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兖矿新疆煤化工有限公司600kt/a醇氨联产项目于2012年9月建成投产,其变换冷凝液汽提系统采用"一体式"汽提塔,汽提塔顶部设置塔顶换热器,以实现变换冷凝液与高温汽提气的换热;自投产以来,变换冷凝液汽提系统一直存在汽提塔塔顶换热器腐蚀穿孔、汽提塔系统管线铵盐结晶、汽提塔塔底腐蚀物堆积堵塞影响釜液排放、少部分含氨不凝气...  相似文献   

2.
许仁春 《大氮肥》2009,32(4):248-250
介绍一氧化碳变换装置工艺冷凝液汽提系统工艺过程,分析生产过程中变换汽提系统冷凝器铵盐结晶原因,提出解决铵盐结晶的技改措施,实施后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3.
介绍单塔汽提和双塔汽提两种冷凝液汽提工艺,建议采用单塔汽提侧线抽氨工艺处理含氨量较高的水煤浆变换冷凝液,利用一座汽提塔即可完成变换冷凝液的净化以及将酸性气体与氨分离的任务,侧线抽出的高浓度氨气可以制成氨水或液氨产品。  相似文献   

4.
张金华 《小氮肥》2014,(8):13-15
<正>0前言神华包头煤化工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包头煤化工公司)以煤为原料经过气化、气体净化后合成甲醇,净化装置变换汽提系统主要作用为处理CO变换单元低温工艺冷凝液,将工艺冷凝液中的NH3汽提出去,保证气化外排水中NH3含量达标。由于冷凝液中溶有NH3,H2S,CO2等气体和煤中其他元素,在运行过程中变换冷凝液汽提系统腐蚀特别严重,对下游硫回收装置稳定运行造成较大影响,给现场安全生产和环保排放造  相似文献   

5.
张林 《中氮肥》2022,(1):34-37
海洋石油富岛有限公司450 kt/a合成氨装置采用KBR合成氨工艺,生产中产生的工艺冷凝液需在汽提塔(130-D)中汽提至电导率<30 μS/cm并回收至公用工程系统循环利用.实际生产中,2015年开始出现低变催化剂更换后运行初期工艺冷凝液电导率严重超标而无法回收的问题,2020年开始出现长周期运行工况下工艺冷凝液电导...  相似文献   

6.
王付生  王磊 《中氮肥》2023,(2):24-27
安徽六国化工股份有限公司300 kt/a尿素装置采用荷兰斯塔米卡邦CO2汽提工艺。2021年11月7日每日例行检测发现CO2汽提塔加热器排出蒸汽冷凝液电导率及NH3含量严重超标,基于汽提塔结构及工作原理,以及尿素装置蒸汽和冷凝液系统工艺流程,结合蒸汽及冷凝液检测数据,经分析确认为汽提塔加热器泄漏所致。在做好泄漏处理前的准备工作并制定好处理方法后,2021年11月13日尿素装置停车检修汽提塔,确认汽提塔上花板存在一处针雾状漏点,随即进行了补焊处理,2021年11月17日尿素装置重启后,迄今汽提塔加热器运行状况良好。并从CO2汽提塔加热器泄漏事故中总结了汽提塔的运行维护措施。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己内酰胺生产中羟胺肟化装置外排废水中总磷含量偏高的原因,重点探讨了汽提塔工艺对装置外排废水中总磷含量的影响,以汽提塔顶部气相冷凝液中磷酸根(H_2PO_4~-)含量来表征外排废水中总磷含量并作为控制指标,提出了汽提塔工艺优化措施。结果表明:汽提塔无机液液位、蒸汽加入量、塔顶压力是影响汽提塔顶部气相冷凝液中H_2PO_4~-含量的主要因素;实际生产中,在稳定控制蒸汽加入量为11 t/h时,通过稳定羟胺肟化装置无机液总量液位来调整汽提塔进料负荷,汽提塔顶部压力(表压)控制在120~125 kPa,无机液液位控制在40%,塔进料无机液时连续补加脱盐水0.8~1.0 m~3/h,可以有效降低汽提塔顶部气相冷凝液中H_2PO_4~-含量,实现HPO装置外排废水中总磷含量稳定达标。  相似文献   

8.
常祖山 《中氮肥》1997,(4):41-42
中原化肥厂尿素装置采用意大利斯’娜姆(SNAM.)公司氨汽援工艺(在国内属首次应用)。甲铰冷凝器是氨汽提尿素工艺中的一台关键设备,其运行好坏直接影响着尿素的连续生产。掌握甲按冷凝器的运行规律对以后国内大、中、小型氨汽提尿素厂有很大的实际意义。1设备简介中原化肥厂尿素装置所用甲镇冷凝器,采用意大利斯娜姆公司专利,由新比隆公司制造。该设备是一卧置釜式U形管式换热器,结构见图1,主要部件材质见表1。2甲按冷凝器的工艺性能甲俊冷凝器主要用来冷凝高压与中压系统分离出来的NH。和CO。,冷凝热在壳侧加热冷凝液产低压…  相似文献   

9.
《小氮肥》2016,(1)
正河南心连心化肥有限公司原料结构调整项目中尿素生产装置采用国产改进型CO_2汽提工艺,于2013年11月正式投产,单套设备设计日产尿素1 350 t,年产尿素800 kt。1工艺流程简介CO_2汽提法尿素生产装置分高压系统、低压系统、水解解吸及蒸汽冷凝液系统。高压系统主要由尿素合成塔、高压洗涤器、高压甲铵冷凝器以及CO_2汽提塔四大高压设备组成,工作压力为13.6~14.4 MPa,工作温度为165~190℃,是尿  相似文献   

