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油田开发地质学的任务是什么,这无疑是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也许有人会说,这不是明摆着的吗?完全没有必要再提出来并加以讨论了。事实上,对这个问题的认识,迄今为止,并不统一。1983年10月出版的《油气田地下地质学》一书在其前百中写道:“全书都贯穿着地质推理的综合分析思想,从多种设想中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以  相似文献   

2.
国家对环境保护与环境污染治理重视程度不断增加,解决油气田废水的出路与气田开发息息相关,一些常规油气田废水处置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为此研究了深部地下灌注技术在油气田废水处置中的运用,并结合国内油气田废水特征总结出一套地下灌注技术方案,最后针对此技术在实际运用过程中的环境风险进行了简要分析评价,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3.
测井地质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井地质学是地球物理测井学科的一门新分科,它是地球物理测井与沉积学、构造地质学、石油地质学相结合的一门学科。它依据测井原理和上述地质学科的原理,应用测井信息研究地下地质情况。国外有些学者将这一类研究称为“应用地下地层学”。但笔者认为,应用地下地层学与测井地质学在研究手段上有一定的区别,前者比后者广泛得多,就研究领域来说,后者比前者有着更为宽广的范围。测井地质学涉及到测井原理、运用物理学、数学等基础理论;当应用测井资料解释  相似文献   

4.
石油地震地质学是一门高度综合的整体化系统科学,几十年来发展迅速,几乎深入到油气勘探的每个领域,并已步入油气田开发范畴,是一门新兴的实用性、生命力很强的边缘学科。通过对近年来这一学科在构造解释、沉积研究、储层表征、开发地震及非常规油气地震勘探等方面的介绍以及相关技术问题的探讨,认为石油地震地质学在技术方法上正步入一个新时代,主要表现在地震解释技术出现新的流程、地质构造建模贯穿解释工作的始终、深度域解释与全三维"体"解释将全面得到普及与应用。  相似文献   

5.
张兵 《石油规划设计》2014,(3):23-24,27
在海外油气田地面工程建设中,为达到"提高全球化运营效率和管控能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水平"的目标,需要从源头抓起,通过设计审查来优化设计,加强投资与成本控制,从而提升海外业务质量及效益。结合中国石油海外油气田地面工程设计审查实践,从跨越地面和地下专业局限、优选适宜设计方案、了解合同模式把控审查方向、熟悉国际规范深入设计细节,以及跟踪技术发展优化简化设计等方面,论述了提高设计审查水平的必备要素,对海外油气田地面工程审查工作具有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石油地震地质学自20 世纪80 年代初被提出后,随着应用地球物理技术的进步而不断发展,其目标是发现油气田和提高油气藏采收率。由于缺少独立的理论体系,石油地震地质学目前还不能成为一门真正的学科,而是一个利用地球物理技术解决石油地质学和油藏描述问题的技术集成。其目前的发展表现出3 方面特点:研究技术多样化;井震结合使研究精度不断提高;研究领域由油气田勘探向油气藏开发发展。地震资料的分辨能力、地震反射信息地质意义的认识、地震资料的地质解释模式是制约地震资料在地质研究中应用的3个关键问题,也是石油地震地质学研究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文中对石油地震地质学的发展提出4点展望:建立独立的理论体系;多学科、多尺度相结合;等时沉积单元及其地震响应特征研究;由储层地质研究向烃类检测发展。这也是今后石油地震地质学研究需要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7.
本期概览     
《低渗透油气田》2004,9(2):F005-F005
本期刊论文围绕低渗透油气田储层特征和成藏理论进行分析,通过对油气藏研究与实践,深化了对油气藏成藏规律和分布特点的认识。重点突出了低渗透油气田增产技术,探索并应用了与油气藏特点相适应的工艺技术。探讨分析不同类型油气田改善开发效果的途径。通过实际应用,验证了用弹性二相法预测定容性气藏单井控制地质储量的实用性。这些文章对完善油气勘探开发理论、提高油气田开发水平均有较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智慧油田是油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中石油"油公司"模式是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具活力、更低成本、更可持续的现代化油气田企业的必由之路.智慧油田建设为油气田企业助力科学决策、提高勘探效率、优化开发流程、转变生产组织模式、降本增效、增储上产,有力推动"油公司"模式改革.通过对油气田生产特点进行分析,梳理出智慧油田建设...  相似文献   

9.
针对油气田管道的特点和存在的运行风险,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率先在油气田开展了管道完整性管理工作。制定了油气田管道完整性管理"五步法"工作流程——数据采集、高后果区识别和风险评价、检测评价、维修维护、效能评价,提出了以分类分级管理为基础、风险管理为核心、区域管理为手段、日常维护管理为支撑的油气田管道完整性管理做法。通过近几年试点运作,取得良好效果。今后,需要不断探索和完善油气田管道完整性管理理论和技术方法,使完整性管理工作成为提升油气田管道本质安全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分析中国石油油气田地面工程现状、主要建设成果和生产运行指标,详细总结了近年来中国石油油气田地面工程技术进展、科技创新及推广应用的情况,阐述了油气田地面工程面临来自油价、资源、环保等方面严峻的挑战形势,提出了"十三五"及今后一段时期中国石油油气田地面工程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刘文岭  韩大匡 《石油学报》2022,43(10):1450-1461
对地下储层和流体的认识程度严重制约油气田开发的生产举措,而油气藏描述在油气田开发中占有重要地位,构建油气藏系统的数字孪生体是油气藏描述的最高境界。在对油气田开发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和数字化转型生产需求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数字孪生油气藏理论,将数字孪生油气藏定义为"构建油气藏的数字孪生仿真模型,最大限度地量化逼近真实油气藏,及时准确地表征油气藏全生命周期动态变化,模拟物理世界油气藏实体在真实环境下的开发行为",为油气藏描述与油气藏工程一体化研究指明了方向。论述了基于数字孪生油气藏的智慧油气田建设重点方向与建设内容,指出通过建立油气藏开发系统的数字化副本——油气藏数字孪生体,以此为基础在云端优化开发与科学管理油气田,将带来油气田开发领域的一场新的技术革命,数字孪生油气藏将为智慧油气田建设赋予新的内涵。  相似文献   

