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横向通风绿色生态储粮集成技术由横向通风储粮技术、负压分体式横向谷冷通风技术、多介质害虫防治技术和多参数粮情监测控制技术组成。主要特点:风道上墙、机械作业,膜下通风、膜下环流,高效冷却、保水保质,智能监控、绿色储粮。(一)横向通风储粮技术横向通风系统由平房仓檐墙主风道、支风道和吸出式风机等组成。主风道和支风道固定安装在两侧檐墙上,免去粮食进出仓时装拆地上笼作业,腾出仓房地面,有利于提高粮食进出仓机械化作业效率、降低作业成本。  相似文献   

2.
粮食储藏“四合一”升级新技术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围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目标,运用粮堆生态学理论和现代控制技术,通过理论创新和集成创新,对原有储粮"四合一"技术进行全面升级,为我国高大平房仓实现机械化进出粮作业,为绿色储粮、节能增效,提升粮库自动化、智能化水平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本文全面介绍了以高大平房仓两侧檐墙固定风道为核心变革的横向通风、负压分体式横向谷冷通风、多介质环流防治储粮害虫(包括横向充氮气调、食品级惰性粉气溶胶防虫、磷化氢环流熏蒸)和粮情云平台多参数检测系统等"四合一"升级新技术的技术内容、测试结果、使用效果和系统优势,提出了新建粮库和现有粮库技术改造的储粮工艺配置标准。  相似文献   

3.
<正>目前,我国粮食储备的主要仓库类型是平房仓,这是由中国粮食储存量大、储存期长决定的。但是,仓库的机械化程度低,进出仓库的操作不方便。为满足储粮通风要求,采用横向通风技术,可减少拆卸地上笼的劳动力、改善粮食进出仓库的环境、提高运营效率。一、横向通风技术概述平房仓横向通风技术原理。在仓房两侧檐墙设置通风管  相似文献   

4.
<正>2014年10月13~14日国家粮食局组织有关专家在河北清苑国家粮食储备库对由国家粮食局科学研究院牵头,有关单位参加研发的粮食储藏"四合一"升级新技术进行了评审。粮食储藏"四合一"升级新技术是针对平房仓机械化程度低、进出粮作业效率低下、工人劳动强度大和作业环境恶劣等问题,以绿色储粮、节能增效、质量安全和品质保鲜为目标,研发的储粮新技术体系。主要由以高大平房仓两侧檐墙固定风道为核  相似文献   

5.
利用两栋18 m跨度平房仓,分别安装横向通风系统和竖向通风系统,在相同环境气候条件下,全面测试了2栋仓房的通风降温效果、能耗、风量均匀性、粮温的均匀性。结果表明,安装有横向通风系统的稻谷仓完全能够满足降温通风的需要。因此,以风道上墙、全程覆膜、气流由竖变横为特点的横向通风模式,可以满足实仓通风降温的技术要求,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主要介绍局部横向通风原理、通风操作、应用效果及注意事项,适用于平底仓底部两组风道间局部粮温高的降温通风与均温通风,具有操作简便、处理简单、费用低、通风效果好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在利用浅圆仓储粮过程中,运用负压通风技术对浅圆仓进行机械通风降温应用研究,分析了负压通风的时间、粮温变化、通风能耗、风压等数据;对比分析入仓和出仓时粮食质量变化。研究结果表明:运用负压通风技术能实现较低的储粮温度,通风能耗较低,有利于保持储粮品质,有效减少储粮过程中由于机械通风引起的粮食重量损失。在浅圆仓储粮过程中,负压通风技术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对于指导浅圆仓机械通风技术开展,具有较强的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主要介绍了现有浅圆仓通风系统的组成、风道形式、环流管布置,以及单位通风量和风机的选用等内容,以及通风及环流系统在浅圆仓储粮中的应用,并提出了通风系统设计及使用时的注意事项,为从事浅圆仓安全储粮管理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平房仓横向通风作为一项储粮新技术,适用于降温、降水、气调等作业,现将实际使用中发现的一些影响风网设计和运行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梳理,明确不同风道类型和风道排布方式的优缺点和通风阻力,为横向通风的推广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0.
浅圆仓机械通风是保证仓内储粮安全的关键技术和其它储粮技术应用的基础,通过对储粮机械通风的阻力、风速等通风参数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讨论了浅圆仓储粮通风中风速与风压的变化规律以及不同风道布置的通风效果比较,得出2组独立的“圭”字形风道布置形式更适合浅圆仓储粮通风,为浅圆仓风道的合理化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粮库首先从风道的选用、布置、通风口结构及安装等方面入手,选用一套结构完善、布置合理的机械通风系统;其次在通风管理上下功夫,注意通风方式选用、降温目标温度确定、保水通风措施、把握通风时机、预防粮层结露等应用点,在促进储粮稳定性和提高粮库经济效益中发挥通风技术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探讨了横向通风技术在60 m×21 m高大平房仓小麦储藏上的应用,设计了横向通风系统方案。对实仓横向通风管网风速、风量、压力和粮堆内部静压等参数的研究测试结果表明,21 m跨度小麦高大平房仓横向通风系统中系统总阻力和单位粮层阻力随着单位通风量增大而增加,在实际降温通风作业过程中,单位通风量选取不应大于7 m3/h·t;横向通风系统中,通风途径比小,通风过程中粮堆内静压分布均匀,粮堆内气流分布比较均匀。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横向通风技术在27 m跨度高大平方仓应用可行性,利用仓房安装的横向通风系统和粮堆内部静压测试管,测试了晚籼稻平房仓横向通风系统的流体特性参数,获得了横向通风晚籼稻粮堆的粮层阻力和设施阻力计算公式,试验表明稻谷仓横向通风具有良好的通风均匀性,在适用的单位通风量范围,系统总阻力在1 400 Pa以内,因此横向通风系统应用于27 m跨度的稻谷仓是可行的,为完善横向通风系统设计和应用技术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钢筋混凝土折线形屋架散粮平房仓是我国粮食储备库大量使用的标准仓型.基于该仓型吊顶通风隔热现状及传热原理,对折线形屋架散粮平房仓吊顶通风隔热技术进行了总结和分析,提出了利用屋架下弦吊挂保温、气密和防水顶棚,即在檐墙和屋脊处开设防雨百叶和通风百叶窗气窗等项措施,为粮食储备库设计和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选择两栋分别配置有横向和竖向通风系统以及温湿水一体化多参数粮情测控系统的平房仓,分别存放早籼稻和小麦,在相同的自然环境条件下进行通风作业。研究装有竖向通风系统的小麦仓和安装有横向通风系统的稻谷仓在不同单位通风量、相同降温范围内的通风水分损失、能耗和通风后水分均匀性情况。试验证明装有横向通风系统的稻谷平房仓,单位通风量为装有竖向通风系统的小麦平房仓的0.8倍、降温幅度为小麦平房仓的1.19倍时,降低每度粮温的通风单位水分损耗仅为小麦平房仓的0.283倍,即单位水分损耗降低了71.7%,单位通风能耗、通风后的水分均匀度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索横向通风系统进行调质通风的可行性,利用稻谷平房仓横向通风系统两侧吸出式调质通风工艺与同样仓型的竖向通风系统进行了调质通风对比测试,分析了2种调质通风的调质速率、均匀性和能耗的差异。结果表明,横向通风系统调质后水分增加了1.26%,均匀度增加了2.28%,调质通风单位能耗为0.511 kW·h/(%·t),横向通风系统两侧吸出式调质通风工艺可以满足粮食收储企业实际作业需求,横向与竖向通风系统均可达到调质通风工艺效果,该实验结果为稻谷平房仓横向通风系统的通风工艺综合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7.
利用在储藏稻谷的高大平房仓中设计安装的横向通风装置,以及在粮堆中预埋插入式毕托管,全面测试了横向通风系统的风速、风量、压力分布和系统各部分阻力。试验结果表明,在储藏稻谷的高大平房仓中应用横向通风系统,粮堆的单位粮层阻力小于目前所采用的竖向通风系统;在实用单位通风量时,横向通风系统总阻力不大于1 000 Pa;同时横向通风还具有风量分配均匀、粮堆通风均匀性好的突出特点。充分证明了横向通风系统可应用于储藏稻谷的高大平房仓,具有良好的降温通风效果。  相似文献   

