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双通道电晕放电紫外检测及其图像融合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晕放电对电力系统的危害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检测电力设备电晕放电可有助于及时发现电力设备故障的类型和严重程度.利用双通道紫外检测系统对紫外日盲波段(240 ~ 280 nm)的电力设备的电晕放电进行检测,并研究了系统的图像融合.针对可见光和紫外光双光谱的图像融合问题,提出了适合于双通道紫外检测系统融合的IHS空间变换图像融合算法.通过实例验证了算法的正确性,并且与几种经典的融合算法比较,突出了所用算法的优点.得到的融合图像的放电点和背景图像均清晰、可识别.该方法对提高系统实时检测的可靠性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针对电力系统中红外成像、紫外成像、紫外脉冲检测等带电设备非接触式放电检测技术存在的问题,研制了一种新型电力设备在线监测装置;该装置主要由紫外红外双光谱探测模块、嵌人式系统模块、温度湿度测量模块、GPRS无线通信模块构成,通过图像融合处理技术将设备的局部放电和温度分布数据,置人设备可见光图像,获得设备双光谱状态图像,不但以图像方式直观地显示出放电位置、温度分布及其发展变化情况,而且能定量表示放电程度;介绍了双光谱在线监测装置的原理及软硬件实现.  相似文献   

3.
紫外红外双光谱电力设备在线监测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辉建  阳明  蒋燕  李霜 《自动化仪表》2012,33(2):58-61,64
针对电力系统中红外成像、紫外成像、紫外脉冲检测等带电设备非接触式放电检测技术存在的问题,结合紫外脉冲探测扫描、红外测温扫描、摄像和图像处理技术,研制了一种新型电力设备在线监测系统.该系统主要由紫外红外双光谱探测模块、嵌入式系统模块、温度湿度测量模块和广域无线通信模块构成.通过图像处理技术,将设备的局部放电分布和温度分布数据置入由摄像头获取的设备图像,建立与设备图像的对应关系.系统不仅能定量表示放电程度,而且能以图像方式直观地显示出放电位置、温度分布及其发展变化情况,并及时发现电力设备的故障,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前针对输变电设备的电晕放电监测主要有人工巡查监测、脉冲电流监测、红外监测、超声波电晕监测和紫外监测等方法,而紫外监测在检测局部放电阶段、缺陷定位的精确度、缺陷排查的准确度、测试范围的四个方面都具有优势,本文从紫外在线监测系统的气候环境检测、紫外光监测过程中的核心要点和工作重点等角度出发,重点分析了部分环节影响整体紫外系统检测准确性的原理,并给出选材建议,最后研制出一套切实可行效果良好的紫外在线监测系统。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采用IGBT功率器件、PWM控制和康铜电阻合金为放电电阻的放电系统,其放电电流在4~20A的大范围内连续可调,且有较高的恒流精度,实现了对大容量蓄电池负荷能力和容量的核对性检测.结果表明,此系统的研制改变了以往蓄电池监测设备精度低、可靠性不高的状况.关  相似文献   

6.
针对紫外检测系统的要求,采用基于DM642为核心的处理平台,设计了可对紫外光和可见光两路信号进行采集、配准和融合处理的双光谱图像检测系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提高图像融合处理的速度和系统运行效率,满足对紫外信号进行检测和定位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针对电力系统中高压设备电晕放电的检测及定位问题,介绍了一种日盲紫外电晕探测系统,该系统采用可见光和紫外光两台相机在同一视场采集图像,在LCD上实时显示两路信号经融合后的视频图像,便于观测电晕的同时确定电晕产生的部位.提出了利用小波变换方法,实现日盲紫外探测系统中双谱段视频图像的融合.结果表明此方法能够充分有效地将两种不同谱段的信息融合在一起,输出视频达到预期效果且能够满足实时性要求.  相似文献   

8.
基于弓网放电机理,提取电弧发生时刻放电特征量—(250±10)nm波段的紫外光,作为在线检测目标,研制出了一种非接触式紫外弓网电弧检测系统。利用该检测系统对广州地铁二号线弓网电弧现象,进行现场检测,利用经验模态分解(EMD)方法筛除电弧电流的趋势信号,对处理后的电流信号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电弧的发生导致牵引电流中0~50 Hz谐波幅值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9.
针对传统的高压电气设备紫外漏电检测方法存在的紫外图像处理算法复杂、精确度低等问题,采用基于高斯函数色彩映射的图像分割算法分割进行图像预处理。通过绝缘子污秽放电实验,拍摄高压故障设备紫外辐射图像,对紫外图像进行图像分割处理。从紫外光斑的二值图像中提取故障设备紫外辐射光斑区域特征,评估高压绝缘设备故障等级。实验过程中,在不...  相似文献   

10.
<正> 紫外光敏传感器是一个高灵敏度和高输出功率的冷阴极放电管。当有紫外线辐射时,管子放电,输出脉冲信号。它由玻璃管外壳、阳极、阴极和内封气体组成。紫外光敏传感器的供电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用直流供电,另一种用脉冲电源向紫外管供电。不论采用何种方式,其结果都是输出脉冲信号,而这种脉冲的频率  相似文献   

