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田海  梁茂玉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15,23(5):1575-1577, 1581
针对某钢厂转炉煤气加压站大风机电机采用工频加变频的恒压闭环运行方式,变频风机极易发生喘振的现象,为了确保大风机稳定、安全的运行,在风机喘振的预防和控制方法上进行改进;采用两台风机同步变频调速与最小极值流量法的模糊PID控制相结合的防喘振控制方法,同步变频调速控制策略有效地预防喘振的发生,最小极值流量法的模糊PID控制策略最大限度的扩大了风机的运行区间,通过MATLAB软件仿真,证明模糊PID的动态响应速度和鲁棒性较常规PID有较大的改良;控制系统通过工业网络完成现场设备和远程的通讯,使控制系统达到高水平的智能自动化.  相似文献   

2.
本文将介绍GMZ快速关断逆止阀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以及在高炉鼓风机控制系统中参与连锁控制的应用,连锁控制将在轴流风机发生喘振或进入安全运行状态时即时切断高炉送风管道的高压,从而有效的避免高温高压空气倒流对轴流风机设备造成损坏,保证了人身及设备安全。  相似文献   

3.
针对固定极限流量防喘振控制能量浪费严重,而可变极限流量控制的比例积分控制器不能很快地响应工作点向控制线的移动,又需安全裕度比较大(>13%)的问题;利用和利时DCS系统模块丰富、组态灵活的特点,设计出自适应模糊PID控制器,根据偏差及偏差的变化,协调好PID参数,实现离心式空压机的防喘振控制;避免了过多回流,同时也保证了机组的安全。  相似文献   

4.
离心式压缩机在运行过程中,会因为出口背压和入口流量的波动导致喘振。为了能够迅速有效的对压缩机的入口流量和压力进行稳定控制,基于压力和流量的关系,设计串级控制策略来控制防喘振阀的开度;在压缩机工作点处对压缩机模型进行线性化,并通过对模型的简化得到易于预测PI算法实施的简化模型;根据模型对系统内环和外环分别设计预测PI控制器,并在simulink中仿真得到压力和流量的控制结果,最后将算法与传统PID控制器的控制效果进行对比,预测PI算法对流量和压力的抗干扰能力都超过传统PID控制算法。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一种单片机控制的高精度加热器,重点阐述了该加热器的控制策略及模糊PID控制的方法。文中提出的分段控制策略及应用极限环法实现PID控制器的参数初整定,缩短了系统的响应时间,提高了控制精度,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加热器的性能。应用模糊方法自整定参数,提高了加热器的抗干扰能力。该控制方法已经在树脂振膜的成型制造中应用。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AC800F系统在高炉鼓风机控制系统中的防喘振控制及定风量、定风压控制的控制方案。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决由于工厂空调恒压供水系统干扰大而难以建立精确数学模型的问题,在基于常规则PID控制及模糊控制的理论研究上,提出了模糊PID控制策略,将模糊PID控制的智能性与常规PID控制的可靠性结合起来.实践及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策略取得了较好的控制效果,提高了系统的自适应能力,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作为烟丝生产工艺中的重要环节,添加香糖料可对烟丝质量起到关键性作用。为了保证生产中香糖料的流量控制精度,在加料管路中使用旁通阀PID自动控制。通过实际生产跟踪,加料泵旁通阀PID自动控制系统与电动调节针形阀的配合调控,使料液流量具有更快速、灵敏的调控反应,提高了对加料环节的流量控制。  相似文献   

9.
污水处理过程中鼓风机防喘振控制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确保鼓风机在污水处理过程中稳定可靠地高速运行,需有效地控制喘振现象,同时考虑到小城镇建设的小型污水处理厂的经济承受能力有限,提出采用低成本的Moore353自动过程控制器设计与实现防喘振控制;通过分析污水处理过程中风机防喘振控制的特点,对常规算法进行补充;并且针对防喘振系统正常负荷下控制偏差长期存在,不利于防喘振阀实时准确地动作,提出了解决方案;实践证明,控制效果良好,成本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一种高速旋转机械,离心式压缩机广泛应用于冶金、石油化工等工业部门,而喘振造成的压缩机轴向低频大振幅周期性气流震荡却严重威胁离心压缩机系统的安全.研究采用可变极限流量法.当入口节流装置测得的差压值大于根据喘振模型计算得到的设定值时,放空阀关闭;反之则打开,通过流量补偿保证压缩机入口流量大于极限流量,从而防止压缩机喘振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离心压缩机是工业生产中的关键设备,容易发生喘振是其本身的一个缺点,防喘振控制是离心压缩机控制的重要措施。随着计算机控制技术的发展,防喘振控制手段和控制品质都得到了提高,本文涉及的防喘振控制源于辽阳石化公司140万吨/年连续重整装置氢气压缩机控制,其采用TRICONEX公司的3冗余容错TMR控制器,控制器强大功能使得压缩机控制快速、稳定,控制软件的功能模块让防喘振控制方案组态更加迅捷。文章简单地介绍了压缩机的系统流程,概括了压缩机的防喘振控制方案:包括压缩机喘振线的确定、防喘振控制线的设置、防喘振PID调节和纯比例喘振超弛控制原理;文章简要说明Tricon控制器的主要特点,重点地阐述了在Tricon控制器下压缩机防喘振控制各部分组态——喘振线组态、温度压力补偿功能组态、以及防喘振控制组态等。  相似文献   

