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大庆油田分别于2003年和2004年在老区双管掺水流程和外围环状掺水流程中开展了低温集输研究.由试验得出结论:双管掺水流程采用掺常温水不加热集输方式,在投入方面较合理,节能效果明显;环状掺水流程低温集输可通过控制掺水温度和掺水量实现节气目标;双管掺水流程的单井回油温度可控制在原油凝固点以下10℃左右;环状流程集油环回油温度应控制在原油凝固点附近.  相似文献   

2.
稠油热采污水回掺集输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河南油田稠油热采集输系统的现状,分析了集输系统节能减排的主要挖潜方向,通过开展管道模拟试验,确定了温度、含水等对原油粘度影响关系及含水原油转相点。在开展注采分开流程掺水试验、井楼七区扩大掺水试验、注采合一流程掺水试验等先导试验的基础上,对河南稠油热采区块集输系统进行了整体改造,实现了稠油热采集输污水回掺替代高压蒸汽伴热技术,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3.
稠油凝点高、黏度与密度大,热采地面集输难度大。中国稠油热采集输能耗高、热能综合利用率低、效率低,总体工艺技术水平较低。针对含水高、产量较低的稠油区块,提出采用注采合一污水回掺集输,电动选井多通阀集油计量,过热蒸汽吞吐,蒸汽锅炉高温烟气及热油余热利用等稠油集输新工艺、新技术和密闭电动选井多通阀配汽管汇、计量接转站及注汽系统相结合的二级布站、一体化建站的高效低耗集输系统,实现稠油地面集输高效、低耗,提高中国稠油集输工艺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4.
赵林海 《油田地面工程》1994,13(3):14-15,22
辽河油田目前最典型的高温原油放喷降温,低温原油掺稀油降粘的筒油集输流程,热能利用率低,动能消耗大,工艺流程复杂,而因而提出了稠油高温集输流程,由井口出来的高温稠油可利用自身的压力和温度钻集输管线直接输至计量接转站,进行分离和计量。该流程克服和前述流程的快点,但要实现该流程急需解决原油计量仪表存在的砂卡、当油温超过100℃时输油泵泄漏严重、三相分离器还不适合处理高温原油以及破乳剂的适用范围窄,复配能  相似文献   

5.
为了满足江37区块原油集输系统参数设计的需要,依据室内实验,测定了该区块原油的凝点、倾点等一般物理化学性质,研究了含水原油黏温特性,测定了不同温度下掺水原油流变特性,并对集输特性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江37稠油区块原油采用升温办法集输是十分有效的,但并不需要较高的温度;当含水率不超过30%时,可以采用低流速集输,当含水率超过30%以后,应采用高流速集输.  相似文献   

6.
针对垦东521油田油稠、开发方式多样化的特点,采取了稠油集输用掺污水加药降粘集输流程。实践证明,掺污水加药既可以降低原油粘度,又可以有效地降低井口回压。并进行了一管多用、掺水站和接转站合建、稠油计量和注汽分配站合建、掺污水进行定量控制等有益的尝试,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7.
8.
辽河油田稠油集输工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辽河油田稠油地面集输工艺,在“七五”期间取得了很大进展,稠油生产的工艺和设备实现了配套,其中稠油掺稀油降粘集输工艺取得了重大突破,并已在油田广泛应用,基本实现了稠油密闭集输。本文就辽河油田稠油地面集输工艺的设计原则、掺稀油阵粘集输工艺的特点等做一总结。  相似文献   

9.
稠油黏度高、密度大、流动性差等特点给地面集输与处理带来挑战。介绍了国内外稠油集输工艺现状,当前热点的稠油集输工艺,以及中国石化塔河油田稠油集输处理工艺现状。目前,塔河油田稠油集输处理工艺为"混、输、掺"集中掺稀释剂模式;实现超稠油密闭集输;系统应用橇装化设备。针对塔河油田当前面临的稠油更"稠",稀油资源越来越缺乏,地面系统适应性降低,腐蚀问题日益严重的形势,通过研究,认为塔河油田需要加强超稠油藏开发地面关键技术攻关;超稠油乳化降黏和低黏液环输送工艺研究;高效超稠原油脱水技术的研究;高H2S、高CO2、高地层水矿化度、低p H值腐蚀环境地面防腐技术研究等工作。  相似文献   

