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莎莎 《江苏陶瓷》2013,(2):6-7,10
清代加彩紫砂陶器在宫廷兴起,以康熙和乾隆时期为典型,主要有珐琅彩紫砂陶器和粉彩紫砂陶器,独具鲜明的艺术与工艺特色,其兴衰发展历程折射着清代的审美变迁。  相似文献   

2.
回顾了紫砂陶器的文化历史渊源及其工艺特点.  相似文献   

3.
赵良 《佛山陶瓷》2009,19(11):38-40
以实用为主要功能的紫砂陶器一经出现,即受到人们的喜爱,材质良好的透气性与造型高度的审美性构成了紫砂的艺术特色。紫砂陶器历经数百年的发展,各时期都涌现出了一批制陶名家,他们创作了众多经典紫砂作品,这些作品无论在造型设计还是工艺制作上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本文试对这些造型设计规律进行分析,来揭示紫砂陶器创作设计的方法和形成紫砂文化内涵的因素,以给当今陶艺创作一些有意义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日用陶器渗透性是在一定水压下,以一定厚度的试样开始透水的时间来表示的。本文通过粗陶、紫砂、精陶、炻器等探讨了日用陶器渗透性与材质组织结构、渗透压力、样品厚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紫砂款识是指用鉨印或者刀镌在紫砂陶器的底部、盖内、望下等处制作者或定制者、监制者的印记.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辽宁阜蒙县下湾子紫砂原料(阜新紫砂)工艺性能进行了实验测试,经可塑性测试,阜新紫砂可塑度为0.47,宜兴紫砂可塑度为0.59。进行了注浆性能和塑性成型性能工艺实验,阜新紫砂干燥收缩率为2.76%,宜兴紫砂干燥收缩率为2.98%,阜新紫砂注浆成型和滚压塑性成型性能良好。测试了阜新紫砂和宜兴紫砂烧成温度范围,阜新紫砂烧成温度范围为1090~1115℃,宜兴紫砂烧成温度范围1150~1210℃。烧成后紫砂样品采用紫砂陶器《GBT 10816-2008紫砂陶器》国家标准,检测紫砂样品铅、镉溶出量,两种紫砂均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7.
宜兴紫砂陶器,宜兴钧陶,宜兴精陶,宜兴青瓷,宜兴彩陶并称为宜兴五朵金花。宜兴均陶原料采用当地蕴藏量丰富的甲泥、嫩泥和白泥等陶土配制品;在成型技法上采用泥条盘筑成型或者泥片镶接成型,以及与之相关连的干燥技法、施釉方式等都有了完整的制作体系和工艺流程,从而使坯体致密、避免渗漏、质量稳定、形制美观。,紫砂陶以紫砂泥为原料制成,以紫砂壶为大宗,也有日用陶器和紫砂艺术陈列品。紫砂茶壶分为全手工和半手工,全手工制作,采用传统的创作技能——拍身筒和镶身筒。  相似文献   

8.
景德镇瓷器和宜兴陶器虽质地不相同,但在许多方面仍有着共同特征,本文从发展状况、文人气息、交流借鉴等几个方面综合了明清景德镇瓷器和宜兴紫砂陶器的共同特征,指出其在明清时期共同繁荣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9.
紫砂款识是古印陶的延续。所指,是古代人们用玺印在陶器未烧制前盖压后留下的印样叫印陶。表达姓氏、作者名、地名、官职,以及纪年等。盖压陶器的玺印一般是专用。印陶是东周,秦汉、魏晋、唐宋均有发展。紫砂款识由镌刻到用玺印钤盖。镌刻麻烦,玺印方便,适用少批量生产,镌刻者须善书,不易仿冒。有"商标"作用。玺印使紫砂艺术走向完善,是中国古文化与传统艺术  相似文献   

10.
蒋秀娟 《江苏陶瓷》2011,44(1):47-47
宜兴紫砂陶是一种艺术特色鲜明的独特陶器.它盛产于丁蜀一带.因得天独厚的泥矿材质而赢得无数壶友喜爱。紫砂从业者,无论是大师还是普通艺师,对于紫砂来说都首先是一个现代紫砂“陶人”。  相似文献   

11.
芮国良 《陶瓷工程》2011,(12):70-70
紫砂款识是古印陶的延续。所指,是古代人们用玺印在陶器未烧制前盖压后留下的印样叫印陶。表达姓氏、作者名、地名、官职,以及纪年等。盖压陶器的玺印一般是专用。印陶是东周,秦汉、魏晋、唐宋均有发展。紫砂款识由镌刻到用玺印钤盖。镌刻麻烦,玺印方便,适用少批量生产,镌刻者须善书,不易仿冒。有"商标"作用。玺印使紫砂艺术走向完善,是中国古文化与传统艺术  相似文献   