12.
油气田企业在开展能源管理工作时,需要综合考虑油气生产业务的复杂性和特殊性,确立符合油气田企业自身需要的能源管理模式。梳理了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石油)油气田企业能源管理发展历程,展望了油气田企业能源管理的未来趋势。"十三五"期间,中国石油油气田企业能源管理将从"十一五"期间的"存量挖潜、增量控制"、"十二五"期间的"立体节能、简化优化",向以"集中管控、系统优化"为特点的能源管理模式转变。  相似文献   

13.
哈尔布特等著、中国科学院兰州地质研究所译、甘肃人民出版社1979年出版的《大油田地质学》,对石油地质工作者来说是一本好读物。全书包括十二篇论文。其中六篇选自《Geology of Giant PetroleumFields》一书,这本书是1968年4月在俄克拉荷马城召开的美国石油地质学家协会第53届年会上有关大油气田的论文汇编;另外六篇选自其它杂志和书籍。这十二篇论文中有五篇是综述性的,论述了世界的、北美的和美国的大油气田的分布规律,另外七篇论述了北海油气区、格鲁宁根气田、巴西雷康卡伏盆地等典型大油气田的地质特征。  相似文献   

14.
油田地热资源开发利用技术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油气沉积盆地拥有丰富的地热资源,在能源供需紧张、大力发展新能源的背景下,油田地热资源开发日益受到重视。在对油田地热资源分析的基础上,讨论了油气与地热联产的几种可能模式;结合现有的中低温发电技术,分析了利用油田中低温地热资源发电的可行性;最后,针对地压型地热资源的特点,对地压型地热水驱提高稠油油藏采收率进行了探讨。研究认为,利用油气田现有的基础设施、生产技术、开发经验和储层数据,通过油气生产与地热开采的"双赢"合作,可实现油气田的可持续发展和新能源的高效利用。  相似文献   

15.
油气田地面工程建设的标准化设计、工厂化预制、模块化施工、机械化作业和信息化管理(以下简称"五化")是提升建设效率、保证施工质量、满足业主要求、加强管理创新的具体探索和体现。近年来,油气田地面建设系统大力推进"五化"管理,提出了建设"数字油气田"的发展目标。大庆油田作为我国陆上最大的油田,在油气田地面工程建设上通过分析管理现状,在"五化"管理上开展探索与实践,将项目设计、采办、预制、施工等各阶段工作深度整合,提升了"五化"管理水平。当前,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全数字化移交和全智能化运营"的发展目标,对油气田地面工程"五化"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提升"五化"管理水平应通过政策引导支持、加快人才培养、理顺体制机制、实施合作双赢、推进信息化建设等途径来实现。  相似文献   

16.
<正>"盆地"一词虽然源于地质学,但是因为沉积盆地经过地质勘探发现了有工业价值的油气田,所以盆地就被石油地质工作者吸收,演变为油气地质的区域构造术语。所谓"天生盆地必有油",中国有七个油气聚集的聚宝盆,下面就为大家逐个盘点一下。  相似文献   

17.
阐述了油气藏开发地质学的主要科学问题、学科内涵、研究进展与发展展望。油气藏开发地质学以油气藏连通性、可流动性及时变性为关键科学问题,主要研究油气藏开发地质控制因素的成因机理与分布模式、地质因素对油气开采的控制作用机理及油气藏动态演变规律、油气藏表征与建模技术,在高含水油藏,低渗、致密、页岩油气,缝洞型油气藏开发地质理论和技术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已发展成为一门独立学科。随着油气田开发在深层、深水、非常规油气领域的扩展及高含水油藏开发难度的增大,需进一步发展油气藏开发地质理论和技术,以更好地支撑油气田的经济高效开发及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本文在总结"十二五"油气田地面工程技术科技攻关完成情况和取得的11项地面技术系列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国内外地面技术优劣势对比,从开发形势、开发参数变化、地面已建系统、国内外经营环境和国家政策法规等方面,系统分析了油气田地面工程面临的形势;从新油气田开发建设、老油气田优化运行等方面,提出了地面工程技术发展科技攻关的业务需求,明确了"十三五"地面工程技术科技攻关的思路与目标;从智慧油气田开发地面生产关键技术研究、油气田提高采收率地面配套新工艺新技术研究等十个方面,确定了"十三五"地面工程科技攻关的方向和主要研究内容;从加强油气田地面科技攻关顶层设计、实现产学研用一体化协同发展等三方面,提出了"十三五"地面工程技术科技攻关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中国海洋深水油气田开发工程技术与国外的差距,详细论述了"十一五"至"十三五"期间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海洋深水油气田开发工程技术"项目所取得的重大研究进展.具体体现在:构建了 1500 m深水油气田开发工程设计技术体系,基本具备了 1500 m深水油气田开发工程设计能力,相关研究成果已在荔湾3-1气田群、流花16-2...  相似文献   

20.
在当前能源问题严重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下,石油教育事业面临着严峻挑战。本文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设立的大学生专业基础课程"油田开发地质学"为例,总结了课程组多年来教学改革积累的经验及主要认识。实践表明:通过加强优秀师资队伍建设、加强教学设计与课前准备、推行启发式教学等新型教学方法、培养学生专业意识及创新能力等一系列教学改革与实践,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