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下抽采煤层气是指在采煤前、采煤过程中以及采煤后在井下采煤工作面进行煤层气抽采。地下抽采煤层气,不仅可以减少煤矿瓦斯灾害,而且可以达到保护环境、利用资源的目的。论文对某矿胶运顺槽掘进巷道在不同掘进工艺下其煤岩应力场、煤层气渗流场的演化规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模拟结果表明距煤壁位置不同,煤层气流动规律随之变化。煤层中的煤层气压力随着煤壁暴露时间的增加煤层气压力的也随之发生改变,整个煤层气压力在降低。 相似文献
2.
<正> 化工过程模拟指对某一化工过程的数学模型或相似模型进行研究,它具有安全、重复性好,可进行稳定性及参数敏感性实验等优点,因而在化工技术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提出的用电路模拟反应器,属于相似模型的模拟法。与其它相似模型方法比较,电路模拟更加经济、安全,当需要改变反应器的设计和操作参数时,只需更换几个相应的 相似文献
3.
4.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3,(16)
介绍了多极子阵列声波测井仪器的信号接收电路。这种电路由信号的缓冲与合成、多种模式的选择、两级带通滤波电路和程控增益放大电路等部分组成,能通过对接收换能器信号的组合形成单极、偶极和四极子声波信号,具有抗干扰能力强、结构紧凑升级扩展容易、技术指标先进等特点。 相似文献
5.
在钻井过程中井下振动是不可避免的,它包括自然振动和非常规振动,针对这两种振动,阐述了几种比较成熟地井下振动在钻井中的应用与开发实例。文章主要介绍了井下振动的利用技术原理。这些合理的开发都促进了钻井效率的提高。其中利用井下振动波进行钻井防碰监测是最新的技术研究成果,创新性很强,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7.
为了探究有机金属框架MOF-74能否作为一种优良的固体吸附剂,分离H2/He混合物中H2,并达到提纯He的目的,采用分子模拟的手段研究了H2、He及H2/He混合物在M-MOF-74(M=Mg、Co、Ni、Cu、Zn)上的吸附性能及吸附机理。结果表明,在1 bar(1 bar=105 Pa)压力和25℃条件下,纯H2对纯He在Ni-MOF-74上的选择性达6.58,而Mg-MOF-74对H2的吸附量最大,其值为0.19 mmol·cm-3,为He吸附量的6.46倍。当H2/He混合物的浓度发生变化时,对其在M-MOF-74上的吸附分离因子没有较大影响,说明浓度变化不会影响M-MOF-74上吸附位点容纳H2和He的能力。吸附位点和吸附热分析表明,MOF-74上的金属离子未饱和位点能够显著增强其对H2的吸附能力。其结果对判断M-MOF-74是否具有分离H2/He混合物的潜力,以及定量分析MOFs金属未饱和位点对H2/He混合物分离的贡献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究有机金属框架MOF-74能否作为一种优良的固体吸附剂,分离H2/He混合物中H2,并达到提纯He的目的,采用分子模拟的手段研究了H2、He及H2/He混合物在M-MOF-74(M=Mg、Co、Ni、Cu、Zn)上的吸附性能及吸附机理。结果表明,在1 bar(1 bar=105 Pa)压力和25℃条件下,纯H2对纯He在Ni-MOF-74上的选择性达6.58,而Mg-MOF-74对H2的吸附量最大,其值为0.19 mmol·cm-3,为He吸附量的6.46倍。当H2/He混合物的浓度发生变化时,对其在M-MOF-74上的吸附分离因子没有较大影响,说明浓度变化不会影响M-MOF-74上吸附位点容纳H2和He的能力。吸附位点和吸附热分析表明,MOF-74上的金属离子未饱和位点能够显著增强其对H2的吸附能力。其结果对判断M-MOF-74是否具有分离H2/He混合物的潜力,以及定量分析MOFs金属未饱和位点对H2/He混合物分离的贡献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在模拟井下环境中堵剂的结构形成与失效机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XRD,TG和SEM-EDS等研究了在模拟油井深处温度,压力条件下养护的G级油井水泥和YLD型堵漏剂浆体的水化产物和显微结构。在高温高压动态养护条件下,硬化水泥浆体内部存在大量CSH凝胶和Ca(OH2)晶体,而堵漏剂浆体的主要水化产物是CSH凝胶。在钢管-浆体界面,虽然水化程度更高,但CSH凝胶和Ca(OH)2晶体的量却很少;主要的水化产物是钙矾石和水化钙黄长石。界面处的显微结构也比浆体内部疏松。这表明在钢管-浆体界面处存在严重的溶蚀现象,导致水泥浆体很快损失胶凝性,这可能是水泥基堵剂失效的主要原因。堵漏剂浆体的溶蚀速率小于油井水泥浆体,其溶蚀表面可发生再水化过程,新生成的CSH凝胶具有修补受损界面的“自愈”作用,使堵漏剂浆体与钢管的粘结作用得以维持,从而延长堵漏剂的有效使用期。 相似文献
10.
