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从中国石油天然气公司青海油田分以司获悉,2004年.青海油田生产原油222万t、天然气17.8亿m^3,油气年产量突破400万t.实现了油气产量历史性的新跨越。青海油田是全国陆上油气勘探的重要地区。柴达木盆地勘探开发工作从1954年开始,经过50a的努力,截止到2004年年底。累计发现油气田25个,探明加控制石油地质储量4亿多t。探明加控制天然气地质储量4005亿m^3.  相似文献   

2.
<正>与青海油田一样,西南油气田是上产油田。那么上产油田要不要提质增效,如何提质增效,西南油气田的回答是打好三大战役。第一大战役是油气战役。在勘探方面,要努力夯实持续快速发展的根基。西南油气田将以寻找优质规模可动用储量为目标,以孔隙型储层为主要对象,继续积极寻找大中型整装气藏。同时,立足大场面,强化风险勘探和甩开预探,力争在"四新领域"取得战略新发现、落实新的大型整装气藏目标。加强综合  相似文献   

3.
综合信息     
柴达木建设千万吨级大型油气田未来5年内,中国石油青海油田油气年产量将突破1000万t,跨入千万吨级大型油气田的行列。柴达木盆地具有丰富而优质的油气资源,是青海油田的主要勘探开发领域。盆地内油气勘探潜力巨大,前景十分广阔,在西部大开发中具有重要地位。近年来,青海油田在柴北缘马北等地区天然气勘探取得了长足进展。截至2004年底,累计发现油气田25个,探明加控制石油地质储量4亿多吨,探明加控制天然气地质储量4005亿m3。油气年产量突破400万t,多项指标创历史之最,实现了油气产量历史性的新跨越。据青海油田公司有关领导介绍,青海油田具…  相似文献   

4.
《新疆石油地质》2010,31(3):334-334
<正>青海油田今年计划累计探明石油储量5×108t,新增油气生产当量100×104t,使年油气生产当量达到670×104t.为确保这一目标的实现,2010年年初,青海油田确立了以下10项保障措施:(1)突勘探积极参与储量增长高峰期工程,寻找新的出油、出气点,扩大勘探战场;坚持勘探开发一体化,在老油区优选部分开  相似文献   

5.
浅层新近系是渤海油田的主力储量、产量层系,但随着勘探程度的不断提高,渤海海域浅层规模性储量发现的难度越来越大。近年来,通过地质认识和勘探技术的创新,重新认识了渤海海域浅层油气运移条件,建立了浅层油气富集与深层油气初次、二次运移的关系,明确了浅层油气富集贫化机理,深化了"汇聚脊"控制浅层油气富集模式;在新认识的指导下,开展了基于地球物理方法的高勘探程度区浅层规模型构造-岩性目标探索,成功获得渤中29-6油田、垦利6-1油田等多个浅层大中型油气田的持续发现,保障了渤海油田储量、产量的稳步增长。渤海海域浅层油气运移成藏理论技术创新与勘探突破,不仅对该地区后续勘探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也对其他地区类似勘探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同时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  相似文献   

6.
<正>提质增效,新疆油田要打赢四场硬仗。一是打好资源掌控进攻仗,夯实质量效益发展基础。坚持把资源勘探放在首位,以效益勘探为导向,从注重储量规模向重点增加储量的可动用程度转变,推进地质与工程、勘探与开发、科研与生产三个"一体化"。坚持油气并举、深浅兼顾,突出富油气凹陷预探和风险勘探,强化油气成藏研究,优化方案部署,抓好勘探过程管理,加强技术攻关应用,提高勘探效率效益,力争取得具有战略意义的大发  相似文献   

7.
《江汉石油科技》2009,19(3):F0002-F0002
油气勘探开发总体思路是:坚持科学发展观,强化滚动勘探开发一体化,突出预探发现,扩大储量规模;加强老油田注采调整,搞好二次开发,提高储量动用率和采收率,保持原油产量稳定;加快天然气勘探开发,实现天然气储量和产量大幅度增长。  相似文献   

