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茶叶包装的现状及防伪技术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虹  杨铼 《中国包装》2009,29(5):62-63,65
本文通过对市场上茶叶使用的防伪包装情况的调查和分析,指出了目前国内茶叶防伪包装中存在的一些安全问题,探讨了茶叶防伪包装技术的应用及发展。  相似文献   

2.
石岩 《包装工程》2018,39(11):1-5
目的让消费者通过药品包装上的常用防伪标识就可以识别药品的真伪及药品质量的优劣,了解智能防伪技术在药品包装中的应用。方法介绍药品包装上的常用防伪标识,并结合药品防伪包装的实例及图片总结智能防伪技术在国内外药品防伪包装上的应用。结论药品防伪包装将成为一些药品生产企业,尤其是一些著名制药厂商预防不法分子仿冒其产品的有利保障。药品防伪包装的设计不仅便于消费者识别药品的真伪,而且对于提升药品企业品牌形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食品纳米包装与防伪技术综合应用的探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邢明  罗亚明 《包装工程》2007,28(5):182-184
揭示了纳米包装的定义、要素及研究对象,综述了食品纳米包装与防伪包装技术综合应用的发展前景,并提出进行食品纳米防伪包装综合性设计的新观念、新方法.  相似文献   

4.
防伪技术多种多样,不断变化更新,防伪印刷技术在众多的防伪技术中占有非常大的比重。防伪印刷技术的应用领域广阔,其主要的形式是将防伪技术与印刷技术相结合,例如在印刷的油墨中加入化学物质形成独特的具有防伪功能的油墨或是在印刷时加入防伪纹理图案等。常用的还用激光全息技术、水印技术、电码技术等。防伪印刷往往都是应用在包装物上,进而也推动了包装印刷业的发展。目前防伪印刷技术已经大量应用于各种包装品上,如烟酒、药品、化妆品、食品等包装上,市场前景十分广阔。防伪印刷市场商机无限@张志强  相似文献   

5.
许多名优产品生产厂家多在其产品上应用一项或多项包装防伪技术,以达到打击假冒、保护真品的目的,但效果并不令人满意。究其原因在于,一方面企业采用的包装防伪技术本身根本不能有效遏制假冒产品;另一方面,其所采用的防伪技术的使用位置、使用方式不当,导致其不能发挥防伪的作用。所以市场上一旦有假冒产品出现,厂家就不得不寻求其他的防伪技术更换包装,这样不仅给企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也不利于消费者进行识别,并增加其消费负担。这种情况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厂家对包装防伪技术理解不足,在进行包装防伪设计时没有综合考虑其他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综述了信息技术在印刷包装防伪上的应用研究进展。方法根据现有文献介绍信息技术在印刷包装防伪上的应用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与智能标签、网络通信技术、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结合的印刷包装防伪机理与应用案例;分析无线射频识别系统与防伪结合的应用研究;然后介绍移动互联网、通信技术在印刷包装防伪中的应用研究;最后介绍基于图像处理技术的印刷包装防伪应用,拓展信息技术在印刷包装防伪上的应用领域。结果随着现代科技的高速发展、市场的需求和人们防伪意识的增强,防伪技术的改进成为必然的选择。与印刷包装结合的新型防伪技术也将不断朝着智能化、大众化前进。结论随着高端智能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防伪的应用潜力巨大,信息防伪在印刷包装上的应用前景非常可观。  相似文献   

