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帆 《石化技术》2021,(5):58-60
磨溪-高石梯构造主要为孔隙型,局部溶洞和裂缝较发育,压裂酸化对地层的改造增加了地层连通性,在试油的过程中很容易发生漏失.目前,针对试油的研究较少.本文在分析磨溪-高石梯构造井漏的因素和试油井漏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试油堵漏的对策并针对性地开展了试油堵漏配方的研究和评价.然后,结合磨溪-高石梯构造试油的特点,在现场应用了试...  相似文献   

2.
磨溪-高石梯构造下部地层尾管固井面临固井质量差的难题,主要表现为:大斜度、水平井顶替效率不高,平均仅为92.7%;尾管封固段长,环空间隙小,固井候凝易出现气窜;钻井液、隔离液和水泥浆的密度及流变性能匹配性差;上部井段油气水活跃,易发生油气水窜。以工区工程地质特征为基础,优选出适用于高温高压大温差且气层发育条件下的宽温带缓凝剂和高温降失水剂,并以此为基础研发出了适用于高温高压大温差条件下的防窜水泥浆体系,该体系在高温165℃养护24 h和低温65℃养护24 h的抗压强度能达到29.5 MPa和14.0 MPa以上。同时,在大温差、水泥浆体系在保证水泥浆胶结良好的情况下(地层压力梯度小于2.0),能有效防止气窜发生,具有良好的抗温稳定性和防窜性能。现场应用表明,固井质量优良率提高约30%,评价合格率提高超过50%,固井后无一口井发生气窜或气测异常。该技术能够显著提高磨溪-高石梯工区的尾管封固质量,为龙王庙气田的安全经济高效开发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3.
磨溪-高石梯上部井段地层互层多、胶结性差,井壁失稳风险大,以及大段泥岩、石膏导致的污染,制约着该区块钻井提速进程。根据该区块地层特点,通过KCl、weigh-2、疏水抑制剂CQ-SIA的复配,优选出双盐-疏水聚合物钻井液体系。室内评价效果表明,该钻井液体系失水造壁性好、抑制封堵性强,中压失水3.2 mL,滚动回收率99.46%,15%(w)泥岩污染和3%(w)石膏污染对钻井液性能影响小。高石001-X38井现场应用表明,双盐-疏水聚合物钻井液体系能够有效解决上部井段泥岩水化分散、钻头泥包、地层井壁失稳、石膏污染等技术问题,创造了高石001区块311.2 mm井眼最短钻进周期18.68天、最快机械钻速8.46 m/h两项记录。  相似文献   

4.
针对西南油气田高石梯-磨溪区块高压气井φ177.8 mm尾管固井遇到的气层活跃、安全密度窗口窄、流体相容性差及高温大温差等问题,制定了相应的固井技术措施。开发了适合高温大温差固井的自愈合防窜高密度水泥浆体系,并进行了室内研究。结果表明:该体系密度为2.0~2.8 g/cm3,现场一次混配可达2.6 g/cm3以上;适应温度为常温~180℃;浆体的上下密度差不大于0.05 g/cm3;失水量不大于50 mL;稠化时间与缓凝剂掺量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稠化过渡时间不大于10 min;静胶凝强度过渡时间不大于20 min;24 h抗压强度大于10 MPa,水泥石顶部48 h抗压强度大于3.5 MPa,低温下强度发展快,形成的水泥石体积稳定不收缩,具有类似韧性水泥的力学性能;遇油气产生体积膨胀,保证了界面胶结质量和密封完整性,降低了固井后发生气窜的风险。该固井技术在高石X井和高石Y井中进行了应用,固井优质率和合格率得到较大幅度提高,水泥环后期不带压,获得良好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5.
测试-射孔联作管柱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逯启高 《油气井测试》2007,16(1):49-49,51
以跃1-22井测试-射孔联作为例,分析了测试-射孔联作过程中测试管柱漏失的各种情况,针对性的提出了解决方案。在马海马107井进行MFE测试-射孔联作时应用调整后的管柱组合,取得了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6.
随着高石梯-磨溪地区钻探目的层不断加深,地质和钻完井工程难题使大斜度井、水平井开发成本增加,为了进一步降低该区块深井钻完井成本,提高开发效率,开展分支井钻完井技术的适应性研究。综合分析了该区块地质储层特征、钻完井工程难点,结合国内外其它油田以及该地区已钻分支井应用效果,论证了分支井钻完
井技术在该地区实施的可行性。进一步研究表明该区块分支井开发初期应采用双分支水平井!并根据这一特点,形成了两套开发该气藏的双分支水平井钻完井方案,为高石梯-磨溪地区深井开发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7.
在青海油田高温高压深井中配以负压延时射孔技术、APR测试联作工艺(两阀的配合或者各自与其他APR测试工具配合管柱)取得了良好的施工效果。  相似文献   

