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稠油化学驱过程中降黏剂浓度对稠油乳化影响明显,通过测量不同浓度降黏剂的稠油乳状液黏度-时间曲线,以黏度、降黏率为指标分析了黏度曲线与乳液特性的关系。结果表明,当降黏剂的浓度远大于临界乳化浓度时,形成稳定O/W乳状液,黏度低、降黏率大于95%。当降黏剂的浓度大于临界乳化浓度时,形成O/W乳状液,而后随着表面活性剂向油相的迁移,油滴聚并、分层。当降黏剂的浓度与临界乳化浓度相当时,乳状液油O/W转化为W/O,黏度大幅度提高。当降黏剂的浓度小于临界乳化浓度时,只能形成W/O乳状液。  相似文献   

2.
稠油O/W型乳状液稳定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大庆黑帝庙稠油为研究对象,依据稠油乳化降粘原理及O/W型乳状液的形成机制,考察了表面活性剂类型及添加量,碱的添加量,温度、油/水比、振荡方式等因素对稠油O/W型乳状液稳定性的影响。为筛选降粘剂复合配方及选择降低粘工艺提供了必要的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3.
利用碳酸钠(Na2CO3)乳化稠油,采用机械搅拌法探究稠油质量分数、Na2CO3质量分数、乳化温度和搅拌速率对水包油(O/W)型乳状液的影响;利用水力空化技术强化制备乳状液,探究Na2CO3质量分数、空化入口压力、空化次数对乳状液的影响。基于机械搅拌法确定最优实验条件为:稠油质量分数为70%、Na2CO3质量分数为2 000μg/g、乳化温度为30℃、搅拌速率为1 000 r/min。水力空化技术制备乳状液的实验结果表明,随着Na2CO3质量分数的增加,乳状液表观黏度升高、分水率降低。空化入口压力为0.3~0.7 MPa时,随着空化次数的增加,乳状液的表观黏度升高,分水率降低;入口压力为0.9 MPa时呈相反规律。结果表明,与机械搅拌法相比,水力空化所制备乳状液油滴粒径小且分布均匀,在大规模制备稠油O/W型乳状液领域有很大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4.
针对泌阳凹陷南部陡坡带泌304区块地下原油粘度高的特点,本文通过化学降粘方法,筛选出能够和稠油乳化并形成水包油(O/W)型乳化液的表面活性剂,优选表面活性剂浓度,研究了温度、矿化度、油水比等对乳状液粘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纳米TiO_2溶胶W/O型乳液的稳定性及其微胶囊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W/O/W复相乳液体系中,TiO2溶胶W/O型乳状液的稳定性对所制备的微胶囊形貌影响很大。以破乳率为衡量标准,借助显微镜观察,探讨了内水相含量、Span-80用量、乳化速率和乳化时间等参数对W/O型乳状液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TiO2溶胶含量为50%(v)、Span-80体积分数为5%时,乳状液的稳定性较好,存在较优的乳化速率8000~10000 r·min-1,和乳化时间8~10 min。以聚乙烯醇(PVA)水溶液为外水相、戊二醛(GA)为交联剂,在稳定的W/O型乳状液基础上所制备的微胶囊粒径均匀,分散性好。热分析表明,微胶囊中TiO2的含量约为35%。  相似文献   

6.
将尚店油田稠油配成不同含水率的稠油乳状液,利用黏度法研究了含水率与乳状液类型的关系,得到了含水率在60%左右时体系从W/O型转变为O/W型,此含水率时乳状液黏度达到最大值,对于综合含水为55%的尚店油田稠油乳状液,其黏度达到10 206 mPa.s。根据黏度、界面张力等实验数据,结合稳定性分析等微观分析方法研究了破乳剂SD-1的降黏效果及降黏机理,结果表明:SD-1质量浓度为0.10 g.L-1时,降黏率可达82.1%;破乳剂的加入加速了稠油乳状液中水滴的聚并沉降从而引起了稠油乳状液的反相,导致脱出水成为连续相,油分散或包裹在水中,从而使体系黏度大大降低。现场试验采用机械式井口自动点滴加药方法,实施井筒降黏19井次,降黏率达到75.7%,节约费用54%。  相似文献   