7.
《广东包装》2006,(2):5-6
药品包装防伪技术需要不断的进步和提高,以弥补我国起步较晚的劣势,跟上欧美发达国家的步伐。药品包装行业应用的防伪技术,并不仅仅是简单地在印刷时使用某种技术,而是一套由防伪技术、检测手法和管理使用手段组成的完善的防伪体系。[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商业贸易早已超越了国家之间的界限,对于商家来说,来自对公司产品、商标、包装的仿冒伪造的担心与日俱增。根据相关统计,全球每年的假冒商品约占正常交易量的7%,价值千亿美元以上,造成原厂企业的销售损失在10%左右。尤其是关乎消费者日常应用的药品、食品、饮料等产品的假冒给全球带来很大的危害。对于消费者来说,社会上的商品越来越丰富,选择也更多了,然而市场上充斥的大量假冒伪劣产品,往往让人防不胜防,一不小心就会上当受骗。因此开发出安全的、先进的、高质量的防伪包装产品,就成为了燃眉之急。 软包装如果采取了防伪措施,就能更好地满足保护所包装商品的需要,而且除了防伪还能美化包装,所以目前我国的软包装防伪大量应用于食品、药品、化妆品包装上。软包装防伪的最大特点是其技术含量高,不法分子难以仿冒,具有良好的实用价值,能为企业带来丰厚的利润。 然而,正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造假者所掌握的技术越来越先进,造假水平也越来越高,所以防伪措施亦在不断升级换代,业内对防伪的关注也水涨船高。大家比较关注的有两个方面,一是技术问题,二是其应用能否真正方便消费者使用的问题。 本期我们特别推出“关注软包装防伪技术”专题,通过介绍我国目前软包装防伪技术在市场应用的状况,以及国内最新研发应用的相关技术,期望能给广大读者带来一些新的认识,以促进和帮助业内人士早日为自己的软包装增加防伪技术措施,从而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商品,为自己的商品带来更高的附加值。[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基于隐形条码的药品防伪系统进行了研究与设计。包括分析目前我国药品防伪包装的现状及具体存在的问题,设计条码防伪方案,提出创新药品防伪包装。主要内容包括:防伪材料方案的确定,隐形红外油墨的制备,隐形条码在印刷时需注意的问题,隐形条码在药品防伪包装盒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洛功 《包装世界》1998,(2):66-67
近几年来,喷墨编码机在食品及药品包装领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主要原因是国家对药品和食品的生产要求必需注明生产日期和批号,而这些强制性要求的批号和日期不能预先印制,因而只能在现场完成该工作的喷墨编码机就成了食品及药品生产线必不可少的设备。而另一方面,由于假冒药品和食品的泛滥,严重影响了正当食品及药品的生产和销售,给企业及普通消费者都带来了伤害。本文将二者综合考虑,提出了用喷墨编码机实现药品及食品的防伪方法,以供有关企业在设计防伪包装时参考。  相似文献   

11.
Packaging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ensuring food safety and qualit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active packaging, especially antimicrobial packaging, enables actively inhibiting/killing the microorganisms causing food spoilage and thus extending the product's shelf life. A survey of the publications revealed that generally 50% shelf life extension is possible. The goal of this study is to assess the overall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of the food and packaging system considering the effect of food loss reduction by using active packaging. A comparative life cycle assessment has been carried out, focusing on a case study: essential oil component‐enabled packaging for fresh beef. Different scenarios were set up to contrast the situations of food using conventional packaging (current situation) and food using novel active packaging (containing active coating). Additionally, a sensitivity analysis has been integrated, aiming to identify the breakeven point of the balance. In the scenarios using the best‐performance active packaging, it was shown that a breakeven point can be achieved across the four impact categories evaluated, including global warming, fossil energy demand, acidification potential and eutrophication potential. It is expected that the obtained results would serve as guidelines for active packaging development striving for a positive eco‐profile of the food and packaging system. Copyright © 2015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12.
王娟  李雪艳 《包装工程》2024,45(2):216-225
目的 从保障生鲜产品安全、增强消费体验、提升生鲜品牌社会价值的角度出发,探索新零售业态下生鲜包装的可持续发展策略与设计实践模式,以减少资源浪费,促进可持续发展,并满足不同消费者的购买需求。方法 首先,基于生鲜包装污染的问题导向,通过分析国内生鲜包装设计现状,结合理论研究提出新零售业态下生鲜包装的可持续设计策略,即可循环组合的模块化设计、注重情感体验的人性化设计、重视技术创新的智能化包装,以及品牌化设计方案。结果 对“而荔”生鲜品牌的可持续设计实践验证了设计策略的可行性。结论 在新零售业态和疫情防控的环境下,通过对生鲜电商与生鲜包装设计现状的研究与分析,清晰地梳理现阶段生鲜包装所存在的问题,探讨生鲜包装的可持续设计策略,为生鲜的可持续包装提供设计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通过分析国外及我国药品包装机械发展的现状和特点,针对中国药包机械产业存在的问题,总结药品包装机械行业未来发展趋势.方法 对药品泡罩包装一体机中的泡罩包装机、枕式包装机、折纸机、装盒机等关键核心部件性能参数进行分析.对比国内外知名药品包装机械的优缺点,结合中国药品包装机械产业存在的短板与问题,深入剖析药品泡罩包装一体机的现状及发展趋势.结果 对国内外药品泡罩包装一体机的对比发现,新型包装机械需要逐步实现柔性化、精密化、集成化和智能化等特点.结论 文中对国内外各大典型药品包装机械的对比与分析,可以为国内药品包装机械的发展提供基础,深入指导与科学设计新型药品包装机械.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介绍预制菜的包装技术,并对预制菜包装技术的发展进行展望,以期为预制菜产业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 总结不同预制菜的特点,分析真空包装和气调包装技术在不同预制菜领域中的应用现状和存在问题,阐明其在预制菜包装中的发展方向。结果 可以通过向包装材料中增加生物活性成分,以及包装设备的机械化和智能化延伸,提升预制菜的产品品质、食用安全性和货架期。结论 活性包装技术以及智能化技术在预制菜包装领域的广泛应用势必会推动预制菜产业的可持续高质量发展,为提高预制菜品质和食用安全性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5.
罗小燕  郝一畅 《包装工程》2019,40(16):67-71
目的 改善食品包装交互体验,解决食品包装缺乏人本意识,忽视消费者多重需求的问题。方法 通过分析食品包装设计现状,利用交互设计的可用性理念和用户体验理念,将以人为本的理念引入食品包装设计中。结论 在食品包装中引入交互设计理念,不仅保证了食品包装基本功能的实现,更能够促进消费者与包装的良好互动,满足消费者的精神需求,使其产生情感共鸣。坚持以消费者为核心,优化包装交互体验,注重用户多重需求,紧密结合新型技术,才能设计出真正赢得消费者支持与认可的食品包装。  相似文献   

