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为了解决在面部表情特征提取过程中卷积神经网络CNN和局部二值模式LBP只能提取面部表情图像的单一特征,难以提取与面部变化高度相关的精确特征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特征融合的表情识别方法。该方法将LBP特征和CNN卷积层提取的特征通过加权的方式结合在改进的VGG-16网络连接层中,最后将融合特征送入Softmax分类器获取各类特征的概率,完成基本的6种表情分类。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CK+和JAFFE数据集上的平均识别准确率分别达到了97.5%和97.62%,利用融合特征得到的识别结果明显优于利用单一特征识别的效果。与其他方法相比较,该方法能有效提高表情识别准确率,对光照变化更加鲁棒。  相似文献   

2.
目的 如何提取与个体身份无关的面部特征以及建模面部行为的时空模式是自发与非自发表情识别的核心问题,然而现有的自发与非自发表情识别工作尚未同时兼顾两者。针对此,本文提出多任务学习和对抗学习结合的自发与非自发表情识别方法,通过多任务学习和对抗学习捕获面部行为的时空模式以及与学习身份无关的面部特征,实现有效的自发与非自发表情区分。方法 所提方法包括4部分:特征提取器、多任务学习器、身份判别器以及多任务判别器。特征提取器用来获取与自发和非自发表情相关的特征;身份判别器用来监督特征提取器学习到的特征,与身份标签无关;多任务学习器预测表情高峰帧相对于初始帧之间的特征点偏移量以及表情类别,并试图迷惑多任务判别器;多任务判别器辨别输入是真实的还是预测的人脸特征点偏移量与表情类别。通过多任务学习器和多任务判别器之间的对抗学习,捕获面部行为的时空模式。通过特征提取器、多任务学习器和身份判别器的协同学习,学习与面部行为有关而与个体身份无关的面部特征。结果 在MMI(M&M initiative)、NVIE(natural visible and infrared facial expression)和BioVid(biopotential and video)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可以学习出与个体身份相关性较低的特征,通过同时预测特征点偏移量和表情类别,有效捕获自发和非自发表情的时空模式,从而获得较好的自发与非自发表情识别效果。结论 实验表明本文所提出的基于对抗学习的网络不仅可以有效学习个体无关但表情相关的面部中特征,而且还可以捕捉面部行为中的空间模式,而这些信息可以很好地改善自发与非自发表情识别。  相似文献   

3.
郑剑  郑炽  刘豪  于祥春 《计算机应用研究》2022,39(3):889-894+918
面部的局部细节信息在面部表情识别中扮演重要角色,然而现有的方法大多只关注面部表情的高层语义信息而忽略了局部面部区域的细粒度信息。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种融合局部特征与两阶段注意力权重学习的深度卷积神经网络FLF-TAWL(deep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 fusing local feature and two-stage attention weight learning),它能自适应地捕捉重要的面部区域从而提升面部表情识别的有效性。该FLF-TAWL由双分支框架构成,一个分支从图像块中提取局部特征,另一个分支从整个表情图像中提取全局特征。首先提出了两阶段注意力权重学习策略,第一阶段粗略学习全局和局部特征的重要性权重,第二阶段进一步细化注意力权重,并将局部和全局特征进行融合;其次,采用一种区域偏向损失函数鼓励最重要的区域以获得较高的注意力权重。在FERPlus、Cohn-Kanada(CK+)以及JAFFE三个数据集上进行了广泛实验,分别获得90.92%、98.90%、97.39%的准确率,实验结果验证了FLF-TAWL模型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面部表情是人类表达情感最重要的方式之一。面部表情变化受多个面部器官和面部肌肉运动的影响。为了能有效提取局部动态特征和解决面部表情部分遮挡问题,提出一种简单有效的融合局部动态特征的深度学习网络,通过构建引导注意网络,利用检测到的脸部关键点来引导网络关注无遮挡的面部区域。为了强化不同表情特征之间的联系,利用局部动态特征网络,在带有时间序列的关键帧中提取如眼睛、嘴巴等关键区域的动态信息和时空信息。最后,将局部动态特征补充到整体网络中。融合后的网络在CK+、Oulu-CASIA、RAF-DB和AffectNet数据集上的精度分别为98.08%,90.59%,86.02%和61.28%,相较于其它网络的识别率均有提高。  相似文献   

