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层序地层学的计算机模拟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沉积盆地充填过程的计算机模拟在国际上20世纪60年代己开展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层序地层计算机模拟是随着层序地层学的诞生而发展起来的一项新兴的盆地模拟技术,属于沉积盆地充填过程模拟的范畴。目前应用较多的是正演模拟,反演模拟正处于探索阶段,已出现了反演模拟系统。一维和二维模拟发展的较为成熟,三维模拟将成为主要发展方向。国际上该项技术的发展较快也较成熟,中国的发展主要是应用该项技术对陆相层序地层进行模拟研究。层序地层模拟主要采用的数学模型包括沉积作用模型、构造沉降模型、负载沉降模型、压实作用模型以及侵蚀作用模型。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层序地层模拟将在模拟方法、模型设计、综合程度、模拟维数和陆相盆地应用等方面得到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2.
为分析沉积盆地硅质碎屑岩充填的控制因素、预测储层特征及分布,以半经验算法为基础研制了二维地层模拟程序。以盆地沉降、海(湖)平面变化及沉积物补给速率为主要控制因素,对沉积盆地的充填作用进行模拟。结果表明:沉积层序的几何形态、岩相分布及层序间的关系等,主要受沉积物容纳空间在时空上的变化和碎屑供给速率的控制。辽东湾地区东营组中期沉积层序的模拟应用实例证明:该方法有助于分析盆地充填的主控因素,在钻井资料非常有限的情况下,还可以预测储层分布,控制地震资料的解释,检验勘探方案。  相似文献   

3.
为了厘清广元-旺苍地区下三叠统飞仙关组层序地层充填过程和鲕粒滩的发育、演化及纵向分布规律,明确鲕粒滩发育有利区带,本次研究基于Vail层序地层学理论,利用岩心、薄片、露头和测井等资料,进行了层序界面识别、层序单元划分、等时地层格架建立,开展层序地层、层序演化及鲕粒滩发育和分布规律研究。  相似文献   

4.
西非下刚果盆地深水水道沉积特征及控制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深水水道体系是从大陆斜坡到深海盆地“源-汇”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前国际深水油气勘探的重要储层类型。对下刚果盆地中新统深水水道沉积特征、充填演化和控制因素的研究有助于加深对盆地动力学过程的认知和提高深水储层的预测精度。通过应用三维地震、测井和录井资料综合分析,基于层序地层学、地震地层学和地震地貌学研究的技术方法和手段,对下刚果盆地中新统高精度层序地层格架、深水沉积单元、深水水道发育类型、复合水道体系发生、发展、衰退和消亡的演化过程,以及控制因素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下刚果盆地中新统地层以最大水退面和初始水进面为层序界面,可以划分出14个四级层序,其中四级层序SQ1L,SQ2L,SQ3L,SQ4L,SQ5L,SQ6L和SQ7L是深水水道发育的主要时期。深水水道具有侵蚀界面、水道充填、内天然堤、外天然堤、末端朵体、远洋沉积和滑塌块体7类深水沉积单元,其中水道充填和末端朵体是砂质沉积单元。研究区深水水道可以划分为单期下切、单期加积、垂向加积复合、侧向迁移复合4种基本类型,其中垂向加积复合水道和侧向迁移复合水道同时出现在四级层序SQ7L内,指示了水道充填演化中“自旋回”因素的控制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构造隆升是形成深水富砂水道体系的原动力,西非海平面变化控制着三级层序的发育,制约着深水水道复合体的发育规模。气候由温室转变为冰室的交替变化控制了深水砂质重力流沉积和深海泥质沉积的四级层序发育部位。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四川盆地西北部地区下三叠统飞仙关组鲕滩储层多口井都获得了高产工业气流,展示出该区具有较大的勘探开发潜力。为进一步反映剑阁—九龙山地区飞仙关组层序地层充填过程、精细刻画滩体分布范围,针对该区开展层序演化研究,明确鲕滩发育有利区带,为下一步油气勘探提供技术支撑。利用剑阁—九龙山地区钻井资料、三维地震资料,对飞仙关组地层层序重新划分,建立骨架剖面层序划分方案,开展层序地层充填模式、层序演化及鲕滩分布模式研究。结果认为:(1)飞仙关组地层可识别5个大的地震层序界面,划分4个三级层序8个体系域;(2)飞仙关组发育Ⅰ、Ⅱ两种层序地层充填模式,且以Ⅰ类模式为主,海平面以震荡海退为主,具有"升降幅度大、变化频率高"的特点;(3)飞仙关组鲕滩发育部位、规模及储集性受水动力条件及暴露时间等因素控制,台缘带及台内浅滩等古地貌高部位是鲕滩发育的最有利区,斜坡区鲕滩的形成更多受次一级海平面旋回控制,水体能量低、暴露时间有限,其发育规模及储集性能也相对次之。  相似文献   

