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顾维康  杨树良 《金山油化纤》1995,14(1):34-37,48
非离子高分子表面活性剂是高分子表面活性剂中研究和应用最多的一种新型表面活性剂,其可用加成聚合,缩合聚合及开环聚合等方法进行制备,非离子高分子表面活性剂具有优异的分莠性、乳化性及抗凝聚性,目前,在造纸工业,涂料,农药,橡胶及能源工业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添加剂对非离子表面活性剂AEO9浊点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不同添加剂如无机盐、有机醇、有机酸和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对非离子表面活性剂AEO9浊点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盐析性的无机盐与胶束争夺水分子,使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分子从水中析出,从而降低了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浊点;而如NaI这样的盐溶性无机盐则相反,由于其可使自由水分子增加,从而导致AEO9的浊点升高。极性有机物对AEO9浊点的影响表明,与水无限混溶的极性有机物升高了浊点,而在水中部分溶解的极性有机物降低了浊点。这是因为前一类有机物通过改变溶剂水的结构,降低了介质的极性,同时部分有机物吸附在胶束-水界面,通过其溶剂化作用使AEO9的胶团化作用受到了限制,浊点升高;而后一类有机物分子由于增溶于胶束栅栏层中,导致胶束体积膨胀,从而降低了AEO9的浊点。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溶液中加入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由于离子型表面活性剂能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形成混合胶束,胶束表面电荷密度增大,胶束间电荷斥力增大,使体系稳定,从而其浊点显著升高。加入极少量的离子表面活性剂即可使浊点显著上升,当加入的离子表面活性剂达到其临界胶束浓度(cmc)时,浊点将发生突跃。  相似文献   

3.
非离子—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耐盐性能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王业飞  赵福麟 《油田化学》1999,16(4):336-340
使用相图法评价了4 种类型非离子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耐盐性能。结果表明它们具有优异的耐盐能力,且随氧乙烯数的增加而增强,其中非离子磺酸盐型表面活性剂的耐盐能力最强。结合相图、浊点和Krafft 点的变化综合分析了非离子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耐盐性能增强的原因,认为同时存在两种不同类型的亲水基团是耐盐能力提高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4.
荧光类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设计与合成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以萘酰亚胺为荧光母体、酰胺基团为连接基,将萘酰亚胺引入到典型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脂肪醇聚氧乙烯醚中,设计并合成了两种荧光类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化合物(Ⅲa和Ⅲb),并用质谱、核磁共振光谱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对目标产物进行了结构表征,测量了化合物Ⅲa和Ⅲb的荧光及表面性能。实验结果表明,这两种化合物不仅具有传统表面活性剂的一般性质,而且还表现出良好的荧光性质。化合物Ⅲa和Ⅲb在水溶液中的荧光最大发射波长分别为540,543nm,激发波长均为452nm;临界胶束浓度分别为1.148×10-5,4.070×10-6m ol/L;最低表面张力分别为31.29,31.73mN/m;浊点分别为40.1,44.2℃。  相似文献   

5.
以脂肪醇聚氧乙烯醚(AEO_9)与丙三醇缩水甘油醚为原料,在碱性条件下,合成了一种低聚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用红外光谱以及电喷雾电离质谱对其结构进行表征,测定其临界胶束浓度为1.99×10~(-5)g/mL。将低聚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与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复配成混合表面活性剂,制备了W/O柴油微乳液,并以油、水、助表面活性剂和混合表面活性剂为三组分做出拟三元相图。通过考察表面活性剂的复配比例及混合表面活性剂与助表面活性剂的比例对微乳区的影响,得到最佳组成为:m(低聚非离子表面活性剂):m(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1:4,m(助表面活性剂):m(混合表面活性剂)=1.5:1。溶水量随着盐浓度的增加而减小。  相似文献   

6.
本文阐述了能与高矿化度地层水配伍的各种羟乙基化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影响聚合物体系粘度、流变性和驱油过程的综合研究结果。认为较之聚合物处理,聚合物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混合处理油层工艺是复杂条件下开采含高矿化度地层水的储层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7.
为了考察在固定无机盐的负离子而改变其正离子时所产生的雾点变化,研究了1-1,1-2,1-3和2-1型无机盐对两种非主子表面活性剂水溶液雾点的影响,结果发现:将无机盐序列中使雾点下降最多的一种盐定为标准,并视为该序列无机盐中负离子引起雾点下降的贡献,其它盐与选为标准的盐使雾点下降的差异可看作盐中正离子对提高雾点的贡献,据此,使雾点下降的无机盐序列中的正了子(即金属离子)提高雾点的效率依次为Cu^23  相似文献   

8.
黄凯 《安庆石化》2001,23(3):55-57
利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OP乳化剂的增溶作用,使镍与PAN的螯合物溶于水中,从而省略了萃取操作。方法灵活度高,操作简便,准确度和精密度均符合要求。  相似文献   