8.
<正>年初以来,青海油田正在紧张研究部署2010年探井井位等工作。中国石油股份公司持续推进油气储量增长战略,将柴达木盆地昆北地区列为提交整装规模储量的5个重点区带之一,加大油气勘探投入力度,为青海油田油气主营业务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今年,青海油田力争在该地区探明石油地质储量1亿吨。昆北地区位于柴达木盆地西部,储层物性好、油气成藏条件优越,具有良好的勘探前景。2009年,青海油田  相似文献   

9.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成功建成"海上大庆油田"之后,及时提出了"二次跨越"的宏伟目标:通过未来10~20年的跨越发展,将公司建成国际一流能源公司。文章认为,为了实现海洋油气产量目标,必须创新实践油气田区域开发和油气田勘探开发一体化和全寿命的油田开发新理念;加快转变油气开发方式,加强基层管理和基础研究队伍建设;完善区域开发的组织保障;创新前期研究工作方式,加快对已发现油田的开发评价,提高油气储量的动用程度;围绕增储量上产开展科技攻关,实现油气产量的跨越发展。  相似文献   

10.
大港油田历经50多年勘探,效益增储面临着井位确定难、储量新增难、储量升级难、储量动用难、效益提升难等诸多挑战。但大港油田资源优质、资料丰富、配套完善,效益增储潜力大。积极应对挑战,深入挖掘潜力,利用新资料、建立新模式,油田外围新区块寻找高效储量;突破老观念,预探新层系,油田上下新层系实现效益增储;油藏再认识、工艺再创新,油田内部新目标发现高效储量,探索形成老油田效益增储的新方法,使老油田增储再续青春,老油田增效闯出新路。实践证明,该方法是老油田效益增储的"金钥匙",是老油田提质增效、走出困境的有效途径,对老油田实现持续稳健发展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青海石油》2010,(2):14-14
<正>中国石油股份公司持续推进油气储量增长战略,将柴达木盆地昆北地区列为提交整装规模储量的5个重点区带之一,加大油气勘探投入力度,为青海油田油气主营业务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今年,青海油田力争在该地区探明石油地质储量1亿吨。  相似文献   

12.
油气储量套改是摸清我国石油天然气储量家底,科学制订我国油气资源战略、政策和规划,保护和合理利用油气资源,促进我国石油工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基础性工程。对青海油田公司半个多世纪以来发现的油气储量进行全面而彻底的梳理,特别是对已探明未开发石油储量进行一次系统的清理、评价和分类,进一步夯实油气储量家底,促进勘探开发一体化,为青海油田公司提高整体效益,制定“十一五”规划和中长期发展目标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南海东部海域大规模的油气勘探活动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的对外合作,通过引进国际石油公司的技术和资金开展合作勘探,探明了惠州、西江、流花等油田群,创造了该探区油气储量发现的第一个高峰,并在1996年实现了原油年产量超过1 000万m3,成为当时我国第四大原油生产基地。上世纪末期,由于勘探难度增加、勘探成效下降,许多外方合作者相继撤出合作区,合作勘探陷入低谷。2000年开始,南海东部海域展开了大规模的自营勘探,以自营促进合作。经过十余年的不断实践,在深水区勘探获得重大突破,发现了以"珠江深水扇"砂岩和以陆架边缘三角洲砂岩为储层的大、中型天然气田群;在新区、"新层系"(新近系浅层)获得勘探突破,发现了恩平油田群;同时,在勘探成熟区挖潜增产效果明显。由于自营勘探成效显著,南海东部海域油气储量发现出现了第二个高峰,为"再建一个南海东部"——到2015年实现油气产量2 000万m3(油当量)奠定了储量基础。  相似文献   

14.
作为自然条件最为艰苦、全国海拔最高的油田,青海油田2011年三级储量第二次突破2亿吨,油气当量达到713万吨,增幅达12.6%,与2010年相比油气当量净增近100万吨。1981年开始至今,青海油田油气产量保持箭头向上31年。  相似文献   

