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Planning》2019,(1)
高校内部治理体系作为高等教育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进至关重要,亦是高校谋求自身健康持续发展不可回避且必须完成的时代课题。目前,高校内部治理现代化进程中存在观念滞后、制度破碎、结构割裂、信息不对称等碎片化倾向,且地方高校尤为突出,严重制约其治理能力提升及整体治理效能发挥。整体性治理旨在满足社会公众需求、重视整合与协调的思想,与地方高校治理现代化任务不谋而合。由此,基于整体性治理视角,以公共与责任性治理理念为指导,回应师生诉求,推进民主治校;规范校内治理制度安排,健全大学章程和理事会制,落实依法治校;完善分权与制衡的治理结构,整合多元权力;采取现代信息技术治理手段,实现教育资源全方位实时共享以寻求地方高校内部现代化治理体系的实现路径,为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2.
3.
《Planning》2014,(4)
强有力的地方政府是维持西方世界民主治理的关键因素之一,美国的经验尤其能够表明这一点。分权运动历史悠久,许多国家和国际组织将地方政府发展作为分散政治权力的重要手段。某种程度上,分权是为了更加民主的政治、更多的公民参与、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和促进经济的发展。信息公开、问责制、发展公民权利、有保障的地方财政、民间组织的发展等,是建设和加强民主治理与地方治理的核心因素。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5,(2)
目前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期,地方政府在进行治理过程中面临多样的冲突,尤其是在政府行政过程中产生的政府与公民的冲突,对地方政府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民生活条件,建设和谐社会带来了消极影响。因此,公共价值理论作为治理理论的发展,其公共价值冲突理论对于地方政府寻找社会冲突的解决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本文通过梳理公共价值冲突产生的背景以及研究现状,对比我国地方政府治理中存在的困境,尝试为地方政府提升治理成效提供一个新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4,(30)
文章针对我国当前地方政府性债务治理过程中暴露出的会计治理功能的严重缺失这一现象,从地方政府性债务治理对政府会计的需求出发,分析了政府会计对地方政府性债务所具有的信息披露与监督、成本核算与控制、绩效评价与考核等治理功能,进而提出地方政府性债务的合法化、地方政府性债务信息嵌入政府会计体系、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的审计与行政和司法监管等有利于政府会计治理功能发挥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侯丽  于泓 《城市规划》2021,45(3):24-32
以规划许可的法定规划依据为标准,本文比较了世界各国的"类"详细规划在历史发展、制度传统、社会需求与地方治理模式之间的趋同与分异,尤其以英国地方规划、德国B-Plan和美国区划为重点,说明在相似的技术工具之下,其治理逻辑与制度范式所存在的多样性和复合性,以及顺应需求和认识而变化的必然。在国际比较基础上,文章进一步提出了详细规划作为地方治理的技术工具和社会政策,其中的国家与地方分工、适合的精细化管理尺度选择、分类管控需求,以及在制度设计上寻求刚性与弹性兼容、保持动态平衡的普遍要求。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3,(4)
加强社会管理和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是当前社会建设的重大课题之一。治理理论主张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等的多元、民主、合作,以实现公众利益的最大化。地方院校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合格的应用型高级人才,实训基地能够引导学生实践本行业的新技术、新技能,因此科学合理地选择实训基地是地方院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以合作治理视角研究地方高校实训基地选择问题,通过梳理当前地方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训基地选择存在的问题,结合实训基地选择的必要性分析,提出实训基地要明确选择目标,健全选择机制,规划选择梯度,遵循一定的原则,才能实现培养和提高学生管理技能、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目标。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4,(2):30-31
清水江中下游地域是清代重要的木材生产基地,因为长期的人工造林和木材采运而留下了大量的契约文书,这对于我们研究地域法秩序的实际运作状态具有重要的标本价值。以这一带村寨的田野调查资料及搜集的清水江文书资料为中心,探讨清代清水江中下游村寨社会围绕林业生产与林业纠纷的诸种政治、经济与法律活动所形成的地域法秩序。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6,(5):121-122
边疆民族地区的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历史和地域原因,其社会治理难度较大。地方精神有着科学性、地域性、时代性及群众性的特点和导向、整合、凝聚及教育功能。文章以广西精神为例,从壮大社会治理合力、优化社会治理主体、丰富社会治理资源和破解社会治理难题等四个方面提出如何将地方精神应充分运用到边疆民族地区的社会治理中。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20,(3)
"5G"时代的到来,不仅仅改变了网速,人们的生活方式也面临重大变革,如电子支付、社交网络、移动办公等,"互联网+"的生活已经逐步形成。人们的生活、工作、娱乐、交流依靠"大数据"变得快捷而有效,随之而来的信息爆炸下的舆情监控和研判显得日益重要。作为网络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师生所形成的高校舆情,在当下如果对其监管不科学,处理不及时,容易造成不良影响。文章以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总结地方高校舆情的特点,并对监控和治理对策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1.
我国城市管治研究与思考   总被引:17,自引:6,他引:17  
发端于西方的现代城市管治研究 ,其思路、理论、方法 ,能否为我们所借鉴 ,如何借鉴 ,就此分三个部分进行了探讨 ,即 :(1 )发展现代城市管治对我国的意义 ;(2 )目前我国城市管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城市管治。  相似文献   

