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辽河油田石油污染土壤中采取土样,经过富集分离筛选后得到单一的石油降解菌株,命名为G1。通过对菌株形态特征和生理生化特性的分析,初步鉴定为芽孢杆菌属,对原油的降解率为21%。对G1菌株的降解条件进行优化,通过正交实验得到最佳降解条件为:N源为(NH4)2SO4,P源为K2HPO4,pH为8,接种量为3 ml,原油浓度为0.2%,对最优组合进行实验验证得到原油的降解率达到45%。  相似文献   

2.
丁强  刘海华 《工业催化》1992,28(9):22-26
石油产品是海洋和陆地上广泛存在的水和土壤污染物。石油污染土壤问题一直受到国内外学者关注。相比于其他修复技术,生物修复是一种很有前途的土壤污染处理技术,微生物易获取,且不存在二次污染,生物修复以其优良的特性逐渐成为研究热点。概述微生物法处理土壤污染的原理、影响因素及修复用微生物特性与驯化研究的进展。  相似文献   

3.
随着石油工业的发展,石油污染土壤的问题变得日益严重,是目前世界各国重点关注、亟待解决的环境问题之一。微生物修复技术因其具有成本低、效率高、无二次污染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石油污染土壤的修复治理,主要包括生物培养、生物通风、固定化微生物技术。本文主要阐述了微生物修复石油污染土壤的修复方法及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并对微生物修复技术的研究重点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合理的展望,以期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在介绍石油降解微生物及其降解机理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石油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技术研究进展,主要包括生物刺激法、生物强化法、生物通风法及微生物联合修复法,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随着石油污染土壤问题的日益突出,对石油污染土壤修复的研究也越来越多。主要综述了畜禽粪便、园林废弃物、小麦秸秆等生物质在修复石油污染土壤方面的作用。对生物质的利用主要包括三种:直接施加到土壤上、和被石油污染的土壤进行生物堆肥以及经高温裂解得到生物炭来修复石油污染土壤。这几种方法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石油污染土壤进行改善和修复。不过,这些方法都还只局限于实验室研究,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将其应用于实际中。  相似文献   

6.
石油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治理石油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技术研究进展。分析讨论了影响石油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过程的主要因素,并总结了生物强化手段的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辽宁化工》2021,50(2)
考察了筛选出的3株石油降解菌C3 Pseudomonas putida、C4 Acinetobacter calcoaceticus、C5 Sphingomona sp.对石油烃的降解性能,研究了3株菌的复合菌、生物炭+复合菌、生物炭固定化复合菌等不同菌剂加入方式对含油土壤的修复效果。结果表明:3株菌均能以石油烃为唯一碳源和能源生长,C3、C4对饱和烃的去除能力较强,C5对芳香烃的去除能力较强,3株菌的复合菌对石油烃各组分的去除具有协同效果,30℃培养28d复合菌对石油烃的降解率达到79.73%;生物炭与复合菌联用对石油烃的去除具有协同效应,其去除效果CTBTB+BCTB;生物炭的加入有利于降解菌在土壤中的定殖,其中生物炭作为固定化载体加入土壤对降解菌的数量增加最为有利。  相似文献   

8.
综述了石油烃降解菌群的特点和构建方法,重点介绍了菌群构建的理论和原则、菌种选择/组合策略以及在石油烃污染环境修复中的最新应用。提出了该领域未来的研究重点,包括进一步探索高效便捷的基因组工程技术的应用、微生物代谢网络的调控机制和石油烃降解途径的识别。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工业化的发展,作为工业命脉的石油工业不断壮大,石油产量的与日俱增为我国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同时也造成了土壤与水的严重污染。石油污染具有危害性大、周期长等特点,已成为现代环境科学亟待解决的问题。介绍了石油污染土壤的特性与危害,综述了传统石油污染修复技术,总结了热脱附处理技术的工艺流程及其优势,并分析讨论了热脱附技术的影响因素与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最后展望了未来热脱附处理技术在石油污染土壤治理方面的研究方向及目标。  相似文献   

10.
简述了生物质炭的制备方法及生物质炭的理化性质,对石油污染土壤生物质炭修复研究进行概述,并对生物质炭的应用潜力进行了总结和展望。生物质炭修复作为一种低成本且无二次污染的修复技术,在土壤石油污染物的基础研究和实际应用方面均有一定的研究进展,这将是我国土壤修复领域研究的新热点,利用生物质炭降解土壤污染物、治理环境污染将对未来的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1.
李茹 《辽宁化工》2004,33(7):385-387
对热熔法处理辽河油田石油污染土壤的实验条件进行了探讨。其最佳实验条件为处理时间 30min、处理温度 80℃、液固比 3.0、搅拌速度 4 80r/min。处理后 ,粒径 >2 .5mm的土壤中石油烃含量已达到标准 ,而粒径 <2 .5mm的土壤石油烃含量仍然超标 ,还需后续处理。  相似文献   

