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浇板施工缝留置不当会有一定的结构危害性,因此,提出设计一种施工缝:首先,保证通过施工能达到现浇板结构计算力学假定,确保结构安全;其次,方便施工.现浇楼板施工缝的设置,应该严格按照规定,认真处理.如果其位置不当或处理不好,就会改变原设计的受力假设,从而引起质量事故,轻则开裂渗漏,影响建筑物的寿命;重则存在结构隐患,危及结构安全,直接影响使用.因此,我们必须给予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2.
施工缝是砼工程中难以避免的问题,处置不当会直接对结构造成质量隐患。因此,应重视施工缝的处置技术,以确保结构安全及使用寿命。文章就钢筋砼楼梯施工缝常见质量缺陷作了简单地原因分析,并对楼梯施工缝的留置方法、处理技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方立超 《江西建材》2014,(13):47-47
钢筋混凝土结构在浇筑时,最好是采取连续浇筑的方式,但是在日常中由于天气、时间、机械等因素的影响,我们的工程施工过程不得不采取在建筑结构层上预留施工缝的措施。施工缝预留的位置或处理得不当,往往会形成脆弱的部分,这些对结构的受力、结构的整体性和建筑防水都很不利,混泥土结构的施工缝的设置、处理的是否正确,将直接会影响工程的质量、安全,施工缝处理的不好甚至造成重大安全隐患,引发安全事故。  相似文献   

4.
《门窗》2019,(14)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关于混凝土施工缝的问题,如何留置和处理混凝土施工缝关系到建筑的结构牢固程度以及安全性。混凝土施工缝留置和处理的标准会跟随施工建筑的类型和具体的施工标准而变化,现浇结构较大的构件会受到建筑物类型、劳力、施工设备、公众配合等条件的限制,对混凝土施工缝留置和处理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因此,建筑施工缝一定要在浇筑之前确认好位置,保障施工建筑的安全与牢固。  相似文献   

5.
现在的高层建筑(尤其住宅工程)设计大多采用剪力墙结构形式,同时剪力墙采用较高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如C50,C55),现浇板采用一般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如C30,C35).在混凝土浇筑施工中,剪力墙与现浇板之间施工缝的留设就存在如下问题. 一、现浇板夹芯于剪力墙 按照GB 50204-200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2011年版)中第7.4.5条及条文说明:施工缝的位置应在混凝土浇筑前按设计要求和施工技术方案确定.  相似文献   

6.
多层民用房屋结构中,楼梯多为现浇板式结构,楼梯的施工应与楼房其他主体结构的施工同步进行,才能保证房屋的主体结构安全和抗震效果。这样,在楼梯中就不可避免地留置一定数量的施工缝,施工缝的留置位置和支模方法直接关系到主体工程质量和施工难易程度。  相似文献   

7.
小议施工缝     
由于施工技术和施工工艺等原因,在某些部位需要设置混凝土施工缝.问题看似虽小,实则不然,它是影响混凝土结构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如果设置不当或者处理不良,轻则可能产生裂纹或渗漏,重则会危及到主体结构安全.  相似文献   

8.
本文就砖混结构多层住宅由于设计和施工不当而造成现浇板楼面产生裂缝的原因作了分析和探讨 ,并提出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9.
混凝土施工缝的质量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智 《建筑安全》2002,17(4):28-29
随着建筑业的发展,钢筋混凝土结构应用越来越普遍,在现浇混凝土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施工缝的设置和处理问题。施工缝的质量、位置直接影响整个建筑结构的质量与安全,因此必须严格控制施工缝的质量。现行施工规范虽然规定了混凝土梁、柱、板的施工缝留置位置和处理方法,但是不够具体,无法满足实际施工的需要。笔者根据平时的施工经验,现对施工规范中有关施工缝的规定并结合实际情况谈几点看法。一、严格控制施工缝的留置位置正确由于混凝土抗拉强度低,仅为抗压强度的7%-14%(平均约为10%)最合理,施工缝宜留在结构受…  相似文献   

10.
混凝土施工缝的质量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峰 《山西建筑》2005,31(7):176-177
针对现浇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遇到的施工缝设置和处理问题,通过严格控制施工缝的留置位置,介绍了正确处理施工缝的方法,指出施工缝的留置位置、施工质量会直接影响整个建筑结构的性能与安全,必须加强控制。  相似文献   

11.
关于某住宅楼现浇板裂缝的成因及处理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施蕴杭 《山西建筑》2010,36(12):141-142
以某一具体工程为例,结合自身工作经验,对现浇板裂缝成因进行了分析,对结构安全情况进行了论述,提出了裂缝的处理方法,解决了现浇板裂缝的预防控制处理问题,以期指导施工实践。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提高,建筑业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在现代建筑工程中,由于涉及到工程设计、施工技术及施工组织等因素,不能连续将建筑结构整体建筑完成,需要留置很多施工缝,但是,如果施工缝设置不当就会引发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问题。因此,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必须要有科学的论证和判断才能保证施工项目质量达到标准。本文通过工程实例分析了建筑施工裂缝的性质、危害及产生的原因,并探讨了施工裂缝的处理方法,从而保证了建筑工程中结构整体达到优质标准。  相似文献   

