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9 毫秒
1.
基于煤层气富集主控因素及开发潜力,对柿庄南区块进行详细解剖。从沉积环境、水文地质条件、地质构造等3个方面对柿庄南区块煤层气富集的主控因素进行分析,此外,还通过研究柿庄南煤储层参数,分析了煤层气的开发潜力。结果表明,3号煤层顶底板以厚层泥岩为主,15号煤层顶板为大套灰岩沉积,封闭性较好,均有利于煤层气的保存;区内地下水由高势能的东南部向低势能的西北方向顺层流动,煤层气在水力运移作用下发生解吸、扩散,并形成一定程度的富集;封闭性较好的寺头断层可以作为煤层气富集的侧向边界,使得断层东部气体含量升高。3号和15号煤层厚度较大,煤级较高,埋深适中,含气量、含气饱和度较高,均有利于煤层气的开发;而煤储层渗透率较低,且受最小主应力影响较大,采取压裂措施时应当避开应力异常高值区。  相似文献   

2.
针对准噶尔盆地阜康西部矿区阜康向斜南翼主力煤层倾角大、埋藏深的特点,分析了区域内煤储层特征,评价了本地区深部煤层气的资源潜力。研究表明,区内逆断层发育,构造较为复杂,但煤储层具有厚度大且稳定、含气量高、顶底板岩性均为泥岩及砂质泥岩等特点,有利于煤层气的富集;区内发育1号到4号煤层,其中2号和4号煤层总厚度可达41米,是深部煤层气勘探的主要煤层。  相似文献   

3.
运用地质构造控制理论,结合区域构造演化特征,通过对贺西煤矿瓦斯地质资料的统计,分析了构造、煤层埋深、上覆地层厚度、顶板泥岩厚度、煤层底板标高、地下水条件等地质因素对瓦斯赋存的影响,得出地质构造、煤层埋深和上覆地层厚度是影响贺西煤矿4号煤层瓦斯含量分布的主控因素,其它地质因素影响煤层瓦斯的局部变化。瓦斯在煤储层中的赋存和分布受地质条件控制,存在明显的瓦斯地质规律。因此,准确掌握贺西矿4号煤层瓦斯地质规律能够为合理进行矿井通风设计、煤层气资源开发利用和瓦斯综合治理提供科学依据,对指导矿井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从地质特征(煤层厚度、煤体结构、顶底板岩性条件)和煤储层物性特征(含气性特征、孔隙度特征、渗透率特征、煤岩力学性质)两个方面总结了影响煤层气富集的各种因素.研究表明:15号煤层主要发育了三角洲前缘亚相,顶板和底板封闭性较好,煤层有效厚度在0~12 m之间,平均4.38 m,埋藏深度北浅南深变化趋势,平均为127...  相似文献   

5.
根据测试资料及前人研究成果,分析了桌子山煤田煤变质程度、构造特征、煤层顶底板岩性对煤层含气量的影响作用。认为:桌子山煤田煤变质程度高,煤层埋深与含气量之间关系密切;煤层顶底板对煤层气的封堵作用明显,逆冲断层发育,对煤层气的保存有利。桌子山煤田煤层气成藏模式属构造-地层复合圈闭类型。  相似文献   

6.
砂石是我国北方陶瓷工业生产中,储量较大,价格比较低廉,焙烧后白度较高的一种硬质高岭土,由于首先由山西省大同地区开采使用,习惯称为大同土或砂石。砂石是与煤层共生的铝质页岩,是沉积条件下生成的产物,通常赋存于煤层的顶底板。受沉积环境的影响,砂石层的厚度一般随煤层而变化,在某些地区很不稳定,甚至有缺失现象,在我国北方该层内部都能见到大量的植物化石,在高温还原条件下,由煤  相似文献   

7.
本文结合实际案例,对煤层气井排采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科学可行的开发措施.力求通过明确压裂缝延伸与隔水层厚度关系、制定合理的开发方案、优化排水系统等方式,降低煤层产水量,确保煤层气的有效产出.根据研究表明,区块部分煤层气井产水过高会抑制产气效果,且过高产水量主要因外源水补给所致.断裂构造更容易沟通煤层顶底板含水层,...  相似文献   

8.
沉积环境控制着煤层气生成和储集的物质基础,同时影响煤层气成藏的储盖组合。研究区含煤层系主要是"石炭系本溪组和二叠系太原组。通过岩性、电测、粒度分析以及化石等综合分析认为:本溪组为一套障壁海岸-三角洲沉积体系,太原组为一套受潮汐作用影响的三角洲体系。不同的沉积环境造成了主力煤层4+5号和8+9号煤层稳定性、厚度、煤岩煤质以及封盖保存条件的差异性。通过对比两套主力煤层特征认为:本溪组的沉积相组合较太原组更有利于煤层气藏的富集和保存。  相似文献   

9.
本文论述了煤层条件、封盖条件、岩浆活动、构造、水动力条件对煤层气的赋存富集所起的关键作用,以期为煤层气资源勘探开发部署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0.
保存条件是煤层气成藏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煤层顶底板是煤层气逸散最直接的屏障,是煤层气聚集成藏的直接控制因素。目前多采用波阻抗反演等方法对煤层顶板岩性进行预测,但其得到的结果具有多解性。而Stratmagic波形地震相技术可以很好的解决上述传统地震属性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可以为煤层顶板岩性预测提供精细的结果,为煤层气的评价和开发提供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11.
针对煤层的生气量、储气能力、煤层孔隙、割理、裂隙发育、煤层渗透率及其存在环境等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对煤层甲烷含量与各影响因素间的关系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2.
杨兴东 《辽宁化工》2013,(10):1187-1189
煤中会自然形成裂隙,从人类认识到其存在,其历史到至今已经有一百多年了。开发煤层气的实践已经表明了:煤岩的裂缝与渗透率是制约我国煤层气资源开发的关健因素。裂缝性质对煤层气的产出有着很大的影响。煤层是属于裂缝性的储层,它的煤层的渗透率以及其的排液能力,被其裂缝的孔隙度、开度、及间距等所控制着。  相似文献   