5.
基于局部特征和整体特征融合的面部表情识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融合局部特征和整体特征的方法实现人脸面部表情特征的提取。在每一个人脸图像上测量10个距离,把这些距离标准化后作为局部表情特征,用Fisher线性判别提取面部表情的整体特征;为了解决小样本问题,采取“PCA+FLD”的策略,先通过PCA把人脸图像向量投影到一个较低维的空间,再通过标准的FLD提取表情特征。融合后的特征输入到基于反向传播的前向型神经网络进行分类。在耶鲁大学yaleface数据库和日本ART建立的日本女性表情数据库(JAFFE)上实验,得到令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王军  赵凯  程勇 《计算机工程》2021,47(10):242-251
针对面部遮挡情况下表情特征难以提取的问题,提出一种双通道遮挡感知神经网络模型。设计区域遮挡判定单元并集成到VGG16网络中形成遮挡感知神经网络,提取面部图像中未遮挡区域及遮挡较少区域的表情特征。运用迁移学习算法对卷积层参数进行预训练,减轻训练数据样本不足带来的过拟合问题。通过优化残差网络提取全脸表情相关特征,在此基础上加权融合遮挡感知神经网络和残差网络的输出以识别表情。在CK+、RAF-DB、SFEW这3个公开数据库上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平均准确率分别达到97.33%、86%、61.06%,与OPCNN、ResNet、VGG16等传统卷积神经网络模型相比,有效提高了面部遮挡情况下的表情识别精度。  相似文献   

7.
表情识别技术是计算机从静态表情图像或动态表情图像中识别出特定的表情,是实现人机交互的基础。提出一种融合卷积神经网络(CNN)与SIFT特征的人脸表情识别方法。通过图像预处理得到规范化的表情图像;采用视觉词袋模型将图像提取的SIFT特征作进一步处理,将得到的图像特征向量作为局部特征,CNN提取的特征作为全局特征,全局特征用以描述表情的整体差异,局部特征用以描述表情的局部差异;将提取出的两组特征融合后采用Softmax分类。与流形稀疏表示(Manifold Sparse Representation,MSR)及3DCNN等方法在CK+及FER2013数据集上的实验表明,该方法是一种有效的表情识别方法。  相似文献   

8.
针对现有微表情自动识别方法准确率较低及微表情样本数量不足的问题,提出一种融合迁移学习技术与可分离三维卷积神经网络(S3D CNN)的微表情识别方法。通过光流法提取宏表情和微表情视频样本的光流特征帧序列,利用宏表情样本的光流特征帧序列对S3D CNN进行预训练,并采用微表情样本的光流特征帧序列微调模型参数。S3D CNN网络由二维空域卷积层及添加一维时域卷积层的可分离三维卷积层构成,比传统的三维卷积神经网络具有更好的学习能力,且减少了模型所需的训练参数和计算量。在此基础上,采用迁移学习的方式对模型进行训练,以缓解微表情样本数量过少造成的模型过拟合问题,提升模型的学习效率。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CASME II微表情数据集上的识别准确率为67.58%,高于MagGA、C3DEvol等前沿的微表情识别算法。  相似文献   

9.
利用机器学习中卷积神经网络(CNN)擅长处理图像的优势,结合改进的局部二值模式(LBP)圆形算子,实现了人脸面部表情的识别。提取的人脸表情特征纹理信息得到增强,抑制了图像中光照、背景等干扰因素,并达到了灰度和旋转不变性的要求。在FER2013数据库上的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原始图像的输入,结合LBP圆形算子的CNN结构能够有效提高面部表情识别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0.
针对人脸表情识别在特征提取时容易丢失大量有用的特征信息, 无法提取更加全面的人脸表情特征的问题, 提出了一种多尺度特征融合网络模型(DS-EfficientNet). 该模型包括深层网络和浅层网络两部分, 浅层网络用来提取面部表情的细节纹理信息, 深层网络提取表情的全局信息. 并在浅层网络中加入注意力机制, 增强对浅层细节信息的提取能力. 最终在通道上进行特征融合, 融合之后网络可以提取更加丰富的人脸表情信息. 为了减少模型参数, 提高模型的泛化性能, 将全连接层替换为全局平均池化层, 加入批归一化. 本文提出的方法在Fer2013和CK+上进行实验, 识别准确率达到了73.47%和98.84%. 实验证明该方法可以提取人脸更加丰富的表情信息, 模型具有更强的泛化能力.  相似文献   

11.
一种基于强化学习的学习Agent   总被引:24,自引:2,他引:22  
强化学习通过感知环境状态和从环境中获得不确定奖赏值来学习动态系统的最优行为策略,是构造智能Agent的核心技术之一,在面向Agent的开发环境AODE中扩充BDI模型,引入策略和能力心智成分,采用强化学习技术实现策略构造函数,从而提出一种基于强化学习技术的学习Agent,研究AODE中自适应Agent物结构和运行方式,使智能Agent具有动态环境的在线学习能力,有效期能够有效地满足Agent各种心智要求。  相似文献   

12.
解释学习中模糊概念的学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于津  石纯一 《软件学报》1995,6(8):449-454
本文提出了一种模糊知识的表示模式,给出了在模糊意义下的基于解释的学习的一种描述,以及解释、学习机制,使在解释学习中能够学习到一些带有模糊修饰词的新概念.本文描述形式同算子模糊逻辑而语义与其不同.  相似文献   

