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本文基于Biot孔隙介质理论,根据两种孔隙介质分界面上孔隙介质之间接触的微观结构特征,分析了封闭孔隙量对应力连续性的影响,建立了分界面处封闭孔隙量与两种孔隙介质应力连续性之间的关系。根据Biot孔隙介质波动方程解的能量守恒原则,由两种介质分界面处的应力连续关系推出了速度、位移连续关系,从而给出了具有封闭孔隙的孔隙介质边界条件的一般形式。根据概率统计理论,本交给出了统计意义下的孔隙介质边界条件形式。最后从孔隙一孔隙介质边界条件推出孔隙介质一均匀介质边界条件。  相似文献   

2.
轴对称各向异性介质的等效定律及其例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沉积岩可以看成是轴对称各向异性介质。本文证明,在射线条件下,水平层状轴对称各向异性介质可用一个等效的水平层状各向同性介质来代替。等效介质各层的速度为原介质的水平速度,各层厚度为原介质的厚度乘以该层各向异性系数。  相似文献   

3.
区域多尺度随机介质模型及其波场分析   总被引:18,自引:8,他引:10  
姚姚  奚先 《石油物探》2004,43(1):1-7
常规地震的层状介质理论不适用于高精度地震工作.为此,必须发展复杂非均匀介质中的地震波场理论。利用统计学方法对复杂介质进行描述,研究介质中地震波场特征的随机介质波场理论,是非均匀介质地震波场理论发展的一个方向。为此,发展了常规随机介质模型,提出了一种称为“叠加型”的多尺度随机介质模型和一种“区域多尺度随机介质模型”。利用非均匀介质弹性波波动方程的数值求解,研究了这类随机介质模型中的地震波场特征,得出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4.
张鹏  吴青柏  蒋观利 《天然气工业》2010,30(10):109-112
目前,对沉积物中天然气水合物形成与分解性质的研究主要是在单一介质中进行,但自然界中的天然气水合物主要赋存于混合介质沉积物中。因此,有必要考察不同介质类型对天然气水合物形成的影响。为此,将粗砂、细砂、粉土3种介质按不同方法混合,搭配出6种混合型介质,并采用降温法在其内生成甲烷水合物,研究介质类型对甲烷水合物形成性质的影响及在降温过程中不同介质消耗甲烷气体的特点,为研究介质内水合物形成机制提供理论基础。实验装置由供气、反应和数据采集3个系统组成。结果表明:①不同单一介质对水分的吸持力差别很大,介质混合后水分在其内的分布状态及水分子在介质表面的吸附排列存在较大差异,从而使不同混合型介质内甲烷水合物的最终生成形态不同;②介质类型不仅会影响其内甲烷水合物的形成过程,而且会影响水合物的含气率;③不同介质内甲烷水合物生长过程所处的时间阶段不同。  相似文献   

5.
简要回顾了数值波动介质在地震波动力学研究中的发展历程及其在石油工业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指出在高度近似地球介质时基于波动介质假设存在的物性表征参数和波动方程个数过多等计算复杂性问题,给出数值波动介质的最新研究进展:随机孔洞介质理论,并展望未来数值波动介质的发展方向:结合随机介质理论和波动力学理论来开展实际地学问题研究。  相似文献   

6.
两种双重介质的对比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传亮 《岩性油气藏》2008,20(4):128-131
地层中存在2 种双重介质:裂缝-孔隙型和裂缝-溶洞型。这2 种双重介质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别。裂缝-孔隙型双重介质油藏试井曲线上出现“凹子”特征,而裂缝-溶洞型则不出现。裂缝-孔隙型双重介质油藏的产量递减较快,而裂缝-溶洞型双重介质油藏则递减较慢。裂缝-溶洞型双重介质在渗流机制和生产特征上都与单一介质十分类似,因而等价于单一介质。  相似文献   

7.
考虑套管单位长度重量对套管下入过程的影响,对漂浮段管内介质密度所需最小值进行计算,预测不同介质密度时漂浮下套管过程中的井口载荷,分析不同介质密度对井口载荷的影响,结果表明,只有漂浮段套管管内介质密度大于所需的最小密度值时,漂浮下套管技术才能保证大位移井套管的成功下入,且经过计算确定了管内介质密度取值,即当管内介质所需最低密度小于0时管内介质为空气,大于0时介质密度选取1.0g/cm3。  相似文献   