10.
1 中压汽提装置流程及存在的问题 河南省中原大化集团公司合成氨装置采用的是Unde-AMV技术,生产工艺为天然气蒸汽转化法,在脱碳工序有大量的工艺冷凝液生成。这些冷凝液在汽提塔中利用中压蒸汽进行汽提,达标冷凝液经水处理装置处理后重新利用。其流程为:低变气进入脱碳工序,经气体冷却器(05E001)、再沸器(05E002)和脱盐水预热器(05E009)换热,冷凝的水蒸气(约35t/h)在分离器(05F001)分离后,用泵(05P006A/B)送至汽提塔(05C003);冷凝液从塔的上部进入,  相似文献   

11.
因航天粉煤加压气化装置的水系统存在结垢现象,导致粗煤气在变换系统产生的冷凝液水质较差,不利于航天粉煤气化装置的长周期稳定运行。在变换系统中增设1座汽提塔和2台透平泵,并对管线进行调整,有效改善了返回航天粉煤加压气化装置的冷凝液水质。  相似文献   

12.
陈莉 《化肥设计》2021,59(3):49-53
目前,一氧化碳变换装置冷凝液的净化均采用蒸汽汽提+冷凝分离的工艺方式,通过汽提对变换冷凝液的净化效果良好,但产生的酸性气中因含氨而易导致酸性气在输送中形成碳铵结晶堵塞管道,且酸性气送入下游硫回收装置时,氨对其也会产生不良影响.当前应用较多的变换冷凝液双塔汽提工艺,虽然也能将变换酸性气中的氨含量降至较低水平,但都无法将氨...  相似文献   

13.
《小氮肥》2017,(10)
介绍了中压耐硫变换工艺流程中的变换系统、冷凝液系统和汽提系统。指出了中压耐硫变换装置运行中出现变换炉运行温度低、变换炉床温度快速上升及中压废锅蒸汽压力突然升高的原因,并进行了相应的处理,保证了系统的长周期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14.
变换含氨废水指一氧化碳变换冷凝液汽提后的汽提气冷凝液,由于氨及硫化氢含量较高,处置存在较大难度。分析了我公司60万吨煤制甲醇项目中变换含氨废水从设计到实际运行及临时处置措施,并提出对现有单塔汽提工艺进行汽提侧线抽氨改造的可行性方案,最终实现氨的回收利用。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主要介绍煤气化项目中变换工段的冷凝液汽提塔及其冷凝器腐蚀,及关于该问题的探讨及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6.
魏艳娜  秦凯 《中氮肥》2023,(1):42-46
新乡中新化工有限责任公司200 kt/a甲醇装置采用航天粉煤加压气化、耐硫变换(低水气比部分变换)等工艺,2011年投产后整体运行状况良好,但变换系统高氨氮废水的处理一直是困扰系统运行的痛点;2018年5月实施变换冷凝液直接送至硫回收系统尾气洗涤塔用作洗涤水、洗涤废水再送至锅炉烟气氨法脱硫系统脱硫塔用作洗涤液的技改后,又衍生出锅炉烟气氨法脱硫系统诸多运行问题。为此,中新化工首先确定研究内容,然后就变换系统高氨氮废水的深度处理方案开展试验研究,通过试验选择脱氨技术路线、研讨技术关键点,通过对比分析,最终确定采用S型塔板的低压汽提脱氨塔进行废水的深度处理;并介绍低压汽提脱氨系统运行情况及问题解决。中新化工低压汽提脱氨技改项目实施后,解决了煤化工装置变换系统低温冷凝液氨氮含量高而难以合理处理的行业难题,可为业内提供一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7.
郑凌毅 《大氮肥》2024,(1):59-62+66
分析水煤浆气化装置气化废水预处理工段汽提系统运行周期短的原因,通过改造汽提塔塔盘、对汽提塔塔盘进行深度清洗除垢、降低进汽提系统废水中的硬度和悬浮物等优化措施,汽提系统单系列装置运行周期从最初22 d提升至100 d以上。  相似文献   

18.
《小氮肥》2015,(5)
<正>脱氧水槽、汽提塔的主要作用就是将杂质气体从水中进行热力脱除,脱除杂质气体的水内部循环使用。这些含杂质气体的水来自水煤浆气化装置以及其变换装置,主要包括黑水、灰水、闪蒸冷凝液、变换冷凝液等。这些水中吸收溶解了较多的氧气、酸性气体(如CO2,CO和H2S等)、氨气等对设备、管道易产生危害的杂质气体。由于脱氧水槽、汽提塔属于常压塔器,一旦上部汽提段填料坍塌造成的后果非常严重。首先,  相似文献   

19.
《煤化工》2017,(4):37-40
分析了焦炉煤气18·30装置的工艺特性,结合该装置变换冷凝液的现状,从技术、经济、处理的可靠性上,探讨了膜法处理工艺、中压汽提处理工艺、部分蒸发处理工艺等工艺的可行性,并对几种变换冷凝液处理方案进行了试验,认为中压汽提处理变换冷凝液工艺合理可行且处理彻底。  相似文献   

20.
根据硝酸磷肥装置氮磷蒸发和硝铵蒸发工序产生的工艺冷凝液处理系统,即汽提装置运行不稳定的情况,通过实践摸索,工艺优化,减少进入汽提装置的NH4 N;改进汽提装置加碱方法和外排水pH检测位置等措施,实现了工艺冷凝液的达标排放,工艺冷凝液排放中的NH4 N由1.16%降为0.0044%,氮回收率达99.6%,年回收氮价值达758万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