8.
应用含油气系统理论,从源岩条件、储盖条件、运聚条件、成藏作用等几方面分析了川中震旦系古隆起构造带的成藏机理,认为该区气源主要来自下寒武统筇竹寺组底部腐泥型暗色泥岩,其次为震旦系灯影组自生暗色藻白云岩,为早期成油晚期成气,该区最有利的储盖组合是灯四、三段储-下寒武统黑色页岩盖,其次是灯三段中部的云岩段储盖组合;多旋回的构造运动是控制油气运聚的主要因素,油气经过两次继承性运移聚集成藏,该构造带及华莹山构造带是有利勘探区.  相似文献   

9.
四川盆地高石梯-磨溪构造带震旦系含油气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应用含油气系统理论,从源岩条件,储盖条件,运聚条件,成藏作用等几方面分析了川中震旦系古隆起构造带的成藏机理,认为该区气源主要来自下寒武统筇竹寺组底部腐泥型暗色泥岩,其次为时震旦系灯影组自生暗色藻白云岩,为早期成油晚期成气,该区最有利的储盖组合是灯四,三段储-下寒武统黑色页岩盖,其次是灯三段中部的云岩段储盖组合,多旋回的构造运动是控制油气运聚的主要因素,油气经过两次继承性运移聚集成藏,该构造带及华莹山构造带是有利勘探区。  相似文献   

10.
四川盆地磨溪-高石梯区块具有储层埋藏深,地层高温、高压、含硫,纵向上多产层、多压力系统,岩石硬度高、研磨性强、可钻性差等复杂地质条件,严重制约了钻井速度。针对钻井提速难点,重点从井身结构、钻头个性化设计及有机盐钻井液体系等方面进行了攻关研究与现场试验,显著提高了钻井速度,大幅节约了钻井周期,平均机械钻速由1.69m/h提高到3.0m/h;龙王庙专层井平均周期97d,比高石1井同井深节约111d,有力助推龙王庙组中国最大单体规模海相碳酸盐岩整装气藏的发现;震旦系井钻井周期从302d缩短至149d,实现了安全快速钻井。  相似文献   

