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应用热力学第二定律,列出了涡流室式柴油机的火用平衡方程根据系统的热力学火用和适合柴油机的热力学死点,以S195柴油机为例,进行火用分析,显示了火用分析的意义,确定了柴油机中各种火用损失的大小结果表明:燃烧过程火用损失,尤其是涡流室中的燃烧过程火用损失是最主要的火用损失根据火用平衡方程定义了柴油机的火用效率和瞬态火用效率,从而有利于判断柴油机不同负荷下工作过程的不可逆程度  相似文献   

2.
钢铁企业均衡用氧评价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氧气使用的均衡程度,定义了用氧均衡度和用氧均衡状况图的概念,建立了企业氧气系统均衡用氧评价模型。理论分析和实例计算表明,用氧均衡状况图和用氧均锋度全面地反映了用氧均衡状况,利用均衡用氧评价模型及其软件可以快速地计算用氧均衡度指标,方便地画出用氧均衡状况图,为氧气发生系统和氧气用户的决策者提供满足氧气生产和使用要求的分析方法和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3.
的普遍化表达式与各种具体形式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热力学基本定律和(火用)的基本概念讨论了(火用)的普遍化表达式的应用,证明了热(火用)、压(火用)和化学(火用)的计算都必然与熵变相联系,“如果过程中没有热(火用)的传递和转换,过程就没有熵增”的说法是不能成立的。  相似文献   

4.
函数的几个重要特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火用)的普遍化表达式及其推论,得出了热力学体系(火用)函数的三个重要性质。热力学系统的(火用)值在寂态等于零,其它任何状态都大于零。不同形式的(火用)之间可相互转换,体系的总(火用)可能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总(火用)的变化量才等于各种形式(火用)的变化量之和。自发过程的方向就是体系(火用)减少的方向,(火用)可作为自发过程的方向判据。  相似文献   

5.
在阐述火用传递现象的普遍性与同一性,及其物理本质的基础上,探讨火用传递问题的研究思路,即以势场为载体寻求对火用传递过程共性的统一描述。对火用传递的无量纲准则、通用火用传递方程及普遍化火用传递方程等3种已有的火用传递过程的一般描述加以分析比较,并讨论了目前引人关注的场协同强化传递过程的火用传递实质,从而指出多势场协同作用下的火用传递问题的普遍存在及研究该类问题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6.
对蒸发冷却与机械制冷复合高温冷水机组进行了火用火用分析.并根据实际测试数据分别计算出蒸发冷却段与机械制冷段进出口火用的大小.通过对整个复合系统进行火用分析,得出该复合高温冷水机组的火用效率及火用效比.从火用效率的角度比较分析了蒸发冷却预冷冷凝器进风后对风冷热泵性能的影响.提出了节能改进方案.  相似文献   

7.
宝钢产品按大类分有:钢坯、无缝钢管、热轧钢板及钢带、冷轧钢板及钢带,以及冶金化工产品5大类。 钢坯的品种有:方坯、板坯、圆管坯等; 无缝钢管的品种有:结构用管、低中压锅炉用管、高压锅炉用管、油井管(油管、套管、钻杆)以及石油天然气输送管等。 热轧钢板、带按用途分类有:冲压用钢、一般结构用钢、焊接结构用钢、高强度焊接结构用钢、汽车结构用钢、锅炉及压力容器用钢、船体结构用钢、焊接气瓶用钢、耐大气腐蚀用钢、石油天然气远程输送管线用钢等; 冷轧钢板、带的品种有:低碳冷轧板卷、冲压及深冲压用冷轧板卷、冷轧结构钢板卷、热镀锌钢板卷、电镀锌钢板卷、彩色涂层钢板卷等; 目前,已有十个系列产品实物质量达到国际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其中,热轧船板已取得ZC、LR、ABS等六国船级社认可,可供船厂按不同船规生产船只;  相似文献   

8.
企业党委是企业的政治领导核心,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未来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下,企业党委要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应当用思路把握方向;用机制管住干部;用理论统一思想;用“旗帜”导引行为;用参与促进效益。  相似文献   

9.
在阐述(火用)传递现象的普遍性与同一性,及其物理本质的基础上,探讨(火用)传递问题的研究思路,即以势场为载体寻求对(火用)传递过程共性的统一描述.对(火用)传递的无量纲准则、通用(火用)传递方程及普遍化(火用)传递方程等3种已有的(火用)传递过程的一般描述加以分析比较,并讨论了目前引人关注的场协同强化传递过程的(火用)传递实质,从而指出多势场协同作用下的(火用)传递问题的普遍存在及研究该类问题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0.
低温送风空调系统引进新型冰蓄冷设备,采用正丁烷作为制冷剂,制冷剂与水直接接触,换热更强烈且稳定。为了研究该系统相应(火用)损因素条件下的节能薄弱环节,实现系统性能优化,基于该系统及各表冷器(火用)分析模型,分析了热湿比、新风比、送风温差等(火用)损因素对系统(火用)效率和各表冷器(火用)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热湿比变化时,处理二次混风的表冷器(火用)损率随之呈正比变化,其他表冷器(火用)损率及系统(火用)效率随之呈反比变化;当新风比变化时,处理新风的两级表冷器(火用)损率随之呈正比变化,其他表冷器(火用)损率及系统(火用)效率随之呈反比变化;当送风温差变化时,处理一次回风的表冷器(火用)损率随之呈正比变化,其他表冷器(火用)损率及系统(火用)效率随之呈反比变化。  相似文献   

