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松辽盆地岩性油藏形成条件与分布规律   总被引:26,自引:5,他引:26  
松辽盆地中浅层大型坳陷湖盆河流-三角洲、湖泊沉积体系形成的砂泥岩薄互层决定了其具有形成大面积岩性油藏的地质条件。纵向上,由于各时期基准面升降造成可容空间在不同时期差别较大,因此发育的砂体类型也有一定的差别。由于储层埋藏深度以及与烃源岩的相对位置不同,各含油组合岩性油藏成藏条件与分布规律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断层在岩性油藏成藏过程中起很重要的作用,它一方面是形成断层-岩性复合圈闭的主要要素,同时又是油气进入岩性圈闭成藏的主要运移通道。平面上,岩性油藏的类型受构造部位和砂岩的发育程度控制。凹陷中三角洲外前缘相带主要形成岩性油藏,凹陷周边是各种隐蔽油气藏发育的主要地区。  相似文献   

2.
松辽盆地北部岩性油藏形成机制及主控因素   总被引:27,自引:1,他引:27  
在研究松辽盆地北部岩性油藏类型及特征的基础上,提出岩性油藏形成的3种机制,在毛细管力作用下油气进入位于烃源岩内部的岩性圈闭;在超压和浮力作用下油气沿断层向上进入位于烃源岩之上的岩性圈闭;在超压作用下油气沿断层向下倒灌进入位于烃源岩之下的岩性圈闭。三角洲前缘相带及古河道是松辽盆地北部岩性圈闭形成的主要场所,断层是烃源岩外岩性圈闭油气运聚的唯一通道,位于烃源区内是岩性油藏形成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松辽盆地中浅层大型坳陷湖盆河流-三角洲、湖泊沉积体系的沉积地质背景决定了其具有形成大面积岩性油藏的地质条件。由于各时期基准面升降造成可容空间在不同时期差别较大,因此在不同地质时期发育的砂类型有一定的差别;同时由于储层埋藏深度以及与烃源岩的相对位置不同,各含油组合隐蔽油气藏成藏的条与分布规律也有一定的差别。针对三角洲前缘相带砂泥岩薄互层岩性油藏的实际情况,开展了薄互层隐蔽油藏预测技术攻关,应用高分辨层序地层学、模式识别以及薄互层隐蔽油气藏地球物理识别预测技术系列对岩性圈闭进行了预测,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优选出几个亿吨级储量规模的勘探目标区,为下一步隐蔽油气藏的勘探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4.
对松辽盆地油气藏形成和分布规律的初步认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此文选自1962年内部刊印的“松辽石油勘探技术座谈会报告集”,是松辽会战时勘探方面的系统研究成果之一,也是我国首次完成一个盆地全面(不是局部地区)勘探和研究工作后的第一个总结。经过20多年来的实践检验,文中的不少新论点已得到证实。鉴于保密期限已过,现摘要发表。这对于了解中国陆相盆地石油地质研究的历史发展和对其它类似地区的油气勘探工作,可能仍有其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5.
松辽盆地岩性油藏形成背景与成藏条件分析   总被引:9,自引:5,他引:9  
松辽盆地岩性油藏非均质性强,以薄互层为主的储层变化快,成藏条件较为复杂,隐蔽性强,不易发现。因此,应用板块构造、层序地层学以及成藏系统等方面的新理论、新方法,深入开展构造、沉积及油气成藏条件等方面的研究,对岩性油藏的形成条件与分布规律有了新认识:提出了长期稳定的构造沉降是形成大面积岩性油藏的基础;湖平面频繁波动、湖岸线进退交替变化,导致纵向上砂泥岩交互沉积,形成了多套含油组合,在三角洲前缘的砂泥岩交互沉积带形成了多种类型的岩性圈闭;下、中、上3个成藏系统岩性油藏的成藏条件与控制因素又各不相同。在这些认识指导下进行了有利区预测,指出了勘探方向,对于松辽盆地以及类似盆地的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松辽盆地南部岩性油藏特征及勘探潜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松辽盆地南部岩性油气藏形成条件分析的基础上,对已发现的岩性圈闭类型及分布特征进行了总结。目前松南共发现6种岩性油气藏类型:砂岩上倾尖灭岩性油气藏、砂岩透镜体岩性油气藏、构造—岩性油气藏、断层—岩性油气藏、水动力圈闭油气藏及泥岩裂缝油气藏。通过总结,认为松南岩性油气藏具备5条成藏规律,还有近10×108t的勘探潜力,下一步的勘探重点仍然是西部、西南及东南三大沉积体系的前缘地区。  相似文献   

