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文章阐述了煤矿企业绿色管理与绿色开采的概念,并详细阐述了煤炭绿色开采技术的内涵和技术体系,从最大限度利用煤炭资源和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角度出发,煤矿生产必将广泛应用煤炭绿色开采技术。  相似文献   

2.
利用三维虚拟仿真技术实现煤矿不安全行为的警示,以新的技术手段和模式强化矿工的安全意识。分析了煤矿不安全行为辨识、评估的方法和流程,提出仿真系统的开发目标、三维场景框架和开发流程,设计了三维建模和仿真过程的技术方案。现场应用表明,煤矿不安全行为警示仿真系统作为一种新的安全警示教育手段,改变了传统的安全教育模式,强化了员工的安全意识,促进了煤矿的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3.
针对四川小煤矿开采技术现状,介绍了具有四川小煤矿特色的安全高效生产模式,并选择了3个煤矿应用实践,获得了成功,证明了推广该生产模式指导煤矿生产,即使是规模较小的煤矿,也能够实现安全高效生产,产生了较好的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  相似文献   

4.
提高非煤矿山安全水平的关键性问题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我国非煤矿山安全生产现状和事故演化的根源,从资源整合、安全法规体系、监管执法程序、专业人力资源的开发、矿山行业安全机制设计、绿色矿山、矿山安全生产的关键性技术等多个方面对构建提高非煤矿山安全水平的多维保障平台进行了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5.
本文针对目前煤矿隐蔽致灾的危害性及安全生产的重要性,介绍了近年来煤田地震勘探技术发展的应用情况及效果展示,体现了地震勘探技术在煤矿隐蔽致灾的特殊优势及地震勘探方法在煤矿隐蔽致灾地质中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充分挖掘了物探数据在煤矿采区隐蔽致灾的预测预报的作用,为煤矿绿色安全、高效生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大力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背景下,加快建设安全、高效、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矿山变得尤为迫切。因此,以龙王沟煤矿为例,建设了符合龙王沟煤矿的新型绿色矿山模式。通过对龙王沟煤矿的地区资源及矿井现状开展调研分析,综合考虑矿山存在的煤矸石堆存困难、采煤沉陷面积大以及风光资源丰富的特点,笔者对龙王沟煤矿煤矸石综合处理、采煤沉陷区治理和风光微电网建设的可行性及可操作性进行了研究,并结合龙王沟煤矿新型绿色矿山建设实况对未来绿色矿山发展提出了逐步向智能化靠近的展望。研究取得了以下成果:首次提出了龙王沟矿产资源生产—煤基固废回填—风光电网建设—生态环境修复—风能光能发电—矿产资源生产的新型绿色矿山资源开发内循环和“采-选-充-控-平-建”一体化的新型绿色矿山建设技术;构建了从煤矸石中提取高岭土,废矸石用于充填采煤沉陷区的煤矸石综合利用模式(实现了经济增益,处理了煤矸石约625.2万t);建设了清洁、低碳、安全的风光微电网(初步估算平均年上网电量约13 924.6万kW·h);减少了矿井二氧化碳排放量13 367.6万kg;治理并利用了采煤沉陷区土地面积1 060 m2。龙王沟新型绿色矿山建设大幅提高...  相似文献   

7.
为实现深部煤炭安全高效绿色开采,剖析了淮南矿区深部开采面临的瓦斯、灰岩水、地压、地温等4个方面技术难点,并给出深井开采的7大关键技术对策,即:优化开采布局,整合资源;构建瓦斯治理模式,创建瓦斯治理示范工程;研发试验了深部煤矿全断面硬岩盾构机和更小断面煤矿顶管机等,推进"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进程;开创"钻、疏、注"一体化灰岩水防治技术;研发矿井降温技术;开发深井巷道稳定性控制与支护技术;推进协调、绿色开采成套技术,以此解决深部开采的关键技术难题,推进协调绿色发展,提高深部矿井安全生产及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8.
如何利用企业文化在煤矿差异化安全生产管理是煤炭企业所面临的一项重大而迫切的任务;对于培养职工安全生产意识、提高安全生产技能,建设本质安全型矿井更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本文着重探讨了差异化企业文化管理在煤矿掘进安全生产工作中的模式、作用。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当前特殊条件下煤矿采煤如何安全高效进行,结合某地煤矿采煤工作的实际案例,从流程安排、支护措施选择和安全监测等方面着手,初步构建了符合实际需要的对拉充填开采工作面关键技术模式,并对该模式的应用效果展开测试。测试结果显示,该模式能够在确保安全生产的基础上,有效提高开采效率和固废回收利用效果,证明该技术模式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张于祥 《中州煤炭》2020,(3):17-19,23
针对煤矿企业外包工程安全生产问题严重、事故多发的特点,通过对新的煤矿企业外包工程的安全管控模式研究,分析煤矿安全监管、技术和装备水平、安全培训等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实施煤矿外包工程队准入制度,创新外包安全管控模式,找到对外包工程安全状况进行管理的行之有效的办法。  相似文献   

