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三维真振幅有限偏移距偏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零偏移距一次反射纵波可描绘成三维时间或深度偏移反射,以致偏移的波场振幅是与角度有关的反射系数的一种度量。最近提出的各种涉及加权绕射叠加的偏移/反演算法都是以Born或Kirchhoff近似法为基础的。本文提出一种三维Kirchhoff型叠前偏移法,该方法中待成象波场的一次反射是由零阶射线近似事先描绘的。因此,恢复与角度有关的反射系数的主要问题主就变成了消除一次反射几何扩散因子的问题。为达到该目的  相似文献   

2.
3.
4.
优化系数傍轴近似方程三维一步法偏移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3  
三维偏移成像的核心问题是三维波场外推算子。本文在最小二乘意义下用共轭梯度方法导出优化系数的三维傍轴近似方程。这虽然具有经典45°的形式,却能使近70°的界面反射波准确地偏移归位,同时我们构造出了该方程的隐式、恒稳、中心差分的差分方程。凡是具有经典45°形式的三维偏移方程都可用此差分方程求解。与已有的三维一步法偏移算子相比,该算法具有效率高、稳定性好、处理效果明显及编程简单的优点。  相似文献   

5.
6.
大多数偏移方法是以波动方程的各种单向近似法为基础,一个明显的例外是有限差分逆时深度偏移的算法,与其它的偏移算法相比,由于这种方法需要庞大的计算机设备,所以其最初应用只局限于二信资料的合成处理。因此,对于用波前相长干涉进行实际资料叠后偏移和复杂三维构造成像来说,此方法的潜力一直未能发挥出来。  相似文献   

7.
拉东投影法三维叠前时间偏移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对地下地质构造正确成像是地震勘探的最终目的,由于三维地震资料采集不可能都沿垂直构造走向的方向进行,这就给地震资料的三维处理带来了许多困难。本文将三维叠后拉东投影偏移思想应用于三维叠前处理,提出了三维叠前投影时间偏移算法。利用拉东投影变换的原理,将整个三维叠前数据体投影到各方向的径向线上,使各方位角的构造都包含在其中某条或多条径向剖面上。投影完成后,形成一系列独立的二维叠前径向线,然后采用各种标准的二维叠前时间偏移成像方法来实现各径向线的叠前时间偏移。当各径向剖面偏移完成后,在时间切片上进行反投影,从而最终形成三维叠前时间偏移结果。实际应用表明,用本方法进行三维叠前时间偏移,可明显提高剖面的信噪比,边界反射很弱,并且资料的中深层成像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8.
9.
时间构造(t0)图偏移对二维偏移数据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t0图偏移新的应用中,使用了二维时间偏移剖面的解释数据,在作完二维测线的地震偏移处理后,在垂直于测线方向上t0图偏移完成了成地下界面的全二维表示。除修改二维偏移数据的时间和位置外,这种方法还校正了二维偏移资料的振幅,这些振幅原来因正交于测线方向的反射面的曲率造成聚焦或散焦而受到破坏。  相似文献   

10.
11.
地震偏移成像是地震资料处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和同事从1994年开始一直致力于投影偏移成像的研究。应用层析成像理论研究了包括三维和二维叠后及叠前投影偏移(时间域和深度域)等八种方法。本文主要介绍三维叠后投影偏移的原理及其实现方法。以傅里叶投影定理为基础,对三维数据体沿时间轴做水平时间切片,并在其上做Radon投影,形成一系列径向线二维剖面,尔后进行Radon插值和反投影,完成三维偏移。此法与一步法偏移相比,剖面整体的信噪比有所提高,局部地段的同相轴连续性和成像清晰度有较为明显的改善。在本文中还讨论了偏移孔径问题。基于层析原理对三维数体做完全观测角投影的偏移方法和基于双平方根算子炮点一偏移距域的叠前偏移等方法都不存在选择偏移孔径的问题。那种认为“一切偏移方法都必需考虑偏移孔径的影响”的观点是不正确的,对今后偏移方法的发展也是不利的。  相似文献   