7.
松辽盆地齐家地区致密油形成条件与分布规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应用地质、地球化学、试油、钻井、测井等相关资料,对松辽盆地齐家地区上白垩统青山口组高台子油层高三、高四油层组致密油形成条件与分布规律进行了系统研究。本区致密油形成主要具备良好的烃源岩、储集层、源储配置及地层压力条件4个有利条件:青山口组一段、青山口组二+三段、嫩江组一段3套优质烃源岩为本区致密油的形成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储集层条件较好,砂体类型多,主要有分流河道、河口坝、席状砂等,各类砂体累计厚度大,在平面上分布范围较广,连续性好,为致密油的形成提供了聚集空间;三角洲前缘相储集岩体直接与烃源岩接触或者呈指状尖灭于湖相烃源岩之中或者与烃源岩互层,提供了良好的源储配置条件;致密油储集层存在异常超压,压力系数分布在1.20~1.50,为致密油提供了成藏充注动力。研究表明本区高三、高四油层组致密油在平面上主要分布在凹陷的中心部位与凹陷周边的斜坡、阶地。图12表3参16  相似文献   

8.
二连盆地岩性地层油藏形成条件与油气分布规律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二连盆地具有形成岩性、地层油藏的良好条件。通过对油气成藏条件的综合分析认为,岩性、地层油藏主要沿地层不整合面、最大湖泛面和断面分布;岩性、地层油藏既可以分布在低位体系域,也可以分布在高位体系域;既可以分布在高势区,也可以分布在低势区;在有利的沉积与储集相带内,可以形成富集油藏。因此在地层、岩性油气藏勘探程度很低的二连盆地具有良好的勘探前景。  相似文献   

9.
松辽盆地北部卫星油田多类型油藏形成条件及分布规律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卫星油田是松辽盆地北部除大庆长垣以外葡萄花油层储量丰度、单井产量最高的油田。通过对油田内探井和开发井的研究分析,从生油条件、构造和断裂的形态及演化史、沉积相展布、储层特征及各开发区块油水分布特征等方面系统地研究了卫星地区的油水分布规律和油藏类型,并分析了成藏控制因素。卫星油田构造、断层、砂体的不同配置关系形成了多种油藏类型,以断层一构造油藏为主,其次是断层一岩性油藏和岩性油藏。  相似文献   

10.
随着南堡凹陷主体构造勘探程度的不断提高,需要寻找新的区块来满足勘探需求。勘探成果表明,中深层的岩性油气藏是增储上产的重要潜力区,有必要对岩性圈闭成藏条件及分布规律进行研究。通过对区域构造活动、沉积体系展布及优势储集砂体分析,认为高北斜坡岩性体、南堡4 号构造北部的叠置砂体和南堡3 号构造坡折带砂体沉积背景有利,多期扇体叠置,优势相带储层发育,有利于形成岩性油气藏,这些区带是岩性油气藏勘探的潜力区域。  相似文献   

11.
松辽盆地南部岩性地层油气藏勘探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松辽盆地南部岩性地层油气藏成功勘探为例,系统阐述了层序地层理论对岩性地层油气藏勘探所起的指导作用,区域层序地层研究指明岩性地层油气藏勘探方向,高分辨率层序地层研究提供勘探井位。同时,针对三角洲前缘带岩性地层油气藏具砂泥岩薄互层、断裂系统复杂、低孔低渗储层导致油层电阻率低和产能低等特点,系统陈述了先进实用的勘探技术在岩性地层油气藏勘探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最后,对岩性地层油气藏的勘探步骤和各步骤所对应的研究成果、图件和技术保障进行了系统的总结。  相似文献   

