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研究区先后经过三次水驱加密调整,开发矛盾得到有效缓解,油层动用状况不断提高,但层间和平面矛盾仍较为突出,严重制约了开发效果的进一步改善.本文针对区块突出的开发矛盾进了分析,提出了层系井网优化调整方法,即纵向上进行开发层系的细分重组,减小层间干扰;平面上进行原井网的补充加密,缩小注采井距,调整后预计可增加三类油层可采储量D× 104t,提高三类油层采收率4.8%.  相似文献   

2.
油田进入特高含水期开发阶段,针对水驱部分区块多向控制程度低,薄差油层动用状况较差的实际,立足现有井网,根据不同类型储层,结合井网衔接关系,合理优化注采井距,探索多井网协同完善注采关系调整技术,实现完善注采系统、提高控制程度、改善区块开发效果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自2009年底开始,萨中开发区开始实施三类油层井网加密调整,采用100m五点法面积井网,至此三类油层开始进入了水驱极限井网开采阶段。对油层开发效果评价发现,采用小井距注采开发后,虽然获得了一定的开采效果,提高了区块的生产水平,加强了砂体的认识程度,完善了油层的注采对应关系;但是仍然存在较多问题:一是油层采油速度加大,含水上升速度加快;二是井点的射孔井段还是较长,纵向矛盾仍然突出;三是压力梯度增大,层间干扰也进一步加剧了。研究表明三类油层采取缩小注采井距开发不是解决开发问题的单一途径,需要采用加密调整与精细调整挖潜相结合的系统开发技术,才能全面提高油层动用程度、改善油层开发效果,真正达到提高采收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某油田A油层组非主力油层是三次井的调整对象,油层发育差,注采井距大,薄差油层无法得到充分动用。分析了现阶段A油层组非主力油层开采存在的问题,结合二、三次井的低效井治理,补开二次井的A油层组非主力油层,与三次井组成一套井网,共同开发B油层组和A油层组非主力油层,实现平面上缩小注采井距,提高水驱控制程度,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
哈萨克斯坦NB油田白垩系油藏为高孔高渗中厚互层的边水油藏,油层纵向发育层数多,单层厚度薄,油水界面复杂,给注采井网设计带来难度。通过沉积微相研究、储层特征研究及油水分布的控制因素研究,认为沉积相带是白垩系油水分布的主控因素,建议注采井网井距设计、射孔井段规划和注采参数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沉积相带及砂体厚度在平面上的分布特征,为优化注采井网提供了重要的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6.
陇东侏罗系油藏处于"双高"开发阶段,套破井多,注采井网不完善,水驱状况差;剩余油分布零散,稳产难度大。本次研究采取多种手段研究剩余油分布规律:1多油层叠合区纵向上原主力层动用程度高,未动用的非主力层剩余油富集;2注水开发的层状、块状油藏剩余油平面上主要分布在边部低渗区、注水滞留区;纵向上主要分布油藏内部未水驱的微构造高部位;3边底水油藏剩余油分布受底水影响大,纵向上分布在油层顶部及构造高部位,平面上分布在隔层发育区、套破井连片区及边部未动用区;4分部范围小、厚度薄、数量多的小油砂体,由于注采井不完善,油层动用差剩余油富集。确定油田稳产确定潜力区,并开展不同时期不同油藏优化稳产技术研究,解决制约老油田稳产的矛盾与问题,提高对油藏的控制能力与储量动用程度,改善油田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7.
以三角洲前缘相薄差层和表外储层为主的三类储层控制地质储量占到萨北开发区的12.1%,目前只是通过井网加密后进行二次采油技术挖潜,预计最终采收率比一、二类油层经过三次采油后的最终采收率低10个百分点。为探索这类储层进一步提高采收率的有效技术,推动持续发展,自2004年开始,在某区块密井网试验区的南块,开辟试验区,研究弱碱三元在表内薄差层和表外层三次采油进一步提高采收率,改善开发效果的技术经济可行性,完善相关配套工艺技术,为油田薄差油层进一步调整挖潜提供技术储备。  相似文献   

8.
复杂断块油藏中高含水期井网优化配套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临13沙二下油藏历经30余年的开发调整,目前已进入中后期开发。因构造复杂,断块破碎,储层非均质性严重,历史上水井大段合注,油井大段合采,致使油层平面、纵向水淹程度不均,剩余油高度分散,挖潜难度加大。加之水井套破、管柱卡等原因,造成注采井网二次不完善,稳产基础不牢。本文针对油藏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在重建地质模型的基础上,通过井网优化技术,优化注水产液结构,水驱效果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9.
对喇萨杏油田的表外储层和薄差油层开采现状、分布特点和剩余分布油进行分析,利用三次采油结合三次加密调整方式、三次加密井水驱调方式和现井网注采系统调整方式,提升表外储层和薄差油层的动用程度。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讨认识三类油层聚合物驱开发可行性及各项相关技术,2007年3月在北东块8-182井区开展聚合物驱油先导性矿场试验。由于三类油层属三角洲内、外前缘相沉积,多发育为表内薄差层和表外储层,具有渗透率低、厚度薄、层数多和相对均质的特点,聚驱注采能力及见效特征与二类油层有很大区别。文章通过对三类油层沉积特征的认识,分析影响聚驱效果的主要因素,总结三类油层聚驱阶段取得的效果及认识。为喇嘛甸油田三类油层注聚开发提供技术储备。  相似文献   