8.
渗流介质的识别是储层研究的基础。以火烧山油田渗流介质研究为例,从渗流介质与生产动态特征 关系出发,选取与渗流介质密切相关的生产动态参数,应用模糊聚类分析法研究了渗流介质的分布规律, 并作了具体分析。研究结果与实际情况吻合较好,表明该方法科学、合理,对渗流介质研究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程树  吴睿  崔国民  李延铭 《石油化工》2014,43(9):1035-1043
采用二维孔隙网络模型,对不同孔隙结构下亲水多孔介质与憎水多孔介质的缓慢干燥过程进行模拟,考察润湿特性的改变对二维多孔介质干燥过程中液相分布、蒸发速率以及干燥总时间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忽略重力与黏性力影响时,多孔介质干燥过程只受毛细压力控制,亲水多孔介质蒸发端为无规则形状,而憎水多孔介质蒸发端则根据孔隙尺寸分布与喉孔比的不同呈现不同的特性;干燥总时间与润湿特性、蒸发速率、孔隙结构相关;当喉孔比相同时,紧凑多孔介质的干燥总时间小于非紧凑多孔介质;当喉孔比较小时,亲水多孔介质的干燥总时间小于憎水多孔介质;当喉孔比较大时,憎水与亲水多孔介质的干燥总时间可以近乎相等。  相似文献   

10.
电脱水器乳化介质厚度检测仪的检测回路主要由介质层厚检测变送器和显示仪组成。介质层厚检测变送器安装在电脱水器生产现场,用于实时检测原油与乳化带、乳化带与水的界面。检测变送器按照检测介质的高度每隔5 cm设置一个检测点,即介质厚度检测分辨率为5 cm。乳化介质厚度检测仪应用效果表明,该仪器可以用于油田集输介质乳化严重的密封罐油水界面的监测,保证电脱水器安全平稳运行。  相似文献   

11.
随机地震反演技术及在文昌13—1油田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随机地震反演技术是一种将随机模拟理论与地震反演相结合的反演方法,该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地震资料的垂向分辨率,并充分考虑地下地质的随机特性,使反演结果更符合实际地质情况。本文在做随机地震反演时,以确定性地震反演的结果作为软数据,以测井资料作为硬数据,使用同位协同克里金序贯高斯模拟技术反演储层物性变化。文昌13—1油田的实例研究表明,这种随机地震反演比起基于模型的确定性地震反演方法来说,其垂向分辨率更高,使得在油藏地质建模中可以充分使用地震资料,容易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地震多属性加权融合显示技术在宣汉—达县地区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地震属性分析是储层预测的有效手段之一.但由于受地震资料分辨率和信噪比的限制,用一种地震属性去研究地质问题往往容易产生偏差.对物理意义和地质意义明确的多种地震属性采用加权算法融合显示后,可大大降低多解性,提高储层预测的可信度.地震多属性加权融合显示技术在宣汉-达县地区的实际应用证实,该技术可以精细刻画飞仙关组储层边界线的范围,且预测结果符合地质宏观分布规律,与钻井结果吻合程度较高.  相似文献   

13.
地震属性优化在储层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25,自引:4,他引:21  
地震属性与所预测对象之间的关系复杂,不同工区和不同储层对所预测对象敏感的地震属性是不完全相同的。即使在同一工区、同一储层,预测对象不同对应的敏感地震属性也是有差异的,地震属性优化技术是解决此问题的有效途径。运用降维映射、属性选择和聚类、交会分析等地震属性优化方法,优化出了预测储层的地震属性,并运用正演模型技术,对优选出的地震属性之一波峰数进行了验证,说明了优化方法的可靠性。在此基础上,对CB331井区进行了储层预测,新描述砂体30多个,预测石油地质储量4000×104t。  相似文献   

14.
CR油田是经历了33年生产历史的海上老油田,目前已进入特高含水期,采出程度超过40%。对该油田进行综合评价,确定其剩余潜力,对海上同类油田开发有借鉴意义。CR油田主力油层段是河流相沉积,且砂岩厚度远小于地震分辨能力,因此采用分频处理技术研究储层分布特征。该技术采用高次连续的边部衰减函数来拟合地震离散数据,解决了短时窗频谱分析的关键问题,在保证灵敏度的同时,成功避免了吉布斯效应。处理结果清晰显示出了河道砂岩体的走向和相互关系;同时结合岩心分析结果进行了储层沉积微相研究。将这些成果用于精细储层地质建模并结合生产历史拟合开展数值模拟研究,在剩余油分布预测和增产措施优化分析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精细储层预测对于海上老油田开发方案调整非常重要,关键是预测目标要明确,对储层目标体特征的认识要清楚,技术方法选择要得当。  相似文献   

