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求导能否提高地震记录的分辨率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根据微分定理,对地震记录求n阶导数,相当于用一个滤波特性为(jw)^n的滤波器对其进行滤波。该滤波器的振幅特性与圆频率w的n次幂成正比。因此,人们试图采用导数法来补偿地震波在地层介质中传播的高频损失。然而,经过理论分析和模型正演表明,对原始地震记录分别求取一阶和二阶时间导数,只能提高剖面的视频率,并不能真正提高剖面的分辨率。同时还表明,对地震记录求导以后,只能提高剖面的视频率,并不能真正提高剖面的  相似文献   

2.
平衡剖面技术与地震资料解释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地质剖面形成至今,一般都经历了数千百万年乃至数亿年的构造形变过程。但其面积(体积)、地层厚度、各标志层的长度在变形前后保持相等,即变形前后的剖面是平衡的。根据这些原则制作的平衡剖面可以作为检验地质构造解释是否正确合理的标准。本文简要介绍了平衡剖面技术及其发展,并论述了平衡剖面技术的正常法和复原法及其在地质解释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古垂线是变形剖面上的一条曲线,是未变形剖面上的垂直线经变形后产物。古垂线算法是根据地层和断层的几何形态,计算一簇被用来恢复剖面的古垂线。其关键是地层形变机制确定,而形变机制的假设可概括为古垂线要点。文中给出给了基本古垂线要点和改进的古垂线要点。恢复的地审由变形地震道的中下沿古垂线重采样所得。作者根据古垂线线法原理研制了相应的计算机软件,并利用此软件对实际地震资料进行了平衡地震剖面处理。  相似文献   

4.
地震波的频率成分与地震剖面的信噪比和分辨率密切相差。本文介绍的频率时间谱扫描技术,可对地震波的频率时间域的连续分析和频率域的离散分析,能准确地提供地震资料的频率信息,用于地震资料处理可明显改善地震剖面的信噪比和分辨率。  相似文献   

5.
平衡剖面技术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平衡剖面技术的沿革及方法原理,给出了平衡剖面的正演法与复原法策略及计算机实现流程。从两个国外的典型实例可看出正演法及复原法在地震资料解释中的应用。平衡剖面技术的适用构造范围有:张性构造区,压性构造区,山前褶皱带,逆冲褶皱带,高陡构造区,盐构造,隐伏褶皱带,滑脱褶皱带等,并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用二维复倒谱提高地震资料的分辨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维复倒谱是建立在地震资料中邻近区域的地震子波基本不变基础上的。相对于地震资料的一维复倒谱,地震子波和反射系数序列在二维复倒谱上有着较好的可分性,故可以利用二维复倒谱进行子波提取和地震资料的高分辨率处理。人工合成记录和实际资料的处理结果表明,此项技术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应用地震资料建立压性盆地平衡剖面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由地震资料分析认为,造成压性盆地地层缩短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①断裂作用;②褶皱作用。由断层作用造成的地层缩短量等于水平断距;由褶皱造成的地层缩短量等于褶皱弯曲部分的长度减去弯曲剖分的水平距离。应用地层缩短量可建立压性盆地平衡后的古地质构造发育史剖面图、平面图,并可间接地研究盆地不同位置、不同地质时期的构造运动强度。  相似文献   

8.
平衡剖面技术应用的条件及实例分析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平衡剖面技术是一种遵循几何守衡原则而建立的地质剖面正、反演方法,它是构造变形恢复的重要手段。近年来,随着大型计算机及相应软件的出现,使得该技术能够在许多地区得到普遍应用。  相似文献   

9.
10.
给出了地震勘探分辨率的10种定义,由此得出提高地震勘探分辨经的6个结论及提高垂向分辨率的5项措施,此外,对药量,采样率与分辨率的关系作了深入的讨论。认为:(1)多井小药量组合信号既有小药量的频谱特征,又有大药量的振幅特征,能解决单药量使有效波高频能量减弱,高频段信噪比降低等问题。(2)采样率要适当,不但要提高时间采样率,而且还要提高空间采样率,以避免时间和空间假频对f-k滤波及偏移等多道处理带来的  相似文献   

