地改善PHC管桩的抗震性能。填芯能够提高PHC和SFPHC管桩在往复荷载作用下的承载力并能增强PRC管桩的耗能能力。各类填芯管桩的延性相对于未填芯管桩均有明显的改善。  相似文献   

12.
软土地基中组合桩水平受荷作用下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组合桩为预应力混凝土桩插入水泥搅拌桩中而形成的新桩,为探讨该桩在水平荷载在用下的承载力和破坏模式,通过3根14.0 m长组合桩的水平载荷试验,实测得到该桩在水平荷载作用下桩与土共同作用下的工作性状和破坏特征,分析了组合桩受水平力作用时的临界和极限荷载、破坏模式、地基土的水平抗力比例系数以及桩帽对组合桩抗水平力的有利作用。为合理地评价组合桩的水平承载力,探讨组合桩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计算方法:临界荷载法和转折点法,并给出计算公式。试验和分析结果表明:组合桩具有较好地抵抗水平荷载的能力,有桩帽的组合桩水平受荷性状优于无桩帽的组合桩,桩帽使组合桩由水泥桩和外侧的水泥壳之间相互分开的破坏模式变为外侧的水泥土和土之间分开的模式,保证组合桩在水平荷载下的完整性,用转折点法计算组合桩的水平承载力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13.
基于离心模型试验的桩帽网结构路基桩端持力层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良  罗强  裴富营  杨尧 《岩土工程学报》2009,31(8):1192-1199
为了考察桩端持力层强度对桩帽网结构路基(地基)承载特性的影响,设计了4组不同桩端持力层状态的离心模型试验,测试了地基变形、加筋垫层拉力和路堤基底压力等数据。测试数据表明:①桩端持力层强度降低,地基由稳定向出现桩底明显刺入再到出现桩端持力层局部剪切破坏方面转化;②桩端持力层强度提高,地基变形减小,路基中心桩底刺入及地表沉降、坡脚地基水平变形均值与持力层承载力的关系曲线可用幂函数描述;③桩端持力层强度越高,桩体承载集中效应与桩间土承载减载效应越明显;④路基中心附近地表沉降与路基面覆盖范围筋带拉力均值间的关系曲线可用二次多项式描述,考虑了路堤横向滑移因素的筋带拉力计算值与实测较接近;⑤端承摩擦桩型的桩端持力层强度提高,筋带所受拉力减小;⑥布设袋装砂井,能加快地基的排水固结,提高桩端持力层承载力,增强地基稳定性。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预应力混凝土方桩弹卡式连接件构造和接桩技术,对不同直径的弹卡连接件及锚固筋机械连接件进行了抗拉试验,其强度均满足相关标准要求。对弹卡式连接预应力混凝土方桩进行了接头抗弯、抗剪、抗拉试验,均加载至承载力检验值的110%,且未出现接头破坏的情况,性能指标均满足承载力要求。结合实际工程,对弹卡式连接方桩的桩身完整性和承载力进行了分析,其结果也均满足相关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5.
党昱敬  张若筠 《工程勘察》2012,(5):19-23,90
高层建筑的迅速发展,大柱网的普遍使用,使得结构设计对地基强度和变形的要求越来越高,以往在湿陷性黄土地区广泛应用的灰土垫层法、灰土挤密桩法等地基处理方法难以满足设计要求。以具有完整的现场荷载试验资料和沉降观测结果数据的工程实例为依托,对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PHC管桩)在湿陷性黄土地基中的设计应用进行较详细的理论分析、研究和探讨,认为根据土工参数估算的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偏于保守;并提出基于单桩载荷试验得出的试桩曲线,考虑上部结构、基础和地基协同工作时的沉降分析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可变式支盘扩底混凝土灌注桩的静载试验,桩身轴力检测试验,分析探讨了该桩沿桩身的荷载传递规律。试验研究表明,可变式支盘扩底桩可满足工程上高层以建筑承载力较高,沉降量较低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水泥土桩长等对承载力及模量影响的定量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研究软土中水泥土群桩的工作性能和承载力等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现场足尺试验。通过埋设测试元件对承台土反力、桩身轴力及复合地基变形等进行了量测。根据部分试验结果系统地分析了单桩、四桩、九桩情况下,桩长、置换率、桩数等关键参数对复合地基的承载力及变形模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载荷试验确定粉喷桩承载力的标准探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载荷试验确定粉喷桩承载力时 ,规范中没有明确的取值标准 ,故使得同一试验曲线 ,不同的试验人员会给出不同的承载力。本文根据 2 0余项载荷试验结果 ,对用载荷试验确定粉喷桩承载能力的标准进行了探讨与研究 ,并给出了较为具体的取值标准  相似文献   

19.
考虑破坏模式的水泥土桩承载力计算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现场试验桩体破坏模型,通过简化得到假定的滑动面,借助该滑动面上桩体和桩周土的极限平衡条件,推导出水泥土单桩极限承载力公式。以济南市绕城高速公路工程为例,用本文推导水泥土单桩承载力公式与传统承载力公式的计算结果与现场试验结果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承载力公式考虑了桩的现场破坏模式、桩土的受力分析、桩周土对桩承载力提高作用等影响,经工程实例验证,其结果比较相符,具有一定实际意义。并通过计算分析可得:从单桩承载力角度上考虑水泥土桩存在有效桩长,水泥土桩承载力的关键在于浅层桩身强度。研究结论可为类似工程的设计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素混凝土桩复合地基在西安地基处理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规模  李丰  李安定  尹治义 《城市勘测》2008,(1):144-146,149
针对建筑物对地基承载力和变形的要求和地层性状,结合素混凝土桩复合地基的特点,采用素混凝土桩复合地基进行地基处理,并对复合地基参数进行了设计。通过试桩试验和工程桩的检测,表明素混凝土桩复合地基对地基承载力提高幅度大,减少地基变形明显,很好地满足了建筑物对地基承载力和变形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