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响应水质型缺水社会需求的跨流域调水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宁 《中国水利》2006,(1):14-19
在分析了国际现有跨流域调水工程普遍特征的基础上,结合我国两个已建和拟建工程特例,对面向水质型缺水问题的跨流域调水工程的基本特性进行了剖析,进而重点阐述了实施跨流域调水解决水质型缺水问题需要引起重视的问题.并提出了面向水质型缺水社会需求的跨流域调水工程的思考和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新疆某些地区工农业生产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跨流域调水就成为缓解水资源短缺地区供需水矛盾最有效的方法之一。然而调水工程的实施,会对调水工程本身产生一定的影响,从调水工程的调水量及水库的运行方式出发,探讨跨流域调水对电站装机容量选择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跨流域调水水价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叶新霞  贾仁甫  蒋维  盛东升 《人民黄河》2005,27(12):62-63,67
跨流域调水工程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设施,在国家经济建设中发挥着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但其自身也面临着持续健康发展的问题,其中水价是跨流域调水工程建设和运行管理中的核心问题之一。论述和介绍了跨流域调水工程投资分摊方法、三部制水价的计收方式、跨流域调水水价测算的层次和重点、供水口门水价的测算原则和内容、调水工程用户水价的测算方法等。用户对调水水价的承受能力,可按水费占工农业产值(或效益)和居民收入的比例及调水工程对水价总水平影响的程度等分析。  相似文献   

4.
跨流域调水是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的有效手段,而完善的工程管理体制与机制是跨流域调水工程功能得到充分发挥的重要保障。2013年10月,中国水利学会调水专业委员会在陕西西安召开学术研讨会,就跨流域调水工程管理体制与机制进行深入探讨。继2013年第20期刊登相关文章之后,本期推出"跨流域调水工程管理体制与机制研究专题",为相关跨流域、跨区域调水工程管理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5.
调水工程调水规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跨流域调水工程是解决资源性缺水的重要手段。跨流域调水工程规模的确定,既关系到调出区未来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问题,也关系到工程建设的经济合理性问题。本文结合某跨流域调水工程实例,通过调出水资源量分析,调水规模与供水量关系分析,以及调水规模单方水投资分析。确定经济合理的工程规模。  相似文献   

6.
世界上许多地区是通过大型调水工程解决水量分配不均的问题。大型调水可以在一个流域内进行,也可以跨流域实现(即流域与流域间的调水)。近年来,一些调水工程规模愈来愈大,距离长达数百公里,年调水  相似文献   

7.
跨流域调水系统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王宏江 《中国水利》2004,(11):11-13
就跨流域调水系统的基本概念、特点及国内外跨流域调水工程规划管理决策分析研究状况,跨流域调水系统研究与实施的作用与意义以及跨流域调水系统规划与管理决策涉及的几个基本问题进行简要的分析.以引滦入津跨流域调水系统为依托,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结合我国现状,从规划后评价与运行管理的角度对跨流域调水系统水资源管理中尚未被重点研究而又很关键的有关问题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8.
简要介绍了山东省引黄济青、南水北调、胶东调水等三大跨流域调水工程概况,分析了山东省跨流域调水工程特点及运行环境,初步探讨了山东省跨流域调水工程近期运行管理模式,为工程运行管理提供参考,从而发挥工程效益,支撑经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9.
简要回顾了全球跨流域调水工程进展现状;根据自流调水、就近调水、技术可行原则,利用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功能规划设计了欧亚草原9项跨流域调水工程,并对关键工程进行了技术分析,对调水工程进行了技术经济评价,阐述了欧亚大陆调水工程的多重间接效益。得出的主要结论是欧亚大陆调水工程技术可行、国力可承受、直接效益和间接效益明显、具有重大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0.
通过分析国外重大跨流域调水工程的管理与运营过程中涉及的技术、环境、法律以及经济等多学科的问题,从立法、水权、水价、水资源统一管理、工程建设的投资管理以及跨流域调水的运营管理模式等"软环境"方面,总结了国外跨流域调水工程运营管理的成功经验,为我国跨流域调水工程的实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