13.
阳泉矿区属于山西沁水煤田,属煤层气易抽采煤层,是国内瓦斯涌出量最大、煤层气最富集的地区之一,已被国家列为重点煤层气开发利用突破区。为了快速、有序、健康地开发利用好阳泉矿区的煤层气资源,有必要做好规划工作。从煤层气开发利用的现状,加快开发利用的必要性、基础条件和优势等方面,论述了促进煤层气产业快速健康发展的思路和目标。规划将阳泉煤业(集团)有限公司煤层气开发利用产业打造成山西省标杆产业及全国的示范产业,井下抽采煤层气综合利用率达到98.5%;煤层气综合利用率达到80.2%。  相似文献   

14.
煤分子结构对煤层气吸附与扩散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煤的芳香单元延展度、芳香单元堆砌层数以及包括不同缺陷和含氧官能团类型的表面结构对煤层气吸附与扩散的影响进行了研究。采用Monte Carlo模拟方法及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分别得到了煤层气的吸附量与扩散系数,模拟温度为303 K,压力为10 MPa。研究结果表明,单位质量的煤对甲烷的吸附量随着芳香单元堆砌层数的增加而降低,缺陷和含氧官能团的存在不利于甲烷的吸附。甲烷的扩散随着芳香单元延展度的增加呈现出一个N形的复杂变化过程,单缺陷和羰基的存在有利于煤层气的扩散,煤结构中大的裂隙更有利于煤层气的扩散。最后,基于煤层气的微观影响因素和宏观运移行为提出了煤颗粒径向不均质的煤层气扩散微观模型。  相似文献   

15.
临兴地区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东缘河东煤田中部,前期勘探和试井生产显示该区块具有良好的煤层气、页岩气和致密砂岩气资源前景。通过对3种非常规天然气资源勘探和开发地质条件的系统分析,结果表明,临兴地区具有煤层气、页岩气和致密砂岩气优越的成藏条件和良好的配置关系,煤层—页岩—致密砂岩3种储层中天然气连续聚集成藏,受物质基础和保存条件的影响,不同的层位和构造位置上存在差异。提出了该地区非常规天然气的勘探开发可遵循以下原则:东部浅层进行太原组煤层气、页岩气以及山西组煤层气的合探共采,西部深层集中进行山西组页岩气、致密砂岩气以及太原组致密砂岩气的合探共采。从而为该地区非常规天然气的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煤矿区煤层气开发利用制约因素与发展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煤矿区煤层气开发利用是指结合煤炭生产布局而开展的一系列煤层气开发利用活动。煤炭行业占煤层气地面产气量的半壁江山,但地面产气量离《煤层气(煤矿瓦斯)开发利用"十二五"规划》目标较远;井下抽采量有望达到目标,但利用率需实现突破。分析了煤矿区煤层气开发利用中面临的地质条件复杂、矿权之争、经济效益差、行业标准需跟进等方面制约因素,提出应协调好各方利益关系、实行两条腿走路、提高补贴力度、缩短审批周期、加快标准制定和加大科技投入等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7.
卞立国 《河北化工》2013,(7):102-104
结合煤层赋存条件复杂、顶底板稳定性差的情况,吕家坨矿业分公司通过分析煤层赋存条件、综采工作面冒顶情况,从技术、生产管理方面入手,完善了处理程序、管理要求等综采工作面预防冒顶方案,进一步提高应对回采过程中抗顶板事故风险和灾害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以沙曲矿4号煤层的顶、底板样品为研究对象,通过X-射线衍射和安氏泥化试验对样品性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顶、底板样品所含物相基本相同,主要是石英、高岭石和蒙脱石;二者的泥化比均较高,影响煤泥水系统的处理效果。以聚丙烯酰胺(PAM)为絮凝剂、聚合氯化铝(PAC)为凝聚剂,探讨了药剂用量、配比和添加方式等对煤泥水沉降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凝聚剂和絮凝剂的联合作用可提高颗粒沉降速度,降低上清液浊度,改善颗粒沉降效果,絮凝剂与凝聚剂的用量比以1∶13~1∶20较为适宜;底板样品颗粒沉降性能明显比顶板样品差;针对泥化严重的底板样品,絮凝剂按1∶2的比例分段添加,煤泥水沉降效果最好,颗粒沉降速度达到21.6 m/h,比絮凝剂集中添加时的沉降速度提高了近70%,上清液浊度和沉淀物体积相对最小。  相似文献   

19.
我国煤层气储层条件较差,具有低渗、低孔、非均质性强的特点,均存在的问题就是一般开采方式效果不好。压裂是煤层岩增产的主要技术之一,而压裂的关键在于压裂液体系的选择,压裂液对储层的伤害将会导致达不到理想的产量。通过室内实验研究,进行煤层气压裂伤害评价实验,对压裂液体系的进行优选,选择浓度低,低摩阻的清洁压裂液,提高煤层气单井产量,改善井底渗流条件,提高煤层气渗透率以及储层渗透能力。解决宁武地区煤层气井压裂改造成功率低的问题,取得了巨大的突破,增产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