11.
葡I1-4油层聚驱后加密井网开展三元复合驱油现场试验,结合33口井新钻井测井、4口井壁取芯井、邻近井区密闭取芯井解释结果,数值模拟结果,聚驱动态开发效果及新投产井动态,对聚驱后葡I1-4油层剩余油分布规律进行研究,并取得以下认识:聚驱后剩余油少且分布零散;平面剩余油分布在注采分流线附近;纵向上剩余油分布在薄差层、厚油层顶部及夹层发育变差部位。提出建议,聚驱后开展三元复合驱前应将剖面调整作为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12.
A区块开发杨大城子油层,属于特低渗透储层,基础井网注采井距大,油水井间压差逐年增大,低效井多,开发效果差。利用数模技术优选了以加密调整为主的治理对策,应用后有效改善了区块的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13.
重力浊积流油藏具有非均质性强、连通差、物性差的特点,常规的面积注采井网不能适应储层非均质性强的特点,平面、纵向水驱动用差,影响水驱开发效果。根据油藏地质体特征结合试注开发的注水特征,采用新型的相控注水原则调整井别,对主力相带注水,高注低采、厚注薄采,实现平行物源的线性注水,能够实现重力浊积流油藏有效注水开发,该井网在辽河油田L35块投入应用后取得了较好的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14.
萨尔图油田二类弱碱三元复合驱区块整体以三类储层发育为主,Ⅲ、Ⅳ类井组居多,与其它二类油层区块相比具有小层数多、河道砂钻遇率低、薄差层厚度比例大、控制程度低等特点。区块在开发过程中存在采出井油层发育差、井组连通关系不好、注入井注入压力高注不进的情况,影响了区块整体开发效果。针对这类问题,本文以一个井组为实例深入研究二类油层三元复合驱Ⅳ类井组的综合调整方法,主要在注入端和采出端采取压裂措施,增强了油层渗流能力,提高了这类井组的注入和生产能力,为更大幅度提高薄差层三元复合驱采收率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某水驱区块于1986年投入开发,2011年进行三类油层加密调整,合采SⅢ、PⅡ、高台子三套油层组,注采井距近(106 m),井段长(231 m),层间层内矛盾突出,油层动用差异大,导致含水上升快。通过精细地质研究,以改善薄差油层动用状况、控制含水上升速度、恢复地层能量为重点,不断摸索特高含水期"控含水、控递减"的有效方法,改善区块开发效果,实现稳油控水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低渗透油层注水见效差,注采井间的注采对应关系一直是评价注水效果的重难点,它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油井以及整个油田的产量和含水率,只有清楚注采对应关系,这样才能合理的作出调剖、堵孔、补孔等措施,从而降低油田递减,控制含水率。本研究通过利用油田砂体、沉积相及生产资料分析并结合吸水剖面来研究曾岔油区长6油层注采井间的对应关系,可见油层连片、储层物性较好,井网完善的井区注采对应关系好,水驱控制程度较高,而差油层区、井网不完善的边部、油层数多射孔不完善的区域水驱控制程度和动用程度低,是今后调整的重点。  相似文献   

17.
南四区东部三类油层弱碱三元复合驱2013年7月投产,2014年12月注入前置聚合物段塞,是萨南开发区第一个采用该体系的工业化区块。区块油层发育差,平面和纵向上相变频繁,油层非均质性较强。由于区块河道砂钻遇率只有16.6%,为提高弱碱三元驱控制程度,注采井距设计为110m,注聚初期平均单井产液41t,仅为同类油层聚驱的一半水平。因此针对区块油层发育差导致分类井组呈多样性,连通关系复杂,动态反映差异大,均衡调整难度大,以及局部注采部均衡的问题,研究了弱碱三元驱注采参数调整方法,以指导后期同类区块弱碱三元驱开发。  相似文献   

18.
针对锦98块杜家台油层储层物性差,地层倾角大,井网欠完善所造成高部位井注水受效差,油井低产低液的实际情况。为提高该断块开发效果,对断块实施注采井网调整可行性研究。通过实施切割行列式注水开发调整,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断块开发矛盾,提高了断块水驱驱油效率,改善了断块的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濮城低渗油藏现存井网适应性和注采井距进行研究和调查,在低渗油藏应力压敏性及低渗储层裂缝系统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低渗透储层特征,确定合理注采井距;利用油藏精细描述及相控剩余油研究对潜力进行再认识。并针对油藏注采井距大油井见效不明显的问题,立足于现有水井“实施逐层段前期培养注水”,经行加密调整及对油井实施压裂改造,有效动用潜力层,改善低渗多油层非均质油藏开发效果,加强工艺配套集成应用,实现油藏的稳产和上产。  相似文献   

20.
商三区沙二下南块属常规低渗透油藏,油井液量低(平均单井日液5.9t/d);含油小层多(砂组3个、小层39个),一套井网开发。针对该块存在的合注舍采导致储量动用程度低(采出程度15.4%)、套损井多导致平面注采井网不完善等开发问题以及具有油层改造的潜力,提出了按断块分层系完善注采井网、配套压裂措施提高油水井能力、在实施过程中先钻水井及老井转注的调整对策。通过实施,取得了明显的开发调整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