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现阶段二类油层已成为聚驱挖潜的主要对象,聚驱过程中油层动用厚度比例整体上可达到70%以上,但受油层非均质性强影响,薄差油层厚度比例仅45%左右,并随着注聚深入动用状况进一步变差。数值模拟表明,截至含水回升阶段,主体砂及以下油层采出程度不足50%,仍具有较大潜力,本文即在立足现场试验基础上,研究周期注聚动态变化规律、搞清周期注聚适应油层条件及相应的配套跟踪调整技术,探索注聚后期提高采收率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北二西西块二类油层水聚同驱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类油层非均质性严重,这一特性决定了二类油层注聚过程中不可避免同一单元内存在水、聚两驱共存现象,使聚驱潜力难以得到发挥。本文通过对大庆北二西西块二类油层注聚开发区主要连通关系进行统计得出两大类主要连通关系,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这两类主要连通关系区域水聚驱接触带不同注入参数组合下的开采特征进行了研究,确定了二类油层水聚同驱接触带不同连通关系两边注水区域水驱井与注聚区域注聚井合理的注入强度比;当存在水聚同驱时,水聚区接触带采用“三次加密水井-三次加密油井-聚驱油井-注聚井”的连通关系较好,此时聚驱区域和水驱区域的之间的干扰最小。掌握二类油层水聚同驱开发规律及确定合理的开发方式,对提高二类油层开发效果及进一步推广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4.
郭书野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3,(18):137
由于二类油层平面、纵向非均质性严重,导致注入浓度与油层匹配性变差,驱替效率下降。本文根据不同聚合物体系恒压渗流实验研究结果,结合井组平均渗透率,完善二类油层聚驱注入浓度与油层匹配方法,注聚浓度匹配细化到层段,实现了注入浓度与油层的最佳匹配。注入浓度优化后,整体注入压力分布更加均衡,低渗透部位、薄差层吸水比例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5.
李红显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2,33(13):169
本文结合XXX块二类油层七队动静态变化特点,通过综合分析,总结出本队存在的主要矛盾,阐明了这些矛盾对该区整体开发效果的影响。同时针对该区的自身特点,在精细地质认识的基础上,合理优化方案,通过实施交替注聚、深度调剖、注入井分层、采油井压裂等调整措施,较好解决了这些矛盾,注入井吸入状况得到改善,地层压力系统得到调整,含水回升速度得到控制,改善了该区的聚驱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6.
喇嘛甸油田二类油层与一类主力油层相比,油层厚度相对较小、渗透率较低、非均质性明显。针对油层发育非均质特点,利用高浓度聚合物溶液进行剖面调整及原油驱替,其关键是确定不同渗透率条件下,聚合物溶液起封堵作用的相关参数,研究高浓度段塞大小及段塞组合。本文根据实验及现场实际情况,对现场注聚参数进行优化,达到提高驱油效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徐炳昆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2,32(1):170
萨北开发区二类油层的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将成为主要的挖潜对象。本文通过对萨北开发区北三西西块二类油层压裂井效果分析,将二类油层压裂措施对象分为三个类型,利用动态分析方法结合精细地质研究成果,分析总结不同类型砂体压裂效果及影响因素,明确聚驱二类油层压裂选井选层的原则,对今后聚驱二类油层采油井压裂挖潜措施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9.
10.
为找到一种有效控制注聚后期含水上升速度的方法,通过室内实验研究二类油层聚驱后期多层合注合采及分注分采条件下,不同注采类型井组提高采收率差异,实验结果表明停注厚注厚采及厚注薄采层段,只注薄注薄采及薄注厚采层段可再提高采收率4%以上。2013年1月在大庆油田萨中开发区北一区断西东块开展了现场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注聚后期停注厚注厚采及厚注薄采层段,只注薄注薄采及薄注厚采层段,部分油井出现明显含水下降趋势,吸水剖面也有新的动用,有效延长了注聚时间,节约干粉,可多提高采收率0.9%。建立了一套二类油层注聚后期停层不停井控水挖潜方法,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目前萨中聚驱进入二类油层大规模上返工业化聚驱开发阶段,多个注聚区块均取得了较好的开发效果。由于二类油层层数多,纵向非均质性强,井组对应关系复杂,剩余油分布零散,各类井在注采能力的适应性、聚驱开发效果上均有很大差异,不同类型井组开发效果不同,尤其是在注聚后期,虽然区块整体进入含水回升期,但井组间开采效果差异很大,部分井组的各项指标已经接近经济极限,为了合理利用成本,并保证区块整体开发效果,必须制定合理的停聚模式并确定合理的停聚时机。本论文通过采用四块不同注采类型的人造平板模拟地下四层油层聚驱开采(采用并联等压方式注入)的物模研究成果,结合现场实际生产规律总结出了适合二类油层的停聚模式,给出合理的停聚时机,提出了纵向均质井组采取全井停聚,纵向非均质性严重井组在对应采出井生产参数允许的情况下,采取停层不停井的模式,制定了不同类型井组、层段的停聚时机。并在早期注聚的北一二排西、东二类油层应用,应用后两个区块在井距175m条件下阶段提高采收率值分别达到11.56和10.71个百分点。与已结束注聚的一类油层相比,采收率值多提高1.04个百分点,使区块开发效果达到最好,经济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15.
经过40多年的开发,N区块一类油层含水率达到98%,单井日产量低,层间和层内矛盾日益加剧,亟须开展一类油层二次注聚开发。运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剩余油分布情况,在此基础上对聚驱注入参数进行设计及优选,预测聚驱提高采收率效果。结果表明:聚合物驱合理注入速度、注入量和注入质量浓度分别为0.16 PV·a-1、1.0 PV和1 600 mg·L-1;优化方案聚驱阶段采出程度为14.45%,最终采收率为63.66%,与常规水驱相比,采收率提高了12.71%。本研究为矿场进一步提高原油采收率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为了进一步提高聚合物驱油效果,改善注聚层间吸水状况,有效地扩大波及体积。本文从地质及油田开发等方面探讨性分析了聚驱注入困难井的影响因素及在油田开发过程中动态特征,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治理建议,对今后注入困难井措施改造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地质研究是油田精细开发的基础,本文主要对即将开展的北东块一区聚合物胶体直供试验区块油层条件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研究了试验区油层发育状况、隔层分布状况,并根据试验区油层水淹状况,分析剩余油类型及分布,试验区聚驱后萨Ⅲ4-10油层动用程度较高,剩余油分散,进一步提高采收率难度较大,因此,通过油层条件分析可以,为试验参数设计提供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