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型高温流量计用BN陶瓷材料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热压(HP)法制备了BN陶瓷材料。利用三点弯曲方法测定了材料的抗弯强度等力学性能。现场应用结果表明,该材料具有良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2.
将分析纯H3BO3、CO(NH2)2按物质的量比为1∶2.5溶于无水乙醇中,搅拌过程中按质量分数为80%加入平均粒径0.2μm的β-SiC,在850℃氮气中(纯度99.99%,压力为0.92~0.93 MPa)反应15 h制得纳米BN复合SiC粉体,然后在0.92~0.93 MPa N2气氛中以30 MPa轴向压力于1 750~1 800℃保压0.5~1 h热压烧结上述粉体,制成纳米BN复合SiC试样,采用三点弯曲及透射电镜、扫描电镜等方法研究了纳米BN复合SiC材料的抗热震性。结果表明:在SiC材料中引入纳米BN,一方面可以降低材料的弹性模量,有利于抗热震性的提高。另一方面由于基体SiC与第二相六方氮化硼(h-BN)的热膨胀系数相差较大,热失配作用导致h-BN晶粒发生晶间脱层,在复相陶瓷材料内产生许多微孔,这些微孔的存在可以有效缓解由于高温引起的热膨胀作用,从而极大地改善材料的抗热震性。  相似文献   

3.
以微米级Si3N4和h-BN粉末为原料,CaF2–Al2O3–Y2O3为烧结助剂,采用常压烧结工艺制备了BN体积含量为25%的Si3N4/BN复相陶瓷。研究了CaF2添加量对Si3N4/BN复相陶瓷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并通过X射线衍射和场发射扫描电镜分析了复相陶瓷的物相组成和显微组织。结果表明:随着CaF2添加量增加,制备的Si3N4/BN复相陶瓷材料气孔率逐渐增大,收缩率变小,相对密度减小。添加量为2%(质量分数)时,Si3N4/BN复相陶瓷的室温抗弯强度达145.5MPa。添加适量的CaF2可在Si3N4/BN复相陶瓷材料常压烧结过程中较大程度地破坏h-BN的卡片房式结构,将微米级的h-BN颗粒变成纳米级颗粒。  相似文献   

4.
为发展高性能结构功能一体化的新型陶瓷装甲防护材料,采用流延法结合热压烧结法制备了不同结构设计的层状SiC/BN陶瓷,研究了材料的烧结特性、显微结构、力学性能及抗冲击性能.结果表明:层状结构设计可以实现陶瓷材料的强韧化效果,其失效模式为非脆性断裂,保持结构完整性的能力明显提升;弯曲强度410 MPa,断裂韧性7.6 MP...  相似文献   

5.
《广东化工》2021,48(6)
以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为基体树脂,粒径为5μm的氮化硼(BN)为导热填料,通过粉末热压法制备具有隔离结构的高导热BN/UHMWPE复合材料。研究了添加量对高导热石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复合材料导热性能和弯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BN的加入有效的提高了复合材料平行于热压方向上的导热系数,同时BN的加入使得材料的弯曲性能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6.
采用热压烧结工艺制备了含有固态润滑组无石墨,BN的氧化铝基自润滑陶瓷材料。在MG-200磨损试验机上采用销-盘对磨方式,研究了四种试验温度条件下与灰铸铁材料配对时该类型复相陶瓷的磨损特性,通过扫描电镜(SEM)对陶瓷磨损表面金属转移层的形貌进行了观察与对比,分析了其对自润滑陶瓷材料磨损率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陶瓷磨损面上大面积,厚实的金属转移层形成,不仅导致了真实摩擦界面的变化以及自润滑功效的弱化,同时由于金属磨屑在陶瓷表面的渗透引起了摩擦亚表层较高的张应力水平,使得自润滑陶瓷材料的磨损方式由颗粒剥落转为微区剥落,从而加剧了磨损。  相似文献   

7.
从原材料、反应条件、理化特性等方面,综述了氮化硼(BN)陶瓷材料的几种制备方法,从生产成本、能耗等角度分析各制备方法优缺点,同时从结构表征和成分测定两个方面综述了当前BN材料表征方法。最后提出了BN陶瓷制备及表征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给出了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8.
对热压合成CaOZrO2 BN复合材料进行了研究。实验分别以CaCO3,ZrO2 ,BN和CaO ,ZrO2 ,BN为原料 ,采用热压烧结的方法在 15 5 0℃、高纯氮气保护下制备合成试样 ,通过热力学计算分析反应过程 ,同时借助XRD ,TEM等手段对材料的显微结构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表明 :以CaCO3为原料的试样被氧化 ,其氧化最终产物为 2CaO·B2 O3。而以CaO为原料的试样经TEM观测及对其衍射花样的标定证实 ,TEM图中黑色块状晶粒为CaZrO3,白色层状晶粒为BN ,这也与其XRD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9.
先进陶瓷材料具有较高的力学性能,以及较高的抗高温氧化性能等。但是先进陶瓷材料由于硬度较高、可加工性能较差,导致陶瓷材料的机械加工成本较高,所以限制了陶瓷材料的广泛应用。为了改善和提高陶瓷材料的可加工性能,向陶瓷基体中加入六方氮化硼形成可加工氮化硼系复相陶瓷。可加工氮化硼系复相陶瓷具有较高的力学性能和优良的可加工性能,氮化硼系复相陶瓷可以进行机械加工。目前研究和开发的可加工氮化硼系复相陶瓷主要包括:Al_2O_3/BN复相陶瓷,ZrO_2/BN复相陶瓷,SiC/BN复相陶瓷,Si_3N_4/BN复相陶瓷,AlN/BN复相陶瓷等。目前可加工氮化硼系复相陶瓷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氮化硼系复相陶瓷的制备工艺,力学性能,可加工性能,抗热震性能,抗高温氧化性能等。本文主要叙述可加工氮化硼系复相陶瓷的制备工艺,力学性能和可加工性能,抗热震性能,抗高温氧化性能等。并叙述可加工氮化硼系复相陶瓷的研究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并对可加工氮化硼系复相陶瓷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和预测。  相似文献   

10.
本发明要点介绍如下:泛言之,本发明就是在热压 BN 制品中加入CaCN_2与材料中的杂质起作用,使其转化为Ca_2B_2O_5的热处理过程。BN颗粒大小要求通过200目筛孔,CaCN_2颗粒大小为100—200目,混合后热压制备材料,热压压力为1800~2000磅/平方英寸,热压温度1700~1900℃,热压时间15~3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