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元坝地区超深井钻井提速难点与技术对策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元坝地区是中国石化天然气增储上产的一个重要勘探开发区域。前期钻探实践表明,元坝地区超深井钻井机械钻速低、钻井周期长,为了加快该地区的勘探开发进程,开展了钻井提速技术研究。对前期完钻的12口井进行了统计分析,指出元坝地区钻进过程中,有3个重点井段存在提速难点,重点介绍了针对该难点所采取的技术对策,以及应用这些技术对策所取得的提速效果。采用泡沫钻井技术后,上部大尺寸井眼的机械钻速提高4倍以上;采用控压钻井、孕镶金刚石钻头+高速涡轮、扭力冲击发生器等钻井新技术后,提高了下部陆相地层的机械钻速;采用优化井身结构以及“PDC钻头+螺杆”复合钻井技术后,解决了超深小井眼机械钻速低的难题。   相似文献   

2.
中国石化深井钻井主要技术难点及对策   总被引:9,自引:9,他引:9  
中国石化集团公司深井主要分布在西部探区和南方海相油气探区,由于储层埋藏深.地质情况非常复杂,钻井过程中存在很多技术难题。从井身结构设计技术、盐膏层钻井技术、山前高陡构造防斜打快技术、南方海相地层防漏堵漏技术、提高硬地层钻井速度技术、高压舍硫气井井控技术6个方面详细介绍了深井钻井技术难点,同时结合国内外的成功实践,提出了相应的技术对策,这对于提高深井工程设计的准确性与科学性、提高深井钻井速度、加快中国石化深部油气勘探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深层油气勘探开发力度的加大,超深井钻井越来越多。担负为地质分析提供第一手资料的超深井段钻井取心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取心收获率的高低受地层岩性、取心工具及工艺措施影响很大。文章针对元坝地区超深井段钻井工作存在的难点,根据超深井钻井取心的实践,总结了在该区超深井钻井取心作业中的技术措施。文中还介绍了元坝225H、元坝272H两口井在超深井段取心工具选择、取心措施制定、取心层位岩性确定、钻具组合优选、钻进参数优化、提高岩心收获率等方面取得的经验,以便更好的指导该地区后续超深井取心工作。  相似文献   

