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刘惊雷  张伟  范宝德 《计算机工程》2006,32(18):52-54,6
为了实现工作流管理功能,首先要把业务过程从现实世界抽象出来,并用一种形式化方法对其进行描述,其结果就是工作流模型。该文讨论利用并行自动机对工作流的形式化问题。基于对工作流和并行自动机的分析,提出了将工作流的概念映射到并行自动机概念上的方法,该方法可以把工作流联盟提出的工作流的4种结构映射到并行自动机的结构上。给出了并行自动机的结点转化图,即给出了工作流引擎的框架。并行自动机是一种图形的、数学化的计算模型,当工作流的模型——并行自动机建立起来后,为工作流的静态特性和动态特性的分析打下不坚实的基础,为进一步的研究作好了准备。  相似文献   

2.
许多传统的工作流管理系统都只提供单层的过程模型,整个业务流程都在一个过程模型中详细描述,使得工作流的模型过于复杂.文中引入工作流的分层模型和嵌套分布执行机制,增强了系统对异构、分布应用的支持力度,提高了对业务流程监视的可视程度,同时也给系统安全机制的实现提供了基础.文中着重讨论其体系结构、工作流模型的建立、工作流引擎和多引擎间的协调机制等.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并行环境下非确定有限自动机和确定有限自动机的等价性和转换进行研究,详细分析了非确定有限自动机到确定有限自动机的并行转换方法及算法,并以实例给出了其间并行转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基于UML的工作流引擎建模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主要使用uML建模技术,对工作流管理系统的核心部分进行建模,并通过用例视图、交互视图、状态机视图以及活动视图对工作流管理系统所应具有的功能层次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基于UML的工作流建模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4  
工作流模型是对工作流的抽象表示,也就是对经营过程的抽象表示。由于工作流需要在计算机环境下运行,因此建立相应的工作流模型是必不可少的。传统的工作流建模方法存在着复杂、僵化、缺乏反馈等缺点,在分析了传统工作流建模的不足之处的基础上,结合工作流公共数学描述,提出了基于UML的工作流建模方法,并详细分析了它对传统工作流建模的改进。  相似文献   

6.
基于工作流的知识流建模与控制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晓刚  李明树 《软件学报》2005,16(2):184-193
知识在多个参与者之间的产生、传播与应用称为知识流.在知识密集型组织中,对业务过程的控制和对知识资产的管理具有紧密的依赖关系.工作流管理是实现业务过程控制的重要技术.当前的工作流过程元模型不支持对知识管理机制的表示.为此,提出了一个扩展的工作流过程元模型,以支持业务过程控制与知识管理的集成.在此基础上,对知识流的建模与控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一种知识流建模方法,通过5类知识流单元对知识传递与重用、人员协作与交流进行表示.针对知识流中的动态因素,研究了基于资源约束、知识需求变化和时间约束的知识流控制方法,以实现自适应的知识流控制,并给出了有关算法.为工作流技术与知识管理技术的有效结合提供了一个有益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软件开发模型很多,基于Web的三层结构的软件设计开发模型的关键是要考虑它的并发性。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有限自动机的Web软件开发模型。该模型对有限自动机进行了扩充;将扩充后的有限自动机转换成为分层状态图;根据分层状态图转换成为多功能视图;在此基础上进行软件开发。利用这个开发模型可以方便地进行需求分析和描述;只需开发子服务组件或模块,便可进行软件开发、系统扩充以及后来的系统重构。  相似文献   

8.
为了提高基于工作流的服务合成效率,满足用户高质量的应用需求,提出了基于工作流的并行化Web服务合成方案,并提出了流程划分算法.该方案依据服务发现模块的个数,将流程中的各个服务划分到不同的服务发现模块中,以实现服务发现的并行化,进而提高了整个流程的执行效率.通过实例阐明了该方案,并且表明了该方案的高效性,最后总结了其优点.  相似文献   

9.
为了能清晰地描述存在较多审批环节和步骤跳转的业务流程,提出利用状态机为流程建模的方法。通过改进传统的关系结构工作流引擎,给出一个支持状态机建模的关系结构工作流引擎的设计方案,详细介绍该引擎的设计原理和实现柔性方法。最后通过一个示例,演示支持状态机建模的工作流引擎的工作机制和实例迁移的过程。原型已经应用到高校学费管理系统中。实践证明,该引擎可以有效地支持状态机建模,并缩短关键业务的开发周期。  相似文献   

