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一种电子发射元件的驱动方法,在形成有由碳纤维集合体构成的电子发射体的阴极和与该阴极对向配置的对向电极之间施加电压,从所述电子发射体发射电子,其特征是:将驱动开始之前在所述阴极与所述对向电极之间施加的最大电压设定为最大施加电压Vmax,通过在所述阴极与所述对向电极之间施加比所述最大施加电压Vmax、小的驱动电压V来驱动所述电子发射元件。  相似文献   

2.
提供一种碳纤维的制造方法及其应用、以及催化剂制造用印墨。该催化剂制造用印墨在衬底上涂敷后可稳定地形成金属粒子,该金属粒子用作适于使碳纤维生长的催化剂。该催化剂制造用印墨以水或有机溶剂为主溶剂,是包含有机金属化合物和水溶性高分子化合物的溶液,该有机金属化合物包含选自Pd、Fe、Co和Ni中的任一种金属。  相似文献   

3.
正在本发明中,原料液含有碳化合物和催化剂或催化剂前体,在反应容器内加热至900-1300℃的高温区进行制备。起始液体物料引入到反应容器,并生成一种混合物由气体包括碳源,和分散在气体中的催化剂微粒。然后载气进入到反应容器,该混合物被赶到高温区域;碳源和催化剂微粒混合物被带进,在高温区域彼此接触,初始纤维生长,碳纤维在一个被保留的载气环境中进行生长。PCT/JP2013/001473  相似文献   

4.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高刚性的碳纤维复合树脂材料及其制造方法。根据本发明的碳纤维复合树脂材料的制造方法包括第一混合工序(a)、第二混合工序(b)、以及使所述第二混合物  相似文献   

5.
本发明提供一种包括在金属小颗粒上由含碳气体催化分解所生成的碳纤维的电子场致发射体和场致发射体阴极。每根碳纤维都有石墨烯片晶(graphene platelets),石墨烯片晶相对于纤维轴以一个角度排列以便碳纤维的周边基本上由石墨烯片晶的边缘组成。这些场致发射体和场致发射体阴极可用于电脑、电视和其它种平板显示器中。  相似文献   

6.
郑伟 《人造纤维》2006,36(4):23-27
粘胶基碳纤维是以粘胶纤维为原料,在低温热处理后再在非氧化性条件下经800℃以上的高温热处理而制得的以碳为主要成分的纤维材料。本文主要从粘胶基碳纤维的制造工艺、碳化机理、产品性能及用途几方面作简单介绍,并对粘胶基碳纤维的发展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本发明涉及以质量比在1/6~1/3的范围内含有水溶性热塑性树脂和两性表面活性剂的碳纤维用上浆剂、使用含有上述上浆剂的上浆液处理碳纤维的碳纤维上浆方法、在其表面附着有上述上浆剂的上浆处理过的碳纤维、和至少一部分使用该碳纤维的编织物。本发明的碳纤维用上浆剂,在大范围pH区域中的水溶解性良好,能够赋予碳纤维在稳定制成切短碳纤维形态时充分的集束性、优异的加工性、和在大范围pH区域水中的良好的等分散性。本发明的编织物,由于对于大范围pH区域的水具有亲和性,所以适用于使该编织物浸渍在水系基质中进行含浸的用途。  相似文献   

