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阴极电泳涂料用改性超细二氧化硅的表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超重力沉淀法制备的超细二氧化硅以应用于阴极电泳涂料为目的,用硅烷偶联剂在水介质中进行表面改性,并对改性后的超细二氧化硅用TEM(透射电子显微镜)、粒径分析、比表面积测定、热重分析等方式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改性后超细二氧化硅的一些特性和表面性质都发生了变化,可以用该方法对超细二氧化硅进行表面改性以满足阴极电泳涂料应用的特殊需要。  相似文献   

2.
橄榄石酸溶制备超细二氧化硅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但是制备的超细二氧化硅表面羟基键合严重、分散性能差、易团聚。利用硅烷偶联剂对橄榄石酸溶制备的超细二氧化硅进行改性研究。采用单因素实验考察了硅烷偶联剂品种、改性时间、改性温度及改性剂用量等因素对超细二氧化硅改性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硅烷偶联剂KH-550加入量为6 mL/g、改性时间为5 h、改性温度为75 ℃条件下,制备的超细二氧化硅表面的羟基数量减少至2.08×10 20 个/g、接枝率为8.35%、接触角达到101.51°,极大地提高了超细二氧化硅的表面疏水性。  相似文献   

3.
利用扫描电镜观察分析了蛋白石轻质页岩微粒的结构和形态,并将表面改性后的超细化蛋白石微粉与ABS树脂共混,对复合材料的结构和力学性能、流变性能和释放负离子性能进行了表征与测试。结果表明蛋白石微粉具有纳米级微孔,共混后,超细蛋白石微粉均匀地分散在ABS树脂中,ABS树脂/蛋白石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流动性、加工性明显提高,并且能够持久释放负离子。当硬脂酸加入量为蛋白石的20%时,材料的冲击强度达到最高,加工材料的最佳加工温度为240℃。  相似文献   

4.
在超细二氧化硅表面接枝聚合改性工艺的基础上,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红外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等检测手段,并结合模型计算,研究了硅烷偶联剂(silane coupling agent)对超细二氧化硅表面聚合物接枝改性的影响及其机理。认为硅烷偶联荆KH570和KH858都是有效的预处理剂,硅烷偶联剂的种类对改性影响很大。由于KH570中含有的双键与羰基形成了离域II4^4键,使其双键结合力减弱;而在KH858中由于硅原子的供电子效应,使其双键结合力有所加强;使用KH570预处理的超细二氧化硅表面含有的聚合物更多,分散性更好。KH570更适合用作超细二氧化硅表面接枝聚合改性的预处理剂。  相似文献   

5.
通过填充纳米二氧化硅(SiO2)对旋转模塑聚乙烯(PE)树脂进行增强改性,通过测试改性树脂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冲击强度、硬度、熔体质量流动速率等性能指标,并借助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示差扫描量热仪(DSC)及转矩流变仪等分析手段系统地研究了改性树脂的力学性能、结晶性能、加工性能与其各组分用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添加2%~3%纳米SiO2的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得到显著提高,且仍具备良好的旋转模塑加工性能。  相似文献   

6.
高会娜 《粘接》2022,(3):32-35
针对传统体育器材环氧树脂碳纤维复合材料脆性大、耐冲击性能差的问题,提出用真空辅助树脂传递模塑成型工艺(VATRM)制备用于体育器材的纳米二氧化硅改性环氧树脂碳纤维复合材料,借助电子万能试验机和落锤式冲击实验机研究了该复合材料的横向拉伸性能和抗冲击性能。结果表明:当纳米二氧化硅质量分数为1%时,纳米二氧化硅/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横向拉伸性能最佳,断裂伸长率为0.5%;横向拉伸强度为41.7 MPa,拉伸模量为79.9 GPa,比纯环氧树脂碳纤维复合材料的横向拉伸强度、拉伸模量分别提高124.2%和12.5%。经纳米二氧化硅改性的环氧树脂碳纤维复合材料最大冲击力为2 216 N,比纯环氧树脂碳纤维复合材料最大冲击力提高了37.2%左右。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金属钛微粉为填料,以顺丁烯二酸酐改性环氧丙烯酸树脂为主体,合成金属填料复合树脂。并以同一树脂分别以不同硅酸盐无机氧化物和钛微粉为填料对其组成的金属填料复合树脂与 Ni-Cr合金的粘结性能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工作对于低水泥和超低水泥浇注料中用二氧化硅微粉代替活性氧化铝对施工性能和脱模性能的影响进行了评价。按容积计用二氧化硅微粉代替活性氧化铝,分别对20℃、150℃和35℃下的流量和流量损失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9.
通过聚乙二醇(PEG800)对SiC微粉的包覆改性,提高了SiC微粉在聚酰胺酰亚胺树脂基体(PAI)中的分散性能。以Q235钢作为喷涂基料,采用喷涂的方法制备了包覆改性SiC微粉填充PAI涂层材料。得到的PAI涂层表面平整光滑,铅笔硬度达6H,附着力达到1级;摩擦磨损实验表明,当包覆改性SiC微粉含量达到10%(质量分数)时,涂层的摩擦学性能达到最优,摩擦系数和磨损率分别为0.186和0.167 mg/min。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改性聚四氟乙烯(PTFE)微粉以及溴系阻燃剂十溴二苯醚(DBDPO)、超细无机阻燃剂A对聚碳酸酯(PC)阻燃防滴落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改性PTFE能够有效遏制PC的熔融滴落状态。与阻燃剂一起使用,垂直燃烧测试结果达到UL94V-0级。三者共同使用阻燃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