10.
虽然人们为了使工作流管理完全计算机化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但结果表明,这一目标即使在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乃至可预见的未来也是不可能实现的,组成工作流的很多任务还只能由人来完成。首先对工作流中资源(主动资源)的分类方式进行讨论并把它们统一成一个资源元模型,然后给出了一个基于用户资格和特征的资源建模形式化描述。  相似文献   

11.
尽管作为软件工程中面向对象的技术已逐步取代了面向过程的技术,但是测试和维护软件的费用并没有因此而减少。在面向对象软件的测试研究中,对如何减少面向对象软件的错误提出了许多方法,绝大多数人关注的是类测试而不是对面向对象规约的高级测试。该文提供了一个基于有穷自动机的测试框架来测试面向对象规约。该方法在一个可执行的有穷自动机上直接进行了测试,不用手动进行证明,并且可产生大量的状态空间。测试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刘群  梁冰 《计算机工程》2006,32(24):170-171
介绍了一种用时序自动机为数据关联问题建模的方法,对数据关联问题的研究方法做了新的尝试。目前有多种数据关联算法,对这些方法的分析和评价成为急于解决的问题。鉴于观测信息的时序性,该文以有限自动机(FA)为基础,将时间序列引入到有限自动机中,定义了时序有限自动机(TFA),建立了数据关联(DA)的时序有限自动机模型,用于判断关联算法得到的航迹准确性。  相似文献   

13.
基于Web的工作流引擎设计   总被引:29,自引:3,他引:29  
给出了一个基于Web的工作流引擎的设计方案,它以工作流管理联盟(Workflow Management Coalition)的XPDL(XML Process Definition Language)语言为过程定义语言,用J2EE架构构建系统。并介绍了工作流管理系统的设计。  相似文献   

14.
许可  杨路明 《微计算机信息》2007,23(27):120-122
本文在活动网络图的基础上进行扩展,提出了Exd-ANBD(Extended Activity-Network-Based Diagram)工作流过程模型,并给出模型的形式化定义。构造的模型改善了活动网络图在描述能力和逻辑性上的不足,使之更能贴近企业实际需求。  相似文献   

15.
基于工作流的“一站式服务”行政许可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吴慰娜 《计算机工程》2006,32(18):267-269
针对目前电子政务物理实体型“一厅式”服务模式的不足,该文设计了基于网络的“一站式”服务构架,讨论了此构架下的基于工作流的行政许可系统设计方法,设计了行政审批的工作流模型并进行了实证,解决了传统审批模式的弊端以及系统建设中存在的“信息孤岛”等协同工作问题。  相似文献   

16.
聂乾鑫  朱婷 《计算机仿真》2007,24(10):63-65
航空发动机是一个复杂的非线性气动热力系统,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是发动机研究的重要手段之一.文中运用并行计算方法,根据涡扇发动机的各个部件特性进行建模和仿真,对发动机的动态和稳态性能进行计算和分析.在发动机模型非线性平衡方程中,运用块Broyden广义最小余数迭代法(GMRES(m))算法对非线性方程分块并行求解.并将具体模型的计算结果其他算法下的模型对比,显示了并行计算在速度上优于传统模型,可以用于发动机仿真计算.  相似文献   

17.
基于时间Petri网的工作流建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工作流管理的发展,人们提出了很多扩展Petri网概念用于工作流建模。描述工作流中的资源、资源条件以及任务与资源条件之间的关系是一件很复杂的事情。而现有的用于描述工作流的Petri网在这方面,并不令人满意。该文特别强调资源的概念,在时间Petri网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Petri网———资源条件/任务网(ResourceCondition/Tasknet,简称RC/TN),利用RC/TN网来进行工作流建模,描述工作流的执行过程。并将该工作流建模方法应用于OA流程的描述中。  相似文献   

18.
为了提高工作流模型的适应性,通过建立统一的资源管理器模型,解决了工作流网的资源分配问题,得到了一致的资源请求和资源释放过程。在引入着色Petri网的基础上,得到更加容易控制和计算机化的着色工作流网模型。最后,定义并将适台于工作流的事件一条件一动作规则引入着色工作流网,提出了基于ECA原语的工作流模型描述机制。  相似文献   

19.
基于Win32平台上的PVM并行程序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着重介绍了在PVM平台上进行并行程序设计的方法,包括如何构造基于Win32平台上的PVM运行环境,进行任务和数据划分,并提出了一个Master/Slave结构的并行程序设计模式;最后给出一个并行计算在物探处理应用的例子。来对并行程序的设计方法进行概括性的说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