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静  刘玉娟  瞿朝朝  张倩萍  李宛珊 《当代化工》2021,50(10):2338-2343
为明确不同夹层条件下厚层油藏早期注聚开发规律及剩余油分布规律,寻找挖潜方向,基于相似准则开展不同夹层条件下厚层油藏早期注聚驱油实验.结果表明:剩余油富集在生产井端顶部、夹层下部.夹层越长,上部剩余油富集程度越低、范围越小,下部剩余油富集程度越高、范围越大.隔夹层规模越大,采收率越高,但注水井钻遇隔夹层降低采收率2%,生产井钻遇隔夹层提高采收率2%.注水井隔夹层降低纵向波及系数,隔夹层越长,上部波及程度越大,下部波及程度越小.存在隔夹层驱油效率好于无隔夹层,隔夹层越长,其上部驱油效率越高,其下部驱油效率越低.将研究成果应用到渤海L油田调整挖潜试验中,部署水平井产油量达到85 m3·d-1.  相似文献   

2.
针对CO_2驱过程中因为渗透率差异导致的波及效率低的问题,通过物模实验研究泡沫与凝胶结合提高气驱效果。结果表明,单独使用泡沫可以提高采收率18. 8%,注泡沫后再注凝胶可进一步提高采收率4. 97%,二次注泡沫可再提高采收率16. 27%。大段塞的凝胶注入在提高波及的同时会将剩余油封闭在储层中,不利于总采收率的提高。泡沫对储层无伤害,与少量凝胶配合使用可大幅度提高气驱效果。  相似文献   

3.
《应用化工》2022,(10):2087-2089
针对CO_2驱过程中因为渗透率差异导致的波及效率低的问题,通过物模实验研究泡沫与凝胶结合提高气驱效果。结果表明,单独使用泡沫可以提高采收率18. 8%,注泡沫后再注凝胶可进一步提高采收率4. 97%,二次注泡沫可再提高采收率16. 27%。大段塞的凝胶注入在提高波及的同时会将剩余油封闭在储层中,不利于总采收率的提高。泡沫对储层无伤害,与少量凝胶配合使用可大幅度提高气驱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前,我国大多数油田已经进入开采的中后期,如何加大对这一部分油田剩余油的开发,进一步提高原油采收率,提高原油产量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加大剩余油即提高原油驱油效率一般从提高波及面积和提高洗油效率两个方面进行[1,2]。本文以提高水驱波及面积为指导方向对注水井调剖进行了室内实验研究。以WN储层为例,对凝胶堵水剂泡沫堵水剂进行了优选。结果表明,使用凝胶颗粒堵剂与泡沫堵剂对提高WN储层原油的采收率均有一定的效果;泡沫堵剂对WN储层的调剖效果略好于凝胶颗粒的调剖效果。  相似文献   

5.
高89-1块构造位于正理庄油田北部,自实施CO2驱提高采收率先导试验以来,经历了“单井试注、四注一采、注采完善”三个开发阶段。高89区块目前存在地层压力保持水平低、二氧化碳气窜严重、气驱波及系数及驱油效率比较低、泵效低和单井产量低的问题,但储层内仍存在大量剩余油,需进行剩余油分布状况及类型、剩余油分布主控因素等研究。通过建立本区块的地质模型、生产动态模型,开展气驱后剩余油分布规律、气水交替机理、气水交替方案及纵向均衡驱替方法等方面的研究,提出了CO2驱后期提高油藏采收率措施,为其它类似油藏的开发提供借鉴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6.
目前油田常规注水开发难度不断增加,应用注CO2气驱技术能够有效解决注水困难等问题,提高了原油采收率。在室内实验研究的基础上,应用数值模拟技术优化了注气方式及注气时机;分析了油藏地质参数对注CO2气驱提高采收率的影响。研究表明:水气交替注入方式更优;非均质性越强,开发效果越差;油藏渗透率越大、含油饱和度越高、原油粘度越低,注CO2驱油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7.
低渗透油藏储层致密,水驱后期,含水率逐渐增高,驱替效率也随之降低,剩余油潜力依然较大。应用CO_2驱油技术,一方面可以较大幅度的提高采收率,同时也可将一部分的CO_2封存在地下。通过室内CO_2、水交替驱油实验以及实际生产,分析了采收率提高情况以及影响采收率提高的因素。结果表明:气水交替驱最终驱油效率51.2%~62.7%,平均58.7%,比水驱油平均高10.1%;尤其以渗透率大于1.0×10~(-3)μm~2的样品采收率提高比较显著;气水交替驱,不同渗透率岩样在注入0.5 PV的气体或者水时躯替效率提高最大;驱替压差与渗透率呈反比关系,随着驱替压差的减小驱油效率增大;低渗透油藏在实际注气生产过程中,应综合考量各类因素的影响,制定合理的注采方案。  相似文献   