11.
计算机视觉在刀具状态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介绍了计算机视觉方法在刀具状态监测中的应用情况,主要包括基于刀具表面图像,基于工件表面图像和基于切屑图像的三类监测方法。基于刀具表面图像的视觉监测方法,直接摄取刀上磨破损部位的图像,具有判断准确的特点,但难以在切削过程中实现监测。基于工件表面图像的视觉监测方法,由于工件的高速旋转时,难以获取工件表面的清晰图像,也不宜用于切削过程监测。基于切屑图像的视觉接监测方法,可以克服前两种方法的缺点,是一种有发展前途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2.
探讨在“俄罗斯间谍案”秘密通信工作模型下,寻找可疑隐写载体的一种方案,为提取出隐藏的信息奠定基础.攻击者通过控守或经由安全部门获得可疑图像后,根据可疑图像上的水印确定相关网站,到相关网站上下载该网站所有具有相同尺寸的图像;由于经由原始图像到载密图像,除了经过隐写,还可能经过格式转换、二次压缩,而且载体与载密图像格式也可...  相似文献   

13.
INS/SAR组合导航系统对SAR实时图像与光学参考图像的匹配算法提出了较高的实时性和准确性要求.针对以往直线匹配算法与角点匹配算法的缺陷,首先提取SAR实时图像与光学参考图像直线中的直线与角点特征,然后在干线对粗匹配的基础上利用精确的角点特征进行小参数变化下SAR图像与光学图像的精匹配.经实验验证,该方法实时性与匹配精度高,可较好的应用于INS/SAR组合导航系统的图像匹配中.  相似文献   

14.
手背静脉识别是一种新兴的生物特征识别技术。根据手背静脉图像的特点,对静脉图像预处理进行了研究。静脉图像预处理分为图像的降噪和静脉图像的分割两部分。提出了一种混合噪声滤除算法,在判断出的脉冲噪声基础上,根据连通性去掉被误判成脉冲噪声的边缘,有效地滤除了静脉图像中的脉冲噪声和高斯噪声,且较好地保护了静脉图像的细节特征;采用了局部动态阈值算法NIBlack算法对图像进行分割。很好的提取出了手背静脉。  相似文献   

15.
针对目标姿态图像缺失的情况,提出通过姿态图像合成的方式增加训练集的姿态覆盖程度,并将扩充后的图像也用于训练目标分类器.受稀疏表示模型的启发,建立了一种合成孔径雷达图像姿态合成模型.该模型根据少量已知姿态的图像,线性组合出缺失姿态下的近似图像.在运动和静止目标获取与识别数据集上的实验表明,通过合成缺失姿态下图像的方法可有效提升目标识别的精度,特别是在训练数据集中姿态缺失严重时,文中方法提升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16.
色彩是建筑形象表达的重要手段之一,建筑设计中应充分考虑色彩造型对建筑形象的补偿作用,将色彩与建筑形体融为一体,使建筑形象更具艺术表现力。  相似文献   

17.
由于雾天有光亮条件的干扰,雾天拍摄的图片经常都有很严重的图像降质;针对雾天图片的退化情况,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粗集理论在空域采用3×3滑动窗口的图像增强方法,通过对实物照片的处理表明该方法在图像增强效果和时间复杂性方面均优于传统图像增强方法,在重现原图的基础上能有效地改善雾天图像的退化现象和提高图像清晰度。  相似文献   

18.
文章简要介绍了卫星影像及地理空间信息获取技术,对比分析了光学影像及SAR等卫星影像的几何特性和辐射特征,提出了若干有益的见解,并对如何从各种卫星影像中获取地理空间信息的方法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9.
计算机生成图像与自然图像在物理生成机理上的差异性导致其在噪声分布上具有明显的区别,据此提出一种基于图像噪声分析的计算机生成图像检测新方法。首先,用小波隐马尔可夫(MMT)模型对图像噪声进行预处理;接着,基于最大似然估计方法估测图像参考模式噪声;最后,在提取图像模式噪声统计距及其与参考模式噪声相关差值基础上,利用支持向量机(SVM)分类器进行鉴别。实验结果显示,较已有的典型算法,该算法具有更好的检测率。  相似文献   

20.
随着无人机航拍技术的普及,航拍图像在目标检测和跟踪的应用得到普遍研究,而航拍图像与卫星影像的匹配研究相对较少。由于成像机理和成像视角的不同,无人机航拍图像与卫星影像存在较大的尺度差异,现有的图像匹配方法难以实现航拍图像与卫星影像的有效匹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实现具有大尺度差异的航拍图像与卫星影像匹配的方法。该方法通过卫星影像的经纬坐标信息和无人机航拍图像成像时刻的相机位姿信息,对无人机航拍图像进行方向和尺度的配准;然后利用航拍图像成像时刻的位置信息,对卫星影像进行粗匹配,得到包含航拍图像匹配区域在内的卫星影像子图;再利用神经网络提取配准后的航拍图像与卫星影像子图的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CNN)特征,并基于CNN特征实现航拍图像与卫星影像的精匹配。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所提方法能够有效的实现大尺度差异的航拍图像与卫星影像匹配。通过将本文匹配方法与现有图像匹配算法匹配精度的对比分析,证明了本文匹配算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