8.
简述了碳纤维上浆剂的分类及作用,重点介绍了碳纳米材料在碳纤维上浆剂中的应用,包括碳纤维上浆剂中碳纳米材料对上浆剂稳定性、碳纤维表面特性及碳纤维复合材料界面性能的作用。碳纤维上浆剂可分为溶剂型、乳液型、水溶性上浆剂,采用上浆法可以通过碳纤维上浆工序直接将碳纳米材料引入碳纤维表面。通过对上浆剂中的碳纳米材料进行改性,引入带同种电荷的官能团,可降低上浆剂乳胶粒子的团聚,提高上浆剂的稳定性,增加碳纤维表面粗糙度和改变碳纤维表面化学组成,增强碳纤维复合材料界面的物理锚定作用与化学键合作用,提高碳纤维复合材料的界面性能。指出通过化学键将改性碳纳米材料接枝到上浆剂主浆料分子上,可以缓解碳纳米材料的团聚,使碳纳米材料更均匀地包裹在碳纤维表面,进一步改善碳纤维表面特性和复合材料界面性能,这是未来碳纳米材料上浆剂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9.
碳纤维布成型机,包括接续设置的至少一可输送碳纤维丝的供线装置、一可将热熔黏着剂涂布于上、下离形纸上的上、下离型纸涂布装置、一热滚压单元、一冷滚压单元及一冷冻装置。该热滚压单元可使该上、下离型纸上的热熔黏着剂软化,并使该碳纤维丝均匀地黏布定位于该上、下离型纸间,该冷滚压单元可将该碳纤维丝压合定型于该上、下离型纸间,当该碳纤维丝通过该冷冻装置的强制冷却后,将该上、下离型纸剥离,即可得到一碳纤维布。  相似文献   

10.
一、概述本文介绍用微波加热装置生产煤系沥青的碳纤维的方法。本碳纤维的制造方法是首先把煤系沥青溶融纺丝,所生成的短丝或长丝纤维在氧化性气氛中作不溶化处理,然后在惰性气氛中用微波照射,使纤维内部产生热量,发生碳化,生成碳纤维。此过程的特征是把上述的短丝或长丝纤维放入一个能透过微波、带有通气孔、用隔热耐火材料制成的容器中,该容器又放入能反射微波材料所做成的外箱内,在用惰性气体通入容器纤维内层的同时纤维内层又受到微波照射。  相似文献   

11.
碳纤维研究发展之现况与未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碳纤维已经发展成为现代工业材料之一。一般玻璃纤维虽然价廉,强度也大,但软化点、弹性模数有问题;金属纤维尽管也有高强度,但其缺点为耐性不佳、相对密度过大;与碳纤维的高强度及高弹性模数比较,高性能碳纤维适合当作复合材料的补强纤维,特别是当作碳/碳复合材料的补强材。近年来,碳/碳复合材料已被应用在飞机、火车和高汽车的刹车系统,碳刹车器的性能远超过原先的刹车器,但却因高价位而暂时无法量产,因此研究者莫不致力于改善其性质及降低制造成本。碳纤维主要有三制造方法,依原料的不同可分为聚丙烯腈系、沥青系,以及另一尚未工业化的气相成长系碳纤维。最近,纳米碳管束的发现使新吸附材、触媒和电子发射体可以结合在一起,进而使碳纤维的应用范围更加宽广。  相似文献   

12.
蔡雪梅  杨虹  董会宁  张树人 《硅酸盐学报》2004,32(12):1546-1548
研究了最新无铅阴极钛酸铋钠(Na1 2Bi1.2TiO3,NBT)基铁电陶瓷的电子发射性能和电子发射的机理。采用常规陶瓷工艺制备了发射阴极样品,并在阴极上施加高达15kV的激励脉冲,获得了20A/cm^2的最大发射电流密度。在施加激励电压的同时观察到3个发射电流脉冲峰值,该现象不同于其他的阴极。通过测试NBT基铁电陶瓷的相变性能,修正了得到公认的快极化反转致电子发射理论,提出相变致电子发射理论公式,合理解释了该新型无铅NBT基阴极的电子发射3个峰现象,说明了电子发射不仅可以由快极化反转产生,也可以由相变导致的极化变化产生。  相似文献   

13.
<正>涉及了用于在碳纤维基板上成长碳纳米管的方法。该方法包含:于碳纤维基板上沉积触媒前驱物,可选的在所述碳纤维基板上沉积非触媒材料,且在沉积触媒前驱物与可选的非触媒材料之后,使所述碳纤维基板暴露于碳纳米管成长条件,于碳纤维基板上成长碳纳米管。该碳纳米管成长条件可使所述触媒前驱物转化为一种可运作  相似文献   