6.
在对存在多个地层划分分区的塔里木盆地志留一泥盆系地层进行了岩性地层的和层序地层的对比和划分基础上。并且其中在划分层序地层时融入了可容空间变化因素的影响。对存在于塔里木盆地志留-泥盆系台盆区的气候转变进行了深入分析。总结了气候在可容空间变化中的作用和以气候为主控因素的层序发育模式,提出了“气候层序发育模式”,并且分析了气候层序发育过程中气候对层序发育的控制过程。  相似文献   

7.
为了阐明控制碎屑层序及其界面发育的规律,建立了大西洋型大陆边缘前积盆地充填的数学模式。盆地充填被模拟为沉降、海平面变化和沉积物注入的相互作用。模拟表明,地震层序边界位置恰好在海平面升降的拐点附近。可容空间发育的速率变化是形式沉积层序内部相分布、形态和界面特性的主要因素。全球周期曲线图所展示的海岸上超和近海浓缩剖面被证明发育于海平面和相对海平面平地升降的范围。模拟几何形态和参数  相似文献   

8.
根据岩心、钻井、地震及分析化验等资料,对高邮凹陷的主力勘探层系———古近系戴南组进行了层序地层综合研究。 首先,根据层序边界的识别标志对层序进行划分,将戴南组划分为 3 个三级层序和 8 个四级层序,并建立了层序地层格架。 其次,建立了 2 种层序发育模式,一种为完整型湖泊层序发育模式,由低位体系域、湖侵体系域和高位体系域构成;另一种为不完整型湖泊层序发育模式,由低位体系域、湖侵体系域构成。 最后,通过分析层序发育的控制因素,认为构造沉降速率是控制三级层序结构的主要因素之一,气候变化引起的湖平面变化和沉积物供应速率是控制四级层序结构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首先对济阳坳陷古近系层序地层学研究概况进行了系统的综述,并从层序地层界面的划分和层序地层发育控制因素及填充模式及高精度层序地层等方面叙述了济阳坳陷层序地层研究取得的主要进展。对济阳坳陷一、二、三级层序界面特征及体系域划分进行了引述,并记述了以气候变化、构造运动为控制因素的层序发育模式及干旱盐湖型、深水断陷湖盆型和浅水断陷湖盆型等三种层序填充模式。同时,对具有特色的陆相断裂坡折带和低位扇理论进行了阐述。在此基础上,针对济阳坳陷层序地层学的研究现状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松辽盆地徐家围子断陷层序地层特点和火山岩地层发育层位的研究,认识到火山岩地层大多出现在超层序组及超层序的顶部和底部。在对钻井岩性剖面进一步的研究认为火山岩地层一般发育在三级层序的顶底部,主要发育体系域包括低位体系域和高位体系域。形成这些特点的主要因素可能为构造对火山岩地层和层序地层的发育起主要的控制作用,次要因素是火山岩地层的瞬时发育影响了可客纳空间(A)/沉积物供给(S)比值,从而对层序及体系域的发育起到了作用。  相似文献   

11.
层序地层学是20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门颇具生命力的新兴学科。文中回顾了半个世纪以来层序地层学形成的4个阶段,从陆相层序的成因、控制因素、层序及体系域模式、高分辨层序地层学等方面介绍了陆相层序地层学的研究现状及其应用领域,着重分析了在隐蔽圈闭预测研究中的应用,探讨了层序地层学下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准噶尔盆地侏罗系层序地层研究展望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层序地层学的出现曾被许多专家和学者认为是地质学的一场革命。但其研究本身还存在着一些争议,需要进一步分析和探讨。基于对准噶尔盆地侏罗系层序地层学大量研究成果的分析,初步总结了盆地侏罗系层序地层研究成果的异同及其原因。在回顾总结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探讨了侏罗系层序地层学研究目前存在的问题,包括:侏罗系层序的级别和划分、层序界面的判别标准和影响层序地层格架发育的控制要素等。   相似文献   

