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分析注水油藏压力不稳定特性的基础上,导出了由于油水性质差异产生的拟表皮因子,前缘含水率导数与油水相对渗透率,含水饱和度的关系,提出了应用注水井压力落差试井分析求取所表皮因子,前缘含水率导数之后,用拟牛顿法解方程组,求含水饱和度指数,继而确定油水相对渗透率的方法。实例计算表明该方法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2.
宋涛  王军 《油气井测试》2002,11(4):27-29
根据丘陵油田采油井和注水井试井资料,分析了储层物性变化特点、对丘陵油田的渗透率和表皮系数随时间的变化及试井外推压力随时间的变化趋势进行了研究,同时研究脉冲试井动态资料,对裂缝系统进行了较为精细的分析,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高含水剩余油分布的现代试井解释理论与方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剩余油分布是对油藏是否进行和如何进行强化采油的主要依据之一。国内外常用的测量剩余油的方法尚不能准确反映油藏范围内剩余油的真实分布和动态分布。经过研究注水时注水区内油水同时流动情况下的压力不稳态特征,得出注水井试井与普通均质油藏油井试井的井筒压力差。在利用拟表皮因子法确定相对渗透率曲线的基础上提出了用注水井现代试井解释剩余油分布的新方法及其解析解,并利用智能化软件技术对此方法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4.
注水井压降资料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注水井压力降落测试(即注水井落差测试)的压力特性出发,对注水井购的测试资料(包括压力降落贡线及压力指数PI值在关井90min时所得的PI(90值)进行分析、研究,拓展了注水井压降资料的应用领域,将这些认识应用于喇嘛甸油三次采油试验的选井、选层及效果评价等方面,效果显著。粘土调剖试验说明,引入PI(90)值校正公式比较符合实际。  相似文献   

5.
异常地层压力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多年的油田注水开发,扶余油田东区地下地质状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部分区块地层压力出现了两极分化现象.从试井资料的处理方法、油水井动态反应及注水井网的完善程度等方面入手,分析了导致异常地层压力的原因主要有录取资料的差异、油田注水开发的差异、注水井网的差异及油水井比例的差异等.应用试井平台解释出的地层压力是准确可靠的,同时异常地层压力在局部区块确实存在.地层压力出现异常低压、异常高压,充分证实了油田注水开发的局部矛昏性和注水井网的完善程度.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杏北油田4-6面积加密井网中的杏4-1-2350井和杏4-2-2381井两口采油井和杏4-1-2343井、杏4-1-2353井、杏4-2-2372井、杏4-2-2382井4口注水井的曲线形态进行分析,证明注水井的不稳定试井曲线形态较为直观地反映了地层特性,而采油井由于流饱压差较大,原油存在脱气现象,早期压力恢复时间过长,掩盖了地层的非均质特性。因此,可以利用较为经济的注水井不稳定试井资料进行储层特征描述。  相似文献   

7.
酸化是油、气、水井增产增注的重要措施,压力不稳定试井是评价酸化效果的主要手段之一。本文针对磨溪嘉二气藏射孔后酸化情况,采用试井分析技术,对嘉二为目的层的井区试气工程资料进行了解释,评价了该层段井的酸化效果。  相似文献   

8.
应用试井资料研究水驱油藏剩余油饱和度分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针对目前常用预测剩余油分布的方法存在局限性的实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利用注水井压力落差试井资料,通过水驱前缘含水率导数、油水两相区流度分布导致的拟表皮因子与油水相对渗透率的关系,在没有油水相对渗透率资料的情况下,确定油水相对渗透率曲线,计算剩余油饱和度分布。利用所编制的实用软件,通过实例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给出注水井试井的数学模型及其数值求解方法,用Buckley-Leverett水驱油理论求油水饱和度分布,用压力差分方程求解压力分布。用非线性拟合方法进行试井分析,在已知油水相对渗透率曲线的情况下,通过压力分析可求出绝对渗透率、表皮系数、井储系数等参数;若相对渗透率未,知则通过压力分析也可求出相对渗透率。  相似文献   

10.
酸化井试井解释新模型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酸化是油、气、水井增产增注的重要措施,压力不稳定试井是评价酸化效果的主要手段。重点研究了油层酸化后孔隙度和渗透率变化条件下的不稳定渗流问题,给出了孔隙度和渗透率变化的指数模式,建立了变孔隙度、渗透率试井分析模型,应用有限元方法求得了模型的数值解,得到了井底压力随时间变化的双对数理论曲线,并对理论曲线的特征进行了分析。通过实际井例分析,说明该模型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为更准确地评价酸化效果提供了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1.
应用注水井弱脉冲试井技术解决油藏开发难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注水井为观察井,油井为激动井的弱脉冲试井新技术,不仅可以判断井间连通关系,评价地层参数,而且还可以避免由于油井在测试中关井赞成的原油损失,降低测试成本。通过对文102-12等六井组注水井弱脉冲干扰试井的现场施工,提出了一套适合于注水井弱脉冲干扰试井的分析方法。资料解释结果符合油藏生产实际情况,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地层损害主要是通过不稳定试井来测量的,测得的地层损害程度称为表皮因子。为降低费用及作业风险,很多井都是采用地面关井和井底压力测量方法进行试井。如果设计合理,操作解释正确,测试值是非常有价值的。  相似文献   

