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混合办公废纸酶法脱墨过程纤维特性的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不同条件下混合办公废纸纤维素酶脱墨浆的纤维长度、细小纤维含量、纤维长度的分布情况以及纤维素聚合度进行测定,利用X射线衍射分析手段讨论酶脱墨过程纤维超微结构变化。本实验认为,用单纯的纤维素内切酶脱墨几乎不会导致纤维平均长度下降,而内切酶与外切酶的协同作用会使纤维长度有较大降低;纤维素酶对纤维素聚合度影响很小。X射线衍射分析显示,内切酶作用于纤维内部无定形区,切断纤维素链,但不能分解结晶纤维素;外切酶单独存在时,破坏结晶的降解力也不强,只有当内切酶与外切酶共存时,才对纤维素链产生强烈破坏。  相似文献   

2.
用纤维素内切酶作用于漂白针叶木浆,在打浆前进行预处理,对打浆能耗、纤维特性、成纸性能及湿部电荷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纤维素内切酶预处理后能够降低打浆能耗,改善纸浆性能,纸浆的溶解电荷和Zeta电位绝对值均有下降,纤维表面的润湿性能增加。  相似文献   

3.
段超 《国际造纸》2011,30(3):40-44
研究了3种纤维素酶预处理对漂白硫酸盐针叶木浆磨浆的影响。盘磨磨浆采用与纸厂相同的条件,研究表明,经纤维素A酶、B酶处理后的浆料,在达到指定的打浆度和裂断长时,磨浆能耗可降低20%,而且保水值有所提高,但撕裂指数降低。纤维素C酶的处理对保水值有影响,但不会影响磨浆性能和浆料性能。黏度测定显示,纤维素A酶和B酶有很强的内切而非外切葡聚糖酶作用。内切葡聚糖酶作用或许能削弱纤维素结构,从而破坏纤维素的结构。该假设可用来解释纤维素A酶和B酶对纤维的切断和细纤维化的作用。纤维素酶处理后的浆料能够用来生产抗张强度高、撕裂度低的纸张。  相似文献   

4.
纤维素酶酶解苇浆纤维微观结构和结晶结构的变化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采用红外光谱(IR)、X射线衍射分析和扫描电镜对在纤维素酶解进程中苇浆纤维素大分子的结构及纤维形态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纤维素酶酶解进程中,纤维素大分子的晶型没有改变,但结晶度呈现周期性变化,微晶尺寸略有降低.在酶解初期,纤维素酶不仅作用于纤维素无定形区,也开始作用在纤维素结晶区表面;在酶解中、后期,纤维素酶对纤维素结晶区和无定形区的作用呈现周期性变化.纤维素酶解过程中纤维表面呈现周期性"剥皮"现象,并且在纤维表面出现孔洞和沟槽,在孔洞处纤维易断裂,导致纤维长度和粗度的降低.  相似文献   

5.
废新闻纸酶法脱墨过程中纤维形态的变化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在酶法脱墨条件下,单纯的内切酶作用不会导致纤维平均长度和粗度的下降,这是纤维改性的基础,而内切酶和外切酶的协同作用使纤维的平均长度和粗度下降,是纸浆物理强度下降的原因之一.废新闻纸中的纤维与纤维素酶的作用可按下列步骤进行纤维表面的细小物质或细纤维首先被降解,从而使纸浆的滤水性能得到改善;纤维表面进一步发生剥皮作用,从而使纤维表面更为光滑;内切酶和外切酶的协同作用使纤维的横断面遭到蚕食,进而发生断裂.  相似文献   

6.
稀酸预处理对玉米秸秆纤维组分及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研究了稀硫酸预处理对玉米秸秆化学组成变化及纤维素酶水解得率的影响,并采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红外光谱(IR)和热重分析(TG)对玉米秸秆纤维结构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硫酸浓度的增大、温度的升高和时间的延长,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有所增加,而半纤维素含量大幅度降低,且预处理后纤维素酶水解得率也逐渐增大。当处理条件为硫酸质量分数0.75%、温度150℃、时间80 min时,半纤维素降解率为98.02%,所得固体渣纤维素酶水解得率为66.95%(纤维素酶用量20 FPUI/g纤维素)。稀酸预处理后玉米秸秆纤维表面和细胞壁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表面积增大,孔洞增加,纤维素的结晶度降低,有利于纤维素酶水解作用的进行。  相似文献   

7.
《福建轻纺》2003,(4):27-28
生物酶已广泛用于纺织品整理,不仅用于纤维素纤维的纺织品的抛光、柔软整理,也用于蛋白质纤维(羊毛)纺织品的防毡缩、抛光和柔软整理,特别是苎麻纤维纺织品,还可以改善刺庠和柔软性能。就连Tencel纤维纺织品,用酶处理后可除去原纤茸毛,提高服用性能。———纤维素酶。纤维素酶是一个多组分酶体系,纺织工业中应用的纤维素酶是由木酶属真菌制成的。纺织工业中应用的纤维素酶大概分为:外切纤维素酶:即纤维素二糖水解酶,由CHBⅠ和CBHⅡ两种酶组成内切纤维素酶:即内切葡聚糖酶,由EGⅠ、EGⅡ、EGⅢ、EGⅣ、EGⅤ等五种酶组成…  相似文献   

