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用重选法提纯永春介福高岭土,Al2O3品位可由13.71%提高到27.39%,但产品中w(Fe2O3)也相应提高.重选产品再经高梯度磁选后,w(Fe2O3)可由0.76%下降到0.42%,可作为优质陶瓷原料.  相似文献   

2.
以大埔洋子湖矿山高岭土原矿为研究对象,通过选矿试验,确定了合理的选矿工艺。原矿除砂试验后精矿产率为33.57%,SiO2含量由69.48%降低到51.08%,Al2O3含量由20.27%提高到32.13%。对精矿进行除铁增白,使Fe2O3含量由1.38%降低到0.66%,烧成白度由66.7%提高至86.1%。经过选矿后的高岭土产品达到陶瓷用高岭土TC-2级国家标准。高岭土选矿中产生的尾矿经过进一步选矿,可使其K2O+Na2O含量由6.33%提高到7.22%,Fe2O3含量由0.59%降低到0.13%,可作为长石原料应用于陶瓷工业。  相似文献   

3.
云南某钛铁矿粗精矿精选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南某钛铁矿粗精矿含 Ti O2 为 46 .1 4% ,含 Fe2 O3 1 8.72 % ,达不到精矿指标要求 ,做了重选、磁选等一系列试验研究后 ,最终确定采用磁 -电联合流程 ,可以获得精矿品位含 Ti O2 为 50 .52 % ,含 Fe2 O3 为 1 1 .78%的较好指标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江西某地钾长石矿尾矿性质,阐述了长石除铁工艺及设备;试验研究表明:通过采用粗颗粒干式磁选抛尾-陶瓷球磨矿-永磁高梯度磁选-电磁高梯度磁选工艺流程除铁,磁选精矿Fe2O3含量由原矿的1.06%降低到0.075%,获得高档钾长石粉产品,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某低品位钾长石矿的主要矿物成分,K2O+Na2O含量为7.47%。针对该钾长石矿的性质,进行了单一磁选、脱泥-磁选、浮选、脱泥-磁选-浮选四个除铁流程试验,结果表明浮选法除铁效果较佳。试验首先采用阴离子捕收剂十二烷基磺酸钠和石油磺酸钠反浮选除去长石矿中细粒的含铁矿物,再经HF法用十二胺捕收剂对长石-石英进行分离,结果表明,可得产率43.57%、含Fe2O30.25%、K2O13.10%、Na2O0.21%、SiO266.77%的长石精矿和产率41.33%、含Fe2O30.18%、SiO297.66%的石英精矿。   相似文献   

6.
以高岭土为选择性培养基,从锰矿样品中分离到一株能够还原高岭土中Fe(Ⅲ)的铁还原菌FeRBFL1404。经形态特征观察、生理生化特征和16S r DNA序列分析,鉴定其为短小芽孢杆菌(Bacillus pumilus)。考察了以葡萄糖、蔗糖、草酸钠、柠檬酸三钠为碳源对FeRB-FL14043菌还原高岭土中Fe2O3(Fe3+)的影响,结果表明葡萄糖作为碳源,高岭土除铁效果最好;在葡萄糖浓度为1%、矿浆浓度为10%、铁还原菌液加量为5%、温度为28℃、p H值6.5条件下厌氧培养10d,高岭土中Fe3+去除率为46.07%,Fe2O3含量由0.89%降低至0.48%,自然白度由61.3%提高至68.7%,1 280℃烧成白度由84.9%提高至90.6%。  相似文献   

7.
采用工艺矿物学研究某长石矿原矿性质,针对此性质应用"洗矿-弱磁-强磁-浮选"的工艺流程,得到K2O与Na2O总含量大于12%、Fe2O3含量为0.15%的高品质长石。  相似文献   

8.
某钾长石矿有害杂质Fe2O3含量为0.47%,严重影响其在陶瓷等行业中的应用。以该钾长石矿为研究对象,在工艺矿物学研究的基础上采用“磁选-反浮选”的联合选矿工艺进行除铁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该工艺最终可获得产率为72.62%,Fe2O3含量为0.087%的钾长石精矿,显著降低了Fe2O3含量,除铁效果较理想。  相似文献   

9.
内蒙古鄂尔多斯煤系高岭土,因含有较多腐殖质、炭质而呈紫褐色,又称紫木节高岭土。以鄂尔多斯紫木节高岭土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除铁增白试验研究。采用"捣浆-磁选-漂白"工艺流程,可使高岭土煅烧白度由59.49%提高到85.87%,Fe2O3含量从1.38%降到0.74%,达到搪瓷工业一级高岭土(TT-1)的标准。  相似文献   

10.
广西合浦地区高铁低品级高岭土由于铁含量高,原矿Fe2O3+TiO2>2.5%,经淘洗后获得的-0.045mm粒级样品中的铁含量大于4%。通过试验研究表明,采用高梯度磁选、加温漂白等方法,可获得Al2O3>35%,Fe2O3<1.5%,白度大于80%的漂白精土产品。  相似文献   

