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汪宁 《建筑与环境》2007,1(1):156-158
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对在城市化的进程中提出对历史建筑保护的一些策略。主要针对《民主革命时期广州地区中共党史旧址保护规划图则》的编制工作中一些分析和建议,对近现代历史建筑保护的现状及意义进行了探讨,提出保护与延续相结合的历史建筑保护观,总结出城市化进程中历史建筑保护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2.
通过圈层分级,对历史遗产建筑给予不同程度的保护,保护外圈20世纪初的历史遗产建筑,保护内圈部分五六十年代有一定保留价值的建筑,构筑新的核心。  相似文献   

3.
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上海在城市更新和建筑保护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引起了中国建筑学界和国际同行的关注。有关建筑保护的理论也取得了比较显著的进展,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西方历史建筑保护运动的发展过程;二是对西方典型的历史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法规的研究。但是,在实践中获得的技术性成果与历史建筑保护理论方面获得的研究成果没有足够的关联,“高”层面的理论无法直接指导“低”层面的技术手段在历史建筑保护领域发挥正确有效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武汉市现有历史保护建筑108处,其中一级保护建筑20处,二级保护建筑88处。随着岁月流逝,历史变迁,加之环境气候的影响,给白蚁的生存、繁殖、危害创造了条件,也为优秀历史建筑的保护留下了隐患。  相似文献   

5.
厦门近现代遗留了众多历史建筑,对其保护大致分为两个阶段,主要包括第一阶段对集美学村的保护以及第二阶段对鼓浪屿的保护。本文试图通过对两个保护阶段的对比与思考,对厦门当下历史建筑保护提出新的观念。  相似文献   

6.
现有三元里改造规划中对建筑拆除和历史建筑的保护及利用引起了笔者的关注.因此对三元里的建筑现状进行了调查和资料收集,分析三元里建筑现状的问题,并对三元里现有规划关于建筑拆迁和历史建筑保护的策略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7.
历史街区和建筑是城市不可再生的历史建筑文化资源,必须进行有效的保护,同时,历史街区和建筑也是城市中具有活力的动态有机体,需要更新和发展,本文以建立系统科学的历史风貌街区建筑的保护更新机制为基点,从保护与更新的界定,保护性开发机制的系统性,管理体系的规范性和保护机制的持续性等四个方面,对天津的历史风貌街区和建筑的保护性开发提出建议,以期使宝贵的历史建筑文资源在得到有效保护的同时进行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并在实施城市的和谐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前,我国历史建筑的保护工作已经成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中不可或缺的环节。文章通过总结青岛近代历史建筑保护中出现的问题,引出对《青岛历史建筑与传统风貌建筑保护技术导则》的具体解读,并以芝罘路71号历史建筑的保护修缮设计为案例,对青岛近代建筑保护利用问题的思路与方法进行探讨,为青岛近代历史建筑的保护与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当前诸多城市的历史建筑保护实践中,由于分类保护模式不合理,普遍存在保护规划或保护图则编制中保护要求与该类别历史建筑认定的保护要素不吻合的现象。在对国外登录建筑与国内历史建筑的分类保护梳理的基础上,提出历史建筑采取二类的分类保护更具备合理性,继而尝试对影响历史建筑分类的诸多要素进行多元关系建构,并指出历史建筑类别认定与公布的合理时机,为我国历史建筑保护的实践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0.
顾红男 《华中建筑》1998,16(3):99-101
文章论述了保护历史建筑对于保护城市文脉和资源的重要意义,结合中国人民银行重庆分行危改扩建工程的设计,对旧城区改造中,历史建筑的保护方式,新老建筑的结合手法作了探索和总结。  相似文献   