12.
西方大都市政府和管治及其启示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回顾了西方大都市政府的发展历程 ,对 1 990年代兴起的城市管治和大都市政府的复兴进行了介绍 ,并对大都市政府的复兴进行了评价 ,最后对中国的大都市政府的设立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Since Dublin hosted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Water and the Environment in January 1992, the importance of (a) managing water resources at the most appropriate level, (b) the catchment, and (c) participation have been stated repeatedly at international forums. The developing principles in 'integrated water-resources management'have built upon these needs. Much effort and resources have been concentrated at the national and transboundary level; however, it is at the local level, in mainly financially resource-starved countries, that such principles often need to be implemented.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progress in the formation of a river-basin authority, through local initiation and consultation, and with limited resources within the Southern Philippines. It highlights the benefits of the process and the problems which were encountered, and draws together lessons that have a wider application than the case study itself.  相似文献   

14.
郐艳丽 《城市规划》2015,39(6):59-68
乡村治理多方参与主体包括政府、企业、规划师和农民,在乡村治理公共政策制定实施过程中,我国普遍采取自上而下的决策方式和治理模式,即政府或企业和规划师制定的乡村治理政策并未将农民的利益和切身需求作为决策的基本准则,从而使乡村治理过程和结果呈现"农民置下"的被动接受状态,国家和社会的投入并未产生应有的政策效能。"农民置上"的乡村治理本原模式回归是各参与主体切实转变治理理念,农民始终作为受益和实施建设的主体,其政策效果具有扩散效应,并通过巴林左旗后兴隆地村的规划实施佐证论点。  相似文献   

15.
“管治”:理论角度的探讨和启发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陈振光  胡燕 《城市规划》2001,25(9):25-28
首先介绍“管治”复兴的经济、政治、社会背景 ,接着探询“管治”的理论根源和对“管治”复兴的理论解释。在此基础上总结“管治”理论的局限性和价值。结论部分将“管治”理论与中国的研究相联系 ,并提出一个突出“空间性”的研究框架以供探讨。  相似文献   

16.
董敬畏 《城市规划》2017,(5):78-83,101
近年来,随着社区建设的逐步推进,城市基层社会中的各个行为主体形成不同的权利和利益并据此展开博弈。各个行动主体因为各自目标和利益有差异,从而在城市基层社区中形成了合作、竞争甚至冲突,由此城市社区成为政府、民众和其他社会组织的主要利益交汇点和博弈场所。市场背景下的城市基层社会整合难题及背后的国家、市场与社会关系的复杂化,由此引申出城市社区居民的利益冲突、基层社区的重新整合及治理现代化的议题。杭州ZJ社区居民通过自身行动呈现出来的利益诉求及诉求未能满足而引发的利益冲突和基层秩序形成的动态场景,揭示了当代中国城市社区治理的困境及其向现代治理体系转型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7.
选取广州大坦沙垃圾焚烧发电厂和广州番禺垃圾焚烧发电厂选址为例进行比较分析,探讨地方政府与公众在邻避设施规划中的互动与角色。指出在邻避设施规划中,城市规划领域健全的制度环境是维持政府与公众良性互动的关键。地方政府应在承当主要领导力角色的同时,谨慎避免在邻避设施规划中的绝对权力。公众具备公民意识是进步的表现,但公众也应当认识和学习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建立政府和社会的协作关系是城市管治的出路之一。  相似文献   

18.
跨境城市区域中的城市管治——以香港为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沈建法 《城市规划》2002,26(9):45-50
探讨香港在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过程中面临的挑战。香港—珠江三角洲地区的跨境城市管治网络涉及中央政府、广东省政府、深圳市政府、香港特区政府及其他相关组织。重点是跨境城市管治尤其是香港特区政府的角色。从 2 0 0 1年开始 ,香港的跨境城市管治开始从“跨境保护主义”向“跨境自由贸易区”转变 ,这对香港—珠江三角洲的发展具有显著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以制度分析为研究视角,引入"制度变迁理论",对厦门市"空心村"形成背后的制度变迁特征进行了梳理,系统分析制度变迁过程中"空心村"治理的多方利益主体的行动机制,并对影响农村建设行动及治理效果的深层根源展开了讨论,尝试提出了促使"空心村"治理的相关利益主体更具备治理行动能力的制度安排和治理改造模式,并为我国乡村规划的制度分析框架的建构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