针对强化换热时较难避免的压降损失问题,以数值模拟为手段,对比分析了换热管中安装V字折流板(V-baf)、柱状扰流子(C-rod),以及旋流子(S-gen)等扰流元件后,流体流动和换热情况。结果表明:扰流元件的加入,可以一定程度上强化传热;总结文献中已有的换热性能评价标准,综合考虑换热强化和压降损失,发现PEC(Performance Evaluation Criterion)是一种容易理解、易于计算的评价指标;经过对比3种扰流子的换热效果,其中旋流子诱导管内流体产生旋转流动,旋转流动可以使得流体在径向发生混合,增大核心区流体温度均匀程度,符合二次流强化与核心流强化原则;同时,旋转流动持续距离长,可以保持较长距离不衰减,换热综合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1.
12.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9,(17):217-218
自从迈入21世纪的新大门,国内经济水平和科学技术都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和进步,这也很大程度促进矿产行业的进步,我国对能源的需求日趋增大,尤其是对矿产资源方面的需求更加迫切,因此矿产范围也在逐渐变大。然而采矿工作安全隐患非常多,稍有不慎就会发生危险,不仅对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形成威胁,还会大大降低矿产的品质,除此之外,需要先进的科学技术作为支撑,整个流程非常繁杂,每个环节都极其重要。由此可见,采矿工作不仅需要先进的科学技术作为支撑,还需要提前做到一切准备,对矿产资源的各种信息做到了如指掌,然后根据其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合理科学的开采技术,从而保证采集出的矿产具备高品质,并保证安全。井下作业与采矿技术密不可分,在矿产行业中必须将两者科学结合,并分析其特点和发展情况,从而选择出最合理的方式,进而提升采矿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13.
采用回流法提取荨麻子脂肪油,并对其进行柱前衍生化,采用Agilent TC-C_(18)柱建立了HPLC-DAD法测定荨麻子脂肪油中3种脂肪酸的含量。结果表明,荨麻子脂肪油中3种脂肪酸的进样量(x)与峰面积(y)的线性回归方程和线性范围如下:α-亚麻酸,y=75.77x-10.8(R~2=1.000),2.65~13.25μg;亚油酸,y=39.49x+492.4(R~2=0.999),18~150μg;硬脂酸,y=95.74x-14.4(R~2=0.999),0.635~3.175μg;样品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9.83%、98.66%、100.56%,RSD分别为0.48%、1.79%、2.23%。该方法方便且平稳、准确可重复,可用作质控荨麻子脂肪酸的含量。 相似文献
14.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使用小屏幕移动设备上网,其方便快捷的特点让手机端网页使用量远超PC端.针对不同的终端设备来开发不同的网页成本较高,因此响应式网页设计应运而生.本文旨在研究Bootstrap前端框架技术,对常见的响应式网页布局方式进行了比较,并对Bootstrap实际应用案例展开详解. 相似文献
15.
使用甲苯二异氰酸酯(TDI)和聚丙二醇(PPG)通过前端聚合,制备出聚氨酯预聚体。研究了前端聚合反应速率与PPG分子质量以及催化剂DBTDL与TDI比例之间的关系。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分析表明,前端聚合法合成的聚氨酯与传统聚合法合成的聚氨酯具有相同的特征吸收峰,运用扫描电镜(SEM)可以看出前端聚合法合成的聚氨酯具有良好的分散性。 相似文献
16.
采用QCISD(T)/6-311++G(d,p)//B3LYP/6-31G(d,p)双理论方法研究了Cl原子与CH3COCH3的抽氢反应过程.在B3LYP/6-31G(d,p)水平上优化了反应物、产物、过渡态的几何构型,并作了最小能量路径分析.在从头算的基础上,用变分过渡态理论加小曲率隧道效应方法计算200~2500 ... 相似文献
17.
18.
19.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4,(4)
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各行业领域的前进步伐,石油企业也不例外。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石油能源大国,在石油的生产与交易方面可以说是引领世界前沿,不过还有一些技术领域与国际水平相差一定的距离,由于我国各区域的地形或者地质存在明显差异,所以,使得石油开发及开采过程中面临着巨大的技术挑战。本文首先指出了油田井下作业中抽油泵打捞时碰到的问题,其次,对抽油泵打捞技术及其优缺点进行了分析,并且阐述了其实践应用中所带来的成效。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用于多方案比较的3种动态分析法的原理及应用,从数学上证明了利用这3种方法进行方案比较所得的结论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