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暴雨洪水是主要的自然灾害,分析暴雨洪水特性及其与气候要素的响应关系对流域防洪减灾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根据清流河流域102场暴雨洪水资料,系统分析了场次暴雨洪水过程特征、径流组成以及洪水特征要素与降水指标之间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场次降雨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洪水过程变化,水利工程修建和下垫面变化等人类活动对暴雨洪水过程特征有一定影响;场次暴雨洪水的产流系数总体具有递减趋势,但地表径流占径流总量的比率有增大趋势;场次径流量及洪峰流量与场次降水量之间具有较好的相关性,雨强对清流河流域暴雨洪水特征影响相对较小,蓄满产流是清流河流域主要的产流机制。  相似文献   

2.
《治淮》1999,(10)
中外专家交流研讨世界银行赠款项目“淮河流域水污染控制项目水质管理模型”淮委水情信息中心与中国科大合作研究的国家八六三重点项目“安徽省防灾减灾智能信息与决策支持系统”,通过了安徽省科委技术鉴定中日水文气象专家正在安装由日本京都大学提供的巡回自动气象站(KU-AWS)系统  相似文献   

3.
学术动态     
在召开第二次河流泥沙国际学术讨论会的前后,有十三位外国学者先后在北京、南京、天津、上海、武汉、郑州、大连等地作了短期的讲学活动.这是继第一次河流泥沙国际学术讨论会后又一次规模较大的讲学活动,从1983年9月下旬开始,至11月上旬结束. 先后在北京讲学的有法国电力公司埃弗勒德工程师(J.Evrard),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斯蒂芬教授(H.G.Stefan)和帕克副教授(G.Par-ker)、国际水力学研究会主席、衣阿华大学肯  相似文献   

4.
无定河流域降水量空间插值方法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孟丹  余钟波  谷黄河  朱奎 《人民黄河》2021,43(4):30-37,99
以黄土高原半干旱区的无定河流域81个雨量站的多年平均、年、月和场次降水量为基础数据,运用泰森多边形法(Thiessen)、一阶全局多项式法(Linear)、反距离加权法(IDW)、薄板样条函数法(TPS)和普通克里格法(Kriging)对降水量数据进行了空间插值和交叉验证,通过对数据和验证指标的对比分析,选出无定河流域...  相似文献   

5.
中国水利学会勘测专业委员会主持召开的“全国病险水利工程研究与治理专题学术研讨会”于1989年11月22~25日在福州举行。到会代表有部直属勘测设计院,长江水利委员会,治淮委员会,松辽水利委员会,以及22个省(区)设计院和有关大专院校等45个单位,58位专家、学者和青年水利科技工作者。会议共收到论文78篇。在会上交流论文20篇,放映了工程  相似文献   

6.
学术动态     
张海燕教授访问我国西部及《河流演变工程学》再版计划为了促进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资助的重大项目“江河泥沙灾害形成机理及其防治”研究工作的深入开展 ,四川大学邀请美国加州圣地亚戈大学张海燕教授于 2 0 0 0年 5月 2 5日 - 6月 7日来我国西部四川和西藏进行科技合作和交流。张海燕教授进行了三门短期课程的讲学活动。出席讲学活动的有四川大学高速水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水利水电系、中国科学院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西藏自治区水电厅、水文局、环保局、水电设计院、拉萨市和日喀则地区水电局、水电设计室的教师、研究人员、研究生、总…  相似文献   

7.
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名誉教授,河流动力学方面的专家 V·A·范诺尼于1982年四月底到五月初在我院进行了有关冲积河流的河床形态、输沙率计算等方面的讲学。范诺尼教授在讲学中提供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和资料,包括美国最新的1982年的研究成果。无疑,这些经验和资料对我国从事泥沙研究的同志很有参考价值。因此,我们请侯乐如同志将 V·A·范诺尼教授讲课的录音译成中文,并配以讲学用的一整套幻灯片的内容,进行加工整理,现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向读者介绍:一、冲积河流的河床形态。二、影响输沙率的因素。三、输沙率的计算公式及对公式的评价。  相似文献   

8.
沈学汶教授是著名的美籍学者,今年3月下旬参加北京河流泥沙国际学术讨论会并作了短期讲学。在此以前,1978年9~10月间曾随同美国工程师和科学家代表团访华,对黄河治理等问题作过一些了解和探讨。回国后,在美国地球物理联合会汇刊上(EOS1979年7月60卷31期)发表了题为“对黄河一些看法”的文章。全文分概述、水文情况、主要泥沙问题、中外治河专家对治黄的一些见解和减淤办法的综述以及对将来治黄工作的评论和建议等五部分。考虑到前三部分,我国读者比较熟悉,这里只摘译后两部分。  相似文献   

