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进口SiC灭磁电阻存在问题及控制和检验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总结我国大、巨型引进SiC灭磁电阻在运行、事故灭磁、试验灭磁中出现的故障事故共同特点的基础上,结合国内有关单位联合针对引进各种型号SiC所作性能试验成果,提出在招标、出厂验收、现场试验验收中加强对引进SiC的均能系数和温度系数,加强质量控制检验的技木措施。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发电机灭磁电阻的类型和特点进行了分析,并介绍了一种新型氧化锌非线性电阻和碳化硅非线性电阻组合式的非线性灭磁电阻。氧化锌和碳化硅组合式灭磁电阻是一种用于电子设备的电阻器。该电阻器的特殊设计可以有效地抑制磁场的干扰,从而提高电子设备的性能和稳定性。它由氧化锌和碳化硅两种材料组成,这两种材料的特性互补,可以在高温和高频率下保持稳定的电阻值。此外,这种电阻器还具有较小的尺寸和重量,适用于各种电子设备中的紧凑空间。  相似文献   

3.
为满足景洪水电厂现场应用需求,对原装进口的用于火力发电厂的GEEX2100励磁系统进行了优化设计。用SiC非线性电阻代替原有线性电阻,加快了水轮发电机灭磁速度;用开断弧压高的灭磁开关替换了原装进口的磁场开关,并增加了电气制动功能。现场测试及运行表明,该励磁系统的设计是成功的,为景洪水电厂的安全生产提供了保证。  相似文献   

4.
概述了不定形耐火材料添加石墨所存在问题。介绍了利用气流冲击法对鳞片状石墨表面涂覆SiC来改善石墨表面特性。围绕该表面处理,阐述了气流冲击法的原理、设备结构,被处理石墨的金相组织、被处  相似文献   

5.
为分析高速动车组运行过程中列车表面压力对牵引变流器进出风口的影响以及牵引变流器的冷却散热效果,首先建立列车明线运行的空气动力学模型,通过数值模拟得到高速动车组以速度350 km/h明线运行时的压力分布特性,结果表明牵引变流器的进出风口均为负压,出风口与进风口平均压差值为负值,这有利于牵引变流器的通风散热;然后根据牵引变流器的结构特点分别建立了液冷子系统和风冷子系统的仿真模型,得到主逆变组件、整流组件和辅助逆变组件的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nsulated gate bipolar transistor, IGBT)元件温升,以及变压器、电抗器等电气部件的温升;最后通过温升试验验证仿真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和牵引变流器的散热效果。牵引变流器的压力特性及温升计算,对于高速动车组的开发研制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6.
对目前国内燃机电厂应用广泛的EX2000型发电机微机励磁器的静态式灭磁装置的特点作了分析,对灭磁模块的控制、监视、和保护部分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原理分析,并通过有关电厂灭磁装置的故障实例分析对该装置进行可靠性评估。  相似文献   

7.
王伟 《水电能源科学》2012,30(11):152-155
以响水涧抽水蓄能电站灭磁系统为例,论述了励磁系统的主回路结构,介绍了机组正常停机和事故停机时灭磁系统动作过程及机械跨接器在灭磁过程中的动作情况,分析了磁场断路器和灭磁电阻的性能,并结合电站工程实际,从安全性和经济性出发,提出了对灭磁系统的改进建议。分析结果表明,基于机械跨接器的移能灭磁系统在各种情况下均能对发电机进行快速、可靠的灭磁。  相似文献   

8.
《太阳能》2016,(2)
利用伯努利"边界层表面效应"及吸尘器原理研究一种自动光伏组件无水清洁装置,将组件清理"刮、掸、吸"基本功能于一体,充分利用弱光条件下光伏组件无法经逆变器转化能量为光伏组件无水清洁装置提供动力,以光伏组件上边框为轨道,在光伏组件表面实现清洁罩自动运行清理,在满足设计结构、操作简单,成本低,组件表面无磨损、无二次粉尘污染及无水条件下,实现光伏组件的天天清洁,保障光伏电站每一天最佳发电量。  相似文献   

9.
该文所提虚拟电感自灭磁控制算法,能在电流容许的范围内较好地抑制转子电压冲击,提升双馈电机(DFIG)的可控性,拓展机组可穿越的故障范围。虚拟电感自灭磁算法,不仅无需安装额外硬件,而且其被动式的作用机制使其无需故障磁链信息,因而算法具有较好的性价比和工程可行性。同时相比于以往灭磁方案,该文所提方案具有较快的动态响应特性和较强的参数鲁棒性。因对称故障可视作非对称故障的特例,围绕该算法在电网不对称故障情况下的运行性能进行研究,并基于11 k W实验室双馈风电模拟机组进行设计、仿真和实验。  相似文献   

10.
目前退耦电感能量配合规律均基于单脉冲推导获得,而自然中闪电均具有多次回击。为研究退耦电感在多脉冲冲击下能量配合效果,通过理论与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利用实验室多脉冲冲击设备分析了退耦电感能量配合规律。研究发现五脉冲冲击下,退耦电感为8μH时,总通流量小于10kA时能够实现较好的能量配合;电感为60μH时,冲击电流大于28kA时能量配合效果开始下降;电感为60μH时能量配合效果好于40μH时能量配合效果,电感值为60、80μH对能量配合效果影响不大。总体来说,相比于单脉冲情况,五脉冲下退耦电感更加容易出现磁饱和现象。当电感出现磁饱和后,进一步增大电感值,能量配合效果提升不明显。研究结果为退耦电感数值的选择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
同步发电机通常采用非线性电阻灭磁方式,建立了非线性电阻(包括碳化硅和氧化锌)灭磁的Matlab仿真模型.其中考虑了空载特性的非线性和转子阻尼绕组的效应.通过对某水电站的667 MW水轮发电机进行灭磁仿真,最终得出了磁场电流、电压、d轴阻尼绕组电流的变化情况,以及非线性电阻等各部分吸收的磁能和灭磁时间,从而更真实直观地展示了非线性电阻灭磁过程.  相似文献   