15.
反演技术和频谱成像技术在储层预测中的综合应用   总被引:15,自引:8,他引:7  
冯凯  查朝阳  钟德盈 《石油物探》2006,45(3):262-266
井约束地震反演技术县有很好的垂向分辨能力,在储层横向变化不大时反演效果很好,但如果储层的横向变化十分复杂,反演技术的局限性就非常突出,要获得好的反常效果很困难。基于薄层反射调谐原理的频谱成像技术不依赖于井资料,只与地震资料的品质有关,对于储层边界,非均质及厚度的成像,分辨率尤其是横向分辨率要高于传统的宽带地震分辨率。中国东部H区块S构造带,主要目标地层厚度变化大,构造复杂,目标储层主要由砂岩、砾岩、凝灰质砾岩和火山碎屑岩组成,非均质性强。综合应用反演技术和频谱成像技术对其含油气储层的分布范围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与验证井吻合很好。  相似文献   

16.
地震相控预测技术及其在QHD32-6油田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震反演参数地质意义的多解性以及分辨率的限制给利用地震反演预测河流相储层单砂体带来很大困难。研究发现,地层的纵波速度、密度和波阻抗等参数随深度的变化符合一定的数学规律,且这些规律受沉积微相的控制;据此提出了针对砂体预测的"地震相控预测"技术,将地震反演结果转化为反映储层沉积微相特征的参数剖面,通过预测砂体发育的优势沉积微相实现对单砂体的预测,为地震反演资料能够应用于面向油藏开发的单砂体预测和沉积微相研究开辟了新的途径,具有重要的理论创新意义和推广应用价值。该项技术在QHD32-6油田应用结果与井点符合率达到90%,预测可信度高。  相似文献   

17.
用地震法监测水驱薄互层油藏剩余油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基于Kuster-Toksoz岩石物理模型和Biot流体饱和多孔介质中的波动理论,运用波场仿真,研究了薄互层油藏长期水驱过程中地震响应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①薄互层油藏单层水驱作用引起的地震响应变化一般较弱;②多层同时水驱的情况较为复杂,但各层水驱结果具有累积效应,产生的地震响应变化相当明显,即使在孔隙度较低的情况下,引起的地震响应的变化也是可观的;③薄互层油藏多层水驱地震油藏监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胜利探区高精度地震资料解释应用及成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胜利油田高精度地震勘探自1997年实施二次采集,已完成20多块高精度三维地震数据采集并投入资料解释应用,基础资料和解释应用对比效果显示,高精度地震资料比常规三维地震有大幅度提高。针对不同地区和不同勘探目标,开发应用了高精度地震精细标定技术、精细构造解释技术、高精度地震隐蔽岩性描述技术和高精度储层预测和流体识别技术。而高精度地震资料对岩性解释和复杂地质体的精细描述,在复杂断块、岩性、深层和潜山等隐蔽油气藏的勘探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储层物性参数处理技术是根据双相介质理论,使用地震、地质数据提取储层的孔隙度、密度、层速度、视渗透率、流体密度等物性参数的一种处理方法.这些物性参数剖面比常规地震剖面更细致地反映了地下各种地质现象,揭示地质体的岩性变化及油气聚集规律.多年来该技术已在海上、陆上许多油田使用,并得到完善和发展.文中重点介绍在南海北部不同沉积盆地应用该技术进行油气预测的实例及认识.  相似文献   

20.
泥岩裂缝油气藏在东濮勘探的历史上屡有发现,由于该类油藏的隐蔽性和复杂性,预测和勘探难度都较大,初期发现具有较大的偶然性.知何利用地震资料对其进行识别和预测,是盐间泥岩裂缝油气藏成功勘探亟待解决的技术关键.针对东濮凹陷柳屯洼陷带沙三上盐间泥岩裂缝油气藏地震地质特点,综合利用地震、钻井、测井等多种信息,对泥岩裂缝的录井及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