8.
制备了纵向非均质平板岩心模型,模拟油层水驱、聚驱、凝胶调剖,采用电阻率法得到剩余油分布情况,得出转注聚前不同注水PV数情况下模型内剩余油分布特征。实验结果表明,注水PV数越小,水驱阶段采收率越低,模型内剩余油越富集,越有利于提高化学驱洗油效果;转注化学驱越早,对高渗透层的波及程度及洗油效果越好,越有利于波及高渗层油藏两翼死油区,对过渡带的洗油效果越明显,对低渗透层作用不明显;方案1-1驱替最终采收率最高,为56.8%。  相似文献   

9.
针对三元复合驱在采油现场应用中存在的作用机理较复杂的问题,建立了二维非均质物理模拟模型,以五点井网的1/4单元作为物理模拟对象,研究了三元复合驱提高采收率的渗流规律,并对比分析了水驱、聚合物驱及三元复合驱的驱油效率与含水率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注入三元体系后,在三元复合体系的协同作用下,在油藏内形成了从主流线向两侧扩展的油墙,同时中、低渗透率层的剩余油得到明显的动用,形成高含油饱和度带逐渐向生产井运移,大幅度提高了中、低渗透率层的波及体积。对于非均质油层,三元复合驱可以降低低效、无效的水循环,较好地控制流度比,扩大波及范围,提高驱油效率及原油采收率。  相似文献   

10.
某油田自投产以来还未对影响开发效率的储层孔隙结构、裂缝、敏感性等开展专项研究。储层渗透率低,物理性差,属性低渗储层,常规注水驱油方式效率低,在注水中加入表面活性剂后能将效率提升26.6%,驱油效率比水驱油了大幅度提高。水驱压力对特低渗透储层岩心驱油效率也有着一定的影响。空气渗透率不同,水驱压力的提升能够影响驱油率,驱油率会随着水驱压力的提高而提高。大于1×10~(-3)μm~2的空气渗透率的岩心,水驱压力的提高能偶让渗透率有很大幅度增高,储层易发生水窜现象,会导致驱油率有较低提升甚至有所下降;相反情况,驱油效率提高幅度会明显增大。  相似文献   

11.
文明寨油田明15块目前面临着局部高含水、采出程度低的问题,通过注空气泡沫堵塞高含水大孔道、减小油水流度差、扩大波及体积和驱油效率,达到提高高含水区剩余油的挖潜,方案实施后,提高了采油速度、采收率,因此高含水区剩余油同样是下步挖潜的目标区,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通过柱状岩心模型,实验研究了乳状液的微观驱油特性。乳状液在不同渗透率岩心中的驱替实验结果显示,乳状液提高驱油效率的幅度与渗透率有关,乳状液的粒径范围与岩心孔径范围越接近,其驱油效率越高;乳状液中液滴对提高驱油效率发挥主要作用,而乳化剂对驱油效率的贡献相对很小。对于中高渗透率岩心,黏度相同的聚合物溶液与乳状液提高驱油效率值相近。  相似文献   