11.
数据挖掘在煤与瓦斯突出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晓辉 《煤炭技术》2013,32(1):114-115
在煤矿生产领域,煤与瓦斯突出是导致煤矿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深入研究煤与瓦斯突出预测对于确保煤矿实现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首先对数据挖掘技术进行简单介绍,之后阐述了煤与瓦斯突出预测中数据挖掘技术的应用及具体实现步骤。  相似文献   

12.
瓦斯治理理念和煤与瓦斯共采技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基于煤炭在我国能源构成中的重要地位,介绍了当前煤炭工业安全生产情况和科学开采面临的困难,并具体针对低透气性高瓦斯煤层群安全高效开采技术难题,重点分析了淮南矿区先进的瓦斯治理理念和管理理念,阐述了无煤柱煤与瓦斯共采技术的产生背景、发展历程,并详细介绍了无煤柱煤与瓦斯共采理论及基于此的瓦斯治理技术工程实例。最后指出了深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3.
煤层瓦斯是矿井发生瓦斯爆炸和瓦斯突出灾害事故的根源,是高产高效矿井建设过程中的主要障碍,实践证明,煤与瓦斯共采能够有效减少矿井瓦斯灾害,实现煤矿安全绿色开采,但是现有煤与瓦斯共采理论和技术仍存在许多不足亟待解决。在介绍煤与瓦斯共采理论基础与技术现状的基础上,结合煤与瓦斯共采技术的应用实例,提出了煤与瓦斯共采技术现存问题,并对此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张怀民  郭杰 《煤炭技术》2012,31(8):94-96
煤与瓦斯突出是煤矿井下最严重的矿井动力灾害之一,严重危害矿井安全生产。煤与瓦斯突出影响因素多,且随着开采深度增加,突出次数和强度具有增大的趋势,尤其是当采掘工程遇到断层等地质构造时更易发生。文章对断层带附近煤与瓦斯突出特征进行了研究,对矿井安全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我国多数煤矿属于高瓦斯煤层群开采,瓦斯成为威胁矿井安全生产的主要灾害之一,只有采取适当的方法对煤层群的瓦斯进行先期的有效预抽,才能够实现煤炭安全高效开采,该文主要介绍了采动条件下煤层群瓦斯预抽放技术。  相似文献   

16.
郭建行 《中国矿业》2014,23(5):108-112
近距离突出煤层群条件下,进行有效的区域瓦斯治理措施,包括必要的瓦斯抽采和煤层消突措施,能够保障开采过程中的安全。本文针对原相矿近距离突出煤层群区域瓦斯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目标煤层瓦斯赋存及运移规律,提出适合原相矿采掘抽衔接的区域防突措施,优化原始煤层瓦斯预抽参数和被保护煤层卸压瓦斯抽采参数,最终形成原相煤矿区域瓦斯综合治理技术。该技术的使用有效的降低了突出煤层的瓦斯含量,消除了突出煤层的突出危险性,缓解了原相煤矿采掘抽接替紧张的矛盾,为矿井的安全高效开采提供了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17.
随着煤炭开采的日益加剧,各地的矿井开采条件也越来越复杂。为了充分开采煤炭资源,必须认真研究各种条件下煤炭的绿色开采技术。在已有的研究成果基础上,简单总结了深部矿井、瓦斯灾害严重矿井开采的技术与绿色开采理念的融合,包括深部矿井的地热利用、瓦斯预抽采、煤与瓦斯共采、矸石填充等内容。  相似文献   

18.
设计阶段是科学确定煤矿生产能力的重要关口,从根本上影响或决定着矿井的生产规模、安全保障及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现行的煤矿设计生产能力计算时仅以储量备用系数进行调节,具有一定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在科学采矿与科学产能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煤矿设计科学产能指数的概念。以煤炭资源勘探程度、资源禀赋条件、开采机械化水平、绿色开采措施、资源采出率等为基础,构建了煤矿设计科学产能指数评价指标体系和计算模型,研究了煤矿设计科学产能的计算方法,开发了用于煤矿设计阶段的煤炭科学产能计算系统软件。  相似文献   

19.
姬忠超  皮大峰  张学博 《煤》2011,20(10):22-24
为了消除采煤工作面煤与瓦斯突出危险,在鹤壁煤电股份有限公司十矿1307工作面采用了本煤层顺层钻孔进行抽放,并根据《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和《煤矿安全规程》采用残余瓦斯压力法、残存瓦斯含量法和统计煤层瓦斯预抽率对工作面瓦斯抽放进行消突效果考察,对工作面安全生产起到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我国井工煤矿开采技术及配套装备发展30年来,不论是开采、掘进技术及配套装备,还是安全高效现代化矿井建设技术水平,都实现了由弱到强的跨越式提升。对我国30年来厚煤层开采技术发展、薄及中厚煤层开采技术装备发展、安全高效矿井配套技术装备发展等方面进行了回顾和总结,展望了我国井工煤矿开采发展前景,认为,安全、高效、绿色、智能将成为未来我国井工煤矿开采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主要表现在复杂煤层安全高效开采、井工煤矿智能无人开采、煤炭资源绿色一体开采等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