8.
采用内切纤维素酶对黏胶纤维级溶解浆进行处理,研究了酶处理对溶解浆反应性能、黏度、纤维形态、结晶度、孔隙尺寸及比表面积的影响,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处理前后的纤维表面进行观察。结果表明,纤维素酶处理能够显著改善黏胶纤维级溶解浆的反应性能,优化的处理工艺条件为酶用量0.08 IU/g绝干浆,处理时间15 min,处理温度55℃,pH值5.0,此条件下制得的溶解浆的Fock反应性能提高了27.6%,黏胶过滤值由最初的不通过变为顺利通过;黏度和纤维素分子质量略微下降,纤维形态基本不变,纤维表面孔隙尺寸和比表面积显著增大;纤维表面出现明显的纤维剥落和孔隙。  相似文献   

9.
以蔗糖、果胶、羧甲基纤维素、木聚糖或稻草为碳源培养草菇(Volvariellavolvacea),并对它所产生的纤维素酶进行初步研究,发现纤维素酶系主要是由纤维素诱导产生.纤维素酶中的β 葡萄糖苷酶和纤维二糖酶分布在胞内,内切葡聚糖酶分布在胞外.β 葡萄糖苷酶的最适反应温度为60℃,最适pH为6.6,在pH6.6~7.8时比较稳定,保温1h酶活的半衰温度是45℃.纤维二糖酶的最适反应温度为50℃、最适pH为5.8,在pH6.2最稳定,保温1h酶活的半衰温度是44℃.内切葡聚糖酶的最适反应温度为60℃,最适pH为5.4,在pH6.6~7.0时比较稳定,保温1h酶活的半衰温度是58℃.  相似文献   

10.
纤维素酶是一类诱导酶,诱导剂对纤维素酶的表达是必需的.常用的诱导剂如纤维素、槐糖、乳糖、纤维二糖、山梨糖等.里氏木霉主要表达3种纤维素酶:内切葡聚糖酶、外切葡聚糖酶和β-1,4-葡萄糖苷酶,其中以外切葡聚糖苷酶Ⅰ的合成量最多,其次是内切葡聚糖苷酶和β-1,4-葡萄糖苷酶.纤维素酶的合成和表达是激活原件和抑制因子共同作用的结果:诱导物质和激活元件结合激活细胞内纤维素酶的合成和表达;当纤维素酶的分解产物达到一定水平时,细胞内的抑制因子和启动子结合,阻止纤维素酶的表达.  相似文献   

11.
苎麻纤维物理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通过实验找出苎麻纤维的长度分布、细度(直径)分布以及长度和强度、细度(直径)和强度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浅谈仿生纤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辉芹 《北京纺织》2004,25(6):23-25
介绍了仿生学在纺织纤维中的应用 ,对 6种仿生纤维 ,用仿生原理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3.
简述了差别化纤维的品种类型及其技术特点,指出了我国与发达国家在质量与数量上存在差距的原因,并对我国今后差别化纤维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4.
聚乳酸和涤纶纤维的鉴别方法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对聚乳酸(PLA)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纤维的鉴别方法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PET纤维具有比PLA纤维更致密的结构,有些PLA纤维横截面上的孔洞或裂缝用生物显微镜就能观察到。PET和PLA纤维的红外吸收光谱有明显的差别,在差热性能上,PET纤维的熔融温度和峰顶温度比PLA纤维的分别高90℃和84℃。碱性条件下(pH值为11.8)对PLA纤维的强度有明显损伤,而对PET纤维的强度损伤并不明显,这种性能也可以用来进行对2种纤维的定性鉴别。  相似文献   

15.
六种新型纺织纤维的性能及其鉴别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介绍了Lyoeell、Modal、大豆蛋白纤维、竹纤维、牛奶蛋白纤维、甲壳素纤维的性能并进行了对比。对这六种新型纤维的鉴别方法进行了试验、分析和综述,并与几种易混淆的常规纤维的相应特征进行了区别,提出了有效的鉴别方法。  相似文献   

16.
通过8种不同的物理及化学方法,对陶瓷纤维和玄武岩纤维的鉴别进行探索,总结出一套针对这两种无机纤维的系统鉴别方法:先用感官法确定未知纤维的归属类别,再选用热分析法达到对这两种无机纤维的鉴别目的。  相似文献   

17.
纤维的性质对纸张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综述了纤维的长度、粗度和强度对纸张性能的影响 ,着重讨论了对纸张强度性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特种植物纤维的开发及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特种植物纤维以其环保和可再生性能必将成为未来纺织纤维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介绍了几种植物纤维如乌拉草纤维、藕丝纤维、桑皮纤维、竹纤维及香蕉纤维的提取方法、纤维性能和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9.
新型再生纤维的开发现状及纤维性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主要介绍了近年开发和研制的各种新型再生纤维,如Lyocell纤维、LenzingModalFresh纤维、氨基甲酸酯纤维、超导粘胶纤维、木棉纤维、甲壳素纤维、玉米纤维、Lenpur纤维、角蛋白纤维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新型植物纤维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天然纤维的发展历程做了回顾,简单阐述了新型天然纤维的开发现状,对1980年以来全球天然纤维与化学纤维总产量发展特点做出分析,并指出了开发新型植物纤维对弥补棉花产量滞后纺织加工需求缺口的重要性,开发途径可以从自然资源和农业废弃物两方面着手。重点对近年来备受关注的天然彩棉、竹纤维、罗布麻、菠萝叶纤维等9种新型植物纤维的开发与应用做了归纳,论述了充分发挥现有自然资源,加大对农业废弃物的综合开发已经成为发展绿色纤维、生态纺织品的一个显著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