12.
叠后三维一步法偏移处理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在实现地震资料的全三维处理中,叠后三维一步法偏移是至关重要的一个步骤。本文通过对一块浅海资料的一步法和两步偏移处理结果的对比,说明一步法偏移在改善陡倾角成像、确定断层位置和构造方面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三维一步法全倾角偏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时间层分裂法实现三难一步法全倾角滤动方程有限差分偏移。该方法对和构造走向及倾角都无特殊限制。文中阐述了差分议程理论及实现方法,并对山区三维、煤田三维以及海陆交互区三维地震数据进行了处理。结果表明,本方法的偏移成像剖面比两步法偏移成像剖面分辨率高、界面归位合理、断点清楚,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垂直地震剖面GRT偏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垂直地震剖面偏移对 VSP 方法的实际应用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根据 Radon 变换的数学原理,从标量波动方程出发,利用格林函数解的几何光学近似推导了垂直地震剖面 GRT(Gen-eralized Radon transform)偏移公式。文中,用 GRT 偏移方法对 VSP 正演模型数据和实际资料的处理结果表明,该方法对于复杂地质构造的成像具有适应性强、灵活性大、精度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15.
如果需要将一个特定局部时空域中的地震反射波归位到它们的实际位置,则我们不必在整个时空域而只需在这个局部时空域对其进行偏移,同样能达到波场归位的目的。其差別仅是采用的速度不同而已.这样能大大地减小偏移的作用区域。采用这种局部偏移的方法进行常速叠前偏移结果的剩余速度偏移,可以完全消除叠前偏移剖面上由于速度变化引起的倾斜反射界面的错断现象。这样在进行叠前偏移时可采用较少的速度个数,减少叠前偏移的计算量。采用该方法作剩余速度偏移可以减少波场成像时的计算量,从而使得常速叠前偏移成为一种处理效果好、处理效率高的实用处理技术。  相似文献   

16.
三维叠前时间偏移技术在塔河地区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塔河油田“复式”成藏组合所具有的油气圈闭类型复杂、储层厚度薄、构造幅度小、岩性横向变化大和非均质性强等特点,以A区块为例,采用三维叠前时间偏移的方法进行资料处理。重点介绍了速度建模等关键技术及其有关参数的选择,从而得到了理想的结果。叠前时间偏移与叠后时间偏移结果相比,具有丰富的奥陶系碳酸盐岩裂缝[CD*2]溶孔内幕,清晰的奥陶系顶不整合面。断层、断点可靠,并有清楚的三叠系反射结构。  相似文献   

17.
层析成像法波动方程偏移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本文根据图像处理技术中的投影与重建原理--CT技术,利用二维Fourier变换理论,从标量波动方程出发,推导了一套适用于地震数据处理的投影与重建表达式--CT偏移公式。利用该公式对水平叠加地震剖面作叠后偏移处理,可得到常规偏移地震剖面和压制了干扰波或经过道间内插之后的偏移地震剖面;这种偏移方法适用于信噪比低或具有不等道间距的水平叠加地震剖面的偏移处理,并具有提高信噪比和元"边界反射"效应等优点。文中提供了用该方法对理论地质模型和实际地震资料处理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本文采用相位移加插值的方法实现了三维一步法偏移.在三维偏移计算中,对向下延拓的其子进行了变形,故允许使用大延拓步长向下延拓,允许成像过程中使用FFT方法.此法可根据地层的变化情况自动调整连续延拓的步长,提高了计算效率.相移插值方法用于三维一步法偏移不存在偏移算子在x,y方向分裂引起的三维偏移归位误差问题,且无频散现象,能适用于纵横向变速情况.实例表明,本方法是一种适合陡倾角、复杂地质构造归位的三维一步法偏移成像技术.  相似文献   

19.
分层深度偏移技术是依据任一目标层段内同相轴的双程旅行时T0(x)和叠加速度VCDP(x)等运动学参数并结合钻井资料,采用正、反演相结合和反复迭代的方法建立反射界面地质模型,然后用此地质模型进行控制,采用克希霍夫积分法在界面处对时间剖面作深度偏移处理来实现的。采用该项技术进行目标处理省时省力。其最大的优势是可适用于速度横向变化较大的区域,解决高陡构造成价问题,成像倾角可超过90°。实际应用表明,此法能客观地反映地下构造的准确位置及形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