9.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三元复合体系的界面张力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系统地研究了由非离子表面活性剂NOS构成的复合体系与大庆油田原油间的界面张力。探讨了时间、NaOH浓度、地层水矿化度、活性剂浓度及聚合物种类和用量对界面张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由该活性剂构成的三元复合体系能在较宽的地层水矿化度、较宽的活性剂浓度及碱浓度范围内与大庆油田原油形成超低界面张力(10^-3mN/m数量级)。  相似文献   

10.
以貂油为单体进行氧乙烯化反应,合成貂油聚氧乙烯醚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并在洗发液中应用。可提高产品的润湿性、分散性、去污性、乳化性等功能。  相似文献   

11.
油田用非离子型及阴-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述了国内外油田用非离子、阴-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研究现状,介绍了非离子、阴.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在油田中应用进展,并探讨了两种表面活性剂与其它类型表面活性剂复配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实验室考察了非离子表面活性剂ORS对石油氧化皂(POS-2)及其复配体系界面活性的影响。结果发现,在POS-2与POS-2/ORS复配体系中加入OP类(OP-7,OP-10,OP-30)和Tween类(Tween-20,Tween-80)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不能改善体系的界面活性,反而使体系的界面活性变差。  相似文献   

13.
松香聚甘油酯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与性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温静卫  谢晖  周永红 《石油化工》2004,33(3):249-251
以松香和聚甘油为原料,合成出一种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松香聚甘油酯,对产物结构进行了红外光谱分析,并测定了产物的表面物理化学性能。结果表明,合成产物的表面张力为44 2~49 6mN/m,临界胶束浓度为8 4×10-4~2 6×10-3mol/L,钙皂分散指数为13 5%~21 5%,界面张力为11 7~18 9mN/m,对松节油的乳化力为44~85s,泡沫性能为6~46mm,润湿力为87~121s。考察了甘油平均聚合度对产物的表面物理化学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平均聚合度的增加,表面张力先下降后有所上升;临界胶束浓度减小;钙皂分散指数先增加后减小;界面张力降低,但变化幅度不大;乳化力增强;润湿力增强。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磺酸盐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在降低油水界面张力方面的协同作用,选取了3种支链烷基苯磺酸盐与3种聚氧乙烯醚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测量了表面活性剂及其复配体系与系列正构烷烃间的界面张力,考察了表面活性剂的亲水亲油性能、复配体积比及NaCl浓度对协同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磺酸盐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的亲水亲油性能具有加和性,亲油性的磺酸盐8C18ΦS与亲水性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可以获得亲水亲油性适中的复配体系,使界面张力降低,实现协同作用;而亲水性的磺酸盐3C10ΦS、7C14ΦS与亲水性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复配体系仍然是亲水性的,界面活性低。此外,复配体积比、NaCl加量也可有效影响复配体系的协同作用。其中,在复配比2∶1、NaCl加量1%时,8C18ΦS与LAP-9复配体系的界面张力最低值为4.0×10-4mN/m,而3C10ΦS、7C14ΦS与LAP-9复配体系的界面张力较高,分别位于0.4 1.0 mN/m与0.035 0.13mN/m之间。图7参16  相似文献   

15.
表面活性剂在油田中的应用及其作用原理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综述了表面活性剂在油田开发和生产过程中的应用及其作用原理。并根据表面活性剂的泡沫性质,说明了表面活性剂在油田开发和生产中的作用及其泡沫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6.
表面活性剂在特殊油藏原油开采中的一些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了稠油油藏、低渗透油藏在常规开采中存在的问题和缺陷,讨论了表面活性剂在稠油热采、稠油化学吞吐(冷采)以及低渗透油藏降压增注方面的应用,并对不同应用研究中的关键技术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7.
泡沫浮选分离技术是近几十年发展较快的分离技术之一。基于表面活性剂的泡沫浮选分离技术具有分离和浓缩功能,并以界面吸附为基础。本文通过对分离机理及影响因素的分析,探讨了表面活性剂在泡沫浮选分离中的重要作用,简述了表面活性剂在泡沫浮选分离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油田用两性孪连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癸醇、十二醇、十四醇和十六醇分别与1,3,2-二烷磷酰氯低温下反应生成环状磷酸酯的中间产物,再用N,N-二甲基十二胺在亲核溶剂中进行开环反应合成了两性孪连表面活性剂;通过红外光谱、薄层色谱(TLC)分别对中间产物结构及目的产物形成过程进行了监测,精制提纯后得到了4种含N 和磷酸根的两性孪连表面活性剂,其质量收率分别为32%,54%,18%和28%;产物的结构通过1HNMR、IR进行了鉴定。元素组成分析表明,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C,H,O,N的分析值与理论计算值偏差不超过0·3%。4种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度分别为12·5,9·2,7·8和7·7×10-6mol/L,对应的表面张力分别为23·90,25·61,27·68和35·82mN/m。该两性孪连表面活性剂具有良好的抗盐、高活性性能,是一种油田用新型表面活性剂。  相似文献   

19.
硅酮表面活性剂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新型硅酮表面活性剂在PU泡沫、防粘纸,阻燃剂,织物、涂料,农业等方面的用途,建议积极开展硅酮表面活性剂的结构和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