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对高速公路微表处试验路段的检测和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虎增福 《石油沥青》2007,21(3):35-37
介绍了连霍高速公路兰考段微表处试验路段原路面、运营一个月和运营两年后路面的检测数据,对微表处试验路段的路用效果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2.
王海有 《石油沥青》2008,22(3):6-11
研究了铣刨回收沥青混合料在微表处中的应用,通过实例介绍了铣刨回收沥青混合料的检验与评价、冷再生稀浆混合料材料选择技术要点及配合比设计流程和方法。研究了冷再生稀浆混合料的施工性能和路用性能,并做对比试验路段对研究成果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3.
微表处技术在北京六环路养护工程试验路段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微表处技术进行了简单介绍。详细介绍了微表处技术在北京六环路养护工程中试验路段上的应用情况。通过室内试验以及试铺试验路段证明,采用微表处技术可有效地防止路面水的下渗、修复车辙等前期病害。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沈四高速公路铁岭段微表处养护工程的混合料设计、施工和使用情况。通车1年的使用情况表明,微表处抗滑性能和密水效果优良,与原路面粘结牢固,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路面的平整度,可以满足高速公路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微表处矿料级配范围及集料质量要求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微表处施工中,良好的矿料级配是沥青混合料性能的重要保证,对各个国家选用的微表处矿料级配范围进行研究分析,并对各个国家对微表处用集料砂当量及其它质量要求进行了分析比较,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目前常用的SGC旋转压实原理.研究了不同旋转次数下微表处混合料体积指标的变化。对于微表处混合料,Ndesign、Nmax分别给出了建议取值。分析了不同油石比下微表处混合料的体积指标.并推荐了采用Superpave体积设计方法评价微表处混合料性能时混合料应满足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微表处技术在上海高速公路养护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微表处技术是在国外应用广泛的高等级公路路面养护技术.近年来微表处技术在国内一些高速公路开始应用,铺筑试验路段,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和成果.通过微表处技术在上海高速公路应用情况的实例,对微表处技术的应用条件、实施效果以及应用前景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沈哈高速公路铁岭段微表处养护工程的混合料设计、施工和使用情况。通车 2年的使用情况表明,微表处抗滑性能和防水效果优良,与原路面粘结牢固,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路面的平整度,可以满足高速公路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京哈高速公路试验路段微表处混合料的设计原则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介绍了京哈高速公路试验路段微表处混合料的设计,包括施工性能指标、路用性能指标及设计步骤,并通过试验及混合料设计得出一定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通过微表处混合料拌和试验,对影响乳化沥青混合料拌和时间的乳化剂、石料、添加剂、润湿水量和拌和温度等因素进行了考察,结合界面膜理论和双电层结构理论,分析了微表处混合料的破乳机理和各因素的影响程度。试验结果表明,在微表处施工过程中,要综合考虑各因素对混合料拌和时间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通过带锈防锈涂料“惠雅底漆王”应用对比试验,说明这种涂料不仅具有良好的防锈功能,而且易于在工程建设和防腐施工中推广。  相似文献   

12.
Content of this issue  相似文献   

13.
川西地区雷口坡组沉积与其顶部风化壳储层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川海域在印支晚拉丁末期隆升前,中三叠统雷口坡组主要为陆表海断续淹没的蒸发台地,台地整体呈东高西低的古地理格局,台内发育的次级隆凹是蒸发台地上潟湖、咸化盐湖的基底。雷三-雷四段沉积时期,咸化湖盆低凹处随东高西低格局的演化迁移到川中-川西的南充、成都一带;拉丁期末的"印支早期运动"使四川海域整体隆升,在雷口坡组顶部形成分布广泛的古风化壳。川西地区雷口坡组顶部古风化壳主要形成于雷四段的上部,风化壳主要经历了暴露溶蚀和深埋溶蚀两大阶段的成岩作用,在风化壳内形成与成岩作用密切相关的缝洞型储层。缝洞型储层发育与否是雷口坡组顶部成藏的主控因素之一。川科1井已在川西坳陷孝泉构造雷口坡组顶部获得天然气勘探重大突破。通过对风化壳成因及控制储层发育的主控因素分析,指出川西地区雷口坡组顶部的勘探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14.
苯乙烯环氧化制环氧苯乙烷的研究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7  
环氧苯乙烷是重要的有机中间体,主要用于香料,制药工业。环氧苯乙烷主要由苯乙烯环氧化制得,本文介绍了卤素法,过氧化物法,氧气或空气环氧化法以及相应的催化剂。  相似文献   

15.
储层微型构造与剩余油分布关系研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油田进入特高含水期后,搞清楚剩余油的分布是关系油田生存的一项重要课题。通过在胜三区进行微构造分析,研究实际测井数据,认为储层的含油饱和度和综合含水率受微型构造的控制,对处于同一开发期的井来说,同一韵律层中位于鼻状构造高部位的井的综合含水率要低于位于侧翼部位的井的综合含水率,而含油饱和度数值却较高。研究证实.微型构造是控制剩余油分布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分析了分馏塔塔体与热膨胀系数的关系、变形原因、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直井中单封隔器抽油管柱在坐封前后的受力、变形状态。提出了一种准确计算封隔器坐封前后管柱变形、封隔器坐封高度及管柱附件位置的方法,对设计工艺管柱结构、现场校核管柱附件深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肖涤  刘忠友 《石化技术》2002,9(3):138-141
通过宏观检查,金相组织检验及裂纹断口观察,分析了制硫车间解吸塔(C-403/2)塔体裂纹产生的原因,并提出更换新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井架结构设计中的优势原则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多种井架结构进行了对比计算与分析,提出了结构件设计中力的优势原则、贡献值原则、工况优先原则等,为井架的优化设计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20.
司钻控制房作为石油钻机的核心控制单元,其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司钻操作方式,从而影响整台钻机的生产效率和安全问题。针对国内司钻操作控制界面没有规范和行业标准,结合汽车界面规范SAE,提出石油钻机司钻H点的概念和相应的计算方法。H点的建立提供了人在舒适操作时尺寸定位的基准点,以此可以推出人的眼椭圆位置,确定人观察范围和手臂运动的最大伸及范围,对司钻控制房人性化设计具有重要的意义。最后通过计算机仿真证明计算结果与仿真结果吻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