13.
Dyna-Q, a well-known model-based reinforcement learning (RL) method, interplays offline simulations and action executions to update Q functions. It creates a world model that predicts the feature values in the next state and the reward function of the domain directly from the data and uses the model to train Q functions to accelerate policy learning. In general, tabular methods are always used in Dyna-Q to establish the model, but a tabular model needs many more samples of experience to approximate the environment concisely. In this article, an adaptive model learning method based on tree structures is presented to enhance sampling efficiency in modeling the world model. The proposed method is to produce simulated experiences for indirect learning. Thus, the proposed agent has additional experience for updating the policy. The agent works backwards from collections of state transition and associated rewards, utilizing coarse coding to learn their definitions for the region of state space that tracks back to the precedent states. The proposed method estimates the reward and transition probabilities between states from past experience. Because the resultant tree is always concise and small, the agent can use value iteration to quickly estimate the Q-values of each action in the induced states and determine a policy. The effectiveness and generality of our method is further demonstrated in two numerical simulations. Two simulations, a mountain car and a mobile robot in a maze, are used to verify the proposed methods. The simulation result demonstrates that the training rate of our method can improve obviously.  相似文献   

14.
由Markov网到Bayesian网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Markov网(马尔可夫网)是类似于Bayesian网(贝叶斯网)的另一种进行不确定性揄的有力工具,Markov网是一个无向图,而Bayesian网是一个有向无环图,发现Markov网不需要发现边的方向,因此要比发现Bayesian网容易得多,提出了一种通过发现Markov网得到等价的Bayesian网的方法,首先利用信息论中验证信息独立的一个重要结论,提出了一个基于依赖分析的边删除算法发现Markov网,该算法需O(n^2)次CI(条件独立)测试,CI测试的时间复杂度取决于由样本数据得到的联合概率函数表的大小,经证明,假如由样本数据得到的联合概率函数严格为正,则该算法发现的Markov网一定是样本的最小L图,由发现Markov网,根据表示的联合概率函数相等,得到与其等价的Bayesian网。  相似文献   

15.
本文根据(1)所提出的FNN结构,首先讨论它的学习方法,字除了可以应用到FNN上的输入均值和输出权重的调整外,还可以用于实现网络连线的裁剪。然后对混合学习竞争学习与反向传播学习结合使用)算法的实现问题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16.
针对有监督排序学习所需训练集的大量标注数据不易获得的情况,引入基于图的标签传播半监督学习。利用有限的已标记数据和大量未标记数据来完成训练数据的自动标注工作,解决大量训练数据集标注工作耗时耗力的难题。首先以训练数据为节点建立εNN图模型实现标签传播算法进行训练数据的自动标注,再基于得到的训练集使用Ranking SVM实现排序学习,在OHSUMED数据集上衡量该方法在MAP和NDCG@n评价准则下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的性能优于普通pointwise排序学习方法,略低于普通pairwise排序学习方法,能够在达到可用性要求的前提下节省接近60%的训练集标注工作量。  相似文献   

17.
超文本学习状态空间模型与学习控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超文本教学材料的路径控制是超文本教育应用中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文中以知识空间理论和一般的关系型超文本数学模型为基础,相入超文本学习状态空间的概念;通过定义学习状态空间的数学模型和学习状态跃迁阈值,实现对状态空间学习路径的控制,避免学生“走弯路”,提高了超文本的教学效果。在这种控制方式下,学生在学习状态内部有充分的自由浏览各个知识点;在学习状态之间学生的浏览则受到合理的控制,从而达到了自由与控制的统  相似文献   

18.
混合型学习模型HLM中的增量学习算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混合型学习模型HLM将概念获取算法HMCAP和神经网络算法FTART有机结合,能学习多概念和连续属性,其增量学习算法建立在二叉混合判定树结构和FTART网络的基础上,在给系统增加新的实例时,只需进行一遍增量学习调整原结构,不用重新生成判定树和神经网络,即可提高学习精度,速度快、效率高.本文主要介绍该模型中的增量学习算法.  相似文献   

19.
强化学习系统及其基于可靠度最优的学习算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归纳了强化学习的主要理论方法,提出了一个区分主客观因素的强化学习系统描述,引入了任务域的概念,针对以往强化学习采用的期望最优准则描述任务域能力的不足,考虑了目标水平准则下的首达时间可靠度优准则模型,分别结合随机逼近理论和时间差分理论,提出了基于概率估计的J-学习和无需建增量R-学习。  相似文献   

20.
The ability to predict a student's performance could be useful in a great number of different ways associated with university-level distance learning. Students' key demographic characteristics and their marks on a few written assignments can constitute the training set for a supervised machine learning algorithm. The learning algorithm could then be able to predict the performance of new students, thus becoming a useful tool for identifying predicted poor performers. The scope of this work is to compare some of the state of the art learning algorithms. Two experiments have been conducted with six algorithms, which were trained using data sets provided by the Hellenic Open University. Among other significant conclusions, it was found that the Naïve Bayes algorithm is the most appropriate to be used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a software support tool, has more than satisfactory accuracy, its overall sensitivity is extremely satisfactory, and is the easiest algorithm to impleme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