7.
石油醚W/O乳状液及其液膜稳定性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以破乳率为衡量标准,借助显微镜直接观察,探讨了乳状液含水量、表面活性剂用量、乳化时间、乳化强度等因素对石油醚W/O型乳状液体系稳定性的影响。在实验范围内,乳状液含水量的提高及表面活性剂用量的增加,有利于乳状液的稳定;存在较优的乳化时间20min和乳化强度4000rmin-1。选取脂肪烃、芳香烃、混合烃共6种不同油相制备乳状液,对比其稳定性的差异。此外,还初步考察了石油醚W/O/W液膜溶胀和泄漏问题,结果表明该乳状液膜泄漏率低于3.5%,表观溶胀率约为20%。  相似文献   

8.
超声波会使稠油的组分发生变化,对稠油有一定的降粘作用。超声波作用高含水W/O乳状液在没有乳化剂存在的条件下,能够形成O/W乳状液,这种方式形成的乳状液与加乳化剂转相形成的O/W乳状液相比,稳定性比较差,液滴粒径分布范围变宽,但主要分布范围变窄,液滴分散情况较好。流变性虽然遵循幂律流体规律,非牛顿性有所减弱。从微观观察来分析,在本实验研究范围内,经超声波处理后的高含水W/O乳状液形成的O/W乳状液并非严格意义上的乳状液。  相似文献   

9.
简要介绍稠油乳化降粘管输的机理,并针对乳化降粘剂的选择方法进行总结概括。重点介绍了HLB法乳化剂筛选,HLB值判断,以及HLB计算方法。并从乳化降粘率、乳化剂的稳定性、乳化剂的流变性和乳化剂的破乳性能等方面进行评价O/W型乳状液,选择适配的乳化剂。  相似文献   

10.
渤海C油田导管架期间首批12口预钻井在生产过程出现了生产压差高产量低的现象,分析认为原油乳化堵塞是潜在伤害因素。为了明确原油乳化堵塞机理,为产能恢复措施制定提供指导,针对该批低产井开展原油乳化堵塞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当含水率为20%时,原油乳状液黏度为最高值10.9 mPa·s,为原油乳化反相点,乳状液类型为油包水(W/O)型;当含水率大于20%时,乳状液黏度降低,类型为水包油(O/W)型;原油高含水时,乳状液类型为O/W型,降低储层渗透率25.21%,对储层伤害相对较小;原油低含水时,乳状液类型为W/O型,降低储层渗透率75.01%,对储层伤害大。随着乳状液质量浓度从1000mg·L-1增加至4 000 mg·L-1,岩心渗透率伤害程度最高达到50%。以I01H和I28H井为例,结合实验结果对实际生产动态进行分析,两口井生产初期含水率升高至20%后,生产压差不变,采液指数下降,说明原油发生乳化并堵塞近井地层,与实验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1.
选取15W40柴机油、15W40汽机油、80W90齿轮油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油样在形成乳状液后的40℃、100℃运动粘度以及表观粘度,研究了乳化后的油样的粘度变化。随着乳状液的形成,油样的粘度逐渐增加,乳状液越多粘度增加越快:当乳化的油量超过一定值后,润滑油将不能被泵送到润滑部位。通过实验分析,为乳化对润滑油的粘度影响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气相SiO2对环氧树脂E-44的乳化稳定作用。结果表明:气相SiO2的表面性质对环氧树脂E-44的乳化稳定作用有较大影响,未改性的气相SiO2没有乳化作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DTAB)、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改性的气相SiO(2DTAB-SiO2、CTAB-SiO2)能形成较稳定的O/W乳状液,其中用浓度为1×10-3mol/L、接触角为84.1°的CTAB改性气相SiO2得到的乳状液稳定性最好。CTAB-SiO2与环氧树脂专用乳化剂EP-1合用形成的乳状液为W/O/W型多重乳液。  相似文献   

13.
三元复合驱中原油乳化作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骆小虎  林梅钦  吴肇亮  李明远 《精细化工》2003,20(12):731-733,741
通过乳状液稳定实验考察了大庆油田碱-表面活性剂-聚合物三元复合驱过程乳状液的形成机理、乳状液类型及稳定性。结果表明,大庆原油与碱反应1d时,测得其浓相体积分数为25%,所形成的乳状液为O/W型乳状液,而随着原油与碱作用时间的增加,其浓相体积分数达到40%以上,形成W/O型乳状液,且乳状液稳定性随作用时间增加而增强。大庆原油与水溶性表面活性剂ORS-41溶液作用时,所形成的乳状液为O/W型,且乳状液的稳定性与原油和ORS-41作用时间的长短关系较小。原油与NaOH和ORS-41混合溶液作用时,形成上层为W/O型乳状液,下层为O/W型乳状液的混合体系。  相似文献   