9.
2020年辽宁省汛期平均降水量与多年均值持平,但呈现前旱后涝、旱涝急转情势。暴雨的时空分布极为不均,场次多、间隔短、范围重,且连续三次遭受台风侵袭。暴雨使得全省河流普遍发生洪水过程,且过程集中,复峰多,历时长。最后对成功应对2020年暴雨洪水工作进行了经验总结。  相似文献   

10.
杨默远  潘兴瑶  刘洪禄  于磊  邸苏闯  张宇航 《水利学报》2019,50(12):1510-1517,1528
降雨资料的合理选取是进行年径流总量控制率统计分析的重要基础,直接影响到年径流总量控制率-设计降雨量对应关系的准确性。本文以北京市海绵城市试点区1951—2016年长序列场次降雨数据为例,定量分析了场次降雨划分方法和场次降雨序列年际变化对年径流总量控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较人为划分的日降雨数据而言,场次降雨数据能够更加真实地反映场次降雨特征。日降雨数据计算得到的设计降雨量整体偏低约14%,对于85%的年径流总量控制率条件,设计降雨量偏低5.9 mm。通过对6个场次降雨特征值进行M-K突变和趋势检验,将北京市海绵城市试点区的场次降雨序列划分为3个阶段,针对各阶段分别核算年径流总量控制率-设计降雨量关系,进而得到较为全面和客观的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变化区间。因此,在数据资料允许的条件下,年径流总量控制率的核算应基于场次降雨数据进行,并在识别场次降雨序列年际变化特征的基础上,确定合理的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变化区间,提高年径流总量控制率-设计降雨量对应关系计算结果的科学性,确保最优的海绵城市建设效果与合理的工程建设投入。  相似文献   

11.
自20世纪50年代末,长江科学院开始研发河流水沙数学模型,至今已有60多年不间断研发与应用历史,形成了“河流(HELIU)”系列软件。综述了长江科学院水库泥沙、河流一维、二维、(准)三维等水沙模型及其它水沙数学模型实例(包括河流水沙估算模型、河流水沙专题数模研究、引进吸收的河流水沙数学模型),以及水沙数值模拟关键技术的研究进展。分析展望了河流水沙数学模型今后研发工作的 4 方面任务:构建模型体系、完善现有模型、拓展模型领域和研究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2.
GEF海河流域水资源与水环境综合管理知识管理系统是GEF海河项目的核心内容之一,是海河流域水资源和水环境管理信息的存储、管理和共享交换中心;利用先进的3S(GIS/RS/GPS)和IT技术,建设流域水资源与水环境知识共享平台,实现海河流域水利与环保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与共享;以遥感监测ET为管理措施、水功能区为管理单元、水权为管理核心、模型为支撑工具、取水许可与排污许可为控制手段,构建海河流域水资源与水环境综合业务管理系统;该系统的建设为加强海河流域水资源与水环境综合管理,促进各级水行政管理部门间的协调合作,改善海河流域水资源与水环境状况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手段和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13.
野外科学观测与科学考察既是基础性科技工作,又是自主创新突破口。近年来,长江科学院设立了野外科学观测中心,初步形成覆盖长江流域,涵盖生态、环境、资源及灾害防治等领域的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网体系,持续开展长江流域野外科学观测和多专业综合性科学考察。回顾了长江科学院野外科学观测和科学考察的发展历程,从基础条件、观测成果、科技支撑、骨干队伍以及社会影响等方面,系统总结了长江科学院在野外科学观测与科学考察方面取得的成绩。未来将着重做好基础设施建设、长期观测与考察、科学研究与示范、合作交流以及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工作,以期为长江流域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4.
如何发挥河湖长制平台作用,加强流域统筹协调,提升河湖管理“共抓”和“大保护”水平,是深化河湖长制需要破解的管理难题。研究系统梳理河湖长制演进历程,分析深化河湖长制对流域统筹的需求,以河湖长制为抓手,提出流域统筹能力建设建议:①修订现行涉水管理法律、推进大江大河保护立法、出台流域保护条例和跨省界河湖联防联控指导意见;②依托全面推行河湖长制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平台深化部际合作,建立完善“流域管理机构+省级河长办”协作机制深化流域协作,省级河长制办公室(简称“河长办”)互聘互派人员深化区域合作;③在全流域探索形成统一规划、统一标准、联合执法的流域统筹机制;④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监督检查跨界河湖流域统筹工作,检查结果作为省级领导干部的年度综合评价依据;⑤流域监测与信息共享开展部际合作,流域管理机构建立流域涉水大数据中心,相邻区域省级河长办组织开展省际边界联合监测监控;⑥ 生态补偿作为部际合作重点事项,赋予流域管理机构参与生态补偿管理的行政职能。  相似文献   

