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提出了利用建立空位与当量装配尺寸甸宾概念并论述调整原理,全面推导出调整件分别为增减环时的调整件组尺寸计算式,系统地叙述了解算步骤并列举试剂,使调整法解算装配尺寸链获得全面完整的解算过程。  相似文献   

2.
利用正电子湮没方法对CdSe单晶中的缺陷进行了研究,通过对不同温度下退火样品正电子湮没寿命的测试分析,表明:在CdSe晶体中存在的点缺陷主要是占优势的镉空位。由正电子湮没寿命和退火温度的关系,研究了硒化镉单晶退火时空位的迁移、合并及消失情况,确定出能减小生长中形成的空位性缺陷浓度并获得较为完整的晶格的最佳退火温度范围为650~800℃。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ITS检验集团采用ISO标准测定耐水洗革尺寸稳定性与色牢度的基本方法,指出了耐水洗革生产中提高尺寸稳定性与色牢度的技术措施,旨在统一耐水洗革尺寸稳定性与颜色牢度的检验标准,提高其产品的特性技术指标。  相似文献   

4.
利用静态计算法,对CeO2电解质材料中氧空位迁移的最小势能轨迹进行了计算,发现氧离子在运动时,逐渐接近阳离子面心立方体的中心,但不通过中心,而是通过一个圆弧后跃迁到下一个空位位置。在CeO2电解质中主要的跃迁形式是次近邻之间和次近邻与最近邻之间的跃迁,此时跃迁势垒高度与是忸活化能相当,而最近邻之间的跃迁较为困难。本文计算了部分掺杂离子和氧空位的结合能,发现Al^3 最易与空位缔合。而Gd^3 等稀土金属离子不易与空位缔合。  相似文献   

5.
基于FCM的收费车型分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模糊数学刻画分类边界模糊性的优势,通过建立以道路破坏和级差效益为主体的公平性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模糊C-均值聚类方法,对照交通部颁布的收费车型分类行业标准,对收费车型划分的公平合理性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不论是综合道路破坏和级差效益为公平性评价指标,还是仅以道路破坏为公平性评价指标,现行分类都不能很好地体现公平合理性原则。  相似文献   

6.
直流系统作为电力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现代自动控制与监测的基础。近些年电力行业标准及"反事故措施"均对直流系统直流断路器、熔断器的保护级差配合提出了具体要求。文章介绍了直流系统保护电器级差配合的相关发展现状与主流的试验方法,同时结合实际经验总结了"小电流内阻预估短路电流法结合直流保护电器级差配合短路模拟校验法直流系统保护电器级差配合试验"的部分不足,提出了相对应的试验优化改进方法。  相似文献   

7.
装配产品的变型设计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针对装配产品变型设计过程中的尺寸约束问题,提出了装配产品中零件的信息模型.研究了装配产品变型设计的基本原理,根据装配产品构成零件之间的配合关系类型,定义了一组基本的约束集,建立了反映各个约束集中构成零件之间关联关系的尺寸关系模型,与事物特性表技术相结合,实现了装配产品从上至下的变型设计过程,并以装配产品承载轮系为对象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零件信息模型和装配产品构成零件之间的尺寸关系模型满足变型设计过程中尺寸传递的需求,可以支持装配产品的变型设计.  相似文献   

8.
采用原子镶嵌(EAM)势,利用分子动力学方法研究了单个空位在C u(100)表面及其附近区域扩散分子动力学过程,给出了空位在此表面附近不同层的形成能和迁移能。研究结果表明空位在表面形成能最小,随着层数增加空位形成能也增加,直到表面以下第五层达到体值。对于空位迁移,计算结果表明处于表面层附近的空位容易向上一层迁移直至迁移到表面。  相似文献   

9.
深冷处理对Cu—15Ni—8Sn合金电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正电子湮没试验方法测定了Cu-15Ni-8Sn合金在经过不同深冷处理工艺后点缺陷(空位)的浓度变化,并用双臂直流电桥测定了电阻率的变化。研究表明,深冷处理能够减小合金中的空位浓度,降低电阻率,提高合金的导电性.此外,试验表明该弹性导电合金的最佳深冷处理工艺为深冷60min。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报导了激光熔敷法焊接是型件的新技术。其区别于已有方法的本质特征是实现了互熔焊接,从而使产品稳定性提高一个数量级,文中介绍了该方法的主要特点。是解决细微件与大尺寸尺寸,大性能差异件互焊难题的新颖方法。  相似文献   