10.
推导稠油掺水集输的压力温度耦合方程,并用迭代方法进行求解,得出稠油掺水管道沿线各个节点的压力和温度。对比分析管线终点的仿真计算结果与现场试验数据表明,该计算模型能较好地对稠油掺水集输管线的水力热力特性进行预测,为稠油掺水集输工艺计算及运营管理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稠油集输处理技术及优化工艺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的稠油开发已形成了以注蒸汽、掺稀油等为主的开采工艺,以及井口加热、掺稀油、掺活性水等为主的集输处理技术。针对稠油的特殊性,论述了如何在满足油藏开发和生产管理要求的前提下,进一步简化掺输系统,改进推广掺热水集输技术,加强破乳剂的筛选应用,开展高效稠油脱水设备研制,完善稠油脱水处理工艺。并对如何提高系统效率,降低地面工程投资,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新疆风城油田稠油资源丰富,稠油种类涵盖普通稠油、特稠油、超稠油,开发方式有蒸汽吞吐、汽驱、SAGD(蒸汽辅助重力泄油)开采、火驱开采工艺等.目前,风城地区稠油主要采用蒸汽吞吐的方法进行热采,同时,开展了蒸汽辅助重力泄油先导试验,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针对不同开发方式,新疆风城油田开展了稠油集输及处理地面配套工程技术研究,形成了具有新疆油田特色的稠油地面技术.对风城油田稠油吞吐开发集输及处理工艺技术进行了论述,总结了风城油田在稠油SAGD开发集输及处理配套地面工艺技术中取得的经验,并对风城油田稠油开发地面工艺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大牛地气田集输节能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牛地气田是典型的"三低"气藏,充分利用地层能量、尽可能地减少在生产加工过程中的能源消耗是实现大牛地气田经济开发的一道难题。大牛地气田经过三年三种集输工艺试验的经济对比确立了多井高压集气、低温集输工艺,充分利用气田开发初期气井压力高的优势,取消了井口加热,有效减少了能源消耗总量。集气站内使用高效多井式水套炉、旋流分离器和板翅式换热器等设备、工艺进一步降低了能源消耗。气田在近五年的开发中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实现了油气生产的低能耗、轻污染。  相似文献   

14.
稠油不加热集输技术现状与应用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稠油的密度大、粘度高、流动性差,输送困难。对稀释法、乳化降粘法、加剂降粘法、超声波法、改质降粘法、低粘液环法等稠油不加热集输技术的机理及应用条件进行了分析,探讨制约不加热输送技术发展的难题,为稠油的经济、安全输送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5.
冯雨新 《特种油气藏》2004,11(5):109-109,112
在稠油油田地面建设中,传统布站采用三级布站模式,不仅投资大,而且采用开式流程输送,油气损耗大。在锦607块稠油地面工程设计中,采用了新型平台集输工艺。该工艺简化了流程,从而减少了设备和投资,并降低了油气损耗,适应于锦607稠油区块的生产。  相似文献   

16.
零散区块是指构造面积小,油井数量少,产量低的小断块.由于零散区块的特点,相应的地面产能建设难以按常规模式实施,本文对安徽油区零散区块集榆工艺进行研究和分析,提出了今后零散区块集输工艺建设的思路和设想.  相似文献   

17.
根据滚动开发油田的原油生产特点,探索出了适合该油田开发的油气集输工艺,并在濮城油田濮四集中处理站加以实施。通过简化工艺流程,优化分离器、加热炉的内部结构,采用端点加药、磁处理原油脱水器,选用高效节能的离心油泵等措施,使油气集输工艺系统运行平稳、可靠,满足了生产要求,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及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8.
辽河油田超稠油开采已进入高含水阶段,因而将汽车拉油方式改为管道输送。管道输送的输油温度主要依靠原有导热油加热和伴热系统加热;平台上原有的高架罐成为缓冲罐,将采油平台分为 3 种类型,采用二级布站方式将油输送到集中处理站。介绍了集中处理站的三种工艺流程,即一段热化学沉降脱水、二段热化学沉降脱水、二段加热二段脱水热化学沉降脱水流程,并对它们进行了对比分析和评价。  相似文献   

19.
西峰油田集输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长庆油田公司在开发西峰油田的过程中,地面建设借鉴安塞油田、靖安油田的成功经验,以生产实践为依据,成功地采用了一系列新技术、新工艺,研制了高效简化的工艺设备,地面投资大幅下降,经济效益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