13.
钱月明  王刚 《四川建筑》2001,21(2):60-60
近年来 ,由于设计、材料或施工或维护不当所引起的城市地下工程变形缝渗漏屡见不鲜。有的工程刚竣工就产生不同程度的渗漏 ,严重影响正常使用和安全营运。本文结合两个地下工程 ,分析产生渗漏原因及治理方法。1 变形缝渗漏的原因城市地下工程砼结构变形缝渗漏水 ,一般情况下主要原因有 :( 1)因设计、施工不当 ,材料选择不规范等所引起的止水失效 ;( 2 )未按施工规范要求留设施工缝或对新老砼结合部未进行严格处理 ,造成施工缝渗漏 ;( 3)不同材质之间接缝处理不当引起渗漏 ;( 4 )浇筑变形缝处砼时 ,振捣不实 ,形成渗漏通道。2 渗漏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4.
劳立宏 《四川建材》2007,33(3):35-36
在砌体结构中如果由于建筑功能要求而导致形成大跨度现浇板时,可以从结构的平立面布置、建筑物的长高比、高宽比、保温措施、配筋方式、四周圈梁截面面积、材料质量、上下层钢筋位置、管线处理、养护等方面着手,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通过设计与施工的完美结合,使得大跨度砌体结构现浇板的挠度和裂缝获得可靠的保证。本文从设计和施工角度讨论了其挠度和裂缝控制的方法,对于大空间砌体结构现浇板的设计和施工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在砌体结构中如果由于建筑功能要求而导致形成大跨度现浇板时,可以从结构的平立面布置、建筑物的长高比、高宽比、保温措施、配筋方式、四周圈梁截面面积、材料质量、上下层钢筋位置、管线处理、养护等方面着手,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通过设计与施工的完美结合,使得大跨度砌体结构现浇板的挠度和裂缝获得可靠的保证。本文从设计和施工角度讨论了其挠度和裂缝控制的方法,对于大空间砌体结构现浇板的设计和施工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现浇板式混凝土结构由于表面系数大、散热快,在冬期施工中不易保温,且又多为悬臂、简支等结构,施工难度较大。过去我们主要采用在混凝土中掺附加剂的蓄热法施工;也曾采用甩筋留施工缝,待常温再浇筑混凝土及将现浇构件改为预制构件的施工措施,但这些方法均较复杂,且易造成隐患。因此,1982年我们开始进行现浇板式混凝土结构冬施电热褥养护。现介绍如下。一、施工方法电热褥规格为1260×1450mm,导线直径0.14~0.16mm,电压220V,电流0.34A,功率75W,电阻650Ω。  相似文献   

17.
施工过程中由于框架柱施工缝位置留设不当,施工缝的处理不妥均可能引发施工质量问题。施工缝混凝土强度等级达不到设计要求已成为现浇混凝土结构常见的一种质量缺陷,而且这种质量缺陷严重影响着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结合工程实例,有针对性地进行加固方案的选择,估算局部置换混凝土的深度及外包钢板厚度,验算局部混凝土置换联合外包钢板加固后柱承载能力,阐述施工监测的结果以及置换加固的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8.
崔福秀 《山西建筑》2012,(35):115-117
针对日常工程施工中楼梯施工缝位置留设不当、夹渣分层、钢筋位移等质量通病给工程带来的质量隐患,通过对楼梯施工缝的一些处理技术措施进行分析,同时提出了相应的处理方法,对保证混凝土结构的整体性和正常使用具有重要的意义,也为楼梯施工缝的施工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9.
笔者在阅读《建筑工人》杂志时,看到有一篇文章讲到对现浇混凝土楼盖开裂采用环氧树脂封缝的处理措施(详见2004年第7期《楼板裂缝修补》)。笔者结合自己的施工经验,认为最好还是从源头上对混凝土现浇板开裂进行各项施工工序控制,混凝土开裂现象就会减少很多。  相似文献   

20.
外墙渗水是目前比较常见的质量通病 ,它会影响正常的使用 ,甚至影响结构的安全及房屋的使用寿命 ,在一些浅基础、砖混结构的中小型建筑中 ,对非给排水原因引起的渗水现象 ,本人通过对它们的观察、分析 ,得出一些体会。1 外墙渗水主要有以下几种( 1 )现浇板面、墙根渗水。( 2 )屋面相邻墙体间渗水。( 3)面砖饰面沿墙体渗水。( 4 )温度应力地基沉降不匀引起墙体裂缝的渗水。2 原因与办法( 1 )现浇板面、墙根渗水。原因是水平缝、头缝砂浆饱满度不够 ,未随勒缝 ,有透光点 ,且砖抗渗性差 ,加上现浇板与上面砖砌体交接处的缝隙 ,预防办法 :沿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