16.
高琳  易凯  蔡锋  徐胜华  吴敏  鲁鹏 《包装工程》2020,41(7):125-133
目的研究光学系统领域内用于监测水果、蔬菜、肉类等食品新鲜度的可视化智能包装技术手段,掌握相关原理,从而减少食物浪费。方法简述智能包装技术的概念和特点,阐明智能包装指示食物新鲜度的现状,根据食物不同特点,对几种不同指示新鲜度的应用进行阐述。结果智能包装的应用便于食品质量检测,可实现产品的可追溯性,大大提高了包装的智能性和信息性,促进了食品安全检测系统的发展。结论智能包装有助于消费者对食物可食性的判断,从而减少食源性疾病的发生和食物的浪费。智能包装在国内的发展仅处于起步阶段,需要国家的大力支持以及包装科研者的不懈努力,才能促进智能包装在食品领域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17.
论中国食品包装设计的现状和出路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孙婷  焦华 《包装工程》2011,32(4):84-86
回顾了我国食品包装设计行业的发展历程,详细分析了本行业的现状,指出过度包装导致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是本行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关键点是纸质食品包装减量化设计。重点论述了纸质食品包装减量化设计的主要内容,其中包括:包装体积最小化设计、异形结构的减少化设计、成型结构的一体化设计以及包装设计色彩适量化。  相似文献   

18.
Food packaging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carrying food and drink from production sites to the consumers, and environmental aspects of this packaging receive considerable attention. As the functions of packaging are derived from the actual food requirements, environmental aspects of packaging should be compared with those of the food for a balanced optimization of environmental impact. The outcome of such combined analysis is illustrated with a macroscale analysis of the actual food supply situation in The Netherlands. An ‘overall’ survey of this system is used to indicate important interrelations between the subsystems and to estimate the order of magnitude of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 of each part of the system. The major environmental effects of the total food supply system and both impact and influence of the packaging subsystem are quantified in mass and energy terms. It is concluded that more attention should be given to matching the actual and varied demand of different size consumption groups, and suggestions are given for effective incorporation of environmental constraints into product development and packaging design.  相似文献   

19.
为引导和促进食品智能包装机械行业快速、健康发展,分析对比了国内外食品智能包装机械标准化现状和趋势,结合相关领域标准化体系建设经验,基于工业4.0对包装机械的智能化要求和保障食品安全需要,从智能和安全两个内涵出发,提出我国食品智能包装机械标准体系构建原则和框架,为我国食品智能包装机械标准化体系建设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20.
王晓琴 《包装工程》2017,38(16):241-243
目的探究智能化包装设计的具体应用与发展方向。方法以智能化包装的基本概念为突破口,结合包装材料、包装技术和人工智能包装3个特点总结智能化包装的发展意义,并分药品包装、快递包装、食品包装3个方面探究智能化技术的具体应用与作用。结论智能化包装设计的应用,保障了消费者健康权益,提高了产品使用率和生产效能,实现了智能化的信息管理,具备广阔的市场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