4.
受特殊沉积环境及复杂构造运动的影响,在通南巴构造带上钻井工程事故频发,存在井漏、井壁垮塌、井涌(喷)、卡钻、高含硫化氢、岩石致密硬度大、井斜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安全、优质快速钻井。通过对通南巴构造带工程地质特征的研究,提出如下对策:①优选气体钻井、泡沫钻井、垂直钻井、复合钻井、旋转导向钻井等钻井方式,促进防斜打直、打快;②优化井身结构设计,合理确定必封点,科学确定井眼尺寸;③优化钻井液性能,提高防塌、润滑效果;④强化钻头选型,提高破岩效果;⑤细化防漏堵漏措施,减少非生产时间等。经现场钻井实践,大幅度地提高了机械钻速,有效地减少了钻井复杂情况,实现了该地区海相超深含硫气井的优快钻井,并对同类高温、高压、含硫气井的高效钻井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随着塔里木地区油气勘探开发水平的不断提升,塔里木盆地复杂构造带深井钻井技术也取得了显著进步。本文主要分析了该地区深井钻井存在的难题,并归纳总结了解决深井钻井相关难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中原油田深井超深井钻井技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深井钻井具有裸眼段长、井底温度高、岩石可钻性差、机械钻速低、井眼易失稳等问题。中原油田开展了复杂地质条件下深井钻井技术攻关,逐步形成了深井井身结构优化设计、PDC钻头十井下动力钻具复合钻井、防斜打直、钻井液、固井、井控等配套工艺技术。截至2004年底,该油田共完成井深超过4000m的深井468口,而且深井钻井速度逐年提高,事故复杂时间大幅减少。详细介绍了中原油田深井超深井钻井技术现状,并对深井超深井钻井技术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西部深井超深井钻井技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西部特殊的地质条件给深井超深井钻井带来了诸多困难,文章将西部地区的主要钻井难点概括为六个方面,并介绍了中原钻井近年来针对这些钻井难点而进行攻关研究所逐步形成的西部深井超深井提速技术、高陡构造防斜打快技术、盐膏层钻井技术、控压钻井技术、深井钻井液技术、深井固井工艺技术等钻井配套技术,为西部深井超深井钻井技术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8.
塔河油田油气埋藏深.钻遇地层多而且复杂.钻井过程中易发生钻井液漏失、井眼坍塌、卡钻等井下复杂情况和事故,严重影响了勘探开发的进程。通过技术攻关和技术引进,成功解决了塔河油田三叠系、石炭系硬脆性泥页岩地层易坍塌、奥陶系大型裂缝溶洞地层钻井液漏失、巨厚盐膏层塑性蠕变卡钻等制约塔河油田勘探开发的技术难题,使该油田井深6000m左右的开发井建井周期从原来的90d缩短到70d以内,井径扩大率由15%降至10%以内,超深盐膏层钻井成功率从2002年前不足40%提高到现在的100%,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9.
提高深井硬地层钻井速度技术难点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乌龙1井地层为南方海相沉积,地层古老、岩石硬度大、研磨性强、可钻性差、地层倾角大(最大为80°)井斜难以控制、蹩跳钻严重,制约了该地区深井钻井速度。文章介绍了解决提高钻井速度这一瓶颈问题,从深井优快钻井及其配套技术、硬地层钻进的钻头优选、优化钻井参数、引用新技术、新工艺、新工具等方面进行了探索,钻井速度有了大幅度地提高,对类似井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0.
由于塔中油田深井超深井钻井作业在高温高压环境下进行,且钻遇地层情况复杂,会遇到如下钻井问题:地层中上部的阻卡严重;钻具和参数受限,导致钻速低、周期长;地层坍塌掉块。本文详细介绍了深井超深井配套钻井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1.
龙门山金马—鸭子河推覆构造带展现出盆—山结合区域地表、地下地质条件复杂的双复杂特点,致使储层和裂缝预测难度较大。为此,结合区内地质、地球物理特征,在分析白云岩、灰岩、膏(盐)岩的测井响应差异的基础上,基于地震数据计算岩石脆性与裂缝参数,并以此研究优质脆性储层空间展布和裂缝发育特征,且得出以下认识:(1)根据测井和地震数据分别计算的脆性系数清晰地刻画了白云岩、灰岩储层与上覆泥岩、下伏膏(盐)岩的脆性差异,并据此研究了优质脆性储层空间展布和裂缝发育特征;(2)雷四上亚段储层中存在构造和非构造两类裂缝,其展布规律与构造、沉积等多种内外因素密切相关,且在气藏圈闭内的不同构造部位的裂缝发育程度存在差异;(3)充分利用不同岩性的脆性差异及脆性与裂缝之间的密切关系,能更深刻地认识优质储层的地质特征,但受脆性系数计算精度、地震分辨率等客观因素制约,尚难以精确定量预测脆性储层中的裂缝;(4)雷四上亚段的孔隙度较高、微裂缝较发育、脆性较强的白云岩和灰岩储层,应是气藏开发中选点、选层的关键目标。上述认识在金马—鸭子河推覆构造带PZ1、YaS1等井的实钻资料中获得了验证。  相似文献   

12.
塔里木盆地博孜区块属于典型的山前高陡构造,地层倾角大、自然造斜能力强、防斜打直难,采用常规的防斜打直技术难以保证井斜控制效果.为此,分析了自动垂直钻井技术在博孜区块超深井的应用难点,针对博孜区块上部砾岩地层的井下钻具振动大、防斜打直难等情况,开展了减振优化、超深井信号传输和防斜打直工艺优化等方面的技术研究.BZ1501...  相似文献   

13.
深井钻井技术发展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本文从深井钻井技术的基本特点出发,对深井钻井难点做了简单介绍,探讨了推动深井钻井技术发展的对策,以期促进油气开采。  相似文献   