12.
紫砂陶,简称紫砂,又叫紫砂器或紫砂陶器。紫砂茶具,造型简练、大方,色泽淳朴、古雅。用其泡茶,使用的年代越久,壶身色泽就愈加光润古雅,泡出来的茶汤也就越醇郁芳馨,甚至在空壶里注入沸水都会有一股清淡的茶香。  相似文献   

13.
紫砂何紫     
秦永强 《江苏陶瓷》2009,42(5):41-42
一、紫砂的起源 所谓紫砂,是一种用特殊原料制成的陶器。其原料深藏于岩石层下或夹存于粗陶泥之间,世称“岩中岩”、“泥中泥”,经开采、陈腐、粉碎、练泥后,有较好的可塑性。可以用于手工成型。表面砾光而不施釉的陶器,在1100℃左右的氧化气氛下烧成,其光洁挺括的表面呈现优美的细微颗粒的质感,完全不同于通常的泥质陶器。属于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砂质陶器。  相似文献   

14.
景德镇瓷器和宜兴陶器虽质地不相同,但在许多方面仍有着共同特征,本文从发展状况,文人气息、交流借鉴等几个方面综合了明清景德镇瓷器和宜兴紫砂陶器的共同特征,指出其在明清时期共同繁荣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15.
纪小锡 《江苏陶瓷》2011,(4):17-17,19
紫砂自问世以来,陶刻就是它不可缺少的装饰内容。最早的陶刻来自于古代人在制作的原始陶器时在泥坯上划刻,烧成后留下的印记和符号。紫砂陶也是如此,最初的陶刻是机械的、没有生命的刻划印记,后来紫砂发展到明、清两代,许多画家、  相似文献   

16.
以分析国内外紫砂研究现状为目的,通过检索近20年来中国知网(CNKI)与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主题为“紫砂陶器”或包含“紫砂泥料”的文献资料,将结果用相关软件构成研究主题的聚类分析图,通过文献知识图谱方式揭示相关研究的整体概况,并将此结果运用到具体的实践科研思路中。结果表明:除紫砂艺术性研究方向外,热点主要集中于紫砂功能化应用、低品位原料制备高附加值产品的应用、耐热低膨胀紫砂器皿制备、环保型抗菌紫砂、紫砂球净化功能5个方面,其中前沿方向是紫砂消毒杀菌与活化水研究。最后对当前紫砂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论述,并对紫砂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宜兴紫砂陶是选用当地质地细腻、合铁量较高的特殊陶土(丁蜀镇黄龙山产)制成的无釉陶器。砂里淘金,紫砂是宜兴蕴育的世界名陶。  相似文献   

18.
紫砂作为中国工艺美术史上的一枝奇葩是从生产劳动和日常生活中产生的。紫砂属陶类,陶器是农耕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陶器的产生与发展和中华文明的发展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黄河流域是中华古代文明的摇篮,数千年里,陶器伴随农耕文化发展和繁荣。长江流域的文化是  相似文献   

19.
刘一飞 《江苏陶瓷》2012,45(5):70-70
紫砂陶刻是一种典型的陶瓷类艺术,是中国紫砂陶园地里一颗光彩夺目的明珠。紫砂陶的材料特殊,陶泥具有砂性,所制作的陶器内外均不施釉。紫砂陶器的造型式样极为丰富,色泽古朴典雅,器物表面常镌刻诗、文、书、画作为装饰,更增添了造型的书卷气息,使紫砂陶器成为一种具有高雅气质和浓厚文化传统的实用艺术品,鲜明地反映了中华民族造型的审美意识。  相似文献   

20.
吴文新 《江苏陶瓷》2011,44(2):46-46,49
紫砂花货又称"塑器"、"仿真器"、"自然器"等,是紫砂艺术中的一枝奇葩,主要特点是肖形状物。紫砂花货较早就出现在紫砂陶器的造型中,而且涉及的品种较多,在紫砂壶的制作上更是名家辈出,精品佳作流传至今。明代紫砂鼻祖供春的"树瘿壶"是目前能见到的最古老、最完整的紫砂塑器造型,整体仿照古银杏树的树干,壶身凹凸不平,壶嘴、壶把设计自然巧妙,被人称颂为"脱尽人巧殊众工,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