11.
哈尔滨濒危历史建筑遗产保护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在文化全球化背景下保护哈尔滨濒危历史建筑遗产的方法,论文从分析这些建筑遗产的文化基础、发展历程入手,揭示了这些建筑遗产的艺术价值,并提出了具体的保护建议。论文指出保护这些外来文化与哈尔滨地域特点融合的建筑遗产将有助于保持地域建筑文化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12.
严钧  许建和  梁智尧  李苏旻 《工业建筑》2011,41(8):22-23,33
以长沙火车北站为例,采用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展开研究,通过现场调研、测绘,绘制现状测绘图,收集及整理各方面资料,在此基础上对历史建筑及工业遗产进行科学分析,研究历史建筑保护和更新对策,并进行重新规划以及单体建筑的更新设计。  相似文献   

13.
真实性原则是文化遗产保护的关键,历史图像记录是建筑文化遗产保护、修复和研究工作中“真实性”的重要依据。从20世纪初开始,多位外国学者对中国进行了摄影记录,其中又以日本学者的记录最具系统性和代表性,开创了专业研究者对中国建筑摄影纪录的先河。这些庞大的摄影和研究成果资料群共同构成了中国最早的文化遗产图像数据库,真实地反映了20世纪初中国建筑遗产的状况,同时也是日本从明治末期开始的对亚洲国家遗产记录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介绍了日本东洋建筑史研究回顾及为什么要进行历史图像的研究,日本对中国的建筑文化遗产研究概况和该研究的内容。  相似文献   

14.
闫昆峰 《山西建筑》2011,37(9):30-31
对我国历史建筑遗产保护的进程、现状及存在的矛盾进行了分析,指出城市发展与遗产保护的现实矛盾,我国目前历史建筑遗产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以期引导人们加强历史建筑遗产的保护意识。  相似文献   

15.
胡彬 《山西建筑》2006,32(4):26-27
初步分析了当前建筑遗产保护与城市建设的主要矛盾,提出结合城市开发建设保存与保护建筑文物的设想,并根据不同性质的建筑遗产类型提出不同的保护措施,初步探索了当前城市建设中建筑遗产保护的操作方式。  相似文献   

16.
狄雅静  吴葱 《新建筑》2013,(4):109-112
建筑信息模型技术使建筑的非几何属性与实体图元产生一致性关联,具有设计参数化、数据可视化、统计自动化、工作协同化等特点。经过系统的专业化开发,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能够解决目前建筑遗产信息管理中的"信息孤岛"问题,它与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结合,可搭建起建筑遗产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平台。以柬埔寨茶胶寺南外门为典型个例,重点研究了BIM软件专业化开发中石头建筑的族库分类、构件属性设置以及模型阶段化设计的问题,逐步探索大规模专业族库开发的理论和方法。  相似文献   

17.
略论传统聚落的风土保护与再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常青 《建筑师》2005,(3):87-90
本文简要讨论了传统聚落及其风土遗产的内涵和保护的学术意义,从地脉构成、环境意象和建筑习俗三个层面上对保护对象进行了价值判断,并提出了保护的途径和所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18.
南满铁路附属地的开发建设,促进了与周边国家间的文化传播和地域联系。其中在长春界内的铁路附属地内近代建筑遗存丰富多样,该文尝试对其中优秀作品的历史沿革和建筑风格等方面进行论述与分析,对比日本近代建筑的发展史和风格特征,比较和定位这些建筑的风格流派,以便更好地理解和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和艺术价值的建筑遗存。  相似文献   

19.
杨帅  朱毅 《山西建筑》2014,(7):230-232
对哈尔滨近代建筑窗饰造型及其起源进行了系统详细的剖析,从哈尔滨近代建筑风格入手,继而对窗的发展历史以及哈尔滨建筑窗饰独特的风貌层层分析,例举了大量的例子,图文并茂的阐述了哈尔滨近代建筑窗饰的起源及其特色。  相似文献   

20.
刘松茯  何颖 《城市建筑》2011,(8):111-114
哈尔滨建筑装饰映射出近代西方建筑艺术潮流的发展趋势和美学倾向,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本文通过对哈尔滨近代建筑装饰实例的分析,以西方传统美学和语言符号学为理论基础,探析影响哈尔滨近代建筑装饰之美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