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聚合物改性沥青产品开发过程中,应用“均匀设计与统计调优”软件选择相应的因素水平表安排试验,并对考察因素与试验结果进行逐步回归处理,建立了数学模型。按数模的预报值进行的验证试验表明,所建立的数学模型是可靠的,预期的研究目标均可达到。  相似文献   

2.
史南油田油气层产能预测方法及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渗流力学基本理论,提出以油气层有效渗透率为突破口,确立了利用常规测井资料在油气层测试之前进行产能预测的方法。根据史南油田沙三段大量的试油和岩心资料分析,分别建立了油层、油水同层产能评价的实用数学模型。应用所建立的产能预测方法及数学模型,对史南油田沙三段高压低渗透油藏的8口井12层的产能进行了证实,表明了产能预测方法和模型的有效性,同时也说明利用测井资料预测评价油气层产能技术的良好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根据注水开发油田剩余油监测技术难点,引入充电电位法监测方法,建立了电位法三维数学模型,并应用实际模型对数模结果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应用建立的三维电位法数学模型进行数模,其结果与实际模型反映趋势基本一致,模型基本可靠。  相似文献   

4.
为了便于天然气合理的生产和输送,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实现有效的调度和管理,对管网系统进行动态分析是非常必要的。根据天然气管网流动基本方程,建立了管网系统的动态仿真数学模型。并对常用的特征线数值求解方法进行改进,采用Newton-Rapshan迭代法求解非线性方程组,最终实现模型的数值求解。建立的管网动态模拟分析数学模型和所采用的数学求解方法可以应用和分析天然气管网系统的动态运行。  相似文献   

5.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神经网络利用测井资料求取地层渗透率的实用方法,该法从测井信息与地层渗透率的内在关系出发,选用与地层渗透率密切相关的多个测井参数,通过BP神经网络建立地层渗透率的数学模型。将该法用于预测乌尔禾油田乌5区块T2K地层渗透率,取得了良好的实际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6.
本文结合稠油热采方法,建立了井筒-地层动态温度场计算的简化数学模型,并给出了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7.
二维信息分配与储集层油气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二维信息分配概念及模糊近似推论公式,归纳出便于野外实际应用,精度较好,适应各种测井参数进行油气评价的数学模型。这种方法的核心是利用二维信息分配建立模糊关系矩阵。显然,这种方法简便易行,特别适合复杂储集层油气评价的定量研究。在华北油田的实际应用中,证明这种方法达到足够的精度,其中尤以晋45断块解释结果与试油结论吻合一致。  相似文献   

8.
应用油水相对渗透率曲线及油藏动态生产数据,提出了油藏和单井水驱波及状况的计算方法,建立了相关的数学模型。应用此方法对胡状集油田的水驱波及状况进行了分析,其结果和实际情况符合程度较高。  相似文献   

9.
累积存水率曲线研究及应用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天章  于涛  温静  汪浩 《断块油气田》2001,8(4):31-32,54
根据累积存水率的定义,建立了累积存水率与含水率关系的数学模型,进而建立了累积存水率与采出程度关系,并利用辽河油田不同断块不同开发阶段的实际开发数据进行了回归对比,给出了可实际应用的累积存水率与采出程度关系和开发效果评价E方法。  相似文献   

10.
泥质岩盖层质量的测井评价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据泥质岩盖层封闭油气的机理,选取与泥质岩盖层质量相关的测井信息,以实验分析地层岩样为基础,经岩电归位后,运用计算机进行回归-拟合,选取最佳数学模型,利用测井信息计算泥质岩盖层的突破压力和储层的排替压力等评价参数,同时根据油气在地层中运移、渗滤的条件建立了相应的定量评价参数标准。  相似文献   

11.
本文应用节点分析方法,综述考虑生产过程中各个部分的压力损耗,建立起了安置下油嘴的气井压力系统分析的数学模型,并结合实时对气的生产动态进行了预测和分析。  相似文献   

12.
精馏塔静态仿真──Ⅱ.分段数学模型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减少精馏塔的静态仿真时间,必须降低数学模型的维数。本文应用分段集结原理,建立了精馏塔的分段数学模型。它不仅显著地降低了数学模型的维数和计算时间,而且所得仿真结果能够准确契合精确模型的输出。通过对某丙烯腈萃取精馏塔的仿真研究,证实了这种分段模型化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本结合稠油热采方法,建立了井筒-地层动态温度场计算的简化数学模型,并给出了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4.
应用连续介质力学理论,建立了与蒸汽注入过程相关的热-流-变形耦合问题的基本数学模型;应用全隐式顺序有限元数值解方法,对该数学模型进行了求解,获得了井眼热应力与超孔隙地层压力的部分数值结果。结果表明,在300℃注入蒸汽温度情况下,由温度变化引起的井眼区域超孔隙压力可以达到15MPa的水平。由于低渗透页岩地层流体高温膨胀导致的超孔隙压力,有可能产生有效拉张应力,严重时会导致地层破裂。  相似文献   

15.
KOMPAK(地质综合评价)系统是从现有的物探(地震,重力,磁法等),化探,钻井地质,试油及岩性分析等多种地质信息入手,综合分析各各地质信息特征,提取有效信息,建立起多参数统计分析的数学模型,进而利用模型预测油气藏及其特性在数,综合评价有利区带。  相似文献   

16.
Biot理论应用于地震勘探的探索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张应波 《石油物探》1994,33(4):29-38
本文根据弹性波的波动特性,探索引用Biot理论的基本观点描述实测地震记录,初步建立了套利用地震数据计算地层性参数的数学模型,并计算由震源引起的地震应力分布。地震应力信息反映地层沉积结构的某些特征,与地层的特性及所含流体有关,对研究储层参数有实际意义,说明Biot理论在地震勘探与开发中有应用的潜力。  相似文献   

17.
在引进的UTCHEM数值模拟软件基础上,建立了非相态稀体系三元复合驱油机理数学模型,并利用所建立的数学模型对UTCHEM数值模拟软件进行了改进,对改进后的模型进行的模拟功能测试结果表明,模拟计算给出的水驱,聚合物驱和三元复合驱综合含水率变化曲线符号实际开采规律;三元复合驱比聚合物驱较大幅度地降低了油层剩余油饱和度,说明所建立的非相态稀体系驱油机理数学模型能够正确地模拟三元复合驱过程。  相似文献   

18.
本文在建立系统数学模型系统观的思想上,建立了集气站系统数学模型,以该模型为基础,将集气站系统数学模型转换为等价的仿真模型,编制了集气站系统生产过程仿真软件,针对实际工艺流程,应用适当的仿真方法对集气站系统进行了仿真,并对仿真结果进行了分析,仿真结果表明集气站系统数学模型,仿真模型和仿真方法的正确性以及运用仿真来研究和设计集气站工艺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精馏塔静态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减少精馏塔的静态仿真时间,必须降低数学模型的维数。本文应用分段集结原理,建立了精馏塔的分段数学模型。它不仅显著地降低了数学模型的维数和计算时间,而且所得仿真结果能够准确契合精确模型 输出。通过对某丙烯腈萃取精馏塔的仿真研究,证实了这种人段模型化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裂解C_5馏份热二聚制双环戊二烯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采用分段管式反应器进行裂解C5馏份热二聚反应的研究。通过工艺条件试验,考查了C5原料中环戊二烯(CPD)浓度、各段反应温度、停留时间等对CPD转化率、双环戊二烯(DCPD)收率及选择性的影响。以试验数据为依据,建立了描述热二聚反应的数学模型,并对模型中若干参数进行了回归。应用数学模型对该过程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