11.
随着射孔技术的不断发展,现有的射孔-测试联作管柱开始不能满足现场的射孔需求,出现封隔器不能满足负压要求、P-T封隔器胶皮损坏、传压管断裂等很多问题。通过对现场问题的分析和有针对性的管柱优化,提高射孔-测试管柱的安全可靠性,使此项工艺在新疆油田得到更广泛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王宇 《钻采工艺》2014,37(1):4-7
油气井完整性评价是完整性管理的重要内容。开展油气井完整性评价的目的在于通过对油气井建设和生产过程中风险因素的识别、评价和控制,防止地层流体发生无控制流动,确保油气井安全生产。文章从分析地层压力特征入手,分别针对磨溪高石梯区块震旦系探井钻井和完井过程的完整性进行了初步评价,重点分析了井身结构、钻井液密度、井控和套管装置等井屏障组件的完整性,钻井期间各开次和完井期间各阶段的完整性。整体评价结果表明,该区块震旦系探井钻完井工程具有完善的井屏障系统,各个作业阶段配置的井屏障组件总体上 是有效的,井屏障系统能有效隔挡地层流体,从而保证井筒的完整性和钻完井工程作业的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13.
高石梯-磨溪碳酸盐岩气藏斜井产能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高石梯-磨溪碳酸盐岩气藏应力敏感性强、斜井产能评价困难的问题,在储层类型描述的基础上,运用物理模拟实验方法,分析裂缝-孔洞型、孔隙-溶洞型及孔隙型储层的应力敏感特性和非达西渗流特征,采用曲线回归方法求取储层应力敏感和高速非达西渗流系数方程,在稳态渗流的条件下,建立考虑井斜、储层应力敏感和高速非达西的产能评价数学模型。根据储层岩石、流体特性与生产动态,应用现代产量递减分析方法,确定地层渗透率与单井控制半径,对模型进行求解计算。与矿场测试无阻流量相对比,计算结果平均误差小于6.0%,准确度较高。研究成果为应力敏感性碳酸盐岩气藏斜井产能评价提供了新的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14.
射孔与测试联作管柱可靠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射孔测试联作被广泛应用于油气井的完井与试油评价,对测射联作管柱进行合理设计和可靠性评估是提高探井、评价井或复杂井完井测试成功率的重要保证。根据典型的射孔测试联作管串模型,采用故障树分析方法,建立了射孔测试联作管柱失效故障树和行为可靠性概率评价模型,采用定性方法确定最小割集,利用定量分析方法计算顶事件概率。通过实例分析,获得了管串总体可靠度以及部件的可靠度和相对重要度,发现通过并联一些关键部件可以明显提高整个系统的可靠度,而提高施工人员业务素质和严把产品质量关是提高系统可靠度的关键,其结果对于提高现场施工设计水平和作业成功率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逯启高 《油气井测试》2007,16(1):49-49,51
以跃1-22井测试—射孔联作为例,分析了测试—射孔联作过程中测试管柱漏失的各种情况,针对性的提出了解决方案.在马海马107井进行MFE测试—射孔联作时应用调整后的管柱组合,取得了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16.
高石梯-磨溪构造是四川盆地震旦系灯影组勘探重点。由于该区岩性多变、储集空间复杂、储层非均质强,导致测井产能预测难度大。通过深入分析高石梯-磨溪构造震旦系灯影组储层的地质、测井、试井成果等资料,在储层参数精细解释的基础上,对气层产能进行了定性和定量评价方法的分析研究,建立了气层产能预测方法——模式识别判别法和斯通利波流体移动指数法。经在川中安岳地区新钻井中应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7.
APR压控测试联作工艺技术解决了川东北深层碳酸盐岩和陆相碎屑岩浅层试气技术问题,它将成为川东北射孔、措施改造、测试试气的重要发展方向。该技术对于加快试气速度、提高试气资料质量、提高测试时效、降低试气成本、减轻劳动强度起到积极的作用;同时,应用该工艺技术,可避免气层遭受二次压井污染,防止井喷等事故的发生,可有效保护气藏和当地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8.
应用含油气系统理论,从源岩条件、储盖条件、远聚条件、成藏作用等几方面分析了川中震旦系吉隆起构造带的成藏机理,认为该区气源主要来自下寒武统筇竹寺组底部腐泥型暗色泥岩,其次为震旦系灯影组自生暗色藻白云岩,为早期成油晚期成气,该区最有利的储盖组合是灯四、三段储―下塞武统黑色页岩盖,其次是灯三段中部的云岩段储盖组合;多旋回的构造运动是控制油气运聚的主要因素,油气经过两次继承性运移聚集成藏,该构造带及华莹山构造带是有利勘探区。  相似文献   

19.
应用含油气系统理论,从源岩条件、储盖条件、远聚条件、成藏作用等几方面分析了川中震旦系吉隆起构造带的成藏机理,认为该区气源主要来自下寒武统筇竹寺组底部腐泥型暗色泥岩,其次为震旦系灯影组自生暗色藻白云岩,为早期成油晚期成气,该区最有利的储盖组合是灯四、三段储—下塞武统黑色页岩盖,其次是灯三段中部的云岩段储盖组合;多旋回的构造运动是控制油气运聚的主要因素,油气经过两次继承性运移聚集成藏,该构造带及华莹山构造带是有利勘探区。  相似文献   

20.
传统的油管传输射孔技术仅限于单管柱传输射孔与MFE测试工具联作,通过上提下放管柱来实现井下测试阀的开关,不适合特殊井的施工,施工成功率低,安全可靠性差。旁通传压射孔与APR测试工具联作,通过环空加压引爆射孔和操作开关井,使射孔一测试联作工艺的成功率大大提高,增加了施工作业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