15.
正大港油田公司坚决打好打赢提质增效攻坚战和效益实现保卫战。2020年以来,受新冠肺炎疫情和国际油价断崖式暴跌影响,油气生产企业生存发展面临着严峻考验。中国石油大港油田作为走过56年勘探开发历程的老油田,资源品位不断变差,深层化、劣质化趋势持续加剧,严重限制着投资成本管控。尽管探明未动用储量和剩余控制储量证明油田具有一定上产潜力,但储量"深、散、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石油企业不断推进油气增储上产,加大投资力度,增加工作量,强化油气勘探和产能建设,取得超预期进展与成效。2019年以来,全国勘探新发现亿吨级油田和新增储量亿吨以上油田共7个,新发现和新增储量千亿立方米以上气田8个,新发现亿吨以上陆相页岩油田2个,实现了深层页岩气、深层煤层气勘探的战略性突破,落实了万亿立方米深层页岩气区,发现了大型浅层页岩气田;全国年均新增探明石油地质储量13.61×108t,年均新增常规天然气探明地质储量约8867×108m3;2022年,石油产量增至约2.05×108t,时隔6年重回2.0×108t以上,天然气产量增至约2178×108m3,超预期完成了油气增储上产阶段性目标任务。基于油气资源潜力分析,近中期,国内油气勘探开发将延续近4年增储上产发展态势,油气新增储量保持高位增长,石油产量在高位实现稳中有增,天然气产量实现较快增长;中长期看,油气探明储量有望较长时期保持高位增长,石油产量将在高位中逐步下行但有望长期稳定在2.0×108t以上,天然气将较长时间增产,2035年预计达到(3300~3500)×108m3,国内油气生产供应能力总体持续提升。要将前景展望变为现实,既需要企业积极应对挑战,保持加大油气勘探开发力度的战略定力,更需要国家层面的政策引导和支持,营造有利于油气增储上产的政策环境。  相似文献   

17.
<正>位于柴达木盆地的青海油田,是世界海拔最高的油田之一,平均海拔3000米左右。25万平方公里盆地内沉积面积约12万平方公里,是中国陆地油气勘探的重要地区。经过50多年的勘探开发,柴达木盆地已成为中国重要的油气生产基地,青海油田2011年生产油气当量713万吨。  相似文献   

18.
(一)加强勘探、合理开发,实现老区稳产、新区增储上产,保持稳定增产 (1)通过深化勘探和提高采收率,保持东部地区原油生产稳定。今后的重点工作是深化老区勘探和提高原油采收率,提高未动用储量动用率。在深化老区勘探方面,以富油气凹陷为主要勘探对象,以寻找可动用优质储量为目标,采用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寻找新的含油区块、含油层系,通过滚动勘探开发扩大其含油面积,进行精细深化勘探,增加油气储量和产量;在提高原油采收率方面,认真做好已开发油田的综合调整和提高采收率工作,以改善二次采油和三次采油为手段,努力增加经济可采储量,力争“十五”期间增加可采储量2.25亿t以上,并提高难采储量的动用率,延长油田稳产期。  相似文献   

19.
油气测井技术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入21世纪,中国油气测井技术有两种发展趋势,一是发展油气勘探测井技术,提高非均质,复杂油气藏的勘探效益,增加油气储量及其产量;二是发展油田开发测井技术,提高水驱油田薄层及高含水剩余油动态监测能力,控水稳油,增加原油采收率。  相似文献   

20.
在近日举行的2000年度工作会议上,石化集团公司确定了油田、炼油、化工、销售、科技等5大板块2001年的工作思路。油气发展思路是:坐稳老区,开拓新区,油气并重,走向国际,依靠科技,降本增效。坚持储量、产量、效益三统一的原则,保持油气稳产优产,抓好重点区块的勘探开发,尤其要做好新增接替资源工作,确保实现储采平衡,上游持续稳定发展。围绕这个思路,石化集团油田企业将集中力量,确保重点,努力解决资源储备问题;继续搞好结构调整,进一步提高油田开发水平;进一步加强投资管理和成本控制,努力提高油田整体效益;积极推进科技进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