14.
针对费尔干纳盆地卡拉吉达区块油气藏钻井面临高温、高压、高含盐、高含硫、埋藏深等钻井难点,在集成国内先进成熟技术的基础上,开展了关键技术的攻关,形成了卡拉吉达区块以井身结构优化设计技术、井壁稳定技术、岩石可钻性评价及钻头优选技术、高温高密度抗盐抗酸性气体钻井液技术、小间隙超高密度水泥浆及复杂地层长封固段固井技术为主体的超深井钻井配套技术,基本解决了该区块钻井事故多、成功率低、周期长、固井难度大和井控风险高等钻井难题,对推动中乌油气勘探开发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文章分析了国内深井、超深井钻井技术的发展现状,并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川渝气田深井和超深井钻井技术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20世纪70年代以来,通过组织科技攻关和新技术试验,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技术成果,发展了一整套适合四川盆地碳酸盐岩裂缝性气藏地质特点的天然气配套钻井技术;全面开展了以提高机械钻速为中心的钻井新技术配套攻关试验和推广应用,深井钻井速度不断提高。然而,深井钻井速度低、成本高的问题仍严重制约着川渝气田天然气勘探开发的快速发展。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企业深化改革和油气勘探开发的发展,推动四川盆地深井钻井技术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新时期,在欠平衡钻井、气体钻井、水平井钻井和深井钻井提速等重大项目的科技攻关与钻井新技术及新装备的集成配套推广应用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和突破。针对川渝地区复杂地质条件和油气勘探开发的要求,提出应继续开展对井漏、高含硫气井钻井完井、深井固井等技术研究。加强高端钻井装备与工具的引进和配套开发,不断发展四川气井井控技术,以满足川渝气田地区深井钻井日益复杂的井控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7.
深井超深井钻井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   总被引:20,自引:12,他引:20  
介绍了国内外深井超深井钻井的发展历程及主要技术难点,从钻井地质环境因素描述与评价技术、防斜打快技术、提高钻井速度技术、钻井液技术、固井技术、钻井信息技术及钻井装备7个方面详细分析了国内外深井超深井钻井技术现状,并简单探讨了我国深井超深井钻井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与国外先进水平的差距,指出深井超深井钻井技术会朝着集成化、智能化、信息化和自动化方向、有利于提高钻井效率的方向及有利于提高油气采收率的方向发展,并对我国深井超深井钻井技术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
俄罗斯油气资源丰富,超深井钻井起步较早.调研了前苏联时期重点超深井钻井概况,分析了科拉超深井钻井目的、钻井过程、技术成果;追踪了萨哈林-1项目进展情况,阐述了油田分布、开发进展、超深井钻井现状、钻井新技术应用等.分析认为,俄罗斯超深井钻井技术进步对我国钻井工艺有很好的借鉴作用,俄罗斯钻井技术存在一定短板,为我国钻井技术...  相似文献   

19.
巴楚探区深井钻井难点分析与技术对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新疆巴楚探区是中石化在西北地区的一个重要勘探开发区域,勘探面积大,井深,完钻井少,可参考资料少。该区钻井施工难点主要是钻遇地层年代古老、岩性复杂而坚硬,部分地层存在石膏和膏质泥岩及高压盐水层,钻井工作存在钻速慢、缩径、卡钻及地层坍塌等技术难题,致使钻井复杂故障率高、周期长。针对这些难题,提出了上部地层采用KCl—聚合物钻井液体系、下部采用KCl—聚磺钻井液体系,优选封堵材料,优化钻具组合,深部地层优选钻头等技术对策。通过现场实施,钻井提速提效效果显著,为该区的进一步勘探开发提供较好的借鉴作用,并提出了用减速涡轮复合钻井方式、试用小弯度螺杆和井壁修复器等提速提效建议。  相似文献   

20.

塔里木盆地寒武系超深层白云岩储层非均质性强、储集空间复杂,流体性质识别难度大,试油获油气率低,试油周期长,影响了勘探开发的进程。通过整理9口井14试油层的录井、测井及试油结果数据,统计、分析寒武系白云岩试油井段的录井、测井响应特征,确定了和储层含油气性相关性好的参数及评价数值,形成了储层含油气性评价标准;另外明确了和储层产能相关的测井参数,并充分考虑地层压力、储层特征、构造发育及压裂酸化的影响,形成了寒武系盐下白云岩储层酸化前后产能预测方法。在塔里木盆地寒武系超深层白云岩储层10个试油层进行含油气性评价,符合率为90%,试油获油气率提高了1倍;对12个试油层进行了产能预测,9个试油层产量预测误差在15%以内,其中酸化前后产能预测结果变化不大的试油层,试油周期减少50%,其他试油层试油周期估算减少至目前的90%左右。该方法可在塔里木盆地超深层寒武系白云岩储层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