13.
针对低渗透油藏注水开发特点,在考虑启动压力梯度方向性和时效性的情况下,提出了低渗储层注水井井下关井试井压力响应机理。据此,综合考虑启动压力梯度、井筒储集效应、表皮效应、储层非均质性等因素,建立了低渗储层井下关井奢件下泣水井的试井解释数学模型,应用Bessel函数、Green函数和Stehfest数值反演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利用该模型对长度油田注水井进行试井解释实例分析,解释结果与实际资料相吻合,较真实地反映了低渗储层的参数和渗流特征,可为制订注水开发方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注水井井口液面下降试井的压力实测曲线常出现"硬拐"或"直角状",使得导数曲线出现下掉的"V"式或"W"式弯曲。利用常规试井解释模型分析注水井井口液面下降的压降资料往往产生较大偏差。基于注水井井口液面下降机理及无限大均质三区径向复合油藏物理模型,假设关井后仍有假想流体注入井筒使得井筒液面不下降,建立校正注水井井口液面下降的试井解释模型。由井底压力空间解绘制的压力导数曲线可以看出,水平径向流直线段将会出现在导数曲线"V"式或"W"式弯曲左边开始的地方,说明该模型可用于校正注水井井口液面下降深度和时间的影响。实例证明,建立的试井解释模型计算平均地层压力较常规试井解释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15.
给出注水井试井的数学模型及其数值求解方法,用BuckleyLeverett水驱油理论求油水饱[ZH(]和度分布,用压力差分方程求解压力分布。用非线性拟合方法进行试井分析,在已知油水相对渗透率曲线的情况下,通过压力分析可求出绝对渗透率、表皮系数、井储系数等参数;若相对渗透率未知,则通过压力分析也可求出相对渗透率。  相似文献   

16.
表皮因子通常是流体流动效率的指示器,也是采用增产措施增加气井产能的标准。一般来说从压力不稳定试井解释中得到的表皮因子是一个综合系数,需要分析各方面因素来推测井眼附近的地层污染。从压力不稳定试井解释中得到的表皮因子有两个主要组成部分:产量非依赖性表皮因子和产量依赖性表皮因子。产量非依赖性表皮因子是产层污染、井斜、完井作业和射孔的一个主要标志,产量依赖性表皮因子是由非达西流效应引起的。如果一些压力不稳定试井是以变产量进行解释的,那么这两种表皮因子都可以从该解释中直接测得。从常产量试井解释中推算产量非依赖性表皮因子比较容易,而变产量试井解释则比较繁琐。为了从常产量试井中得到可靠的产量非依赖性表皮因子的值,产量依赖性表皮因子必须要单独测定。在其他一些参数中产量依赖性表皮因子取决于惯性流阻力系数β,β可以从多产量试井解释的结果中推算出来,这种方法计算出来的β值在实验室中是不可能得到的。然而,β对于多孔介质的复杂依赖性阻碍了β-k之间相关系数的确定,β-k之间的相关系数在所有的油藏中可以提供准确且一致的结果。更为实际的方法就是在特定的多孔介质中建立渗透率和β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注水井试井方法综述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根据国内外注水井的研究资料和对注水井测试资料的实际分析,对注水井的测试方法、理论发展、分析解释方法进行了综合分析论述,说明了注水井试井解释应得到的主要结果,指出了注水井试井工作的意义和今后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大庆油田试井技术现状及今后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油田开发的深入,大庆油田试井技术也得到了迅速发展:从单井试井向多井试井方向发展,从采油井试井向注水井试井发展,从单层向多层试井发展.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引进和试井仪器精密度的提高,出现了以样板曲线拟合为主的现代试井分析技术.为了满足油田开发需要,针对大庆油田的试井技术(试井仪表、试井工艺、试井方法等)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尽分析,就国内外试井技术的发展趋势做了准确评价,旨在为大庆油田乃至国内其他油田试井技术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非自喷井完井评价与产能预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简化试油条件的情况下,对于常规非正喷井可以通过测不同时间液面恢复下的井底压力变化,应用段塞流试井解释理论,求得表皮系数、地层流动系数以及外推地层压力。经现场应用,该方法简单可行,可准确的对非自喷井进行完井评价和产能预测。  相似文献   

20.
为了更加准确地描述裂缝性油藏注水井的动态特征,得到更多关于地层和测试井的可靠信息,基于BuckleyLeverrett饱和度分布方程,建立了裂缝性油藏注水井压降试井解释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数值求解,获得了裂缝性油藏注水井压降试井典型拟合图版。根据压降导数曲线特征,将流动过程划分为7个流动段:井筒储集效应阶段、表皮效应阶段、基质向裂缝窜流阶段、水区径向流阶段、油水两相区响应阶段、总系统径向流阶段和边界响应阶段。油、水黏度差异会导致双对数曲线上翘。建立的试井解释模型可计算注水前缘的位置,分析注水井周围地层信息及边界情况。研究结果对注水井的动态评价、注水方案的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