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三(2-乙基己基)磷酸酯钕的己烷溶剂中加入少量二氯二甲基硅烷,对其在己烷溶剂中形成的低聚物解缔合,制备出溶液型磷酸酯钕。以溶液型磷酸酯钕Nd(P_(204))_3(简称Nd)/烷基铝(简称Al)/氯化合物(简称Cl)催化体系催化异戊二烯聚合,考察了不同烷基铝、氯源种类、Al/Nd、Cl/Nd及聚合温度对异戊二烯聚合的影响。结果表明,用Nd/Al(i-Bu)_3/Al(i-Bu)_2Cl催化体系制备的聚合物相比于Nd/Al(i-Bu)_2H/Al(i-Bu)_2Cl体系具有更高的分子量,两种催化体系均可制得具有高顺式-1,4-结构含量、窄分子量分布的聚异戊二烯。  相似文献   

2.
合成了6种水杨醛亚胺钴配合物(简称Co),并以Co/烷基铝(简称Al)为催化体系催化异戊二烯聚合制得聚异戊二烯,表征了配合物及聚异戊二烯,考察了助催化剂种类及用量、反应温度和不同结构催化剂对聚合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甲基铝氧烷(MAO)、三异丁基铝[Al(i-Bu)_3]、氯化二乙基铝(AlEt_2Cl)、三乙基铝和三甲基铝5种助催化剂中,MAO和AlEt_2Cl体系所得聚合物的收率较高,相对分子质量较小,分子量分布较宽;当Al/Co为400(摩尔比)、反应温度为25℃时聚合物收率可达到100.0%;不同结构催化剂所得聚合物的收率均超过85%,4种催化剂的顺式-1,4-选择性可大于80%,所制得聚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4×10~4~14.5×10~4,分子量分布指数为1.6~2.1。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催化异戊二烯聚合所用催化剂的研发现状、二元稀土催化体系的类型和特点,分析了氯化稀土中性磷(膦)酸酯配合物体系催化异戊二烯聚合的活性,特别讨论了其中对异戊二烯具有较高聚合活性的NdCl3·nP350(P350为甲基磷酸二甲庚酯)中性膦酸酯稀土配合物二元催化体系,指出了高分散性的氯化稀土配合物二元催化体系在合成异戊二...  相似文献   

4.
本工作研究了MoCl_4OC_3H_(17)-(i-Bu)_2AlOR催化体系在加氢汽油中对丁二烯聚合的催化行为,考察了催化活性、聚合物分子量和微观结构与烷基铝中的取代基R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R基的增大,催化活性提高,聚合物的 1,2-链节含量增多;R基为芳基时,催化活性高于其他催化体系。  相似文献   

5.
以三氯氧钒-混合烷基铝、改性三氯氧钒-倍半烷基铝、三氯氧钒-倍半烷基铝、三乙酰丙酮钒-三异丁基铝为催化体系,以己烷为溶剂、氢气为相对分子质量调节剂,研究了不同催化体系对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分布的影响。对主催化剂的加入量、助催化剂与主催化剂的比例、氢气的体积分数对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分布的影响进行了较详细的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不同的催化体系,得到的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分布不同,n(Al)/n(V)对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分布无影响。  相似文献   

6.
采用Nd(P_(204))_3(简称Nd)/烷基铝[Al(i-Bu)_2H或Al(i-Bu)_3或AlEt_3,简称Al]/Al(iBu)_2Cl(简称Cl)三元催化体系进行异戊二烯(Ip)的聚合。在Nd与Al的反应中加入少量Ip单体(标识为Ip'),再与Cl作用,可配制出均相高效的催化体系。考察了烷基铝种类及催化剂用量、制备催化剂时的Ip添加量、(Nd+Ip')/Al二元催化剂的陈化温度和时间等对Ip聚合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烷基铝及其用量对产物的收率和相对分子质量影响较大,其中以Al(i-Bu)_3的效果为佳。催化剂用量以n(Nd)/n(Ip)为3.0×10~(-4)效果最好。催化剂制备过程中Ip的最佳用量随聚合温度不同而有所改变,一般选用n(Ip')/n(Nd)为30。(Nd+Ip')/Al二元催化剂的陈化条件以时间15 min、温度20~30℃为宜。  相似文献   

7.
以亚磷酸二烷基酯(简称P)为第三组分的铁系催化剂催化1,3-戊二烯(PD)聚合,考察了P的种类及用量、铝助催化剂(简称Al)的种类及用量对聚合的影响。结果表明,P和Al的结构对PD聚合活性影响较大,聚合活性随着P中烷基基团的增大而降低;Al对PD聚合活性的影响由强到弱为:三异丁基铝[Al(i-Bu)3]、三乙基铝、甲基铝氧烷。以2-乙基己酸铁(简称Fe)/Al(i-Bu)3/亚磷酸二乙酯(DEP)为催化剂,Al(i-Bu)3/Fe(摩尔比)为10和DEP/Fe(摩尔比)为2时,在50℃下具有高的PD聚合活性,所得聚合物数均分子量高,相对分子质量分布窄,1,2-结构含量高。  相似文献   

8.
以氢气为相对分子质量调节剂,采用自制的TiCl4/MgCl2-Al(i-Bu)3负载钛催化体系,合成了聚丁烯-1热塑性弹性体(PBt-TPE)。在3L釜中考察了Al/Ti、Ti/Bt、氢气压力及聚合温度对单体转化率、相对分子质量、乙醚中不溶物含量及结晶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氢气压力能够有效调节聚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随聚合温度的升高,聚合物转化率和相对分子质量先升高后降低;乙醚中不溶物含量呈降低趋势。  相似文献   

9.
VO(P_(204))_2/烷基铝合成低分子量3,4-聚异戊二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VO(P_(204))_2/烷基铝为催化体系,对异戊二烯进行聚合,考察了不同烷基铝、铝/钒物质的量比、陈化时间和聚合温度对聚合的影响.结果表明:VO(P_(204))_2-Al(Oct)_3催化体系在己烷中,铝/钒物质的量比为4.0,于40 ℃下的聚合物收率大于40%.所得聚合物的数均分子量为1.35×10~4 g/mol,分子量分布为3.1;其微观结构中含有约50%的3,4-结构单元,并且聚合条件对产物的微观结构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0.
考察了甲基铝氧烷(MAO)作为助催化剂对稀土催化体系催化异戊二烯聚合的影响,结果表明MAO可极大地提高体系的催化活性,获得顺-1,4结构含量95%(质量分数)以上的聚异戊二烯,并且调节n(MAO)/n(Nd)和n(Al)/n(Nd)的值可有效地提高聚合产物的相对分子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