18.
利用180 t模拟试验仓测试了横向、下行吸出式、上行压入式竖向通风的玉米粮堆的粮层阻力。结果表明:在0.021~0.06 m~3/(s·m~2)的单位面积通风量之间,横向通风单位粮层阻力为9.74~28.95 Pa/m,两者关系模型为Y=528x1.032 2(R2=0.998 2),或,Y=-954.15x2+561.78x-1.648(R2=0.999 2)。在0.004 5~0.089 5 m3/(s·m~2)的单位面积通风量之间,下行吸出式竖向通风单位粮层阻力为4.0~85.0 Pa/m;上行压入式竖向通风单位粮层阻力为3.8~70 Pa/m,两者关系模型与横向相近,但系数远大于横向。比较发现:横向通风玉米单位粮层阻力最小,比竖向通风小一倍左右,表明由玉米粮粒组成的多孔介质堆具有各向异性的特点;下行吸出式竖向通风的粮层阻力稍大于上行压入式的粮层阻力;研究结果进一步完善了储粮通风理论,储粮通风系统工程设计和建设方面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钢结构千吨囤的建设情况和降温通风工艺应用情况,通过检测千吨囤风机压力和表观风速等通风参数,对千吨囤的通风降温效果及效能进行评价。千吨囤的通风方式为竖向上行压入式通风,采用数字风压和风速测定仪对千吨囤进行竖向通风参数测试研究。结果显示:千吨囤玉米粮堆竖向通风的表观风速和单位通风量增加,粮堆的单位粮层阻力也增加,两者呈正相关;通风阻力中设施阻力占比较大,中心主风道与出粮通道共用管道设计,便于出粮作业,但增加了通风设施阻力,导致通风能耗增加,且受风道设计影响,囤体东北角区域粮面表观风速较低,局部通风效果不佳,建议优化风道设计,可将主通风道与支风道呈放射状均匀布置。千吨囤通风后,粮堆整体温度降低11.3℃,每层平均温度降至-6℃左右,除局部位置温度下降不明显,其余通风降温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0.
在通风模拟装置上,通过变频器调整风机的风速,对稻谷堆进行横向与竖向、吸出与压入的通风条件下的静压值测定。研究表明:稻谷的单位粮层阻力使用二次函数拟合最为精确;当通风方式一致时,吸出式送风的单位粮层阻力大于压入式;当送风方式一致时,竖向通风的单位粮层阻力大于横向通风,说明稻谷粮堆具有各向异性;综合考虑时,横向吸出的单位粮层阻力大于竖向压入。稻谷粮堆的通风均匀度与粮面表观风速和粮层厚度呈正相关,竖向通风条件下的均匀性大于横向通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