12.
张冰 《特种油气藏》2022,29(5):72-79
近年来,松辽盆地北部页岩油的勘探开发不断取得突破,目前缺乏对松辽盆地北部页岩储层的成藏地质条件及油气藏特征的分析和总结。为此,通过对国内外页岩油气藏勘探开发技术进行调研,综合页岩储层地质和工程资料开展了埋深、厚度、储层条件等6个参数的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具有商业开发价值的页岩油气藏有利区应为富含有机质的高压页岩油气藏,此类页岩油气藏具有构造稳定、地层压力系数大、优质页岩厚度大等特征。同时调研了地质条件对于页岩油气藏开发的影响,认为热演化程度、脆性、埋深等对于页岩油气的保存有利,钻井和选区时应尽量在裂缝发育区,以便于进行储层改造;同时页岩油气藏在层序地层、地球化学特征以及生产特征具有一定的共同点。在开发方面系统研究页岩油气藏在钻完井、压裂改造、产量生产优化等油气藏开发新技术和未来发展方向。研究结果对松辽盆地的页岩油气藏勘探开发和规模建产提供一定的借鉴,也为后期的松辽盆地页岩油气选区及井位部署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松辽盆地主要次生岩性圈闭形成条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次生岩性圈闭是松辽盆地进入高成熟期后挖掘潜力的对象。次生岩性圈闭是由后期地质作用如构造作用、成岩作用以及地层压力作用形成的圈闭。松辽盆地次生岩性圈闭包括岩性上倾尖灭圈闭、成岩圈闭、致密储层圈闭以及泥岩裂缝圈闭等类型。物源方向和构造倾向以一定的方向相配合是形成岩性上倾尖灭圈闭的重要条件 ,即当沉积物源与构造倾向交角为 90°~ 2 70°时 ,尤其是交角为 180°时 ,易于形成砂岩上倾尖灭圈闭。成岩圈闭一般形成于成岩作用强烈的深部地层 ,是多孔带和致密带形成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松辽盆地及大庆探区勘探50年来,仅大庆探明石油地质储量就超过57×108t,为国家生产原油超过18.2×108t.该文介绍了松辽盆地50年来有关油气分布规律研究、认识的演进及对海拉尔盆地油气分布规律的基本认识,突出体现了"源控论"观点;肯定陆相生油理论对于大庆油田等一大批油气田的发现和探明所具有的指导意义,特别强调了这是对陆相生油理论的特大贡献;指出了50年勘探经历的背斜构造油藏、向斜岩性油藏、断陷断块油藏等三大阶段以及相应出现的三个油气储量增长高峰期,也是对石油地质理论的三次重大贡献.三大阶段的表现宏观上明确,而具体界限模糊,各阶段有起点,无终点.三大理论对各个阶段的作用呈叠瓦状显现.  相似文献   

15.
松辽盆地北部深层火山岩气藏压裂配套工艺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松辽盆地北部火山岩地质特征,采用火山岩储层压裂风险预测技术、测试压裂现场快速解释技术、火山岩储层水力压裂裂缝延伸控制技术的火山岩储层压裂优化设计方法,以及火山岩压裂施工工况分析、判断和现场实时控制方法,同时针对火山岩储层温度高、施工时间长、施工压力高的特点,通过研制耐高温、耐剪切压裂液体系、井下工具压裂管柱以及地面排液和效果评价系统等,进行了技术配套,初步形成了松辽盆地北部深层火山岩气藏的压裂增产改造技术。  相似文献   

16.
岩性地层油气藏勘探技术   总被引:9,自引:5,他引:9  
岩性、地层油气藏勘探面临圈闭识别难度大、油藏形成条件预测难度大等技术难题。二连盆地和渤海湾盆地冀中坳陷的岩性、地层油藏勘探中,为解决上述难题,探索、实验和应用了大量先进适用的技术方法,主要包括层序地层学、高分辨率地震处理、高精度层位标定、三维可视化解释、地震多属性分析、储层反演、油气层综合评价等。应用实践表明,这些技术方法在油气藏圈闭预探、圈闭评价和油藏描述中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同时,还探索、总结了较适用于不同阶段的隐蔽油藏勘探技术方法系列、研究线路和运用思路。  相似文献   

17.
塔中地区北部奥陶系发育碳酸盐台地—陆棚边缘高能滩相,仅上奥陶统良里塔格组滩体就厚约100?300m,有效储层厚约50?100m,滩体颗粒灰岩构成典型的非均质碳酸盐岩古岩溶岩性储集体圈闭,圈闭面积可达1000?2000km2,迄今钻遇的12口井有9口井获得工业油气流,初步预计储量可达(5?10)×108t油当量,应该是特大型整装原生岩性油气藏,可能成为塔里木盆地尚未探明的最大整装油气田。该油气藏成藏条件优越,是满加尔凹陷油气源区多期油气特别是晚海西期油气首先充注的圈闭;多期岩溶作用造就了较好的滩体储集空间,颗粒灰岩储层的非均质性既为油气勘探带来了难度,也为该岩性圈闭侧向封堵的形成创造了条件;埋藏深度适中及后期构造改造微弱有利于滩体原生油气藏的保存;滩体地震响应特征易于识别追踪,总体表现为低频空白弱反射或者是低频强—弱相间反射。初步研究认为,塔里木盆地奥陶系碳酸盐岩具备相似成藏条件即形成大中型原生岩性油气藏的地区还有阿瓦提凹陷南部—巴楚凸起北缘及塔北隆起南斜坡—北部坳陷北缘,塔里木盆地奥陶系原生岩性油气藏具备十分广阔的勘探前景,是发现大中型油气藏的现实领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