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砖墙式三维观测系统在委内瑞拉Caracoles区块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砖墙式三维观测系统是一种较为特殊的观测系统,与常规的规则束状观测系统相比,它具有使炮检距,方位角等分布更加合理的特点。这种观测系统在国内尚未得到应用和推广,而在国外则得到较广泛的应用。本文就砖墙式三维观测系统的特点进行了详细分析,并结合在委内瑞拉Caracloe三维工区的实际应用情况进行了总结,实际获得的资料信噪比高,层次清晰、同相轴连续性好。此项技术在今后的地震勘探中有指导作用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3.
利用三维三分量观测系统的优度选择各向异性成像有利区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维三分量地震勘探是常规三维地震勘探的发展。它不仅可以进行地质构造勘探,而且可以进行岩性及各向异性介质勘探。鉴于三维三分量的野外作业更加复杂,采集成本更高,因此野外采集地震观测系统的优化分析更为重要。为此,本文引入优度分析概念。优度不仅与炮检距分布、方位角分布、面元尺寸大小及覆盖次数分布有关,更重要的是,优度分析参数可用来研究介质各向异性的有利分布区域。 相似文献
4.
三维观测系统属性分析与优化设计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三维观测系统设计及其属性分析研究是地震数据采集的一个重要环节,其中观测系统属性分析中炮检距分布的合理性又是最重要的参数之一。现有的地震数据采集软件也未提供一个定量分析评判的标准。为此本文从炮检距分布合理性的定量化判断及其观测系统参数的最优化设计出发,提出了采用面元内相邻炮检距的变化率大小来判断炮检距分布的均匀性,利用炮检距变化率的方差最小化作为观测系统参数优化选择的目标函数,这在一定程度和部分环节上为观测系统的优化设计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5.
乾安城区特殊观测系统设计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吉林探区是一个勘探程度很高的地区,但在一些城区还存在许多地震空白区,采用三维线束状特殊观测系统可以较好地解决复杂地表条件下的地震采集工作。本文阐述了过乾安城区的特殊观测系统设计及其效果。由于城区内炮点缺失,必然造成小炮检距缺失,浅层资料不完整,采用正常观测系统难以达到采集目标。通过在城区加密接收线.可以有效弥补由于城区炮点缺失造成的小炮检距缺失,保证浅层资料的完整.同时可以有效增加覆盖次数,压制城区内的环境噪声;由于城区内小药量激发造成的深层反射能量较弱,因此采用在城外加密炮点,可以有效增加深层反射能量。该方法有利于城内、城外地震资料的衔接,有利于资料处理,便于野外施工,采用这种特殊观测系统可以取得较好的地震采集效果。 相似文献
6.
7.
8.
介绍了基于起伏地表三维可视化技术观测系统设计。利用地表高程和影像数据,采用三维可视化技术建立虚拟的起伏真地表环境,在其上进行观测系统设计,可以大大提高复杂地表区的设计精度。同时,利用三维可视化技术进行面元信息立体显示,使得分析数据更加直观,分析精度得到了提高。 相似文献
10.
浅谈束状三维地震勘探观测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根据BPX滩海地区三维地震勘探实例,从采集,处理两方面探讨了三维采集施工方法及参数选择,通过分析阐明了在地震地质条件复杂地区,采用三维地震相对窄方位角排列要优于宽方位排列片。 相似文献
11.
12.
徐文荣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1991,(4)
在我国东部含油气区,由于村镇稠密、水网纵横、工业设施庞大、大小障碍物分布广泛,采用大面积统一规则的三维地震测网施工,遇到了许多困难。本文从速度分析对炮检距分布范围的要求、不同目的层的有效覆盖次数及三维地震非纵观测误差分析出发,结合几个采集的实例,就地表复杂地区如何设计最佳三维地震观测方式以确保采集效果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可分面元三维观测系统设计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赵生斌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00,35(3):333-338
在常规三维观测系统中,接收线间距是震源间距的倍数,震源线间距是接收器间距的倍数,这使得在震源线和接收线的每个交点处震源和接收器是重合的。这种布置理论上使得所有CMP点都在每个面元的中心。可分面元观测系统排列的几何结构简单、便于野外施工。震源线的间距为道间距的非整数倍。接收线间距也不是炮点距的整数倍。接收线间距与震源线间距之比的余数决定了接收线方向和震民期望的次反射面元。CMP点均匀分布在一个共反射 相似文献
14.
15.
16.
宽方位、高密度地震勘探技术在现阶段的常规及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为主要针对宽方位地震数据处理的OVT (Offset Vector Tile)技术,经多年的发展与沉淀,现已处于大规模工业应用阶段;但在设计宽方位、高密度三维地震观测系统时,因未充分考虑三维观测系统的OVT属性,从而影响后续OVT处理和OVT域五维地震资料解释,使最终的OVT应用效果达不到预期。文中研讨了三维地震观测系统OVT属性均匀性定量计算方法,即先从三维正交观测系统提取对应的OVT,计算各个OVT的炮检距和方位角属性,并统计每个OVT的平均炮检距和方位角,作为该OVT的标准值,求取每个OVT均方差值作为该OVT属性的评价指标;最后用全部OVT属性评价指标的平均值及各OVT属性评价指标的均方差值定量评价观测系统的OVT属性。对应值越小,说明观测系统的OVT属性越好,对应值越大,则说明该观测系统的OVT属性越差。 相似文献
17.
18.
尝试从定量角度评价三维地震采集观测系统属性的优劣,尤其充分考虑纵横向属性的均匀性。创新提出了观测系统均匀因子、方位角新横纵比、有效覆盖次数等概念和表达关系式,并指出了其地球物理意义。将均匀因子、新横纵比、有效覆盖次数与最大炮检距一起根据其对观测系统属性的贡献度建立了综合表述观测系统属性的总体评价定量表达式,并给出了算例。算例结果表明,从均匀性、方位角、覆盖次数以及最大炮检距等方面总体定量评价的数学公式,在以后的三维观测系统设计中可以直接定量计算不同观测系统的属性及属性总体评价值,方法简单,快捷有效。 相似文献
19.
范国增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01,36(2):227-230
双奇偶三维观测系统是国内是一种新的三维勘探方法,双奇偶三维观测系统是在单奇介系统的基础上,通过炮线间炮点的相互错动而形成的,该方法与常规线束状三维观测系统相比,有炮检距和方位更加均匀及施工投入少的优点,并可通过变面元处理为资料解释提供多种剖面,该方法适于在勘探程度较低的地区应用,本文通过实例说明了该方法可用显改善叠加剖面质量。 相似文献
20.
三维地震资料采集的观测系统设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该发明包括提供许多基本上平行且间距相等的震源线,每条线由多个等间距的地震能量震源组成。同时提供许多基本上平行且间距相等的接收线,每条线由多个等间距的地震能量接收器组成。震源线和接收线以横向交叉方式布置,形成矩形网格,这样震源和接收器在每隔一个或多个交点处是基本重合的,对于每次地震扰动,产生一组共中心点地震反射(CMP),每个CMP形成多个子面元中的一个面元的中心,而多个子面元共同形成一个标准面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