15.
该文以广东省山区5市中小河流治理工程为背景,介绍当前3种生态护坡形式(联锁护坡砖、格宾石笼网箱和植生型生态混凝土)在中小河流治理工程中的应用,突出生态护坡在保持水土、净化水体和保持景观中的优势,并为未来的河道整治发展方向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6.
While the Latin American and Caribbean Region has an abundance of water resources, the uneven distribution of water and the rapid growth of urban areas have created a set of water management problems which, if left unresolved, are projected to lead to a water crisis of hemispheric proportions during the next century. Shrinking foreign aid and experience gained during the past four decades are changing the traditional mechanisms of technical cooperation between developed and developing nations. Building on the momentum of the Earth Summit (1992), which stressed the need for mechanisms for water resources information exchange, the First Inter-American Dialogue on Water Management (1993) called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an Inter-American Water Resources Network (IWRN) to distribute and exchange information on water issues, promote technology transfer, and share water management experiences in the western hemisphere. To date, 22 governments have officially designated water agencies to represent them on the IWRN as country focal points. Current network activities consist of the preparation of directories of water and water-related organizations, educational opportunities and existing networks in the western hemisphere; publication of a newsletter; and operation of an electronic forum and several World Wide Web sites on the Internet. Future activities, defined in part by the Second Inter-AmericanDialogue on Water Management held in Buenos Aires in September 1996, will emphasize the establishment of a regional and sub-regional Internet-based water information network with linkages to the global water resources community, regional dialogues on water management, increased cooperation between all parties in transboundary river basins, and endorsement of a number of recommendations for strengthening integrated 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The Third Inter-American Dialogue on Water Management will be held in Central America in 1999.  相似文献   

17.
莱茵河水污染事件回顾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石油吉林石化公司双苯厂发生爆炸事故,造成大量苯类污染物进入松花江水体.引发重大水环境污染事件。而19年前在瑞士巴塞尔附近施韦策哈勒的火灾事故,同样对莱茵河水质和生态系统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其后开展的保护行动使一度被称为“欧洲下水道”的莱茵河成为一条清澈的河流。莱茵河保护委员会1986年度关于该事件的报告,其综合性的治理措施以及沿岸国家的合作,对我国开展松花江污染事件的后续治理行动以及其他河流的开发、利用和保护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河长制为区域性环境保护管理制度,如何在流域层面实现联防联控是当前河长制推行的难点与薄弱环节。以长江流域典型跨省河流——赤水河为例,针对赤水河生态环境保护存在的突出问题,在梳理流域内河长制推行实践的基础上,结合河长制工作的主要任务,总结了赤水河流域保护管理的主要经验与不足;再从推进流域保护整体规划与立法、促进部门联动与联合执法、规范跨界断面监测评估、严格水量分配调度和完善资金投入激励等方面,提出了河长制下赤水河流域联防联控的政策建议。研究成果可为国内其他跨省河流的流域整体性管理保护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对国外河流健康问题的初步认识   总被引:27,自引:1,他引:27  
刘恒  涂敏 《中国水利》2005,(4):19-22
人类在开发利用流域水资源的过程中,由于保护不够或滥加利用,一些河流出现污染、断流等现象,影响了河流的自然和社会功能,失去了河流的自身价值,危及河流的健康生命.河流健康生命问题本质上是由于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过度开发和轻视保护水资源所造成的,因此一些发达国家较早地关注河流健康的问题.澳大利亚的新南威尔士州成立了"健康河流委员会".针对国外在河流健康方面所涉及的基本概念、衡量标准、评价方法、保护措施等进行了综合归纳,并搜集了一些维护河流健康的个例.  相似文献   

20.
介绍台湾地区综合治水策略,从集水区涵养保护开始,配合流域洪水历线,综合配置集水区、河道、下水道及滞洪设施,并降低河道洪水位,同时兼顾环境及生态的维护。从台湾的河川湿地治理经验出发,介绍"台北大沟溪生态滞洪池"、"新店溪阳光运动公园"、"台北关渡自然公园人工湿地(离槽式)"、"大汉溪河岸人工湿地(在槽式)"等工程实例,说明只有师法自然,才能推动生态资源保护以达到永续发展的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