11.
A mathematic model is established using infinitesimal geometry for the cutting edge design of special milling cutters which use equal lead helix as cutting edges;equations are given for front-end and proclitic surface of revolution of ball pillar milling cutters, ball taper milling cutters and angularly conical milling cutters;and corresponding models are established for the continuity cutting edge curves of milling cutters. Typical examples are given to illustrate the applications of mathematic models, which prove the correctness and applicability of these geometric models.  相似文献   

12.
研究加工采油螺杆泵螺杆成型铣刀的设计方法.通过对采油螺杆泵螺杆形状和工作原理的分析,建立螺杆螺旋面方程.利用无瞬心包络法和成型铣刀廓形设计原理,从成型铣刀与螺杆工件的相对运动关系出发,推导出具有恒定后角的铣刀刀刃廓形方程.在此基础上设计出加工螺杆的专用成型铣刀.铣刀采用刀头与刀架分离结构,降低了铣刀的生产成本,延长了铣刀的使用寿命.该方法设计的铣刀适用于在普通螺杆铣床上加工采油螺杆泵的螺杆,不仅降低了螺杆的加工成本,而且提高了螺杆的加工精度和效率.  相似文献   

13.
本文研究了等螺旋角锥形立铣刀容屑槽的槽形特点及其形成方法,推导了槽形的理论计算公式并编制了相应的计算机程序,利用该程序可以在进行实际的切削加工前,在计算机上绘制其加工槽形,并计算前角、刃带宽度,有利于正确地选择二次刀具及调整参数。  相似文献   

14.
球头铣刀是加工复杂曲面的重要工具,等螺距螺旋刃口的球头铣刀则具有易干制造的优势。在给出回转铣刀求等螺距铣刀刃口的通用几何模型基础上,根据初始条件和连接处连续条件,给出了球面后接柱面这种常的球头铣刀的连续刃口设计模型,并就沟型设计、磨用砂轮设计等NC加工有关的问题研究提供了处理方案,为球头铣刀设计与制造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5.
球头铣刀是加工复杂曲面的重要工具,等螺距螺旋刃口的球头铣刀则具有易于制造的优势.在给出回转铣刀求等螺距铣刀刃口的通用几何模型基础上,根据初始条件和连接处连续条件,给出了球面后接柱面这种常见的球头铣刀的连续刃口设计模型,并就沟型设计、磨用砂轮设计等 NC 加工有关的问题研究提供了处理方案,为球头铣刀设计与制造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圆弧刃铣刀动态铣削过程中的过程阻尼情况,通过分析刀具结构的几何参数和工艺参数,对现有的模型进行整合优化,建立了圆弧刃铣刀过程阻尼的动态铣削数学模型.基于改进的数学模型,计算出后刀面侵入体积,并进行大量切削稳定极限实验,得到了高速下的极限切深.同时,应用Matlab和ANSYS软件解算得到铣削模态方程的过程阻尼系数,结合能量平衡方程,给出了淬硬钢耕犁力系数,进而预测极限切深.仿真结果表明,刀具后角和刃口半径对过程阻尼影响显著,预测极限切深与实验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7.
在综合分析端面铣削动态过程的基础上,运用不等齿距西铣刀减振理论、现代优化设计方法和CAD技术,开发了新型面铣刀CAD软件包.从而实现了不等齿距面铣刀台间角优化设计和绘制铣刀图一体化,提高了设计效率.该种新型减振面铣刀的切削性能优于传统的等齿距面铣刀,对提高工作的加工质量、刀具寿命和减振降噪都具有较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在综合分析端面铣削动态过程的基础上,运用不等齿距西铣刀减振理论、现代优化设计方法和CAD技术,开发了新型面铣刀CAD软件包.从而实现了不等齿距面铣刀台间角优化设计和绘制铣刀图一体化,提高了设计效率.该种新型减振面铣刀的切削性能优于传统的等齿距面铣刀,对提高工作的加工质量、刀具寿命和减振降噪都具有较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与经线、轴线成定角以及等螺距的传统回转铣刀刃口设计存在的设计制造难题,提出了一种新型刃口设计方法,给出了相应的刃口应当满足的通用微分方程,并以第三沟槽的锥球头铣刀为例,建立了新型的刃口设计、沟槽设计相关模型,还给出了二轴联动制造锥球头铣刀中的主干数学模型,给出了二轴联动加工中的进给速度公式,并结合与工厂合作的实践,指出解决其相关问题的方法,从而为这种新型设计与相应制造提供了整套虚拟模型,可供同类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20.
利用微分几何的基本原理 ,研究复杂形状刀具的建模方法 ,建立了立铣刀类刀具的数学模型 ,并分析了刀刃螺旋角的物理意义、作用和通用数学模型 ;研究了球面上、锥面上、圆弧面上等螺旋角切削刃螺旋线的数学模型。为复杂形状刀具的设计、数控加工及检验提供了理论方法和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