12.
从某炼油厂柴油罐区污染土壤中分离筛选出优势柴油降解菌L12,并经过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试验以及16S rDNA序列分析,鉴定为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sp)。采用摇瓶实验研究了菌株L12对正十六烷的适宜降解条件,并考察了该菌对柴油的降解能力。结果表明,菌株L12最佳的培养初始pH为7、接种量为5%、摇床转速为150 r/min、培养温度为30℃,菌株可耐受正十六烷质量浓度高达5 000 mg/L。最优条件下培养7 d,该菌株对正十六烷的降解率高达90.33%,能将质量浓度为3 000 mg/L的柴油几乎完全降解,表明该菌具有良好的用于生物修复柴油污染土壤的潜力。  相似文献   

13.
针对典型场地石油烃的污染和危害问题,系统介绍了当今具有工程实践应用的几种石油烃污染修复技术的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进展,对比分析了其优劣,提出化学修复技术仍是今后国内石油烃污染修复的主体技术,但化学与生物的联合修复技术也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针对石油开采、加工、运输过程中因为技术、操作不当等原因造成的日益严重的土壤石油污染问题,概述了国内外石油污染土壤植物、微生物以及植物-微生物复合修复技术研究进展,总结了国内外几种能够有效修复石油污染的植物、微生物品种,并针对现有的生物修复技术,提出了4项丞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雷迪  刘丽红  张雷  屈霜  索雲凯  冯云飞 《当代化工》2021,50(9):2201-2205,2210
随着石油工业的发展,石油泄漏事故频发,污染日益严重,使得石油污染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世界性问题.与传统的物理、化学修复方法相比,微生物修复由于其经济性和环保性,已经成为修复土壤石油污染的主要方法之一.而在石油污染盐碱土壤中盐碱化改变了土壤的理化性质、抑制了土壤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已经成为微生物修复石油污染盐碱土壤的主要难点.因此,石油污染盐碱土壤微生物修复须利用具有耐盐碱能力的石油烃降解菌.综述了石油污染盐碱土壤的现状和危害,耐盐碱石油烃降解菌的筛选,微生物修复石油污染盐碱土壤的难点、方法及研究进展,并对微生物修复石油污染盐碱土壤的未来研究方向和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龙飞  郭斌  王欣  王星 《现代化工》2020,(S1):45-48+53
对目前石油污染土壤的物理修复技术进行了综述,包括热脱附技术、气相抽提技术及电动修复技术。重点阐述了微波热脱附技术在石油污染土壤修复中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应用化工》2022,(5):1014-1018
针对典型场地石油烃的污染和危害问题,系统介绍了当今具有工程实践应用的几种石油烃污染修复技术的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进展,对比分析了其优劣,提出化学修复技术仍是今后国内石油烃污染修复的主体技术,但化学与生物的联合修复技术也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在石油污染土壤中使用营养添加法促进石油生物降解的作用机理,总结了营养添加浓度、类型和环境变量对石油生物降解影响的研究近况,并对未来研究方向予以展望。  相似文献   

19.
对长庆油田油污土壤进行了外加电场对微生物降解石油污染土壤影响的实验,实验表明,采用电动-微生物处理石油污染土壤降油率为普通微生物处理的2倍,大大提高了处理效率,缩短石油污染土壤修复时间。供试的2种微生物菌种最适合作用的电场强度为100 V/m,在此电场强度作用下,微生物的生长繁殖能够得到促进,菌体数量最大,达到最大菌数所需要的时间最短。在电场强度为50 V/m时,对供试菌种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而100~200 V/m的电场强度处理微生物数量明显增高。表明低电场强度抑制微生物生长,较高电场强度促进微生物生长。  相似文献   

20.
石油降解优势菌的筛选和降解性能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长期污染的油田土壤中筛选分离出4株石油优势降解菌和1组原始天然组合的混合菌,并对其石油降解性能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有3株菌在中性或偏碱性的pH值条件下降解效果最佳,在5d时间内石油去除率高达61.85%;无机离子对菌株的石油降解有很大影响,其中常量无机离子Mg^2+,Ca^2+起主要作用,微量无机离子的影响较小;混合菌株对外界不利条件(如偏酸偏碱或缺少生长元素等情况下)的承受能力明显高于纯种菌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