13.
中国陆相盆地层序地层格架及模式   总被引:45,自引:8,他引:37  
陆相盆地与海相盆地的层序地层之间存在地质基础的差异性,主要体现在构造、沉积、层序形成的主控因素和油气生成、运移诸方面。在陆相盆地层序地层的研究中,划分、对比层序以及建立等时格架与模式,需要新的思路和更精细有效的方法。在凝缩体的概念、陆相盆地中湖相沉积层序形成的主控因素、体系域的划分以及陆相层序地层学的研究方法等方面,提出了探讨性的意见。在对各类陆相盆地层序特征分析的基础上,结合近年来的实际勘探情况和建立陆相盆地层序地层模式的可能,根据坡折带的有无,将陆相盆地划分成2个或3个体系域,建立了断陷型盆地、坳陷型盆地和陆内前陆盆地的沉积体分布格架和地层层序模式,为在陆相盆地中进行油气勘探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4.
江陵凹陷含盐层系层序地层与沉积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层序地层学原理建立江陵凹陷白垩系-下第三系地层等时格架。其中渔洋组、沙市组、新沟咀组构成盐湖层序(二级层序).层序形成的主控因素是构造运动,主要的沉积体系为河流-三角洲、浅水湖泊、盐湖沉积。次级层序的演化与气候变化关系密切.表现为河流-三角洲的进退与盐湖的交替发育。储集体主要为高位域的三角洲砂体,分布在物源区前端.位于盆地边缘。在高位期的沉积背景下.次级低位域发育的低位三角洲、低位盐湖。二者呈相互消长关系。低位三角洲位于盐湖岸线附近的物源区前端,有可能分布在盆地中央。沿盐湖岸线可能找到新的勘探目标。  相似文献   

15.
惠州地区是目前珠江口盆地勘探程度最高的地区,珠江组作为主力产油层段,具有寻找地层岩性圈闭的有利条件。通过对惠州地区珠江组砂岩发育的控制因素分析,认为盆地转换期的古地貌特征、层序地层发育特征、以三角洲为主体的沉积体系展布、海陆过渡相区的水动力条件和后期构造运动都对砂体的形成和展布具有重要的影响;其中沉积相决定了砂体的宏观展布,层序结构影响砂体在不同体系域平面上的分布和纵向上的发育程度及叠置样式,二者是控砂的主要因素。在对控砂机制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对已发现岩性圈闭油气藏的解剖分析,建立了惠州地区珠江组地层岩性圈闭的发育模式,分析了有利地层岩性圈闭区带和类型,认为沉积坡折附近和海进体系域退积砂岩岩性尖灭圈闭是惠州地区珠江组最为有利的地层岩性圈闭类型。  相似文献   

16.
高分辨层序地层学在储层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章阐述了层序地层学的发展历史,介绍了层序地层学向综合地层学方向发展起来的几个新学科,分析了层序地层学在海相地层、陆相地层和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3个方面的应用现状等,指出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是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分支,它在储层对比、储层预测以及与储层建模技术结合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将为储层的三维预测、储层非均质性研究和地层圈闭预测提供更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7.
在建立泌阳凹陷层序序列的基础上,系统研究了核桃园组的旋回结构。考虑箕状盆地结构、构造活动特征以及沉积物供源方式。分别论述了盆地陡坡、深凹和缓坡的层序地层样式,指出不同地形区的层序地层叠置样式主控因素是有差异的。综合层序地层学和石油地质分析结果,提出了岩性油气藏勘探的有利区带。  相似文献   

18.
地震-地质综合研究方法述评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宋传春 《岩性油气藏》2010,22(2):133-139
在油气勘探技术的发展过程中,地震技术和地质思维方式不断结合,相继产生了地震地层学、层序地层学和地震沉积学。地震地层学探索地震反射相位与地质层位、沉积相之间的关系;层序地层学分析地震反射特征与地质构造、岩石沉积的成因联系;地震沉积学是一门新兴的综合研究方法,尝试寻找地震特殊处理与解释、地震特征属性与地层沉积特征的内在联系。油气勘探技术的发展趋势将主要使用地震第三级特征属性,尝试进行地震储层、流体地震识别的研究。文中从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研究方法和地震-地质综合解释4方面进行了综合阐述,并对其主要在陆相湖盆的应用进行对比分析,进而分析出地震-地质综合研究技术与方法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