11.
光线投射到图象上,图象上的凹凸变化产生的光影可以刻画出图象的细节。图象上的凹凸变化可视为图象函数f(x,y)的非光滑性,即奇性。地震剖面作为一种图象,其上面的奇性集包含了丰富的地质信息,如薄层,断裂及各种复杂地质体的轮廓等。所以,照度变换可以作为这种奇性的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12.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在ig97年第5期“讨论”栏目中发表了云美厚等“求导能否提高地震记录的分辨率”(以下简称“求导”)文章,文章提出了物探界都很关心的地震勘探的分辨率问题的讨论。高分辨率问题是当今地震勘探最重要也是最困难的研究课题之一,其中不乏许多实际具体技术  相似文献   

13.
 云美厚曾对笔者专著《走向精确勘探的道路》一书中阐述关于分辨率与信噪比有密切关系的论点提出质疑,他认定地震分辨率只与地震波的主频有关,而与地震波的信噪比无关。笔者认为有必要对这个问题进行澄清。对同一地震资料而言,在不同的处理阶段其反射波的主频不是固定的,尤其是通过反褶积或者高通滤波的处理,人们可以轻易地把高频端的振幅譜提起来,即主频可以变高。如果没有噪声,通过脉冲反褶积可以把子波压缩成接近一个窄脉冲,可使分辨率达到任意高,可见认定地震分辨率只与地震波的主频有关的结论是不正确的。此外应看到,地震分辨率是由地震数据的有效频宽决定的。  相似文献   

14.
地震分辨率极限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24,自引:5,他引:19  
地震奇辨率一直是薄储层和岩性地震勘探研究的主要问题,也是困扰地球物理发展的问题之一。地震分辨率为垂向(时间)和横向(空间)分辨率,通常教科书和有关的文献均将1/4地震波长定义为时间分辨率的极限,即使按菲涅尔半径定义的空间分辨率的极限,也为1/4地震波长。根据地震视主频和目的层的速度可以计算出空间和时间地震分辨率(1/4波长)极限。按常规的分辨率理论,地震勘探难以获得小于1/4波长储层的地质信息。若想获得小于1/4波长的储层信息,必须提高地震的成像主频,但对于实际地震数据而言,垂向(时间)分辨率受大地吸收衰减和高频信噪比的影响,地震分辨率总是有限的,难以满足地质解释的要求,特别针对中国陆相薄储层更是如此。但地震勘探是否可以突破1/4波长分辨率极限,针对这一问题,本文通过多块三维实际地震数据的研究,表明在相对保持振幅、频率、相位和波形的处理条件下,结合合理的井信息标定和地震属性提取,地震勘探是可以突破1/4波长地震分辨率极限的,这为中国陆相薄储层的地震勘探提供了十分重要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垂直地震剖面GRT偏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垂直地震剖面偏移对 VSP 方法的实际应用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根据 Radon 变换的数学原理,从标量波动方程出发,利用格林函数解的几何光学近似推导了垂直地震剖面 GRT(Gen-eralized Radon transform)偏移公式。文中,用 GRT 偏移方法对 VSP 正演模型数据和实际资料的处理结果表明,该方法对于复杂地质构造的成像具有适应性强、灵活性大、精度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16.
17.
横波的分辨率比纵波高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较系统地讨论了地震勘探垂向分辨率的概念,并根据文献资料及垂直地震剖面技术的实例,对纵与横波的传播速度、频率、所能分辨的薄层厚度作了比较,得出横波垂向分辨率可以比纵波还要低的结论。  相似文献   

18.
19.
滩浅海地区所特有的复杂地表和表层结构条件给采集高品质的地震资料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也因此成为制约该类地区油气开发的主要因素之一。为此。开展了滩浅海地震水陆两用压电检波器的研究。阐述了陆用压电检波器的工作原理,分析了陆用压电检波器的实际应用效果。从单炮记录和地震剖面的信噪比、分辨率、频宽、主频以及能量等诸方面将其与AG3加速度检波器、常规检波器以及水上压电检波器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相对于其他检波器来说,在频谱、分辨率以及高频响应方面。陆用压电检波器在滩浅海地区采集的地震数据具有明显的优势,且陆用压电检波器具备了水听器的一些功能,能够解决滩、浅海结合部的过渡问题。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