14.
室内模拟配制三元复合驱采出液,利用TURBISCAN稳定性分析仪考察了不同乳化条件下模拟乳状液的稳定性,最终确定W/O乳状液的最佳乳化条件为乳化时间12min、乳化转速3000rpm、乳化温度58℃,且随着含水率的增大,乳状液稳定性变差,固体粒子的存在增加了乳状液稳定性。  相似文献   

15.
试验模拟二元复合驱油体系及地层中原油形成乳状液条件,通过对室内模拟形成的乳状液。通过单一变量法改变形成乳状液所需的二元复合体系及原油的浓度,分别研究各变量对乳状液的稳定性及乳状液类型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对形成乳状液类型影响最大的是油水比。对于乳状液稳定性,O/W型乳状液中聚合物对乳状液体系稳定起到积极作用,活性剂浓度高于50 mg/L时起到消极作用;W/O型乳状液中聚合物不利于乳状液稳定性,活性剂随着浓度的增加对乳状液稳定性由消极作用转变为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6.
固体颗粒对油水界面性质及乳状液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界面张力仪、表面粘弹性仪和Zeta电位仪,研究了固体颗粒对胜利原油油水界面性质及乳状液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固体颗粒的存在使得油水界面张力及界面剪切粘度增加,O/W型乳状液的稳定性增加,而且随固体颗粒浓度增加,乳状液稳定性增强;在0.21~500μm范围内,固体颗粒粒径减小,其与原油形成的O/W乳状液稳定性增强,乳状液内部油珠表面Zeta电位负值增加。  相似文献   

17.
为解决传统膜乳化法制备单分散O/W型乳状液中存在的粒径和通量的矛盾,介绍了采用二级陶瓷膜乳化在射流条件下制备单分散O/W乳状液的方法。2套一体式陶瓷膜乳化装置被串联使用,一级膜乳化采用孔径为0.16μm的ZrO2陶瓷膜,二级膜乳化采用孔径为1.5μm的-αA l2O3陶瓷膜。以甲苯/水体系为研究对象,阴离子表面活性剂(SDS)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乳化剂OP)分别被用作乳化剂。2种情况下均可获得单分散的乳液,能耗分别是1.53×105J/m3和1.21×105J/m3。因此,该方法可在较低的能耗下制备单分散乳液。  相似文献   

18.
以HLB值选择乳化剂 ,制备出了柴油O/W微小乳状液及W /O微乳状液 ,系统地考察了复合乳化剂的HLB值、种类、组成、乳化温度、极性添加剂对两种乳状液的形成及粒径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龚献  吴玉国  李小玲 《应用化工》2023,(4):1218-1224
根据国内外近年来对稠油乳状液稳定性的研究,综述了水包油型稠油乳状液稳定性的影响因素。介绍了水包油型稠油乳状液的形成以及油水界面膜性质,油水界面膜的强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水包油型乳状液的稳定性。其次综合分析了稠油乳状液的动态稳定性与静态稳定性,含水率、乳状液粒径分布、乳化温度、界面张力、矿化度以及化学添加剂都对水包油型稠油乳状液的稳定性存在一定的影响。最后简介了基于聚焦光束反射测量仪的乳状液粒径分布测量,为研究稠油乳状液的动态稳定性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系统阐述了国内外W/O型乳状液蜡沉积研究进展,并着重分析了乳状液蜡沉积影响因素、蜡沉积机理、乳状液蜡沉积实验装置及油水两相蜡沉积动力学模型的建立。目前,W/O型乳状液的蜡沉积研究还有很多关键问题尚未解决,如蜡沉积层的形成过程、蜡晶颗粒的沉积概率及剪切剥离机理等。对W/O型乳状液蜡沉积机理和规律进行深入研究,需要以W/O型乳状液的微观机理研究为基础,重点探索分散体系下分散相液滴对胶凝过程、蜡分子扩散路径、界面吸附及老化等的影响,解决制约W/O型乳状液蜡沉积机理研究和预测模型准确性等关键问题;目前,W/O型乳状液蜡沉积测试手段较单相原油研究还比较单一,将核磁共振(NMR)、X射线衍射(XRD)及光谱测试等先进手段用于乳状液中蜡沉积的研究将成为未来发展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