12.
鉴于定子及转子的温升指标是水轮发电机的重要运行参数之一,采用直接负荷法对某80 MW水轮发电机进行了温升试验,因当前试验水头低机组达不到额定负荷,计算并校正了当前最大负荷工况下发电机的定子绕阻、定子铁心及转子绕阻的温升情况,并对额定负荷工况下的各部温升进行了推算,计算和推算值均满足设计要求。该研究为水轮发电机安全运行提供了技术数据。  相似文献   

13.
针对电厂大型机组使用UN5000励磁机在起励时常出现的过电压造成过激磁保护报警,励磁系统逆变灭磁或跳闸后,没有完全灭磁情况下再次起励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新型励磁起机逻辑,通过进行内部逻辑优化可解决机组起励时出现的问题.该优化逻辑适用于当前所有使用相同型号励磁系统电厂,可为起励时出现过电压以及在没有灭磁情况下强行起...  相似文献   

14.
采用化学成分和显微组织分析、室温和高温拉伸、硬度、冲击以及韧脆转变温度测试等方法,研究了30Cr2Ni4MoV钢低压转子不同位置的组织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低压转子不同位置的成分偏析较小,晶粒尺寸变化不大,拉伸强度和硬度比较均匀,但室温冲击性能、上平台能量和韧脆转变温度有所差别;与芯部相比,低压转子表面的室温冲击吸收能量和上平台能量高,韧脆转变温度低.  相似文献   

15.
光伏组件的输出特性除了与太阳辐照度及组件自身特性有关,还会受环境(比如,灰尘、雨雪等)、气候等因素的影响。定期清洗光伏组件是光伏电站运维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而光伏组件清洗技术对清洗效果的影响较大。对现有的光伏组件表面清洁技术进行了分析与总结,并探究了光伏组件表面清洁技术的发展方向。结果显示:传统的人工清洗和机械清洗局限性较大,清洗效果无法得到保证;在自清洁涂料的研究发展过程中,传统的疏水性涂料和亲水性涂料耐久性和寿命还有待提高。光催化超亲水涂料作为新兴的表面自清洁涂料,其高性能和长寿命逐渐受到更广泛的认可。  相似文献   

16.
风能-流体升压节流致热效应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依据流体节流与摩擦学原理对风能致热效应进行了研究分析与实验。在800W实验装置上,取得了3小时内工质温升近50℃的实验结果,温升曲线与理论分析计算相一致。提出的能量与换热方程,可准确预测风致热装置内工质温升并可作为其换热器的设计依据。分析指出:风力致热的能量利用率高于风力发电的值;风力致热的工质应综合考虑其粘性、定压比热、密度、节流微分效应、温度—饱和蒸汽压力值等因素后优化确定;风轮、液体泵、节流器参数的确定应兼顾额定工况风能利用率及系统的变工况性能.  相似文献   

17.
针对某大型抽水蓄能电站机组在启停过程中,出现的励磁系统灭磁开关合闸异常情况进行根本原因分析.通过对灭磁开关及其控制回路的检查试验和故障特征量的录波数据分析,得出因合闸脉冲过窄,合闸线圈得电时间过短,主触头在合闸行程的最后一段因失去动力而返回致使合闸失败的结论.进而结合合闸回路特点和灭磁开关自身特性,提出合理地增加合闸脉...  相似文献   

18.
建立车载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辅助散热系统数学模型,进行某客车PEMFC发动机辅助散热系统的管路连接方式设计,对管路流阻、冷却液流量及其温升进行分析并开展试验对数学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数学模型准确可靠且可用于设计和优选PEMFC辅助散热系统的管路连接方案,相同总冷却液流量下(空压机控制器-空压机本体)||(降压DCDC-升压DCDC)||(氢泵控制器)的三路并联方案的总流阻较(氢泵控制器-空压机控制器-空压机本体)||(降压DCDC-升压DCDC)的两路并联方案降低40.7%,各分支管路的冷却液流量均满足部件散热要求,冷却液温升满足整车散热要求。  相似文献   

19.
利用早期特性实验台研究了白松木等固体材料在热辐射条件下热解、着火和燃烧的过程,测定了不同辐射强度下的试样质量损失速率、表面温升和引燃时间的变化规律。为研究材料的可燃性质、非接触条件下火灾蔓延的条件和规律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定向凝固生长的多晶硅线切割过程中在多晶硅片表面产生的线状缺陷的形貌特征及其形成机制.分别采用扫描电子显微技术和X射线衍射技术对多晶硅片线切割引起的线状缺陷的形貌特征及夹杂物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多晶硅片表面线切割过程中形成的线状缺陷是因SiC夹杂物的存在而引起的,当切割钢丝与多晶硅中的SiC夹杂物相遇时,在拉力作用下钢丝爬越SiC夹杂物,同时在SiC夹杂物的表面发生研磨现象,在多晶硅片表面留下线状缺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