13.
针对渤海D油田原油黏度大,胶质、沥青质含量高,地层水矿化度高且钙镁离子含量高的特点,合成了一种可满足渤海特稠油热采过程中伴注用的高温驱油剂OD-2,并对该驱油剂的界面张力、耐温性能、润湿性能、吸附性能、对油水相对渗透率的影响和驱油效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高温驱油剂OD-2耐温可达320℃,对渤海特稠油的界面张力为2.84×10~(-3) mN/m;高温驱油剂使润湿指数从-0.984上升至-0.204;80℃下静态吸附量3.061 mg/g,随着高温驱油剂OD-2质量分数增加,岩心残余油饱和度降低。室内微观驱油结果表明:高温驱油剂提高了注入流体的波及面积和洗油效率。质量分数1.0%的高温驱油剂OD-2在240℃辅助热水驱的驱油效率为79.60%,比单纯热水驱驱油效率提高4.24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4.
CO2驱油过程中,气窜的发生是影响驱油效果和降低采收率的重要因素,气窜已成为制约CO2驱进一步扩大波及范围、提高采收率的重要因素。利用长岩心驱替实验,分析了温度、压力、油藏非均质性及注入压差对CO2窜逸的影响规律,研究可知,驱替压差是影响气窜速度的主要因素,随着驱替压差增加,窜逸时间明显变快,相同驱替压差条件下,气窜速度随渗透率增加而增加,通过该项研究可以现场科学的封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对于非均质储层,聚合物驱可有效抑制高渗层的指迚和无效循环,扩大注入剂波及体积,是提高常觃油田采收率的有效方法。但由于存在层内窜流,聚合物驱后储层内部受效情况极为复杂。通过人造岩心、物理模拟和数值模拟等方法,综合考察了聚合物驱后层内非均质岩心内部的受效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层内非均质储层中正韵律储层聚合物驱替效率最高;正韵律储层中,渗透率越高,对驱油效率贡献越大,相邻两层级差越大,聚合物驱油效率越高;聚合物驱后,相对中渗层剩余油饱和度最高,中渗层是剩余油挖潜的主要对象;提高聚合物浓度、提高聚合物分子量是提高中渗层驱油效率的有效方法。该研究结果为指导聚合物驱后剩余油开采提供了良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通过井震结合构型研究,涠洲X油田流三段ⅢB油组中部砂体大面积叠置,发育泥岩夹层,非均质性强、连通性较差。从岩相模型来看,A9井和A8井、A8S1井在L_3Ⅲ_B油组局部砾岩发育,形成相对高渗带;L_3Ⅲ_B油组下部2井及A8井区存在两个夹层发育密度较低的区域。储层构型及连通性控制了油水运动规律和剩余油的分布,注采井网的部署必须充分适应复杂储层的构型特征。对于井网不完善、水驱(或气驱)控制程度低的油藏,可以考虑在剩余油富集区,在搞清其位置和规模的基础上打一些高效加密井,以完善注采井网和缩小注采井距,进一步提高水驱(或气驱)波及体积。  相似文献   

17.
针对非均质油藏,制作了带含油饱和度监测能力和测压孔的人造环氧树脂胶结平面、纵向双重非均质模型,并在其上开展了凝胶调驱物理模拟实验。对整个调驱过程中的采收率、含水率、压力、含油饱和度动态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调驱剂在后续水驱阶段仍然能够增加注入压力、降低含水率;非均质程度较大的油藏,剩余油从纵向上看主要分布在中低渗透层,从平面上看主要分布在远离注入井和主流线的两翼部位,但整个驱替过程之后仍有10%以上的残余油,可以采用提高洗油效率驱油方法继续提高采收率。  相似文献   

18.
随着化学驱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聚驱后仍有大量的剩余油存在地下,需要进一步对剩余油进行挖潜。聚/表二元驱作为聚驱后进一步提高采收率的方法,能有效的提高驱油效果。对于聚驱后储层非均质性更加严重的储层,聚/表二元驱能够进一步扩大波及体积,提高洗油效率,进而达到提高采收率的目的。以室内物理模拟为技术手段,分析了不同聚/表二元注入段塞尺寸对岩心驱油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针对稠油油田蒸汽吞吐过程中蒸汽超覆推进、沿高渗透层突进而影响油田开发效果的问题,筛选出适用于稠油油藏蒸汽吞吐的泡沫调剖体系QP-3,并采用高温高压泡沫扫描仪与岩心驱替装置考察了泡沫的稳定时间、泡沫半衰期、阻力因子、耐温性、封堵性能和驱油效率。结果表明,QP-3在300℃恒温24 h后稳泡时间为149.51 s、泡沫半衰期为225.62 s、阻力因子为80.77、最佳使用浓度为1.2%。泡沫阻力因子随着渗透率的增大先增加后减小,在渗透率为11 800 m D时达到最大,但注泡沫后岩心两端的压差随着渗透率的增大而不断减小。泡沫调剖对渗透率极差小于5.24的岩心提高驱油效率明显,对渗透率极差为9.10的岩心调剖作用较小。随着渗透率极差的增大,泡沫驱油效率变小。段塞注入泡沫的方式驱油效率最高。  相似文献   

20.
聚合物驱能够在水驱后进一步采出更多的剩余油,从而提高原油采收率。通过物理实验和数值模拟计算,得到以下结论:阻力系数和残余阻力系数是降低聚合物油水流度比和水相渗透率的重要指标,影响着注入PV数和聚合物浓度;聚合物驱含水率曲线呈下降漏斗状,随注聚时机的提前,低含水期长,驱油效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