14.
超级导热型沥青基碳纤维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比金属银、铜热导率(TC)还要高的中间相沥青基碳纤维倍受世人关注。这种超级热导率中间相沥青基碳纤维可广泛用于宇航工业和电子产业,如卫星的太阳能电池基板、集成电路(IC)基板、印刷线路的基板、高能密度电子仪器的散热片等。这种轻质、柔软、高导热的复合材料将随着宇航工业、信息产业和电子工业的需求而得到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15.
本实用新型涉及导电材料,特别是电子电气领域使用的用于发热的碳纤维线,包括碳纤维丝以及包裹在其外的绝缘层,还包括金属丝、设置在金属丝外的绝缘层,碳纤维丝和金属丝相对端以铜管相连接,在铜管外以绝缘外保护层包裹,该绝缘外保护层的两端分别与绝缘层密封连接。由于碳纤维丝处在连续封闭的金属管中,避免了金属丝端面磨断碳纤维丝的可能性,提高了产品的耐久性和安全性,同时,由于铜管压紧在碳纤维上丝,碳纤维丝与铜管之问就有尽可能大的接触面积,从而有效地降低了碳纤维与铜管之间以及与金属电线的接触电阻,从而提高了产品的实用化程度。  相似文献   

16.
位于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康珂的Nanocomp技术公司是一个节能性材料和构件碳纤维纳米管(CNT)的制造商,于2011年8月8日宣布该公司所产纳米基片材EMSHELD同JUNO航天器结合,可提供抗静电保护发射(ESD),使2011年8月5日发射的该航天器顺利穿越太空到达木星。  相似文献   

17.
一种活性碳纤维复合保鲜块,涉及除臭用保鲜块,包括活性碳纤维本体,在所述的活性碳纤维本体外复合一层电气石负离子材料,电气石负离子材料复合在活性碳纤维本体外后在包裹一层无纺布透气层。所述的活性碳纤维本体选用有机纤维经高温碳化、活化制备而成的多孔生纤维状吸附材料,可制成毡状、布状或丝状。所述的电气石负离子材料为含硼、镁、铁、锰等成份的硅酸盐矿物质材料,具有永久电极,发射远红外线,自动永久的释放负离子的特性。  相似文献   

18.
该文对芯片制造用含氟电子特气的发展现状进行了介绍。目前,开发出的含氟电子特气包括传统含氟电子特气和新型含氟电子特气两类。其中,新型含氟电子特气环境性能优异,可在刻蚀和清洁领域实现对传统含氟电子特气的替代。该文总结了新型含氟电子特气的主要合成路线,并指出最佳的产业化路线。由于当前含氟电子特气的主要知识产权被国外发达国家所垄断,而且刻蚀和清洁工序分步操作,导致工序繁复且效率低下,难以满足高端芯片集成度和良品率等更高的精度需求。今后研究重点在于,开发满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新一代含氟电子特气,具备刻蚀/清洁协同双功能,具有简化工序、提高效率、提升芯片制造良品率的优点,实现对当前刻蚀和清洁仅能分步操作的含氟电子特气的理想替代。  相似文献   

19.
<正>本发明涉及一种碳纤维束,其是在碳纤维束上附着有含有氨基的改性聚烯烃树脂的碳纤维束,上述含有氨基的改性聚烯烃树脂的附着量为质量分数0.2%~5.0%。可以通过使质量分数0.2%~5.0%的含有氨基的改性聚烯烃树脂附着于碳纤维束的表面来制造该碳纤维束。本发明可以提供  相似文献   

20.
正本发明提供一种碳纤维增强塑料及通过梳理进行片状基材形成的该碳纤维增强塑料的制造方法,所述碳纤维增强塑料是在由不连续的碳纤维形成的片状基材中含浸基体树脂而成的碳纤维增强塑料,其中,片状基材中所含的长度10 mm以上的碳纤维的比例为全部碳纤维质量分数的60%以上,并且基材中所含的碳纤维的取向度的平均值在2~1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