11.
EAST工程数据可视化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EAST装置由多个子系统组成,只有当各个子系统运行参数满足条件时,才能进行等离子体放电实验。在放电实验过程中,远程实时监视装置运行状态,确保装置的正常安全运行尤为重要。本文根据EAST实验的需求,并依据EAST的网络结构,设计了B/S模式与C/S模式相结合的数据可视化系统。该系统可以使实验人员在放电时及时掌握各子系统的运行状态,能够对实验数据进行在线分析处理,及时做出判断和决策,以保证装置和实验的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12.
介绍计算机火灾报警控制系统中故障的检测原理和处理方法.系统以单片机为控制核心,根据总线状态变化和比较电路信号判断探测器和电源的故障,处理后发出故障报警信息.  相似文献   

13.
曾德文  曹建  丁家峰 《计算机仿真》2012,29(2):319-322,371
研究优化无线接收信号的放大问题,监测电力变压器局部放电水平,对维护电力变压器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天线传感器所接收的局部放电信号较为微弱,频带较宽,在进入后端的仪器或采集系统之前需要进行放大处理。因此根据放电信号的基本特征,提出引入频率响应负反馈来平衡增益、驻波比、噪声系数及带宽等指标,设计一个用于放大局部放电信号的超高频宽带低噪声放大器,利用ADS软件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放大器具有较宽的带宽,增益平坦性、噪声系数和驻波比指标效果较好,为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
近年采,虚拟仪器技术在各行业应用中快速发展,特别在复杂信号处理及数据存储量大的应用领域拥有优势.针对原有巴克豪森检测仪在数据处理和数据存储方面的不足,研究并开发了基于计算机虚拟仪器技术的巴克豪森检测仪.介绍了该系统的原理、结构、特性,还指出了其在铁路、汽车制造等领域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基于针-网放电结构,设计了一种新型的辉光放电装置,并研究了放电针数量、针间距、放电间距和载气流速等因素对放电稳定性、起辉电压、放电功率及放电能量密度的影响.实验表明:载气流可带走放电产生的不均匀热量,使得放电更加稳定;电极间距越小,起辉电压越低,越容易向火花放电过渡;针间距越大,单针的放电功率也越大.放电能量密度不仅受针间距的影响,还受到放电针数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设计主要目的旨在解决电力设备的人为检测的麻烦、不安全,为此引入基于嵌入式计算机系统开发与紫外内窥检测技术相结合的智能检测应用。设计了一套基于嵌入式系统的电力设备紫外监测系统,该系统核心部分主要由紫外探头、嵌入式计算机系统和GPRS模块构成。利用日盲型的紫外传感器检测特定波长的紫外线来正确检测电力设备的放电,并将紫外放电检测和视频内窥技术相结和实现了基于无线GPRS的电力设备紫外放电的远程实时在线监测,最终监控数据通过嵌入式计算机系统处理利用GPRS模块通信网络将信息反馈给工作人员做处理。  相似文献   

17.
张宏志  谷伟岩  郭星灿 《测控技术》2015,34(12):120-121
主要探讨了飞机表面静电干扰产生的机理以及消除方法,介绍了静电释放器的分类及设计需满足的主要性能指标。以某型水上飞机为例,对静电释放器的安装设计进行详细的说明,为水上飞机静电释放器的设计提供科学、有益的参考,确保静电释放器使用的安全性、安装布局的合理性,保证飞机静电释放的质量,从而有效降低对通信导航系统的干扰,保障飞行安全。  相似文献   

18.
PLC在闭气塞自动检测装置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介绍了一种对新的火工品闭气塞自动检测装置,该技术是利用图像处理技术和PLC控制技术来实现的。从装置的原理和工作过程入手,详细讨论了PLC控制系统的设计和实现过程。实践结果表明,利用PLC实现火工品闭气塞自动检测装置的控制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可使整个检测过程不需人员投入自动完成,与传统检测方法相比较,显著提高了闭气塞的检测精度,并且检测效率可提高数十倍。  相似文献   

19.
气体绝缘开关设备(GIS)放电会引起闪络放电故障,为了对设备的放电点实现准确故障定位,通过研究GIS闪络放电特性,提出了以压电复合材料传感器为基础的超声波检测方法.在实验研究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得出GIS设备放电产生的超声波传播特性及规律,从工程应用角度设计了GIS闪络放电超声波检测系统.实验现场应用证明该检测系统的实施可准确定位闪络故障位置并及时报警,为输电线路安全运行提供可靠保障.  相似文献   

20.
大尺寸复杂形状组合测量系统的全局标定与多视数据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飙  曲学军 《自动化学报》2017,43(11):2051-2060
为解决大尺寸复杂形状全局测量与局部精度控制的矛盾,提出以大空间测量设备为全局控制手段,集成终端近距离测量设备的组合测量、全局标定与数据融合方法.在多站位下观测测量控制网以获取冗余观测数据,利用测量平差优化技术完成控制网的高精度标定.建立全局测量坐标系与测量控制网的物理关联,实现测量空间基准定义的唯一性.布设扫描仪观测目标并建立基准坐标系,为扫描仪位姿空间定位提供观测目标.建立扫描仪坐标映射模型,基于平差优化技术完成模型的高精度标定.测量过程中通过移动扫描仪获取多视角精密测量数据,利用激光跟踪仪完成局部视角位姿的动态跟踪,结合控制网的坐标观测实现局部视角测量数据的全局标定与数据融合.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组合测量与标定方法有效地拓展了测量空间并控制了全局测量误差,同时避免了额外标定设备与标定操作的介入对测量工作的干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