11.
埃洛石是一种天然纳米管状矿物,其纯化是实现高附加值利用的前提。采用盐酸酸浸的方法对埃洛石进行提纯和增白,研究了不同温度、时间和盐酸质量分数等因素对埃洛石物化性质的影响,并采用XRD、SEM和N2吸附对其结构变化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盐酸质量分数为30%、酸浸温度为70℃、反应120 min时,得到样品白度为70.3%,相比原矿47.2%提高了50%;杂质成分Fe2O3含量由2.60%降至0.27%;酸浸纯化后的埃洛石比表面积由原矿的47.37 m2/g增加至127.40 m2/g。  相似文献   

12.
梅山铁矿2-0.5mm选别系统原采用一粗一扫常规筒式磁选机进行分选,存在金属回收率低等问题,采用外磁式磁选机替代原系统一粗一扫筒式磁选机,进行了2-0.5mm混合铁矿分选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分选筒转速16r/min、漂洗水全开条件下,可以实现相比原系统精矿TFe回收率提高10.68个百分点,尾矿磁性铁含量从0.57%降低至0.24%,尾矿中磁性铁和赤褐铁矿形式铁总含量占比从42.88%降低至31.11%,外磁式磁选机显著提高了系统金属回收率,同时简化了流程配置。  相似文献   

13.
汪博  刘涛  张一敏  刘鑫  孙坤 《金属矿山》2016,45(7):136-140
湖北某中低品位硅质胶磷矿含有大量铁、铝、镁杂质元素,为开发利用该资源,减轻杂质元素对后续磷矿加工带来的不利影响,对代表性矿石进行了工艺矿物学研究和浮选工艺研究。结果表明:倍半氧化物R_2O_3(即Al_2O_3与Fe_2O_3)主要存在于云母黏土类矿物和铁碳质矿物中,钙镁质共生矿物以白云石的形态存在;矿石采用2次正浮选、1次反浮选流程处理,获得了P_2O_5品位为32.98%、回收率为92.30%,R_2O_3含量为2.94%、脱除率为69.17%,Mg O含量为1.02%、脱除率为67.54%的磷精矿,符合酸法加工磷矿石优等品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14.
四川某钾长石矿中含K2O 9.81%,Na2O 2.25%,属于优质钾长石矿,但由于含铁量高,白度低,未能开发利用。采用SLon立环脉动高梯度磁选机3次除铁,最终工业生产钾长石产品中Fe2O3含量降至0.07%,白度提高到65%以上,产率在70%以上,获得优质钾长石产品。  相似文献   

15.
贵州某高硫铝土矿Al2O3含量为62.60%、硫含量为7.15%,铝硅比为11.54,矿石有用矿物主要为一水硬铝石,属于典型的高品位一水硬铝石型高硫铝土矿。为给该矿石合理开发利用流程确定提供依据,采用反浮选脱硫工艺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在磨矿细度为-0.074 mm占85%条件下,以碳酸钠为矿浆p H调整剂,硫酸铜为活化剂,改性淀粉为抑制剂,丁基黄药为捕收剂,松醇油为起泡剂,经1粗1精2扫、精选尾矿和扫选精矿均返回至粗选闭路流程浮选试验,获得了氧化铝含量72.06%、含硫量0.27%的精矿产品,试验结果可以为该铝土矿的资源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新疆某镜铁矿矿石TFe含量为35.20%,CaO含量为30.64%;铁矿物主要为镜铁矿,脉石矿物主要为方解石和石英。矿石中镜铁矿嵌布粒度微细,属于难选铁矿石。为考察矿石磁化焙烧过程物相转变规律,进行了焙烧温度、焙烧时间和配煤比对其磁化焙烧效果、铁物相转变过程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在配煤比为12%、焙烧温度为800 ℃、焙烧时间为75 min条件下还原焙烧后,焙烧产品磨细至-0.074 mm占90%,在磁场强度为120 kA/m条件下弱磁选,可获得铁品位为65.95%、回收率77.70%的指标。焙烧温度对镜铁矿磁化焙烧过程影响显著。焙烧温度低于800 ℃时镜铁矿磁化焙烧转变为Fe3O4,焙烧温度为800 ℃时,焙烧产品Fe3O4含量最高;焙烧温度高于800 ℃时,部分Fe3O4又被还原为FeO,产生过还原现象;焙烧温度为900 ℃时,焙烧产品FeO含量最高;焙烧温度达到1 000 ℃时部分FeO被还原成金属Fe。此过程与磁选结果的变化规律相符。另外,焙烧温度达到900 ℃时,部分Fe2O3与CaO反应,生成了2CaO·Fe2O3,不能通过弱磁选回收。试验结果为该镜铁矿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皖北煤系高岭土干法强磁选除铁试验研究,进一步证实了该工艺的有效性,实用性,此次试验使高岭土原矿的Fe2O3的含量由0.76%-1.39%分别降到0.43%-0.76%,一次降幅高达49.4%和45.3%,产率达92.3%和92%,除铁后的产品质量得到极大提升,该除铁工艺完全能够满足规模化工业生产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