12.
粉状炸药连续生产工艺中,需控制油相流量跟随硝酸铵的流量变化以达到产品的质量要求。采用专家控制与PID控制相结合的控制策略来控制流量,具有反应速度快、稳定性好和控制精度高的特点,并且对于输送过程操作参数的变化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实现了流量的在线自动控制。现场运行结果表明了专家PID控制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中国石油辽阳石化分公司烯烃厂裂解装置扩能200Kt/a后更换了一台丙烯制冷压缩机,工作点和介质状态的变化会使压缩机发生喘振,喘振是必须避免的现象,该台压缩机的喘振控制系统采用开环和闭环结合变极限的控制方式,当实际入口流量距喘振的极限点较远时采用闭环PI控制,否则切断闭环输出,控制器立即采用阶跃式的输出迅速打开防喘振控制...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要对当前空压机防喘振控制的常用方法进行利弊分析,并将模糊自适应PID控制应用于防喘控制,通过Matlab仿真工具Simulink仿真实验后,证明该方法对压缩机防喘振控制有着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供水系统原理与能耗的深入分析,提出了变流量恒压控制策略,结合模糊PID控制算法利用Matlab中的Simulink软件对控制系统进行仿真,并对以ARM7LPC—2119微控制器为核心的恒压智能供水系统进行了实验,仿真和实验结果都证明了该系统具有良好的控制效果和节能性。  相似文献   

16.
重载操作机夹钳角位移控制策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邓华  李许岗  段小刚 《控制工程》2013,20(2):235-238,242
针对双液压马达驱动夹钳机构旋转时,存在的夹钳角位移控制精度不高和双液压马达偏载问题,提出了一种“模糊+负载均衡”的控制策略.首先结合双阀控液压马达模型,建立了夹钳旋转系统模型;其次,由于液压系统的强非线性和通道的不一致性,设计了PID类型的模糊控制器和带PID控制的负载均衡控制器,并进行了控制器参数优化设计.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了采用PID类型的模糊控制能够满足夹钳角位移精度要求,和采用负载均衡控制策略能够极大的抑制马达“偏载”现象.因此提出的控制策略是有效的,有助于提高锻件的锻造质量和操作机的性能.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论述了酒钢200万高炉鼓风机计算机自动控制系统的工艺及其构成和实现的主要功能,对轴流压缩机喘振与静叶角度的关系、防喘振调节及逆流保护进行了重点介绍。  相似文献   

18.
变风量空调的自适应模糊PID复合控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空调系统控制的优化问题,针对变风量空调系统是一个时变、非线性、纯滞后的复杂系统,要求达到舒适节能的环境.传统模糊控制和PID控制方法难以获得较好的控制性能.为解决控制系统中超调量大、振荡和控制精度不高等问题,提出了史密斯预估的自适应模糊- PID复合控制策略.在传统的模糊控制中加入自适应环节,通过模糊自适应校正解决了因模糊规则粗糙而造成控制精度不高,适应能力弱的问题.针对大滞后系统,采用史密斯预估补偿,减小了控制系统的超调和振荡.同时,用模糊与PID相并联的复合控制方式,提高了系统的动态性能指标和稳态精度.仿真结果证明,改进的控制策略响应快、控制精度高、鲁棒性强,为变风量空调系统的智能控制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针对恒压供水系统普遍存在的惯性大、非线性、随机性及纯滞后性的特点,设计了一种基于模糊PID-Smith控制策略的变频恒压供水系统.硬件部分介绍了系统的结构及组成,软件设计部分首先构建系统数学模型,研究了PID模糊控制与Smith预估控制理论.最终把PID模糊控制器与Smith预估器结合起来用于对系统的控制,并用Matlab将各种控制算法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模糊PID-Smith控制器能够使系统的动态、稳态性能最优化,在时滞过程的控制系统中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基于模糊PID控制的生物发酵温度过程控制系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根据生物发酵过程中温度的特性,采用模糊PID控制算法对发酵过程中温度进行自动控制,并利用MATLAB的Simulink和Fuzzy工具对模糊PID温度过程控制进行了仿真。实际运行结果表明:与常规PID控制相比,该方法提高了控制精度并减少了静态误差,缩短了调节过程时间,使发酵温度更有效地保持在生物发酵的最适范围,从而提高了产物产量,表明了模糊PID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